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些摇曳的花儿-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摘,还是偷?
想不到一个小游戏,竟然搅起了大水掀起了波浪——网民们所热衷的“农场”游戏,有人痛批这是“在消磨自己的时间和意志”,也有人大声疾呼“是应该停止的时候了”。网上吵吵嚷嚷,七嘴八舌,热闹之至。对于这种游戏,人人有自己的看法,意见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也。兴趣的差异,必然造成态度的不同。情趣有雅俗之分,可什么是雅什么是俗,现在也不好定位。整日吟诗作画的,也不见得为人好到哪里去;整日插科打诨的,为人并不见得就有多低劣。品行的高尚与否,与兴趣爱好的“雅俗”,并无多大的关联。有个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自然有它的道理。“农场游戏”既然能够存在,并且得到众人的追捧,也有它合理的一面——除了能够舒缓一下快节奏的紧张情绪紧张生活,让人在忙碌之时享受“归隐田园”的乐趣,也能让一些处在低层整日做梦的人满足一下虚荣心:玩农场,有成就感,也很容易成为“百万富翁”!既然如此,网民们在网上吵闹一下,叫嚣几句,调侃或是挖苦,也是玩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现在政府站了出来,相关部门站了出来,要对“农场游戏”进行监管——理由无它,只不过是这游戏的一个词汇有点不妥:“偷菜”!政府和相关部门认为一个“偷”字误导人民,很容易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必须改“偷”为“摘”,“偷菜”也就成了“摘菜”。这么一改,就不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良影响了。果真如此吗?
我看未必。
众所周知,“偷”字说明的是这么一个事实:东西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把人家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没有征得人家同意的情况下就悄悄拿走的行为,称之为“偷”。这种行为不是光明正大的,像老鼠在深更半夜出动,为众人所不齿,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摘”说明的却是:1、东西是自家的,不是人家的;自己喜欢怎么弄就怎么弄,喜欢什么时候弄就什么时候弄;2、东西不是自己的,是人家的;把人家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征得人家同意的情况下大摇大摆拿走的行为,称之为“摘”。3、东西不是自己的,但也不是人家的,是大自然的,或者说是“无主的”,属于自生自灭,人人可吃人人可用人人可“摘”。这种行为光明磊落,自然不会有人说闲话,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偷”与“摘”在行为上的高下品德上的优劣,不言而喻——人人都希望正大光明地干事,有谁愿意背负“偷”的恶名呢?说“偷”,可能会让大家以“偷”为乐,人们的道德观念就会发生问题。政府与相关部门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可谓用心良苦。
但这么一改,可能会适得其反,一片苦心化为烟云,甚至于纵善为恶,为虎作伥。
人家在“农场”里面种菜种花种水果,除草杀虫浇水,费心劳神,不光熬走了时间,也熬出了皱纹。作物未成熟,主人累了,休息一会,打个一小瞌睡,一觉醒来,自己辛辛苦苦服侍的庄稼作物却所剩无几。这个“摘”了人家农场里东西的人的行为,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不是“偷”又是什么?如果把明明是蹑手蹑脚的“偷”改为光明正大的“摘”,这是不是在赞许这种行为,告诉大家,你不是在“偷”,你是在“摘”,你尽管去做好了?假如一个未成年人在月黑风高之夜,窜入一菜园溜进一果园,大偷特偷,被主人逮住,他振振有词: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说了,这不是偷,这是摘!我看你政府和相关部门怎么办?那些本来就对“偷”情有独衷、以偷为业、以偷为乐的人,岂不是“如鱼得水”,找到了“尚方宝剑”,把本是阴暗的行为变为肆无忌惮的光明行为,因为“偷”既然已经被正名为“摘”,当然也能被正名为“拿”正名为“取”。本是别人的东西,你没有征得别人的同意趁着别人不注意就拿走了“摘”掉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偷”。“偷”就是“偷”,硬要改为“摘”,这不但会误导青少年,更是有一种“孔乙已”的狡辩与无赖。是不是也有一种“既要做婊子又要竖牌坊”的自欺欺人!?我看这种牌坊,还是少竖或者不竖的为妙。
