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末云飞天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孤破虏道:“家父曾经私下提到过你,对你赞不绝口。”

    赵旭心中奇怪,问道:“破虏兄,可否告知令尊名讳?”

    独孤破虏正色道:“家父独孤靖。”

    赵旭心中大震,惊道:“原来是盟主的公子,真是失礼了。”

    独孤破虏脸色一红,急忙道:“父亲曾说,男儿当以侠名扬名天下,这盟主公子身份,一点不好听,还请云飞兄弟莫要提及。”

    赵旭寻思:“独孤破虏,独孤靖,我靠,这和金庸射雕里面剧情可像的很。他名字取名破虏,心中定然抱着与我相同志向,这个兄弟,一定要结交一番。“

    当即朗声道:“好,破虏兄志在千里,他日建功立业,当让盟主大人以你为荣才对。“

    独孤破虏脸色一动,慨叹道:“如今国难当头,男儿正当报国之时,可是朝廷却一直无动于衷,当真令人嗟叹。“

    赵旭道:“云飞不甚明白,还请破虏兄详细告知。”

    独孤破虏顿足道:“蒙古大军已经兵临襄阳城下数月,贾大人和吕大人的求援告急文书也已经发了多次,怎得朝廷还没有派出援军?”

    赵旭恍然大悟:“怪不得,原来有人知情不报,压住了前线军情。”

    他立刻拉住独孤破虏,喊道:“情势危急,我们进宫找老师去。”

    独孤破虏喜道:“好,破虏也想当面质问皇帝陛下,怎得如此昏庸?“

    赵旭吓了一跳,婉言提醒道:“破虏兄,兴许是有人压了军情,陛下未必知道。“

    独孤破虏哼了一声,道:“他是大宋之主,他连军情大事都会被人压住,可真够糊涂的。”

    赵旭哈哈大笑,低声道:“破虏兄,你的话虽然有理,但京城重地,人多眼杂,不比襄阳,我们还是慎言慎行。”

    “谢谢云飞提醒,“独孤破虏仔细瞧了赵旭一眼,抱拳道:“你虽然年少,却比我稳重得多,怪不得文云孙、陆秀夫一代人杰,也认你做了大哥。“

    转而抓住赵旭双手,笑道:“不如你也顺便收下我这个小弟吧。“

    “破虏兄,你可别折煞云飞,”赵旭心中狂喜,连连挥手道:“什么大哥小弟的,以后我们兄弟一起将蒙古人赶出中原便是。“

    独孤破虏神情激动,连身喊道:“好,好,好!“

    赵旭心中激荡不已:“这老天爷对自己可好得很,又送给自己一个志气相投的好兄弟。虽然独孤破虏在金庸小说中默默无名,但好歹也是盟主的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

    他领着独孤破虏快步赶到皇宫附近,被守护在皇宫外围的御前军拦住。

    赵旭表明身份,一名中年将领走了出来,朗声道:“陛下正和圣人商谈国事,地处要地,如果没有什么急事,还是再等等吧。“

    赵旭坚持道:“我们有紧急军情当面拜见圣人和陛下,还望将军通报。“

    中年将领瞧了一下独孤破虏,颔首道:“好吧,两位少侠随我来。“

    赵旭朝中年将领谢了一声,随着他踏入皇宫。

    一路上,中年将领不停提醒赵旭和独孤破虏:“宫中阵法繁多,两位少侠不可随意走动,否则引发了宫中的护天大阵,末将也帮不了两位。“

    赵旭道:“谢谢将军,云飞记住了。“

    两人跟着中年将军一路绕过许多宫殿,过了好一会儿,来到一处偏僻的宫殿处。

    中年将领低声道:“两位少侠且在这里等一会儿,末将进去通报一声。“

    赵旭‘嗯‘的一声,凝神感知周边,见毫无杀意,放下心来。

    两人在宫殿门口一动不动,等了大约一刻钟,却不见中年将领出来,不禁起了疑心。

    两人相视而望,独孤破虏道:“军情紧急,顾不得那么多了,我们得赶紧找到陛下。“

    说着,推开宫殿之门,踏了进去。

    赵旭要阻拦,哪里来得及,只得跟了进去。

    他进宫殿一看,见宫殿里面空荡荡的,独孤破虏已经往宫殿里屋走去。

    两人皆是少年,初生之犊不畏虎,心中也没什么皇权至上的畏惧,进了里屋,还是不见任何人影,继续往里屋走。

    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过几十个里屋,但始终没见到一个人影。

    独孤破虏瞧了瞧赵旭,低声道:“糟糕,以前听母亲说,皇宫里面有许多阵法,我们可能被阵法困住了。

    赵旭心中一沉,低声道:“可惜陆师兄不在,“

    望向独孤破虏,问道:“破虏兄,令尊大人精通阵法,你应该也善长于此吧。“

    独孤破虏摇头道:“这阵法,我可不喜欢,没怎么学,我姐姐倒是学了不少,哎,真是可惜。”

