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末云飞天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贵笑道:“六乐,小弟应该知道的”。

    赵旭点头道:“六乐就是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

    张顺见他甚是紧张,宽慰道:“那倒不是。书院‘乐’的内容跟夫子时代已经简单许多,如今‘乐’的考试就是填写诗词和作曲。”

    说到这里,自我嘲讽道:“这课程是我们兄弟俩的死穴,三年了,每次考试我们都是垫底的。”

    “啊,”赵旭抬起头,问道:“那,这样会影响你们的满师吗?”

    “这在以前是会的。”张顺呵呵一笑,道:“但老师上任后,说这六艺全部掌握与夫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违背,不应该成为必备课程。”

    赵旭抚掌笑道:“光凭这点,老师就造了大功德,救了很多偏科的学生。”

    张顺郑重得点了点头,肃然道:“是呀,若非遇到老师和你,我与阿贵这样的粗人,一辈子也就是打鱼的命了。”

    赵旭笑道:“两位哥哥义薄云天,纵使不入书院,将来也一样能成为一代豪杰,受世人敬仰。”

    想到二张的结局,心中一阵酸楚,顿了一会儿,重重说道:“不过如今两位哥哥入了书院,不仅要成为一代豪杰,得成为万代豪杰才对。”

    张顺脸微微一红,神色激动不已,昂然道:“成为豪杰可不敢当,只要能上前线杀几个蒙古狗贼便不枉此生了。”

    “那是自然,”赵旭点了点头,又将话题回到六艺考试,笑着问道:“那这射科都考什么内容,还是射箭吗?”

    “自然不是,”张贵道:“射科考试经历多番改动,如今增加了枪术、棍术和剑术课程,已经变成了武道和兵科的主要科目。”

    赵旭追问道:“这‘射’科中,最强的是谁?难道又是赵若水?”

    “自然不是他,是孟师姐,”张贵惋惜道:“可惜师姐去了襄阳前线,哎,这赵若水运气真好。”

    “什么运气好,”赵旭冷笑一声,叹气道:“分明是设计好的,这个赵铨当真了得!”

    赵旭问道:“赵若水的武功如何?他是多少品?”

    张顺道:“听闻是六品以上。”

    “真是没想到,”赵旭大吃一惊,叹息道:“看他文弱模样,以为他是书生呢?”

    “人不可貌相,若水师兄能得众人拥戴,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张顺拍拍他肩膀,劝道:“云飞,有时候,你也不要过于执着于此。我们书院弟子,只要一心报国就好。”

    赵旭知道两位哥哥一心报国,头脑简单,难以理解自己,呵呵一笑。

    继续问道:“那么‘御’科呢?是驾驭战车吗?”

    “自然不是,”张顺道:“春秋时候,夫子地处中原地带,马车属于日常的常用技能。我们如今地处江南地带,对于船只的驾驭能力当然是首要的。”

    赵旭顺着张顺话问道:“呵呵,那自然是考驾驭船只了,那可是两位哥哥的专长。”

    张顺淡淡一笑,道:“‘除了考驾驭船只,还有马术和阵法。江南没有马匹,所以师兄弟大都考阵法。如果哪位师兄弟在阵法方面有天赋,书院的长辈们定然欢喜不已。”

    赵旭想到陆秀夫,心中一喜,笑道:“赵若水的阵法再高,也比不过陆大哥。”

    张顺提醒道:“陆师兄是天机阁弟子,已经算是天机阁的半个长老身份,他可不能参加六艺考试。”

    赵旭心中骂道:“奶奶的,这赵若水的运气可真好。”

    待了一会儿,无奈问问:“看来‘书’和‘数’这两门课程也是赵若水最优秀了。”

    “这倒不是,”张顺道:“比如书法最好的是赵若水的弟弟赵平明。”

    赵旭本来心中难得一乐,听了后半句,见又是一个放水对象,不由漠然不语。

    张顺见他不说话,续道:“去年这时候,‘数’科有一名天才少年朱世杰;书科有周密,不过如今都被赵院长聘为老师,自然便不再与赵若水争了。”

