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峡之痛-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大惊,他说我是不是已经老了?再这么过几年,可能这些名字也记不住了。
  汤助理说:“没关系,回去我帮您,总能在哪查到的。”
  杜荣林说家里应当有,当年他记下来过。
  他摸着自己额头右侧的伤疤告诉汤助理,他这个连队组建于抗战后期,1944年。连队刚组建不久,就在山东与日军打过一场恶战,打得只剩十几个战士,他这个伤疤就是在那场战斗中被鬼子一个小队长用军刀劈伤的。当时双方肉搏,他手中只剩一把断了一截的大刀片,鬼子小队长一刀劈到他头上,刀锋削开皮肉,立见白骨,血即糊住右眼。鬼子扑过来再一刀往他头上劈,要不是于立春冲上前一枪把鬼子打倒,他就不是头上留条疤,是让鬼子劈成两半了。
  “十多个人没有不带伤的。”他说,“后来大都打到福建,牺牲在金门岛。”
  ……
  2.
  杜荣林让军休所派一辆车,独自前往龙潭山谷。
  他在深山里大吃一惊。当年他和杜山一起走过的公路已经辟为省道,修成四车道水泥路,通行极为方便。进入山谷的旧便道已经失修,无法再走,进出龙潭须改道行驶。新建的这条通道从另一山口绕行,竟比省道还要宽敞平坦,通道两侧绿化良好。远远的,杜荣林看到山坡上大片屋顶于绿树间出露,五颜六色,阔气、洋气。
  “这他妈干什么?”
  杜荣林让司机直闯山谷。车到一个极其阔气的大门前,才知道这里是“龙潭假日山庄”。山庄保安将杜荣林的车拦在门口,询问客人是否已经预订了房间?杜荣林问:“我找你们老板问些情况,在吗?”
  杜荣林的车挂的是军用牌照,保安不敢怠慢。他打了个电话,即回头了解:“我们山庄的杜总在。他说了,请问是哪个部队的?”
  杜荣林这才万分惊讶地得知,本山庄杜总究竟是谁?杜路。杜荣林自家小儿。
  不由他哈哈大笑:“好!巧了。”
  

第十五章    未了情(2)
……
  原来他真是到这里当了总经理。他在这里抽地底下的热水给人洗澡,像搓油泥似的从客人的身上搓钞票,如此杀鸡褪毛来了。杜荣林到龙潭意外一遇,立刻感觉到对自己的这个小儿子得刮目相看。这孩子在家时总是笑嘻嘻一副玩世不恭模样,在龙潭这里却是穿衬衫系领带,收拾得整整齐齐,跟员工说话略拖点声调,大有派头。杜荣林最感奇怪的是他在此地还戴了一副大黑框眼镜,像是完全变一个人了。
  父子意外相逢,杜路不觉发笑:“老爸怎么忽然跑这里来了?”
  杜荣林说这下好了,不找别人,找你小子。
  杜路告诉杜荣林,龙潭假日山庄是家外资企业,老板是他朋友,请他来当总经理,也让他参点股。他觉得干这活有意思,同时也因为朋友有求,不好不来。干了大半年了,情况不错。山庄生意很好,准备扩大经营。一期工程完成后,打算上二期。他说自己戴副眼镜纯充派头,并未近视:“一回家就赶紧摘下来藏在包里。在家里给爸爸当儿子,给儿子当孙子,挺没劲。在这里当小老板,得有点威风才行。”
  杜荣林在假日山庄杜路的办公室左看右看。他把杜路叫到后窗边,指着度假村围墙外头,高耸在远处的山头说:“看那地方,山头那个位置,长杂草灌木的地方。”
  杜路说他看到了,风水不错。
  “就那里。我要。”杜荣林说。
  杜路叫,他说老爸你身体好着呢。你要有点毛病就是腰痛,喝几口酒也就对付过去了,不行的话让大哥派两个连给你操练一下,感觉就好多了。最大不了到时候给你备个轮骑吧。多少子弹都没把你打死,你坐在轮椅上也能活一百岁,没准我们都得死你前边。你操心那些事干嘛呢。
  杜荣林骂,说你小子就是乌鸦嘴,我可不是给自己找地埋,是正经事。
  他说就在那儿,他要在那儿建一个亭子,立一块石碑。
  杜路不禁发懵:“什么?亭子?”
