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人物,他就是麦哲伦。
  2。从马六甲到长崎——阿尔布克尔克的远东战略。
  阿尔布克尔克,1509年到1515年担任葡萄牙印度殖民地的第二任总督,正是他创造了新的策略。他首先攻占了控制红海的索科特拉岛,控制了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在印度,他一开始打算攻占卡利卡特,失败后占领了果阿,作为葡萄牙的海军基地和大本营。
  在东部,他将目光放到了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马六甲。在此之前葡萄牙宫廷已经得知要到达香料群岛,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葡萄牙没有派遣舰队,而是派了由谢凯拉率领的4艘侦察船离开印度的科钦港,悄悄地探查马六甲的虚实。
   。 想看书来

帝国(2)
经过3个星期的航行,这些侦察船进入马六甲港。这是一个喧闹的、充斥着许多商品的港口。葡萄牙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个东方的直布罗陀,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好扼住了马鲁古群岛的香料咽喉。苏丹已经得到情报,知道这批强盗已经觊觎马六甲,他假装热情地迎接这些葡萄牙人,又许诺为他们装满大批香料。第二天,当舰艇上的所有小船和船员都登岸的时候,另外一位船长警觉地发现越来越多赤身露体的马来人借口送货登上了军舰。他发出了警报,一阵猛烈的炮火将围攻上来的马来小船打散,但是在岸上的葡萄牙人多数被打死。
  1511年7月,阿尔布克尔克亲率19艘军舰开到马六甲港口,同苏丹展开了一场决战,6个星期后,马六甲陷落。葡萄牙终于控制了整个东方世界的贸易,切断了###贸易的主要交通命脉。仅仅几周时间,###商业便一蹶不振,从直布罗陀到新加坡海峡,所有战略交通据点都被葡萄牙控制,教皇在众多信徒前面为葡萄牙的丰功伟业祈祷,因为葡萄牙把半个地球献给了基督教的统治。罗马为此专门举行了庆典。
  后来,葡萄牙在马六甲建立了总部,隶属于果阿政府,他们拆除了当地国王的陵墓和各种宗教建筑,1513年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西方式的城堡和5座教堂。惟一不幸的是,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于葡萄牙人,他们在这里的死亡率一直很高。
  在获取马六甲之后,葡萄牙人继续向前进军,因为马六甲只不过是通往香料群岛的咽喉。现在的目标是香料群岛了。他们紧接着占领了巽他群岛上的香料之岛:安汶岛、班达岛、德纳底岛和蒂多尔岛。
  阿尔布克尔克将果阿当作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修建了许多文艺复兴式样的大楼,将印度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欧化城市。在这里,总督鼓励葡萄牙人和果阿妇女通婚,通婚的结果,造就了一批性格独特的人,他们讲葡萄牙语,有的信奉天主教,有的信奉印度教。葡萄牙的作家喜欢将这里比作罗马,葡萄牙的天主教会,尤其是耶稣会在果阿兴办了中学和高等学校。不仅如此,果阿成了葡萄牙传播基督教的大本营,派出的传教士走遍了亚洲。虽然中国的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任用了他们,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限制他们的行动。耶稣会在传播中国的文化方面做了一定的贡献。当时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多数的是依靠了这些耶稣会教士的介绍。
  葡萄牙人对果阿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61年。
  到15世纪,中国对葡萄牙人来说那里还是一个谜。以往的贸易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葡萄牙国王曾经计划开辟一条海上航线代替丝绸之路,从那里把中国的商品运往里斯本。马六甲当时是和中国港口进行贸易的中转站。葡萄牙国王曾经派出一个贵族德·赛克伊拉到马六甲询问。但是马六甲人并不欢迎葡萄牙人,这个贵族的任务没有完成。就在葡萄牙人围攻马六甲的时候,马六甲的统治者曾经向明朝皇帝求救,但是明朝武宗皇帝仅仅是发了一通谴责的谕旨。
  1513年,一位名叫若尔热·阿尔瓦的冒险家搞到1艘中国帆船,开始了中国和马六甲之间的贸易,在中国广东的一个海滩上,他建起一座草棚,供葡萄牙船员落脚。1552年,著名的传教士沙勿略就是在这里被背进这个草棚,并在这里与世长辞的。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借口晒鱼,正式在中国的澳门定居。
  在日本,葡萄牙人在长崎建立了商业网点,在整个东方,从长崎、澳门一直到马六甲和印度,葡萄牙人成了沟通东方和西方的主要贸易力量。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实行“通行证制度”。当地的船只,必须由葡萄牙海港官员签发的通行证才能在特定的海上航线航行。葡萄牙人以此垄断了香料贸易,这个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在16世纪前50年中逐步稳定下来。
  

帝国(3)
葡萄牙在亚洲占领的领土微不足道,但其战略据点却实际控制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使东西方贸易原有格局发生了改变:15世纪90年代,威尼斯商人平均每年进口300万英镑的香料。10年之后,他们只能获得100万英镑的货。而葡萄牙的香料却从1501年的22万英镑上升到1503年到1506年的230万英镑。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1)
2005年9日23日
  云层从大朵大朵凝固的棉花,变成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鱼鳞,飞机缓缓地挪动着,时间仿佛消失了一样,睡一觉该吃饭了,睡一觉该喝水了,天依然是明亮的!