    赵旭心中感叹:“这他妈就是为赵若水量身订做的‘天运者’考试呀。“

第92章 对圣人不敬() 
张顺见赵旭一副心事重重样子,笑道:”云飞,大哥带你去个地方,你的心情定会好些。“

    赵旭道:“好呀。”跟着张顺走了几百步,突然眼前豁然开朗,一块长宽几十丈的空地带着浩然气息扑面而来。

    赵旭心神一震,先前烦愁被吹得无影无踪,心境也变得开阔起来。

    他驻足而望。

    见前面空地中央立着两个大石头,每个石头一丈多高、长宽约三尺,甚是威严。

    张贵眉毛一扬,指着巨石悠悠道:

    “云飞,这论道石,乃是我书院的至宝。数千年来,无数前辈贤人在上面坐而论道。平日里许多师兄也会在此效仿先贤圣人,雄辩天下大事。”

    赵旭心中大奇,走到了论道石旁边,仔细看了看,发现这论道石居然是由两块天然大石头削切而成。

    他凝神细看,见台子侧面写着‘舌战’,另一个侧面写着‘论道’,下方写着“墨翟于鲁昭公二十八年赠夫子”。

    不由惊得嘴巴张开,心道:“这、这、这两块石头居然是墨家圣人墨子前辈赠给夫子的。”

    “是呀,”张贵哈哈一笑,学着说书人的模样,慢条斯理说道:

    “话说当日,墨子前辈与夫子相遇,都深觉有识之士应当匡扶正义,解救苍生。但如何才能救济苍生,想法却是截然不同。”

    说到这里,停了下来,故意瞧了一眼他神色。

    赵旭特别喜欢听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心痒痒起来,拉着他手,催道:“二哥,快点继续说,快点继续说。”

    张贵眼睛闪闪,继续说道:

    “墨翟前辈主张‘以武道匡扶正义,替天行道’,借助’武道一脉’约束权贵,使得‘不论贫贱富贵,皆受律法约束’,从而减轻权贵们对黎民百姓的压迫。”

    赵旭拍手叫道:“墨子前辈的观点不错,约束权贵受律法约束方为正途。”

    张贵呵呵笑道:“可夫子却不这么认为。”

    赵旭自然知道夫子的观点,但还是追问道:“夫子怎么说?”

    张贵正色道:“夫子则认为应普及文德教育,提倡‘仁义礼仪’,使得不论贫贱富贵,皆遵循律法,从而实现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

    赵旭奇道:“墨子前辈的主张和夫子截然相反,怎得后来还给夫子送礼了。”

    张贵道:“两位圣人虽然意见相左,但彼此心意相通,成为至交好友。

    后来,墨子前辈以墨家为核心,创立了墨盟,以绝世修为和侠义名声将当时迷恋于修仙的各大门派聚于一堂。

    而夫子则创立了书院,开始广收弟子普及经文礼法。”

    赵旭听到这里,打断道:“阿贵哥哥,这墨盟和书院便是这般来的呀!”

    “正是如此,”张贵点头道:“后来墨盟与书院协助秦国统一了天下。”

    赵旭回忆起回到秦朝的情景,恍然大悟:“怪不得始皇嬴政会顾及书院圣人的心绪,原来秦国统一天下,书院也参与了。”

    欲问他个究竟,终究觉得不妥,强行压了下来。

    此时张贵已经说到:

    “可惜始皇暴政,民不聊生,墨盟与书院无奈扶持项刘推翻暴秦,随后协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天汉帝国……”

    赵旭听得精彩纷呈,认真听着。

    只听见张贵呵呵一笑,悠悠道:

    “…。。夫子感念与墨子前辈的论道之情,便将这两块石头立在书院宽阔之处,让弟子们坐在上面,明辨是非。

    数千年来,这两块巨石也是辗转挪动多次,才在这里安家。这期间不知有多少前辈贤人站在上面留下千古名芳。”

    张贵说到这里,抬头举望茫茫天际,眼中流露出无限追忆之情。

    赵旭也听得心绪激动,追问道:“二哥,这石头上自然是留下许多精彩绝伦的辩论,不知最为著名的都有哪些?”

    “最著名的辩论?”张贵回过神来,呵呵笑道: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千载以来,向来没有定论?但是名动天下,影响了天下大势的辩论却是不少?”

