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微反应-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荒谬的传说
1。 人说谎的时候,眼睛会往左看
这是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除了这种观点之外,还有种更复杂的说法:“如果是回忆事情,大部分人的视线是往右的,如果是编造,视线是往左的。”有人解释道,这是因为左脑负责理智,右脑负责非理智。
这个结论的原始出处我们查找了很久,现在还是不知道是哪家科研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这个结论来判断人是否说谎,会产生大量的错误判断。
根据眼睛转动方向来判断是否说谎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根据我们的研究,这个结论最多只能是基于统计数据,也就是说有的“研究人员”统计了一些人说谎的表现,这些人说谎的时候多数眼睛向左看。暂且不论这种统计是不是真的(很多是以讹传讹),作为测谎的依据而言,是假的,是伪科学,因为视线的转动方向和左右脑的交叉控制没有关系。往左看,并不是只有左眼动。
如果说眼神的移动能够帮助抓谎,它的正解是:违背基线反应的异动,是说谎指征。我们通过很多测试,实例证明了传说的荒谬性。
此处仅举一例。
有一次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先问了诸如姓名、年龄等客观问题,又让被测试者心算了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数学题(比如1233/3= ?),这些测试题目正是为了积累被测试人员的基线反应(习惯)数据。
当时接受测试的小伙子在回答这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时,每一次都出现了眼睛向左看的自然反应。如果按照传说中的说法,他就是在说谎了。其实不然,这些动作仅仅是他个人的习惯。
后面问到一些有压力的题目时,他的眼睛就没有出现同类的反应,进一步确认了这个结论。例如,一道关于每个月花销费用的题目问出后,视频回放显示,他的眼睛快速地向右侧瞥了一眼,然后说出了一个数字。测试完成后的分析报告显示,整套测试方案的内在逻辑可以判定他在当时确实说了谎(而不单单是靠着这一个眼神的反应判断)。视觉变化违背了自身基线反应,可以作为判断说谎的线索之一。由此可见,眼睛往哪边看,与是否说谎没有必然的联系。重要的判定标准是违背基线的异动。
当然,我们尊重前辈科研人员做出的大量统计工作和结论,可能(注意仅仅是可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数据和学术报告)他们所统计的人员中,真的大多数是说谎时眼睛朝左看。不过,这种上来就盖棺定论的方式,是非常不严谨、不科学的。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说谎,一定要首先确立被测试人的基线反应。
用眼睛缓解压力——视觉安慰(3)
2。 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
一直以来,“说谎的人会不会出现视觉逃避”这个问题也是心理学家们争相验证的一项内容。美国的某位学者还特意通过电视剧将自己研究的结论表达出来,他认为“人说谎的时候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会出现视觉逃避,而更多地会看着对方,以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是否相信了谎言)。”
实际上,迄今为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且,如果单就这个问题而言,也根本不可能得到统一的结论,因为这个问题的主语是:人。人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一定是多样性的。
大多数人在受到意外刺激的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生理和心理共同决定),符合我们所总结的规律。如图4…3。
但是,如果被测试人是有备而来呢?他(她)希望看到自己的谎言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希望观察到提问人的反应,进而作出下一步欺骗的努力,甚至在他(她)认为自己得手之后,会乐于见到自己的对手被欺骗时的有趣样子。这类人接受测试的时候,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自己的骗术套路,无论什么问题对他(她)而言都不会意外,进而让提问人逐步走进自己设下的复杂圈套,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对手被自己搞定。如图4…4。
你觉得这类人会通过视觉逃避来寻求安慰吗?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总结的规律并没有错误,还是有效的。这种说谎的高手之所以貌似不符合视觉安慰反应规律,其实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没有不适感,这恰恰是因为对手(测试方法)不够厉害。如果能够分析出被测试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预见到他们可能采取的反测试对策,在测试过程中给予他们有效的意外刺激(也就是比高手再高一些),再高的高手也还是会出现视觉安慰反应的,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控制能力强大的人可以迅速控制和改变自己的反应)。因为,高手也是人。
