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3年6月17日,本就因欧陆战火的熊熊燃烧而沸腾喧嚣的世界,再度爆发出惊世之闻:奥斯曼帝国海军炮击了俄国塞瓦斯托波尔军港,并与俄国黑海舰队爆发激战。俄国旧式战列舰“波将金”号被击沉,圣约翰号遭受重创,另有7艘鱼雷艇沉没;而他们所换来的战果仅仅是击沉2艘土耳其鱼雷艇,以及在苏丹塞利姆号的前部艏楼留下了一个无关痛痒的爆炸破洞。若不是俄国舰队全体施放烟雾撤退,他们在无畏舰的打击下还将蒙受更大的损失。
  不过损失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让世界都为之侧目的是,一向被称为“欧洲病夫”、并以日薄西山的形象为世人所知的奥斯曼帝国,此番竟是如此的大胆奔放,直接就在俄国巨人的屁股上踢了一脚!虽然土耳其人和俄国人是几百年的老对头,平均每隔不到二十年就会爆发一次大的战争,但他们如此干脆利落地挑起战争的行为,却是几个世纪以来破天荒的头一回。人们不禁要问,这群土耳其人究竟是何来的自信,难道就不怕俄国巨熊的怒火和报复么?
  面对协约国暴风骤雨般的咆哮压迫,塔拉特贝伊等奥斯曼帝国高层有苦自知(由于没有爆发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本位面中恩维尔并非是三巨头之首)。然而被德国人摆了一道的他们,此刻早已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在紧急交涉未果之后,俄国便以土耳其人率先挑起战端为名。于6月18日向奥斯曼宣战。而英法两国也在19日相继宣战。这个横跨欧亚的古老帝国。在这场欧洲大战中终究是没能独善其身,以一种半推半就的态度搭上了德国人的战车。
  随着苏丹默罕默德六世在托克卡匹宫的阳台上痛陈英俄对奥斯曼犯下的累累罪行,并向一片狂热的民众宣读了对协约国集团的战书之后,这个大帝国的不掉肢体,便在德国代表团的中枢指挥下有序运转起来。由于这一位面的中东铁路在德国的修筑下已经延伸到了巴格达,奥斯曼帝国的动员速度较历史上要快了不少;一群群头裹白巾的棕须大汉被征入军营,在被发放了单兵武器之后,便连同大量的战备物资被隆隆运往前线。在高加索山区。俄土两国边防巡逻部队之间的冲突在宣战当日便已经打响,一场大的战役即将来临。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奥斯曼正式宣布航道对协约国船只永久性封闭。渔船拉起了反潜拦阻网,两艘1903年下水的“阿卜杜勒”级旧式防护巡洋舰,正不辞辛劳地往来于港口和海峡外,向海中投下一颗又一颗圆滚滚的水雷。部署这种漂浮在海浪中若隐若现的廉价武器,无疑是弱势海军拱卫自家港口航道不受侵犯的最佳策略;即便是当前水下防御体系最好的德美两国主力舰,在水雷面前也都是闻之而色变。再加上射程足够、且被钢筋混凝土所严密保护的大口径岸炮,这在飞机技术方兴未艾的一战时期,几乎就是无解的存在!
  得知奥斯曼帝国参战之后。远在柏林的清英为之舒了一口气。俄国一如历史上一般被困在了世界岛上,德国在东线战场上的胜局已然彻底鼎定。虽然对于德国而言。奥斯曼帝国最有用的价值便在于那条最宽处仅有4。5公里的狭小水道,但对于这个国家的陆地战争,清英认为还是有必要予以改进和提携。
  历史上的恩维尔心比天高,在向协约国宣战之后三面出击:北部进攻高加索,西面进攻希腊塞尔维亚,西南方进攻埃及,意图一举恢复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然而这个帝国却毕竟是积病已久,其经济、工业和科技都只处在三流或准二流的水平,显然不足以支撑起恩维尔的野心。四处分兵的最终结果,便是他们在各处都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其在南高加索山区甚至被俄国军队击败,险些就要让家底薄弱的奥斯曼帝国承受不住。
  有鉴于此,清英决定让土耳其人把他们的主攻目标选在西南方的埃及。俄国人精锐的高加索山地部队他们很难打过,但英国殖民地的那些杂牌陆军,却是完全可以考虑。从圣城耶路撒冷出发的土耳其陆军,能够直接威胁到苏伊士运河,而这是英国连通本土和远东殖民地的最重要的一条航路!