  “可以叫它纪念亭。”
  谁的纪念亭呢?杜荣林当年的那个连队。杜荣林要找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在非常醒目的位置上建一座庄重肃穆的亭子,亭里立起一块石碑,将牺牲于金门战役的本连八十七位干部战士名字刻写于碑上。自北上探望几位当年战友家人后,杜荣林就一直想做这件事情。连队早已消失,除了他这个连长、幸存者,本连还留下谁了?因此这件事只能归他。纪念本连队的这个亭子这块石碑应当立在哪个具有特殊意味的地方?金门?目前看来还做不到。当年连队登船渡海进攻之处?时惨烈参战的何止这一个连队。还有什么地方?
  龙潭山谷。
  于是杜荣林驱车前来。
  杜路把原由听明白了,他笑,说:“行,交给我了。”
  他问父亲要不要在他这里洗个热水澡?再吃饭?杜荣林说你干嘛?儿子便告罪,说不敢陪老爸多说话,有重要客人马上到,他得赶紧去张罗。当小老板不容易呢。
  杜荣林一摆手,坐上车打道回府。
  几天后杜路回家,杜荣林抓着他再讲纪念亭。杜路这才笑嘻嘻说,当时他是有事急着脱身,怕给杜荣林抓着不放,所以有什么都先应承下来。那一天父亲在龙潭一说事情,他立刻想起什么?他想回头赶紧跟嫂子说一声,让她帮助安排父亲去医院全面体检一下。父亲该不是患了那什么毛病?老年痴呆症吧?
  “都什么时候了!那什么事啊!”他说,“老爸你操什么心呢。”
  杜荣林眼睛一瞪:“啊?你骗我?”
  杜路大笑,说他哪敢,但是这事的确是没法办的。
  ……
  “老爸,山庄不是咱们家的!”杜路叫道,“你儿子是给人外商打工的!”
  杜荣林让杜路跟他的老板好好商量一下。他也可以出面直接谈。
  “你那老板是谁?”
  杜路笑,闪烁其辞,说老爸你以为人资本家是你的手下排长,你让他立正他不敢稍息?现在谁大?钱最大。人家有钱是大爷,你别搞错了。
  杜荣林说:“他要不听,我找政府。他那个二期工程总还有些什么得批准吧?”
  杜路说老爸你又想打伏击了?你忘了?这山庄咱们杜家也有一份嘛,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打?
  “别跟我嘻皮笑脸。”杜荣林把脸一板,“告诉你我是认真的。我那连队的事早跟你们说过。没有于立春和他们我早死了,也没有你们。我宁愿不要你这儿子,也要把这事办起来。明白吗?”
  杜路把手举到耳朵边,敬礼,笑:“明白。”
  杜荣林还是不放过他。杜荣林抓起桌上的药酒瓶,倒一小杯,让杜路把它喝下去。
  “给我说实话。你要是不想办,或者办不了,弄不过你那资本家外商老板,尽管讲。”他说,“我另想办法,不勉强你。就一句,如果你还想姓杜,别骗你老子。”
  杜路脸色变了。他没说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几天后,杜路回家,找父亲谈了次话,非常严肃,嘻皮相一扫。
  “爸,你得给我点时间。”他说,“但是我肯定要把你这事办成,不要你搞地搞钱搞批件,都交给我。你不要多管,到时候只管剪彩,怎么样?”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五章    未了情(3)
杜荣林挺惊讶:“你这是说真的?”
  “你不光大哥一个儿子。”杜路说,“还有我。”
  他这回是认真了。他跟父亲约了时间,派来山庄的车,把杜荣林拉到龙潭山谷。父子俩从山庄后边的围墙出去,从山坡一直走到山顶。杜路让父亲确定一下位置,说,定下点之后,他会把它划进他的山庄二期工程具体方案里。
  “跟你们老板商量过了?”杜荣林问。
  杜路笑了笑:“我没告诉他。想个名堂把他胡弄住,搞起来再说。”
  杜荣林啊了一声,说:“杜路你不能这样,别又耍你那个小聪明。光明正大,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杜路笑,让父亲别管了。他说,他知道怎么办。他立志身在曹营心在汉,当双料劳模,除了认真帮外商赚钱,也为祖国统一做点贡献。
  杜荣林知道小儿子虽然嘻皮笑脸,骨子里挺有种,可以信任。他兴冲冲归返。
  3.