“偷”与“摘”是两码事,它们没有交叉点。如果硬要说它们有相似的地方,那也是这么一种状况:都是主动行为,且行为的对象都是“东西”。政府与相关部门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心人们的道德观念,怕人们走向歧途,要“挽大厦之将倾”,无可厚非,也是好事。但把这种明显的不良行为“偷”,硬性改为光明正大的举动“摘”;把那种猥猥琐琐屏气吞声的动作“偷”,变为风度翩翩儒雅潇洒的行动“摘”,这必然会混淆“偷”与“摘”的概念,更容易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产生误解——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正如“小姐”一词——“小姐”本是称呼那些出身高贵的名嫒淑女,也是对未婚女性的一种尊称,但有人嫌“卖*”污了耳朵脏了嘴巴,莫名其妙地把“卖*”冠以“小姐”的称号,现在搞得是一塌糊涂,谁也分不清楚这“小姐”真是名副其实的“小姐”呢,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小姐”?如果有人对你说“那个女子是个小姐”,我相信你听了,也是如坠五里雾中。再说,“偷”改成了“摘”,粉饰太平,说起来好听顺耳,大家 “摘”得也就心安理得,既没有什么羞耻感,也没有什么负罪感。羞耻感负罪感一没,那还有什么是非之分善恶之别?这不更容易让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偏差?不更容易让人们“明火执仗”地以“偷”为荣以“恶”为“善”?
偷就是偷,摘就是摘。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把恶习贴上个“善”的“好”的标签,改变不了事情的实质。如此,何苦来着?“偷菜”就“偷菜”吧,用个“偷”字,最起码还能提醒人们:
先生们女士们,请注意你的行为! 。 想看书来
我是驴
我想做一“郎”,叫江郎,但很不幸,我达不到他那高度,他的才尽,让人唏嘘。既然做不了“郎”,我就只好做驴。可做了一段时间的驴,才发现,这驴,也真不好做。不好做,我就有点心灰意懒,既不推磨,也不拉货,开始主人还给我一把草让我填肚子,见我老这样,不免恼火。可他恼火归恼火,又舍不得马上把我宰掉,因为现在这驴肉也不好卖,价格还低到叫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左思右想绞尽脑汁宵衣旰食,人瘦了一圈之后,他把我卖到了黔,于是我就成了“黔驴”。黔本无驴,我到了之后,成了“黔宝”,物以稀为贵嘛。那天我的新主人把我牵到闹市,大家纷纷来看稀奇,指手画脚的,竖眉瞪眼的,给我香蕉的,赏我肯德“鸡”的,搞得是热闹非凡。这新主人头脑灵活,是个做生意的料,他想不到我在中原是备受冷眼的顽主,到了黔地却成了大受欢迎的歌星影星,兴奋地一蹦三尺高,二两马尿一下肚,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给我造了一草庐,美其名曰“爱巢”,还给我搞来了胭脂水粉,涂脂抹粉之后,给我取了一个名字叫“人妖”。他一天二十四小时用一根木棍撑着我的嘴,不停地灌“XO”,在我头晕目眩之际,教我唱“咿呀咿哟嗨”。折磨了我十天大半月,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拉了一大横幅,上书“人妖爱巢呻吟发布会”。消息一出,那可是人山人海,把那小小的“爱巢”围得一丝风都吹不进来。我的主人招聘了几个美女帅哥,不做其它事,专门卖门票,最低票价888块一张,还只能坐在最后一排。能坐在我的脚边,与我一亲芳泽的,那可是天文数字,我数它一千年,也未必能数得过来。钱虽然不少,可观者如潮,贵宾席是人满为患。我的主人赚得是盆满钵满,屁股蛋上都开了两朵花。有一娱记兼星探的,听我的呻吟之声有模有样有韵有律,回去之后对我大捧特捧,我一下子又成了“说唱歌手”,身价倍增。这么一来,时间不长,我声名远播,我的主人成了我的“经纪人”,钱如滔滔之江水,哗啦啦直往我的口袋里流。又没过多久,我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歌唱家”。于是,找我签名的,要和我留影的,主动要和我来一夜的,如过江之鲫。我有了钱,也不想坐吃山空,就四处投资,八方敛财,我就有了“银行家”“地产商”“实业家”“金融奇子”“证券推手”“影视巨子”“文学巨匠”“钢铁大王”“汽车狂人”等等的头衔名号。过不多久,我荣登“世界首富”的宝座。俗话说得好:饱暖思*,饥寒起盗心。我一有钱,就想玩女人。可这女人也不要我给个眼神,投怀送抱的不计其数,那些看上去雍容华贵高不可攀的,一个个在我床上主动宽衣解带,什么歌星啦影星啦模特啦,清纯的啦天真的啦,高雅的啦*的啦,排着队给我跳*舞和我玩A片。有一天,我激情勃发,心神荡漾,忍不住现了驴的本性,屁股一撅,蹄子一踢,尾巴一竖,对躺在我身下的影视歌模说:“我是驴!”她们眼神迷离,脸泛红潮:“管你是驴是马,是人是妖,有钱有劲就行!”