  让清英感到惊喜的是,就在土耳其向协约国宣战之后没多久,从罗马尼亚首都布达佩斯也传来了有利于同盟国的消息。
  ————————
  从战争爆发之日起,德国就竭力鼓动这个位于奥匈东南部的小强国家参战,然而出于对俄国的忧惧和战争前景的不明确,罗马尼亚一直都没有正面回应柏林的邀请。而现在,他们已经决定要浑水摸鱼了。
  虽然罗马尼亚在历史上是加入了协约国一方,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国家与德奥之间,就有着什么类似于德法之间的那种化不开的夙怨。居住在特兰西瓦尼亚的罗马尼亚人受到匈牙利王国歧视和压迫的民族争端,在民族杂乱混居、政权密集林立的巴尔干地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实际上,战前罗马尼亚的政治立场是偏向与德国的,而究其原因,便是他们对俄国的恐惧。
  翻开东南欧的地图便可发现,罗马尼亚北临俄国,西接奥匈,南面与保加利亚接壤,东边则是深入内陆的澡盆黑海。俄国对伊斯坦布尔早就是垂涎三尺,历代沙皇无不以鲸吞此地为第一要任;而一旦俄国启动夺取这座千年古都的计划,毗邻黑海的罗马尼亚便是俄国人的必经之路!以斯拉夫人那贪婪残暴的特性,罗马尼亚人实在难以想象他们踏上自家国土的情景。
  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这帮茹毛饮血的灰色牲口突然转了性,瞬间化身在路途中秋毫无犯的绅士天使,罗马尼亚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能接受俄国攻下伊斯坦布尔之后的情形。如果沙皇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建立起他的统治,罗马尼亚的对外贸易通道就随时都有被俄国人切断的危险;长此以往,罗马尼亚则必然会由于这一原因,而沦为俄国的附庸。相比于俄国,罗马尼亚显然更愿意维持现状,将黑海门户的钥匙继续放在软弱的土耳其人手中。
  除此之外,罗马尼亚的国君卡罗尔一世本人,也是一个坚定的亲德派——此君本身就是纯正的霍亨索伦家族中人,只因其拥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才以炮兵中尉的身份,被莫名其妙地推上了罗马尼亚王国的王位。这一现象在欧洲其实并不少见,当年希腊便曾迎奉了一位丹麦王子来当自家的国王,是为乔治一世。在这种情况下,卡罗尔一世又怎么可能不心属自己的祖国?
  因此,即便是罗马尼亚和奥匈之间有着些许的罅隙,但对于德国而言,其政治立场却是完全没有问题。历史上罗马尼亚之所以会在战争爆发的两年之后倒向协约,除了在位48年的老国王卡罗尔一世于1914年10月驾崩之外,俄军在勃鲁希洛夫攻势中的辉煌胜利则是最主要的诱因。
  而在当前,情况却完全不同于历史同期的情形。来自霍亨索伦的老国王尚在,德国在东西两线都获得了重大胜利;奥匈那灾难性的加利西亚战役并没有出现,同盟国在战略上迄今未尝败绩。在德国节节胜利的刺激下,罗马尼亚想要在战争中捞一票的心思也越来越明显。而奥斯曼帝国的对协约国宣战,则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布达佩斯的那些政客:若非有足够的获胜把握,积弱多年的土耳其人怎么敢如此果断地加入到战争中来?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老国王卡罗尔一世登时就以霍亨索伦家族中人的身份,向威廉写了一封书信,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表露了想要与德国结盟的意愿。当然了,卡罗尔一世仍然是给出了狮子大开口的结盟前提,即要求德国对奥匈施压,令后者在战争结束后将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割给罗马尼亚。此地是奥匈帝国境内工业颇为发达的地区,仅次于波西米亚和西里西亚。如果罗马尼亚得到此地,在民族、经济、人口等领域都将得到极大的裨益。
  接到这封信件之后,德国政府大为惊喜。虽然罗马尼亚提出的条件苛刻,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漫天要价的博弈手段。重要的是,这一信件已经表明了罗马尼亚那隐隐有倒向同盟国的态度立场,这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对于德国而言,罗马尼亚无疑是一个宝贵的油库和粮仓。这个国度在1912年的原油产量高达140万吨,占到了欧洲全部石油产量的60%以上(不包括巴库油田);一旦能得到这个国度的加盟,事先已经有不俗原油储备的德国,便基本上再不用为石油不足的问题而担忧。而罗马尼亚同样也是欧洲著名的粮食出口大国,每年40%的粮食都用于出口,这也能极大程度缓解德国国内因兵员大量征召而出现的粮食减产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海茵茨和zhouyu1976的打赏~~~