当然,作为一门科学,我们必须承认,视线转移并不能作为判定说谎的必要条件,可能造成视线转移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思考或疲劳,有的时候就是单纯的转移,没有什么目的性。视线转移不等于视觉逃避(就算是看美好的东西也有可能歇会儿)。即使可以确定是视觉逃避,也要相应分析刺激源是什么,被测试人是什么类型。
看解剖手术时出现视觉逃避,就不能认定是说谎的反应,因为刺激源与说不说谎没关系;再者,大多数人这个时候都会出现视觉逃避,但学外科的人不会,因为那些画面对他们而言是专业,并不恐怖。这个例子说明,即使没有视觉逃避,也不能作为被测试人没有说谎的证明。
因此,观察到视线转移的时候,我们必须再进一步确定,视线转移是不是视觉安慰。如果分析判定视觉逃避的出现是因为受到了负面刺激而寻求安慰,而负面刺激源又与被测试人可能说谎(试图掩盖或者捏造)的内容相关,那么这个线索就很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深挖。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著名案例:女车模与女主持的争锋
因为私人视频流出而成为热点话题人物的女车模(下面简称S),应约参加了一档以女主持人和嘉宾互聊大尺度话题为形式的综艺节目录制,最终因为不能为外人分辨是非的原因而中断。这段实况录像在互联网上曾经热极一时,我们也曾经专门对其中几位焦点人物的微反应进行过分析。
其中,S 基本上全程保持了职业姿态,面带微笑,双手放在腹前腿上,呈端庄状。上身一开始始终没有向后靠在沙发上,基本保持挺直,双腿在坐姿的时候,保持跷腿姿态。
从专业技术角度讲,整个过程中比较精彩的,是S 的姿态发生了两次微微的变化,体现了录制过程中三个不同阶段的心态。
一开始,大家和颜悦色,彼此心照不宣地聊聊时尚、模特、穿衣、吃饭等家常话题,S 的坐姿尽管呈明显职业修养状态(能看出防备和拘谨),但通过交叠在一起的小腿倾斜姿态可以判断,精神相对而言是放松的。这一点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进行辅助判断。
随后,主持人刻意转入敏感话题,并且提问的方式越来越刻薄(小孩子想证明自己的心态显露得很明显),让S 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变化,除了数次睁大双眼(用大白话讲叫“瞪”)、鼻孔轻微扩张(通过配合胸廓变化可以判断为向外喷气)的经典愤怒表情,以及双臂抬起想要做抱臂动作(但因为要保持仪态的习惯而作罢)外,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就是,一双小腿从倾斜姿态变成几近直立角度了。虽然仍然保持着跷腿的交叠状,但鉴于这是她个人的仪态习惯(几乎全程如此),这个角度的变化,已经属于逃离准备反应(坐姿调整)。
到最后一个阶段,由于女主持人实在咄咄逼人(自己的地盘会有强势心理),S 已经无法在镜头前保持微笑仪态了,当她的经纪人和现场编导争吵起来后,愤怒的情绪越来越多,很有职业修养的S 居然把身体向后靠在了沙发上(明显逃离)。这一个动作,和前面近半个小时的保持仪态相比较,是最明显的逃离反应,变化的原因肯定不是累,而是强烈的厌恶导致的逃离欲望。果然,没过多久,大家不欢而散。
如果你对这段视频中几个人的微反应感兴趣,可以自己试着分析一下。鉴于本书的学术立场和技术分析出发点,对事件所涉及的道德观、世界观等高深哲学问题不予讨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反感你,偏离你(1)
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社交礼仪一方面能够保证大家都做文明人,绝少出现身体受到伤害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从小就教育人什么是不礼貌的行为。
从孩子两岁左右可以和大人正常交流开始,我和家人总是会提醒他,说“阿姨好”的时候,要看着阿姨说;跟小朋友说“对不起”的时候,要向着小朋友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被培养长大的,每天都耳濡目染地学习着社会交往的规则。
因此,成年后在面对领导训话时,或者与商业客户交流时,绝大多数人也会因为自身礼仪修养,而较少出现眼神逃离或者躯干后仰这类比较明显的反应。
于是,很多逃离反应逐渐从明显的位移变化演变成了隐晦的角度变化。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主要是大脑的负面情绪),也能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和社交规则。
比较典型的反应有:
双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倾听对方谈话的时候,把头转向一边,假装在观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其实什么也没有)。如图5…11。稍后再转回来,听一小段(实际上是看一小段时间,告诉对方我还在听),然后再转开。总之,转开的时间加起来比正面朝向对方的时间还要长。
聊天的时候,眼神开小差是很常见的情况,这个表征就一定代表了对方的逃离吗?