    赵旭禁不住好奇之心,大叫道:“二哥,你先给我说几个好了。我不要多,就说三个就可以了。”说完,伸出三个指头,在张贵面前晃了又晃。

    张贵眨了几下眼睛,笑道:“三个呀,好呀。那我便挑选三个影响最大的辩论吧。”

    沉吟许久,才说道:

    “这论道石上影响深远的辩论大都为‘是非之辩’,所谓理越辩越明,论越辩越是清楚。最后胜利的一方自然是立地成圣,而失败的一方却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遗忘。”

    赵旭和张顺均是点了点头,均是想着理当如此。

    张贵见两人表情,得意笑道:“可是你阿贵哥哥要说的,却是观点截然相反,辩论也是无疾而终,谁也没能说服对方,几千年来也尚无定论。”

    赵旭惊道:“还有这样的辩论?阿贵哥哥,你快说呀,别吊小弟胃口。”

    张贵更加得意,笑道:“这场辩论不仅没有结果,而且最后辩论的两人均成了圣人,最后渡劫飞升了。”

    赵旭听到两个人观点截然相反,都立地成圣,寻思:

    “那一定是荀子和孟子了。这儒家一脉有资格飞升之人,掐指可数,也只有这两位圣人了。”

    当下应道:“那便是孟子和荀子两位圣人了。”

    张贵惊道:“小弟厉害,这也知道。”

    赵旭点头道:“两位圣人的故事,我先前听老师说过。”

    张贵‘啊’的一声,道:“既然第一个典故你已经知晓,那我便讲第二个吧。第二个你定然知道了。

    这场辩论便是圣人董仲舒与众多同门的辩论,他在辩论之后提出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说。

    当时的皇帝光武非常喜欢,于是朝廷和书院联合,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张贵说到这里,望了望旁边的张顺,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旭叹息道:“这董仲舒虽然让儒家成为百家之首,但未必合夫子成立书院的初衷。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表面上看着荣光无限,实际却是将夫子放在火炉上烤呀。”

    张顺、张贵素来知道这个小弟经常口出狂言,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之言。

    但他却没有想到,他居然在这书院圣地,对圣人出言不逊,一下子呆住,不知如何接话。

    他们知道,院规明确写着,‘书院圣地,弟子不可对圣人出言不逊’。

    这触犯了院规,轻则面壁思过,重则直接逐出师门。

    就在这时,不远处一阵大喝声音传来,

    “你们几个,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在书院对圣人之言出言不逊!”

第93章 兄弟有亲疏() 
三人朝发声之处望去,只见几个书生打扮的少年走了过来,为首之人是刚才为赵长源牵马的赵若水。

    还有三位赵旭认识,分别是赵若水的跟班赵平明、被自己打了数次耳光的谢运、谢运的跟班吴用。

    赵旭神色淡定,冷冷扫了过去。

    突然,赵平明从人群中冲了出来,脸上满是惊喜,喊道:

    “云飞师弟,适才送长源师兄的时候就听说你也来书院了,以后我们就是同门师兄弟了,真是有缘呀。”

    赵旭很是奇怪,作揖回礼道:“初来乍到,还请师兄多多指教。”

    出言指责的吴用脸往下一拉,阴阳怪气得说道:“平师弟,这同门师兄弟这几个字,哼哼,可别说得太早了。”

    张顺眉毛微微皱起,没有出声。

    张贵却是冷哼一声,指着这少年怒道:“吴用,你什么意思?谁稀罕做你的师弟。”

    “别,我哪能高攀诸位呀,”吴用不依不饶:“赵旭可是免试直接成为书院弟子,往年这可都是陛下给王爷们的特权,我们可比不起。”

    吴用一说话,旁边便有无数目光射向赵旭。

    赵旭明白,自己是特招生,即使是张顺和张贵手持夫子令牌,也是通过了射科和御科的两门考试才过关的。

    明白过来,便不再气恼,朝他们歉意一笑。

    吴用见赵旭神态自若,脸色更加阴沉。

    就在这时,赵若水走了出来,指着赵旭笑道:

    “吴用师弟,云飞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可是圣人的学生。”

    他朝赵旭行了一礼,笑道:

    “前几日桃花源中,云飞师弟的少年英姿还历历在目,今日得以成全同窗之情,真是欣喜不已。”

    赵旭心中想着:“我刚破坏了你的王图大业,居然还能对我彬彬有礼,不愧是八贤王呀。”