下辈子还做这样的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海骂”:“团成一团,圆润离开”之赏析
在赏析“团成一团,圆润离开”这句话之前,有必要溯一下源。如果你既不上网,或者上了网也只是玩玩游戏聊聊天,也不看电视报刊新闻,既不关心时事,也不关心八卦娱乐,听到或看到这句话,你一定会猜想它如果不是出自唐诗宋词之篇章,也是出自名人大家之老嘴。错!它出产自上海音乐电台“动感地带”主持人小什么来着之嫩唇。事情是这样的:好像是前天(2009…12…25)吧,小什么来着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收到了一封听者来信,信的大意是这样的——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上海人——小什么来着把这信一字不漏地念了出来之后,然后就在电台里很温柔地说:如果你讨厌上海人,就请你“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此语一出,网舆大哗,口诛笔伐,唾沫纷飞。当然也有力挺者,说是你外地人无聊无理在先,上海人小什么来着骂人在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哪有这样的道理?吵吵嚷嚷,不可开交。罪魁祸首是“上海话”。之前有《新民晚报》的编辑李大伟编发了一篇有“说上海话的人没文化”之字眼的文章,不但惹怒了“上海小瘪三”,也*了已经退居二三线的上海老领导,据说李大编辑还因此下了岗失了业。方言这玩艺有没有文化,或者说文化的底蕴丰不丰厚,此非三言两语所能厘清——一般人也没那本事——但方言就是方言,总有它存在的理由。中国这么大,民族那么多,方言自然也就多。有的人一句“普通话”也听不懂更不会说,说的都是地道的方言,“书同文车同轨”尚且还不能完全达到,还别说什么“语同音”了。在自己的故乡,或在他乡遇老乡,大家说的绝不是什么“普通话”,如果不小心吐出那么一句,别人会骂你“片京腔片官腔”,肯定会招来一顿奚落与嘲笑,我每从广东回到湖南凤凰老家时就常常有此经历。所以上海人说上海话,是天经地义的事,并不值得非上海人大动肝火——问题是电台是大众传播媒介,它的受众又全非上海人,且在上海,正宗地道的“上海人”也是少数,你叽哩咕噜一大串,非上海人听得是一头雾水,动一动肝火,也是在情理之中——扯远了,言归正传。
搞清楚了“团成一团,圆润离开”的来龙去脉,知道它是一句骂人的话,也就是“滚蛋”之意,才觉得不但上海的经济在全国首屈一指,上海的“海派文化”别具一格,上海人的“海骂”也是“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文化味十足——上海人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一斑。骂人的是是非非,不在品评之列,我只就事论事,就句子论句子,来对这句 “海骂骂录”进行一番赏析。
它含蓄、文雅。讨厌、反感一个人,或者被他人所激怒,“骂”是最佳的表达方式。同为“骂”,地域不同,生活习俗不同,“骂”的形式也就不同。山东人骂人,骂的是“你奶奶个熊”,广东人骂人,开口就是“丢你老母”,四川人骂人,骂的是“你个龟儿子”,湖南人骂人,出口就是“老子日你娘”,风靡一时的“娘希匹”由我们的“蒋大总统”向全国推广,浙江人的骂人之语也就人人皆知。号称“国骂”的“他妈的”,为全民所熟知所掌握所运用。现在年轻人满嘴“我操”“我铐”,大家都知道他“操”的是什么“铐”的是什么。这些骂人之语,别人一听就明明白白,自然不用费心劳神地去猜测。以上罗列的几种,既粗野又浅陋,实在没文化,没品位。但“团成一团,圆润离开”,这句“海骂”就不同了,明明是叫别人“滚蛋”,却说的如此典雅、含蓄,你有感情地多朗诵几遍,有条件的话配上音乐,一定像是《诗经》里的某一句,没有一点文化,你还真不知道是在骂人。并且它还很文雅,很优雅,像情人之间的嗔怒,而“滚蛋”多少有些疾言厉色,青筋暴突,粗鲁粗暴的味道,也有点“泼妇”,让人接受不了。