你在阐述,对方在倾听。你如果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 你们双方是什么关系(同事、朋友、敌人、爱人……)?
★ 你们平常的观点一致程度有多高?
★ 你们最近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矛盾?
★ 讨论的这件事情,你们之间是否存在不同意见?
★ 讨论的事情本身会牵扯到你们双方的什么利和害?
★ 对方是那种可以听得进别人意见的人,还是习惯独立思考,只相信自己的人?
……
这些因素如果你都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那么我相信你根本不需要依据书中所总结的特征,就可以判断对方是否产生了不悦甚至厌恶的情绪。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简称做“情境”。对一个人的微反应作分析和判断,必须依据具体的情境,这就是我们强调的“情境原则”。
如果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双方之前没有过任何接触和信息交流,前面讲到的表征还能作为判断逃离反应的标准吗?
答案是不能确定。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不喜欢你所说的话,因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他(她)对你这个人完全不感兴趣,甚至更严重。
原因很简单。如果对方也是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接受过正常的社会交往礼仪、规则的熏陶,能够正常地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话,他(她)不会在第一次你们双方单独的交谈过程中,表现得这么不关注。除非他(她)不喜欢你所谈论的话题,或者更有可能的逃离反应原因,是不喜欢你这个人。
多人对话时的转动逃离
躯干的转动比较容易出现在多人对话情境中,也有可能出现在路遇交谈中。当不喜欢对方所谈的内容(或者是不喜欢对方这个人)时,可能会将身体转向另外一个人(如图5…12),或者另外的行进方向(暗示“不好意思, 我急着有事要离开”),尽管脸上可能还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但心里想的却是快点结束掉这个对话。
不过,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们曾经强调过的情境原则,也就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千万别看完此节就去找人聊天,看到人家转身就认定是不喜欢你,那样的自作聪明最后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反感你,偏离你(2)
脚的朝向
头和身体都离中枢神经系统很近(大脑和脊髓),相对比较容易控制。而腿和脚远离中枢神经系统。如果被测试人遇到有效的负面刺激,那么更大的破绽会出现在其腿和脚的姿态及动作变化上,这些破绽也更加本能,更加可靠。美国有位前FBI 特工就曾经在书中总结过:“从头到脚,可信度逐渐增强。”
正常的交流,无论头和躯干的姿态如何,双脚脚尖一定是指向对方的(站姿),或者双腿延伸线形成的扇形区域会把对方涵盖在中间(坐姿)。如图5…13。
但是在受到负面刺激时,腿和脚会下意识地改变其姿态和动作,通过调整角度来避免和负面刺激源直接相对。
表现出来的站姿反应可能是转身(其实是脚尖指向逃离方向,腿和躯干被迫跟着改变方向),且呈一前一后状(起跑姿态)。如图5…14。
坐姿反应是把腿并拢,朝一侧倾斜,这种反应除了用于表现矜持之外,还可能是在刻意逃离刺激源,将刺激源驱赶出自己正常交流的可接受范围。也有可能双脚脚尖都接触地面,保持双腿轻微紧张状态(随时抬腿起身就走)。如图5…15。这两种反应,前者属于比较隐晦的表现,后者属于相对比较明显的表现,可以根据不同的刺激源以及不同的被测试人性格特征来进行判断。
高高在上的傲慢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人类历史见证了无数以弱胜强、以小博大的事例,不过这并不能推翻人类对高大的仰视规律。反而正是因为这些事例的特殊性和意外性,才得以从更多普通的强胜弱、大赢小的正常事件中脱颖而出,被传唱和颂扬。
但就个体而言,大家都是普通人,谁能比谁高多少呢?