第391章 调整部署

  时间的列车隆隆驶入6月中下旬,这场世纪战争的“第一回合阶段”也随之暂告终结。法国在猛攻中生存下来,德国粉碎了俄国的入侵;奥匈以比俄国多出五成的战损在加利西亚与对手杀得天昏地暗,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
  在此之前,由于这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短时间内就会完结,因此各交战国最训练有素的军队,都全部投入到了这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去,就连动员速度最慢的俄国也不例外。用于履行协约、向德国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的西北集团军群当中,不仅莱宁坎普、萨姆索诺夫两位集团军司令是俄国军界中所公认的优秀将领,俄国第一、二集团军中的各个师旅,也都是俄国陆军当中的精英。
  然而,这支俄军当中的能战之军,却是在种种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参考前文中关于俄国兵败坦能堡的原因剖析),遭到了近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大量久经训练、颇具战斗素养的俄国官兵,不是葬身于德军的机枪火炮之下,就是颓然走进了德军的战俘营。虽然俄国有1。732亿人口,理论上足够动员出2700万人的恐怖兵力,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却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弥补的!
  相比于灰色牲口们的损失,俄国更难以弥补的,却是他们的武器装备。
  拜那位坚信“刺刀胜过大炮,旗杆矛完虐机枪”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所赐,俄国陆军从1907年起。就根本没有好好经营他们的军械工厂和武器储备。再加上俄国军队中那像是“密如蛛网的鼹鼠穴道”的大肆贪污。其产能情况更是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境地。每年杜马所下拨的军费。究竟有几成能最终落到实处只有天知道。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在首次接见后勤部门人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们,不许盗窃。”
  俄国所制造的陆军兵器,虽然在技术性能上并不怎么落后于克虏伯、斯柯达、施奈德、维克斯这些顶尖军火巨头的同类型产品,但他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以致于生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前线战争的消耗。那么一点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军火分摊到无数的灰色牲口当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历史上,俄国在一战期间一共生产了1。17万门火炮和2。8万挺机枪。而德国对应的生产数量则是6。4万门和28万挺,分别是俄国的5。5倍和10倍。尽管俄国提前一年退出了战争,但这个数据也实在是少得太过分了!
  和平时期,130余万俄国常备军还保有最基本的武器配备,然而一旦爆发战争,其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登时就暴露无遗。数以百万计的后备役人员被征召入伍,而俄国军火仓库中的现有储备,却根本不足以武装这些人员。很多新组建的部队都是三个人合用一条步枪,没有步枪的人只能以工兵铲或是猎刀作为武器。他们纷纷寄希望于拥有枪支的袍泽战死之后,自己好拾获那支宝贵的步枪遗产——这即便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非列强国度的军队当中。也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至于大炮,在新组建的俄军部队当中更是凤毛麟角。大量拥有这些装备的俄国军队。早已在先前的战斗中将其损失殆尽了。进攻东普鲁士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在5月15日前一共有超过1200门大炮,占到了俄国陆军所拥有的全部火炮数量的五分之一。而当他们于6月14日撤回本土的时候,这个数量只剩下了不到200之数,其中有将近800门都被德军所缴获!