  算起来从业已经15年了,天上飞来飞去的生活经历过许多,但像这样一次在云上飞十三四个小时,还是头一遭。
  人这一生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似乎每一个第一次都充满期待,都是一次难忘的意志的考验。
  再过10分钟又该吃饭了,到法兰克福尚有2小时20分钟的旅程,在机舱这个小小空间里,有限的活动实在是种痛苦,但这已是航空时代,相比于五六百年前动不动一年半载的海上漂泊,我们已经幸运多了!
  五六百年前,当人类第一次扑入太平洋的怀抱,开始远洋探险的时候,心中一定是和我们现在一样,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满怀着憧憬,但等待这些勇士的是比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多得多的痛苦——无情的海风、冰冷的海水、腐烂的食物、难以抗拒的疾痛,以及难以诉说的孤独,更恐怖的是目标在哪里,或者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没有人知晓。葡萄牙人真是英雄。
  又吃了一顿饭,该睡了!这是今天的第5餐,也不晓得是饿还是不饿,吃饭已经成为我们机械的动作!
  一昼夜仅仅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到达目的地,看到外面的吕参赞和他的妻子海老师热情的笑脸,我们软绵绵的脚步多少踏实了下来。他乡遇故知真好,尽管故知仅仅是在北京一起吃过一次涮羊肉。
  2005年9月24日
  第一天的拍摄就这样结束了,总结用一句话:“紧张、忙碌。”
  紧张是因为开销太大,即使是有的费用当地给出,但6个人一顿饭70欧元,多少令我们有点难以接受,连搓一顿都谈不上,仅仅是便餐。
  忙碌是因为想拍摄的东西太多了,即使手忙脚乱,依然感觉不出镜头,其实也就50分钟的片子,但可能是异国作战,有点太心急了。
  里斯本不太大,但很整洁,干干净净的,小巷里到处停满了车,但很奇怪,不见堵车。也许是周末的缘故,当地人出动的少。大街上的商店几乎都不开门,据这儿的人讲假期神圣无比,不过拉我们的司机还不错,到地方便率先去开门,态度既恭敬又自然,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职业化的程度很高,很容易让人想起张秉贵卖糖——劳动是一种享受。
  发现者纪念碑没有想像得好,走近了看还有气氛,远点看很一般。这倒和葡萄牙的历史一脉相承,贝伦塔也好,热罗尼姆大教堂也好,从远处看都不雄伟,但当你身处其境又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赞叹:太宏伟了!