潜意识中的高大至上原则,会让人出现傲慢等反应。
傲慢
傲慢是这样一种心态:自认为自己比对方好(强壮、富有、高贵……),而且还好很多,不能放在一起讨论,继而认为完全没必要与对方交流,潜台词是不屑。
除了拥有名车大屋、甩手的千金和华丽的服饰之外,一个傲慢的人会有如下的经典反应:这些外在的东西还不够,我还得比你高一点。踮脚尖、穿增高鞋太低级,我要高高抬起头,让下巴比平时的自己高,这样就感觉高多了。如图6…1。
头是身体的指挥官,指挥官自己觉得高于对手了,这个仗才好打。
乍一看起来,这种想法好像很傻,是吗?你可以随意查找一段吵架的视频,看看这个貌似很傻的反应,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就是长期进化得到的积累,很难有意识地进行控制。平常还能装装有修养,只要情绪一上来,立马显现原形。如图6…2。
傲慢和不屑是一种情绪的两种外在表现。它们的动作反应非常近似:头向后仰,下巴抬高。因为下巴抬高了,再睁大眼睛看对方会比较吃力(挑衅反应就是这样,会在第9 章“战斗反应”中分析),所以常常是上眼睑顺其自然地遮住一半眼球,做居高临下状(潜台词是“我都不稀罕花力气好好看你”)。当然,还有更过分的,有可能会再配合一些摇头晃脑或者半露犬齿的轻蔑表情。
图6…3 中是日本黑社会组织山口组二号人物高山清司。他于2010年11 月18 日清晨(日本时间)在家中被警方逮捕。警方指控他涉嫌勒索。有消息称,高山清司在警方闯入家中时,正在沙发上坐着,看到警察,高山清司依然镇定自若。他虽然否认警方的指控,但是没有拒捕,媒体称其态度十分傲慢。 。。
反感你,偏离你(3)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单单观察下巴,由于大量颈部脂肪的存在,是没有明显的上抬痕迹的,但是他的头部整体姿态成水平偏上仰角度(从耳朵的垂直线与水平线夹角来判断),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睁着的那只眼睛(右眼为什么闭着不明确,可能有疾病),经典的半睁半闭状态,凸显了他内心中的傲慢。
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完整的傲慢反应或者不屑反应并非经常发生,更多的是轻微程度的表现。比如对话的过程中,如果一方出现了这种反应,很有可能是因为他(她)对这个人说的话感到不满意(不是厌烦),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观点更好更高级。我们曾经对话过一个综合格斗俱乐部的教练,当给他观看跆拳道等其他拳术的训练视频时,他就出现了经典的傲慢反应——略微抬起下巴,但嘴上却很客气地讲:“武术没有高低之分,都是为了强身健体。”这是典型的善意说谎。
下巴还具有指向功能,但这种指向绝不会用在应当体现尊重、仰慕和服从的人际关系之间,因为下巴的指向始终透露着一丝轻蔑和自以为是的高傲。如图6…4。即便是在当今的开放社会,其应用领域也仅扩展到很熟的朋友之间,或者点头之交(暂时不会有利害关系)、初次相识(还没有建立起利害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