    赵旭笑道:“没事,皇宫破大地方,哪能难得了我们,我们仔细找找,一定能找到出路。“

    独孤破虏哈哈笑道:“对,不就是破阵法吗?“

第74章 报军情() 
两人继续往前走,速度慢了许多,一边走,一边仔细查看四周特殊之处。

    不一会儿,赵旭听到独孤破虏朝他喊道:“云飞兄,快点过来,这大殿屋顶上有个凹槽,应该就是机关阵法所在。”

    赵旭跑了过来,抬头一看,果然见宫殿屋顶梁上上雕着九条龙,图案呈‘九龙吐珠’样子,而珠子的中央,有一个凹槽,样子像一块玉佩。

    他兴奋道:“破虏兄,这么隐蔽之处,你都能发现,当真了得。”

    独孤破虏憨笑道:“可别夸我,这图案我在母亲那里见到许多,听说是留候张良与兵仙韩信布下的‘九龙护天大阵’。”

    赵旭听到张良名字,想起当日自己梦回大秦,遇到少年张良,对方曾经送给自己一块玉佩,

    立刻兴奋喊道:“我们上去瞧瞧。”

    两人点足上了屋梁,赵旭取出张良送的玉佩,往上面一放,只见一道金色的光芒从玉佩中散发出来,将下方照得份外明亮,不一会儿,下方里屋发出阵阵响声。

    赵旭往下一瞧,见侧面多了一道通道,立刻取下玉佩,和独孤破虏俯冲下去,抢在通道门关闭之前闪身冲了进去。

    两人沿着通道走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不远处一阵声音传了过来。

    赵旭喜道:“是老师的声音,老师和陛下在那里。“

    独孤破虏欲冲上前去,被赵旭拦住。

    赵旭附耳低声道:“破虏兄弟,我们且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军国大事。“

    独孤破虏脸生好奇之色,兴奋的直点头。

    两人瞧瞧走上前去,附耳贴在墙面上,仔细听了起来。

    只听到一道浑厚的声音道:

    “本王反对,天运者事关我大宋社稷,岂能用一场考试来决定?“

    另一道声音反驳道:

    “荣王,那你说如何决定谁是天运者?难不成六艺考试都不能过关的王子成为天运者?”

    适才发声的荣王怒道:“赵铨,若不是你从中作梗,长源会如此不堪吗?“

    一道老者的声音道:

    “荣王不要动怒,正如你老所说,天运者事关大宋国运。在做的诸位应该都清楚,我大宋如今是内忧外患,如果再无天运者出,只怕这江山社稷难以维系了。”

    另一道老者的声音响了起来,“谢方叔,你的意思就是指我丁大全为相不当、陛下管理天下无方,搞得民不聊生了?“

    谢方叔低声道:“丁相国,谢某一介布衣,可不敢当此言论。这天下乱局,你真当陛下充耳不闻天下事吗?”

    丁大全朗声道:“谢方叔,如今大宋在陛下管理下,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哪来什么乱局?”

    独孤破虏再也忍耐不住,破门而出,大喊道:“蒙古大军已经兵临襄阳一个月了,难道还不算乱局?”

    赵旭吓了一跳,没想到这独孤破虏如此沉不住气,不待内屋里的陛下、圣人、王爷们反应过来,抢步冲了出去,朝江万里深深一揖,朗声道:“学生云飞拜见老师。”

    又行了一个四方揖,朗声道:“学生云飞和墨盟公子独孤破虏有紧急军情报于陛下。”

    话音未落,早有一大队御前军冲了进来,将赵旭和独孤破虏两人围住。

    丁大全脸色大变,大喝道:“大胆,你们擅闯皇宫,该当死罪,来人,把他们拿下。”

    “哈哈哈,丁相,你可听清楚了,这位可是独孤盟主的公子,你有几颗脑袋够独孤夫人砍的,敢如此大言不惭呀。“

    丁大全脸色大变,以手遮面,不再言语。

    赵旭循声望了过去,见老师旁边坐着一位六旬老者,身着黄袍,脸色和蔼,起身离开椅子拉住独孤破虏手臂,哈哈笑道:

    “自从昔日和独孤兄一别,至今已有二十余载,真是没想到,他的儿子都这么大了。“

    丁大全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劝道:“陛下可要小心,兴许这人是假的?“

    黄袍老者笑道:“独孤兄的儿子,谁敢伪装?“又认真问道:”贤侄,你刚才说,蒙古大军兵临襄阳城下,此事当真?“

    独孤破虏听出对方便是大宋朝的皇帝,笑道:“原来你便是赵伯伯,跟侄儿想得可不大一样。“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交给对方。

    宋帝接过信函,直接拆开来看,脸色陡然大变,指着丁大全怒道:“相国大人,你连边关军情都敢不报,你让朕如何将天下交给你管理?”

    丁大全吓得面无血色,叩拜道:“微臣也是刚刚获悉,这定然是手下人等自作主张。”

    宋帝冷冷瞪了丁大全一眼,转过来和颜悦色得望着独孤破虏,关切问道:“贤侄怎么从这地道出来,你要见朕,直接报上姓名便是,谁敢拦你?”

    独孤破虏笑道:“侄儿玩心大,想见识见识天下闻名的‘九龙护天大阵‘,便偷偷瞒着护卫遛进了阵中。适才误打误撞,冲撞了诸位叔叔伯伯,还望诸位见谅。”

    说着红着脸朝众人抱了抱拳。

    宋帝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要紧,贤侄难得来京城,可要多呆几日,让赵伯伯好好瞧瞧你。”

    独孤破虏躬身道:“母亲大人吩咐,送了信件,就要立刻赶回去,还请赵伯伯见谅。”

    宋帝颔首道:“既然是独孤夫人的吩咐,那朕就不强留了。”

    独孤破虏朝宋帝和江万里行了一礼,又跟赵旭拥抱了一下,没有理会其他人,自顾自扬长而去。

第75章 江万里的忧虑() 
赵旭见独孤破虏视在坐的王爷重臣为无物,不由得惊诧不已:

    “这个位面武道高手的地位可真高,墨盟盟主的地位可比大宋朝的相国高多了。”

    正想着,旁边的谢方叔朗声道:

    “陛下,如今蒙古大军兵压襄阳,大宋已经危在旦夕,还请陛下和圣人恩准,早日选出我大宋朝的天运者。”

    旁边一直不说话的一个老者开口道:“老夫同意谢大人的意见,还请陛下和圣人恩准。”

    宋帝叹息一声,望着荣王,问道:“荣王,你认为如何?”

    荣王瞪了赵旭一眼,叹气道:“微臣没有意见,一切但听陛下的吩咐。”

    宋帝又问:“相国大人,你呢?还有什么意见?”

    丁大全早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锐气,低头道:“微臣没有意见。”

    宋帝最后询问江万里的意见,江万里自然应允。

    宋帝沉思了一会儿,起身朝江万里作揖道:“那就有劳圣人了。”

    江万里起身还礼,指着旁边的一个青年,笑道:“六艺考试,一直是监院负责,累得是赵铨院长。”

    赵旭瞧了过去,见这赵铨不过三十多岁,心中惊道:“这个赵铨可真厉害,这么年轻就做了监院院长,不知道是什么关系?”

    忽听见宋帝阴阳怪气道:“平常六艺考试也就罢了,这次六艺考试事关国运,圣人可不能袖手旁观,该插手的时候还是得插手。”

    ”陛下,事关院规,万里不敢擅自做主,“江万里欠身道:“天运者之事已经结束,万里就此告辞。”

    “不急,万里兄,”宋帝赵昀上前拉住江万里,沉声道:“万里兄,你留下来,我们商讨一下用兵之事。”

    场上其他人听到宋帝要与江万里讨论用兵,纷纷起身告辞。

    赵旭见身为相国的丁大全也起身离去,不由暗暗震惊,连忙起身请辞。

    不料宋帝向他招了招手,笑道:“听万里兄说,你早已经预料到蒙古人会出兵了,真是料事如神呀。这次用兵你也来说说。”

    赵旭躬身道:“云飞不懂用兵之道,还请陛下另择人选。”

    “朕也不懂,万里也不懂,我们相国大人也不懂,不也一样调兵遣将吗?“宋帝不以为然笑道:“云飞,你可是万里兄的得意弟子,朕耳朵都听得有老茧了,来,说说你的意见。”