  这里的古建筑都是以石头为主,石雕极细致,花叶都翻卷着,如果不仔细观察,还以为是树胶做的,细细地欣赏,感觉很好。
  整个城市的布局也很和谐,没有什么太高的建筑,起起伏伏,该是山坡的地方便是绿绿的山坡,虽然有轻轨也有高架桥,但都不张扬,路上都是小小的石块,树木似乎不少,但都不太打眼,一切都很从容。
  街上的车很多,以两箱车为主,欧洲人个子高,但并不觉得车会狭小。整整一天,没有听到鸣笛的,现代化的城市安静如古代,真是适宜人居住的地方。绝不仅仅是因为环境。
  2005年9月25日
  今天是拍摄的第二天,上午的工作基本上是个误会。不知联络如何出现的差错,给我们安排的竟然是海洋馆。
  昨天结束工作时,还以为下一站是海洋博物馆,但到今天出发时,海老师突然意识到是海洋馆,同北京动物园的没有太多差别。与地理大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除了一张达·伽马的照片。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2)
考虑尊重主人的感情,大家放松一下,权当是逛公园吧。但工作的第二天就放松,以后怎么办?
  草草参观一下海洋馆,然后去拍街景。
  里斯本的草地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大人、小孩都可以随便踩,欢闹也好,睡觉也好,总之就是无忧无虑。不知北京的草坪什么时候可以如此平民化?
  很运气,我们赶上了市民的马拉松比赛,据说有16000人参加,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许多轮椅上的残疾人,每个人都认真地跑着,似乎表演的成分更多一些,正应了那句老话:“重在参与。”尤其让我们感动的,是每个人的表情,松弛而努力。
  路边许多看客,大家很自觉地围在路两边,没有警察维持秩序,人人都很自然地给选手们鼓掌,选手们也很热情地呼应,偶尔也有人举着裸体的女塑料人,或者穿着小丑的衣服,汗流浃背地奔跑在人群里,接受观众的欢呼。
  我们仔细拍摄了一组路边助兴的乐手,他们的鼓总是打得很响!当他们要离场时,还要认真地指给我们他们下一个落脚点,希望我们继续跟踪。
  人活一口气。想想我们逝去的狂热劲还是挺珍贵的,一个国家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答案写在每个国民的脸上。
  中午饭没有吃,直接奔辛特拉,王宫的拍摄计划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安排,好在有海老师,没安排我们就自己去。
  老皇宫已是风景点,规模都不算太大,但很特别的是穆斯林建筑和基督教的建筑和谐共生,倚山而建,浑然一体,想想500年前那一场争斗,流泪、流血的结果,竟然是无间的融合,历史似乎总在同人类开玩笑。
  今天天气很好,虽然有阴有晴,但风云变幻,挺有气势。
  王宫的内部景物竟不允许拍摄,连相机都不让带入。路过时看到一个市场,也不知道有没有香料市场,就误打误撞去看看。
  市场很亲切,像极了中国小城镇的赶集,而且卖的许多衣服一看就知道是中国制造,人很多,熙熙攘攘,热气腾腾。
  有一家传统的烤面包的摊位,吸引了我们的目光,3个木炭炉子,纯粹用泥土做成,4个老太太加1个老头,生意很好。面包里夹着肉,1欧元1个,我们的午饭就是它,味道很好。
  大家互相开着玩笑,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完成了拍摄。
  距天黑还有些时间,到罗卡角不到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临时决定提前去看看。
  依然是一路畅通,尽管道路并不宽敞。
  欧洲的天涯海角看起来还很荒凉,除了游人多一些。山上稀稀疏疏地点缀着一些矮草,少有大树,大西洋宽广无垠,置身其中,不由让人感慨大自然的伟大。
  过去计划纪实拍摄一些游客的语言什么的,但风太大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小跑,也想设计一些镜头运动的轨迹,但猛烈的海风却不给机会,在光秃秃的海角上,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去当墙。
  落日下,那个孤零零的十字架显得很无助,但就那样笔直地立着,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也许这就是卢济塔尼亚人的灵魂。
  2005年9月26日
  很奇怪,今天早上,司机Diogo迟到了半个多小时!一问才知道路上有交通事故发生,所以堵车。
  前两天一路畅通,今天终于见识了一下里斯本的堵车,一段三四公里的地下桥,我们走了将近1个小时。上午本来约定好9点半的采访,不可能不迟到了。