  ……
  罗天丽给杜荣林的印象很好。姑娘纤细秀气,性格开朗,善解人意,长着两道弯眉毛,讲“国语”尾音发软,典型的台湾味。这姑娘当然清楚她父亲罗进与杜荣林的恩怨,跟“杜叔叔”说话时很小心,绝不触动敏感区域。
  她特意提到杜山,说:“姐姐鼓励,我们才跑到上海去的啦。”
  不由杜荣林想念起远方的女儿。他知道此刻杜山不在美国,到非洲去了。她的那家研究机构跟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一个医疗项目,研究非洲一个小国突然爆发的一种烈性瘟疫的病理与防治。杜山作为领衔专家率队进了非洲,在非洲的工作区域主要在丛林中,条件非常艰苦,电话联络都十分困难,许多时候只能依靠步话机同外界联系。杜山只在到达非洲时来过一次电话。
  陈海军跟杜荣林谈台商大举进入上海的情况,还联系台岛的政局。他说,那么多台商在上海投资兴业,而且越来越多,亲身感受一下就知道“###”绝无可行。
  两位年轻人给杜荣林带来一个新式腰托。罗天丽从杜山那里知道杜荣林腰不好,特地买来。她说这是新产品,从资料上看疗效不错,杜叔叔可以试一试。
  杜荣林从不用此类物品,但是他欣然收下。他意外地发现年轻人用一个塑料广告提带装该礼品,提袋上印有“龙潭假日山庄”字样。他指着问:“你们去那了?”
  陈海军说去了。天丽她爸前个月到那住过,打电话交代她抽空去看看。山庄正在上二期,规划管理都有一些需要。
  罗天丽赶紧用脚跟碰丈夫,提醒他留心、住嘴,但是已经迟了。
  杜荣林哈哈笑,和颜悦色。他说,谢谢两个孩子来看他,今后回福建,一定都要来一下,哪怕几分钟,别像这样带礼物,上门就行。他很喜欢他们。
  待两个孩子离去,杜荣林一刻不拖,立即打电话,找杜路,也不多说,要他马上回家一趟,有事情。
  “我这忙呢。”杜路叫,“老爸啥事这么急?祖国统一也还得有点时间嘛。又是那亭子吗?有些麻烦,我在想办法呢,你别管,交给我就是了。”
  杜荣林说:“马上给我滚回来!别不当回事,小心我把你从家里赶出去!”
  两个多钟头后杜路进了门。他赶回来了。这人聪明,他明白情况异乎寻常。
  杜荣林对他用力拍了桌子:“你给我老实交代!”
  直到此刻杜荣林才把种种迹象串在一起,明白了发生的事情。
  原来龙潭假日山庄里的老板不是别人,就是刘四斤,也即罗进。杜路拿谁的钱为谁干活?就这家伙。这罗进隐身于后,让他一个姓庄的继子活动于前,以台商开发旅游项目之名,用大把钞票买下旧日战地龙潭,搞了假日山庄。罗家的这个继子早在数年前就到了大陆,跟杜路结识,杜荣林曾在自己的家中见过此人,当时只知他来自台湾,却不知道出自罗进之门。罗进为什么在大陆台湾间晃来晃去?为了龙潭山谷。两个月前他还来过,住在山庄里,他有个“二期工程”,对该山谷另有图谋。期间杜荣林的小儿子杜路就在一旁点头哈腰,提供优质服务。杜路为什么总是闪烁其辞,不讲他的老板是何方神仙?就因为这个。他怕杜荣林产生疑问,追查出究竟。
  杜荣林在自己家中提审杜路,杜路对有关情况供认不讳。他又是嘻嘻哈哈那副模样,说老爸这是干嘛?私设公堂?敌人打进我们大陆,我们再打进敌人内部,这就对了。要不我还怎么助老爸一臂之力?杜荣林气得噼哩啪啦直拍桌子,话都说不出来。杜路大叫,喊人,虚张声势,要嫂子卫红,妻子周亦萍一起上楼,扶杜荣林躺下,给他量血压,吃救心丹,让赶紧打电话给军休所所长,要求立刻派车送杜荣林去医院。
  杜荣林大骂:“你给我滚!”
  杜路笑,说:“好的好的,有气就行,没事就先不上医院,我先滚。”
  小儿子溜之大吉。
  ……
  杜荣林认起真来了。他说龙潭山谷谁去都行,就这个罗进不行。罗进在大陆想干什么干什么去,不能到这个山谷。杜路跟哪个老板干都可以,香港美国台湾,跟谁他都不管,无论如何就是不该跟这罗进,特别不该跟他跑到龙潭。罗进这家伙为什么别地方不去,盯上龙潭山谷?因为当年。当年这家伙在山谷挨了伏击,拼命往上冲,给打下去了,最后大败,投降了。现在他回来了,花大钱买下,为什么?他是想占领山谷,用这种方式把当年输掉的赢回去?杜路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这么跟着走,不是叛变投敌是什么!