当代人的含蓄与文雅,特别是年轻女性的含蓄与文雅,已成凋蔽之势,有人对此忧心忡忡,大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了“团成一团,圆润离开”这一句,那些杞人忧天的人,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它形象、生动。村夫农妇、市井小俚,骂人之语各有千秋,手势不同,嘴型各异。千差万差,可那种僵化的模式不会差,没一点创新精神,死板又无趣,也无法引起人们的联想,不能达到提升民族想象力的目的,都是“粪坑里的石头”。“团成一团,圆润离开”就截然不同。现在假设你是一“白丁”,一村夫,一莽汉,斗大的字不识一箩,一经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我们说一个东西要能“滚”,它首先得是个“圆”,像“球”和“轮子”。如果是其它形状的,别说“滚”,要动一动都很难。人大体上不能称为“圆”,是个“长条”,虽然有的同志“腿圆腰圆屁股圆”,可他的整体架构没有改变,充其量也就一肉礅。人要能“滚”,也非得像“球”和“轮子”不可,怎么办?那就“团成一团”!前面一“团”字,可以理解为“缩”,后面一“团”字,当然就是“圆”。要言之,就是“把身体缩成一个‘圆’”。既然成了“圆”,人当然就可以喜欢怎么“滚”就怎么“滚”,喜欢“滚”多远就“滚”多远。这么一说,大家应该都理解了,“团成一团,圆润离开”,就是叫人“滚蛋”。大家为什么一下子都明明白白了呢?因为“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既生动又形象,既生动又形象的语言,人人可感。所以,当你要让一个人“滚蛋”的时候,不妨用上“团成一团,圆润离开”这一句,这不但可以让你尽显文明文雅之风,也能让你达成启蒙开化“愚民”之功。
它诙谐、幽默。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在古代,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并非不可能,但难度不小。现在很好,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已经从技术上彻底给解决了,各个领域都在上演着“杀人吃人”的把戏,技术日益精湛。可从古至今,能做到骂人不带脏字,还能让被骂的人虚心接受欣欣然乐融融,除了这个骂人的人要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之外,为人也得诙谐、幽默,骂人之语也得诙谐、幽默,这就很难了,科技再发达,也帮不上这个忙。据说汉朝的东方朔正是这类人物,从此之后,这样的人也就绝迹。说的话诙谐幽默,众人喜闻乐道,开心愉悦;骂人之语如果也是诙谐幽默,那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正是属于此类。你们不妨想想,如果你要“团成一团”,无异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或者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在自然界中有一种东西能轻而易举地做到。是什么?乌龟王八啊!“团成一团”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人家是“乌龟王八蛋”,因为人是不可能“团成一团”的。这够诙谐幽默了吧?再说那“圆润”一词,叶片花朵上的露珠是很圆润的,刚从水里游上岸的乌龟王八的壳更“圆润”!能够做到“圆润”地“滚”,除了乌龟王八,就没其它动物有这水平了。你现在闭上眼睛想想那种画面,一只缩头缩脚的乌龟王八像漏了气的“球”,在“圆润地滚”,你不发笑才怪!
总而言之,“团成一团,圆润离开”,注定将会成为另类网络流行语。因为它不但反映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心态,也反映了一群人的文化修养和心态,反映了一座城市、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心态——如果全国人民在骂人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