  缓慢行驶了一段之后,恰好看到了事故现场,一辆轿车不知何故驶到了一个干枯的小河道上,问题并不严重,交警已用车把事故小车拖起来,但几乎每辆路过的车都会放慢速度看看热闹,也有许多人围观,这点倒像极了中国人,问司机,告之这是葡萄牙人的习惯。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3)
为了今天的采访,秦老师晚上专门过来讲衣服问题,想了想,西装我从来不穿,穿了也不像样,所以也没准备,便请他准备一下。结果有点滑稽,被采访教授穿着也很随意,秦老师的衣服倒显得有点另类了。
  海老师今天没有来,翻译是一个叫慕德婷的葡萄牙女孩子,在中国留学几年,汉语还不错。
  据她讲,现在欧洲也很随意了,除了去见总统或者参加很正式的会议,一般没必要穿西装打领带,看来“自然”是全球大势。
  采访多少有些障碍,有些事先也能预料到,但没想到会有大的出入。比如我们希望谈谈文艺复兴对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但是他本人不认可这个观点,同我们大谈地理大发现对文艺复兴的影响,事后秦老师也对我讲这个概念,据说学术界都不认可文艺复兴对地理大发现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多少有些水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很显然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开展的,而这本书的出版显然是文艺复兴的一部分。
  以后肯定会有类似的冲突,慢慢协调吧。即使有冲突也没关系,都摆出来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毕竟许多事过去500年了,能板上钉钉的不在多数,与其假设,还不如争论。
  中午吃了一餐正宗的葡萄牙菜,味道还不错,相比中餐也不贵,趁吃饭过程,同翻译讨论了一下小费问题,给是一定的,但显然不至于那么高。
  下午拍摄海洋博物馆,布置得很好,翔实地展示了这个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历程,很早期的东西并不多,给我们的时间也欠充足,尽管最后有些延时,但仍然很紧张,后边有可能再补一点吧。
  总的来讲,这3天时间安排还是有些紧,明天努力把节奏放慢一些,最终出的效果,重要的并不是量而是质。
  2005年9月27日
  这个国土面积不太大的国度,王宫竟然有许多,今天一上午就跑了两个王宫。这一方面说明政权在这块土地上的频繁更迭,而更重要的是葡萄牙人的保护意识,即使皇帝有错,宫殿是无辜的,都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都是这个国家的财富。
  先去的王宫年代早一些,正处在葡萄牙的繁荣期,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各地的物产,在这儿都有集中的表现,宫殿和以往的不同,气势宏大,富丽堂皇,有一个殿竟然还摆放着中国的瓶子,地上一排巨大的瓷瓶,彩绘得很好,房子的窗户上也摆放了许多瓷瓶,难道也取意四平八稳?不得而知。
  这个王宫中只有一个殿不让拍摄,名字叫堂·吉诃德宫,是一个皇帝从生到死的纵向展示,房顶的壁画全部都是依据堂·吉诃德的游侠事迹而绘制的,栩栩如生,极富童趣。显然当时的《堂·吉诃德》影响巨大,而皇帝又是他的超级发烧友!
  后去的宫殿年代晚一些,因为联络的关系,我们只拍了皇家图书馆,现在对有些读者开放。很多书的书脊已经毁坏,看起来是木头做的,岁月的痕迹一览无遗,如果不仔细看,很难看出是旧书,保护地很好,连温度都有严格的控制,一般也不允许人随便动手拿,征得同意,我们拍了一本书摆在写字台的状态,反复折腾了许久,图书馆的管理员依旧耐心地等待着,看起来他们对中国人还是很友善的。
  下午采访一个历史学家,看起来修养很好,我们的车到达的时候,司机不让下车,等老先生来接一下,他已经86岁了,但思维敏捷,语言也很流利,采访进行得很顺利,当然跟翻译的努力也分不开,那个叫曹克镭的北京小伙子理解能力很强,基本上可以很好地把我的提问转述给那个老者。
  结束采访后,老先生特意带我们到他的书房看看,有许多中国的瓷人,他很得意,其中有一个妈祖,而使我惊奇的并不是他的收藏,而是他的藏书,数量之多,陈列之整齐,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第四部分(4)
落日的余辉下我们握手告别,虽然时间不是太长,但让我感到沉甸甸地踏实。
  晚饭是使馆的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