    赵旭见难以推脱,朗声道:“陛下,云飞认为宜早派援军才好。”

    宋帝笑道:“襄阳城历经孟公、贾公多年修筑,蒙古人再厉害也得好几年才能拿下。”

    赵旭低声道:“襄阳城当然不急,但川蜀战场可急得很。”

    “你想增援川蜀?“宋帝一怔,沉思了一会儿,道:“增援川蜀?那可不容易得很,让朕好好想想。”

    又道:“云飞,听万里兄说,你也想参战?“

    赵旭激动道:“正是,云飞愿作士卒,救援川蜀。“

    宋帝拍了拍赵旭肩膀,赞许道:“好,不愧是大宋好男儿。援军粮草筹备需要些时日,到时候你随他们一起出征吧。“

    赵旭想到多年夙愿终于达成,当即叩拜道:“多谢陛下。“

    江万里站起身,笑道:“好了,万里在宫里已经呆了数日,得回书院了,陛下若有什么指示,派人通知万里便是。“

    宋帝笑着朝他点了点头。

    江万里拉住赵旭,出了宫殿。

    路上,赵旭眼见自己夙愿得成,心情尤其愉快,抬头见江万里反而心事重重样子,好奇问道:

    “老师,这天运者是什么东西,竟然讨论了这么久?“

    江万里道:“哎,天运者只是传说之物。据说大宋危难存亡之际,书院会出现一位弟子,可以拯救大宋。

    若是皇族,便是太祖太宗那样的明君,若非皇族,便是武侯那般的千古贤相。”

    “太祖太宗那样的皇帝,那可好得很!”赵旭笑了几声,恍然道:“但若是赵若水是天运者,那长源的太子位置可就悬了,怪不得荣王瞪了学生几眼。”

    江万里冷哼一声,道:“太祖太宗哪有那么容易做得?”

    转而叹息道:

    “其实到底谁做太子,归根到底还是陛下说了算。只是陛下无子,下面大臣见陛下迟迟不肯立长源,便生出许多无端猜想。“

    赵旭知道赵长源便是未来的宋度宗,冷笑道:“怎么说长源可是陛下的亲侄子,这谢方叔他们未免太不长眼睛。“

    江万里忽地压低声音道:”这赵若水的背景可不比长源差,他父亲赵增乃是先帝的亲子。“

    赵旭惊道:”这。。。怎么可能?先帝的子嗣不是全部夭折了吗?“

    他知道这段历史,宋宁宗诸子皆夭折,所以才领养了赵竑和赵昀为养子。

    江万里低声道:”先帝子嗣接连夭折,无奈之下便听了朱熹大圣人的建议,将赵增一出生就送到宫外抚养。先帝担忧’天碑之罚,因此一直不敢相认。

    陛下登基后,为了平息得位纷争,便封了他为亲王。“

    赵旭恍然道:”怪不得,瑞王朝中势力这么大,竟然能与陛下的亲弟弟荣王分庭抗礼。“

    江万里叹息道:

    “如今天下垂危,长源连六艺满师都达不成,也就怪不得天下人会将希望寄托在六艺精通的赵若水身上。“

    赵旭惊道:“赵若水六艺皆通,那岂不是就是这次考试的天运者?加上他身份特殊,那荣王此时一定心乱如麻,着急得睡不着觉了。“

    江万里眉头紧皱,叹气道:

    “是呀,若此时有人设计诱惑荣王,给他造成‘长源可以满师的假象‘,只怕荣王多半会中计。到时候长源失去储君之位,这天下就更乱了。“

    赵旭奇道:“老师,你是一院之长,难道不能让长源师兄直接六艺考试过关?”

    江万里摇头道:“院规里写着,这六艺考试可是监院负责,我这院长也不能干预。”

    赵旭惊道:“就是刚才那个人,他看着不过三十来岁,怎得那么年轻就做了监院院长?“

    江万里低声道:”他,那是先师临终之时指定的。“

    赵旭更加惊讶。

    江万里叹气道:”他叫赵铨,他的父亲是前任太子赵竑。当日陛下抢了他父亲的皇位,先师不忍,便护住了他,将他收为义子。“

    赵旭‘啊’的一声,立刻明白过来:”罢了,这赵铨和赵长源有仇,和赵若水却是关系近得很,自然不会让赵长源六艺过关,看来此路不通了。”

    不由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