   。。

第十五章    未了情(4)
“我放不过这小子。”杜荣林说,“我也放不过那老家伙。”
  陈石港说:“我给你说说这老家伙好不好?”
  罗进老家伙有什么好说的?敌军军官、土匪、特务、大不了加个台商,是不是?以前他陈石港也就知道这些。现在发现不止啊。杜荣林额头右边有一条伤疤,罗进也有,藏得深些,在左肩膀上,长长一条。谁搞的呢?跟杜荣林一个来历:日本军刀。罗进生在台湾,小时候举家迁回广东潮汕,为什么?不愿接受鬼子的“皇民化”。这家人跟鬼子有仇。甲午战争后日军开进台湾,他爷爷和大伯参加台湾民众起义,被日军打死。抗战中日军打到潮汕,他一家“跑日本”跑到贑南,父母都死在逃亡中,他在香港的姐姐一家也因日军轰炸,流失于战乱。因此这人投军抗日。1944年9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干线”,调集15万余人,从湖南、广东两方面向广西进攻,11月初,10万日军围攻桂林,罗进所部在桂林拼死抵抗,浴血巷战十天,两个中将、一个少将殉国,罗进在与日军肉搏混战中被鬼子的军刀砍伤,几乎丧命。
  “那时你在北方,他在南方,一致抗日,同仇敌忾嘛。”
  杜荣林说:“但是后来他做什么了?杀人放火!”
  “我们就不许他悔过吗?现在就不能共同做一些事情?比如祖国统一?”
  “跟他?跟这家伙?鬼!”
  陈石港摆手:“不说不说。你还得找人算账啦,别先把自己气死。”
  没劝下来,陈石港有些不安,临走前他让卫红特别注意,说:“这回看来厉害。”
  ……
  她说她清楚的。两项,比较小的一项是在龙潭的山上建一座亭子。对于这件事她有些想法。她觉得有的东西应当记住,有的东西应当忘却,她说过很想把“龙潭山谷”这四个字从大家的记忆里切除。现在她觉得自己说的可能不准确,她说的不是忘却,是另一个意思。爸爸牺牲的那些战友如果地下有知,今天他们会期盼什么?战争,火焰,复仇,分离?不是,不会是这些。创伤应当平复,眼光应当放远,纪念过去是为了将来,爸爸心里想的肯定比一个纪念亭大得多。
  杜荣林不禁感叹。他问杜山想跟爸爸一起做的另外一件事是什么?杜山说还会是什么?统一祖国。一项过去,一项未来,其实是同一件事情。
  杜荣林大笑:“我们杜山从来就不只是个医学博士。”
  接完电话,杜荣林走出他的房间,开始发号施令。他吩咐两个儿媳收拾一间房间,让方中华父女住,要找一些好玩的玩具,适合女孩的。还有吃的,用的,缺什么补什么,赶紧准备。另外就是提前准备车辆,时候一到,他要亲自去厦门机场接方中华,还有小芳芳。
  家人面面相觑,忽然间一起松了口气。
  4.
  那些日子杜荣林忙碌起来。频繁离家外出。起初早出晚归,一天来回,渐渐地一去一两天,两三天,直到一连五六天不回家,让家人习以为常。
  杜荣林出门有一辆专车,是他喜欢坐的旧式北京吉普车,挂军牌,由一位佩中士肩章的司机驾驶。吉普车和驾驶员都是上级为杜荣林临时调配,放在军休所供他使用。前军官杜荣林能够享受如此厚遇,是因为他所参与的部队战史编写工作受到特别重视。杜荣林长期驻防沿海,亲历过一些战役,是该战史编写组的特约联络员,上边特交代将部队更新下来的一辆吉普车作为工作用车配给,在这段时间里,供杜荣林跑部队、访战友,收集核实有关资料。所谓特约联络员带更多的荣誉性意味,联络联络,咨询咨询,本不需太辛劳费心。杜荣林却把自己整个儿卷进去,东奔西走,忙得有如忽然履新,以一个赋闲老兵之身被重新起用担当要职,掌管起某个战略部队一般。
  ……
  初冬时节,杜荣林率领他编员一兵一车的战略部队再次出门,继续他的军事行动。有如以前,家人均不知老人何往。几天后,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