    立即回礼,道:“不敢,不敢,云飞初到书院,还请若水师兄和众位师兄多多关照。”

    之后赵若水又与张顺、张贵抱拳行礼。

    张顺连忙回礼,找个托词,拉住赵旭匆匆离开。

    三人走了百来步,赵旭歉意道:“两位哥哥,我累了,等一会儿。”

    张顺和张贵也不多问,陪着赵旭在旁边石凳坐下。

    赵旭运起刺客豫让心诀,凝神一听,赵若水和谢玉等人的言行,如现场直播一般尽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谢运眉头皱起,望着赵若水,不解道:“若水兄何必对他们示好,如不是他们这几人,这赵长源如何能今日满师?”

    赵若水呵呵笑道:“谢兄,总归是师兄弟,岂能因为这点小事情破坏师兄弟的感情。”

    旁边众人纷纷赞叹道:“王爷贤明。”

    赵若水微微一笑,拉住赵平明手,对着旁边几人行了一礼,道:

    “恰巧家中有事情,要回王府一趟,我的事情倒是让各位师兄费心了。”说完,飘然而去。

    望着赵若水离去身影,谢运叹气道:

    “如今正值乱世知秋,我大宋有如此贤王,真是天赐福气。可惜,如此贤王却不能继承大宝,反倒是让那庸庸碌碌之辈捡了便宜,真是可惜。”

    吴用愤愤不平道:

    “他们三人出身慈幼局,靠着我们四大世家的施舍,才能苟活下来。如今竟然成了书院弟子,这老天爷真是不厚道。”

    当中有人附和道:“最可恨的是,他刚才胆敢在书院圣地公然对圣人无礼,这已经违反了院规,当重罚才对。”

    “何止重罚,当将他们逐出书院才对!”旁边有人响应到。

    谢运却是摇了摇头,瞧了瞧众人,重重说道:

    “云飞师弟毕竟是圣人学生,倘若因为违反院规被处罚,那对陛下未免太过不敬。”

    吴用情绪激动,大声反驳道:

    “谢师兄此言差矣,我等皆是夫子学生,所言所行皆有维护院规之责。

    否则人人都像谢师兄这样,书院岂不是成了官场一般。既然谢师兄有所顾虑,但请自便,我吴用却不愿做这样苟且之人。”

    话音未落,人群中立刻就有数人响应。

    谢运见群情激愤,人心可用,昂然道:

    “是呀,书院乃是圣人之地,院规乃是浩然正气凝聚之源。

    同窗之谊虽深,师生之情虽重,但为了维护这片天地的浩然正气,却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谢某愿意随同诸位前往。”

    。。。。

    赵旭心中呵呵一笑:“看来他们准备告状了,第一天入学就被告状,这可不大好。”

    但想着自己和江万里的关系,倒也不惧,起身笑道:“两位哥哥,我们走吧。”

    走了一会儿,赵旭笑道:“赵若水这人很了不起呀,这次我们坏了他的事,也没有嫉恨我们。若是换作我,可不会这么客气。”

    张顺微微笑道:“云飞,若水师兄的确有贤良之风,兴许师弟对他误会太深了。都是师兄弟,何必顾此失彼呢。”

    赵旭叹息几声。

    张贵正色道:“大哥,你这话可不对。所谓兄弟有亲疏,何况是师兄弟?就像我们和云飞的关系,能跟普通师兄弟一样吗?”

    张顺笑道:“那是当然,你这小子,难得说话那么有道理。”

    张贵不服气道:”我说话向来都有道理,云飞,对不对?“

    赵旭心中舒畅,哈哈一笑。

    他们三人行到一个偏僻之处,突然喧哗声响起,路上的弟子渐渐增多,赵旭疑惑道:“阿贵哥哥,这书院学生有多少,似乎不止七十二人?”

    “云飞,好眼力,”张贵赞叹道:“书院弟子正式弟子七十二人,但除此之外,还设了淮阴营和武侯殿,他们都是七十二人,所以总共学生是二百一十六人。”

    “淮阴营和武侯殿?”赵旭听了名字,大概猜出与兵仙韩信和诸葛武侯有关,心中好奇,问道:“这里面的师兄与正式弟子有什么差别吗?”

    张贵‘嗯’的一声,解释道:

    “淮阴营里面都是军方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