  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回合战斗中,德军完全有理由要重点照顾俄国这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而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两场战役中大获全胜的兴鲁,也屡屡向统帅部陈述俄国军队的低下战斗力,并希望能将全部的主力都调往东线,以最快速度迫使俄国退出战争。迄今为止,第八集团军的战果堪称辉煌,弗朗索瓦军团下属的一个营已经抓获了人数超过一个师的俄军俘虏。兴鲁二人完全有理由继承老毛奇曾经的遗志,以击败俄国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不过,皇帝威廉和首相霍尔维格却是决心已定。德军将继续在巴黎发动攻势,用占领敌国首都的胜利,来彻底获取墙头草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芳心”。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番思量之后的小毛奇,做出了他的抉择。
  首先,由冯?马维茨将军所统领的骑兵军不再在法国战场上服役,而是全员开赴东普鲁士战场,划归兴登堡的麾下指挥。战争爆发之际,这支拥有3个骑兵师的独立军团伴随德军右翼集群作战(史实如此),对溃败的法比军队起到了很好的扫荡作用。然而,随着西线交锋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这些骑兵在机枪铁丝网面前完全失去了他们的作用,此刻已然是鸡肋一般的存在。而在广袤的东线战场上,骑兵却仍旧可以在没有堑壕的战场上纵情驰骋,实施侵略如火的包抄进攻。凭借其高机动性,骑兵在历史上的东线战争中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其次,小毛奇也给了兴登堡以正规力量作为支援。一个现役军,一个后备军,再加上一个因战争动员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军,这些部队为刚刚经历两场大战的德国东线力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根据德国统帅部的命令,这三个军团,连同5月26日从西线撤出调往东线的两个军(后备警卫军和第11军)一道,组成一个新的第九集团军,由在此前两场战役中表现卓越的骑兵上将马肯森出任指挥官。兴登堡则被任命为德国东线部队的总司令,同时兼领第八集团军的指挥权。对于马肯森的晋升,即便是最桀骜不驯的弗朗索瓦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虽然他们此前同为军长,弗朗索瓦第1军的战绩还要远高于马肯森的第17军,但后者的实际能力却并不前者有丝毫的逊色;而其资历、军衔,和对上级命令的严肃服从,却无疑是性情冲动的弗朗索瓦所远不能及的。
  除了这些之外,服役于法国战场的其他骑兵也被大量抽调出来。当前,每一个正规的德国军团当中,都有2个旅共20个连的骑兵部队:虽然清英已经将其中的一部分力量转型成了战车坦克,但由于时间、经费等原因的限制,没有转型的骑兵仍旧占到了八成以上。随着小毛奇的一声令下,除了进行侦查任务所必需的骑兵阵容得到保留之外,其余多出的有马部队,全部用火车连人带马运往东线。当前,德军仍然在西线保持着32个军的强大力量,而光是从他们中抽调的骑兵,便已然超过了六万之数。这些部队再经过整合编组,最终成为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骑兵集群。
  如此一来,德军在东线战场上的兵力将得到极大的膨胀:9个步兵军、1个骑兵军、再加上加8个师左右的独立骑兵部队,总兵力超过50万人。莫约11万人的德国骑兵部队,即便是在那无穷无尽的俄国哥萨克面前,也是一支极具威力的存在。与基本上纯靠马刀长矛近距离作战的俄国骑兵不同,在清英干预下的德国骑兵,对步枪的使用同样十分娴熟,这无疑使得他们能在与俄国同行的交锋中,占据极大的先手。严格来说,德国骑兵实际上是一群骑马的步兵;一旦与俄国骑兵遭遇,列队排枪的德国士兵,将用子弹好好教育这些灰色牲口们如何做人。
  在向东线调兵遣将的同时,德军在西线的部署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在进攻凡尔登中大发神威的十几门列车炮被拔出了固定螺栓,沿着被德国工程兵抢通的铁路线一路西行,隆隆驶向巴黎前线。其余的列车重炮,以及德军当中所拥有的斯柯达305毫米自走攻城炮,也都在军队的严密护卫下,朝巴黎方向集结。大量的重炮营、连脱离了自己的军师直属,前往巴黎方向集结待命。运送炮弹的火车从德国本土滚滚而来,一列接着一列;从高空俯瞰望去,宛若一条条龙蛇在千里平原上蜿蜒前行,壮观无及。
  毗邻前线的战地机场中,纤细若蜂的飞机正一艘接一艘地从天空中降落,将机库停得满满当当。平整开阔的后方基地里,肥硕粗壮的巨型空艇在地面上星罗棋布,狰狞的鲨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