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猎清-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到情报部递到的情报,刘兴华也觉得不枉他善待光绪一番。在考虑如何处理光绪的问题时,刘兴华就知道,杀光绪比不杀对政府更有利。
那怕后世的历史,那位末代皇帝溥仪,建国之后不一样没杀吗?这说明,善待一个末代皇帝,比杀掉一个末代皇帝,对新成立的政府而言更有利。
在各省代表齐至之时,刘兴华正式让人通知,那些被他任命为新政府官员的人。其中担任政府首任总理的宋教仁,无疑是第一个被召集的人员。
听到刘兴华单独召见,宋教仁也觉得非常意外。来到刘兴华的总统府,听到刘兴华的决定。宋教仁显得异常惊讶般道:“大帅,这只怕不妥吧?”
面对宋教仁的意外,刘兴华笑着道:“教仁,你的才干我也是有所耳闻。想必你应该清楚,我这个喜欢量才适用。你虽然尚且年青,但我相信你能管理好政府这摊子事。
事实上,在你跟仲山的选择上,我最终还是觉得,由你出任政府第一任总理比他合适。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实干的人才,而非只会放大炮的人。明白吗?”
对于刘兴华的解释,宋教仁最终道:“大帅,你应该知道,我不会离开同盟会的。你让我担任政府首任总理,不怕我将来带领政府跟你唱反调吗?”
这样的回答,让刘兴华也有些意外,却笑着道:“关于你的情况跟才干,我也进行过一番调查跟评估。在我看来,你是一个希望国家强大的改革人才。
如果我实行的政策,对国家有害无利,你只会支持不会反对。如果我下达的命令,明显是错误的。我也希望一个人,时刻对我进行提醒。
我不否认,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实行独裁一些的统治。这样做,也是希望国家能稳定发展。但未来,我就不敢保证,我还会这样理智。
毕竟,过度集中的权利,也很容易让一个人迷失。而那时,我就需要一个敢言的人,时刻给我一些提醒跟警告。而你的性格,或许最合适,不是吗?”
对于刘兴华的直言不讳,宋教仁也很清楚。有关政府官员的任命,刘兴华提交议会审核的人,大多都会得到通过。原因很简单,议员大多都是刘兴华这边的。
让一个革命党人担任总理,只怕会让很多人大跌眼球吧!而宋教仁所不知的是,他能担任总理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对孙仲山当时接受岛国支援是表示过拒绝的。
这意味着,让宋教仁担任总理,会比孙仲山更合适一些。只要他心中始终存有报国之心,刘兴华就会给他发挥才能跟施政的平台。
等到宋教仁有些好奇的道:“大帅,恕我多嘴问一句,仲山你准备怎么安排呢?”
‘首任外交部长,你觉得合适吗?’
这个决定,让宋教仁也不知道说什么。一直以来,他们都猜测,政府跟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都会让刘兴华的人给把控。可现在的情况,大出他的意料。
一个政府新任总理,一个政府外交部长,无疑都是实权的职务。刘兴华就这样大方的让出来,着实令宋教仁感动。明白眼前这个年青人,真比他们想象的更大度能容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刘兴华的眼泪
在第一次国民议会举办前,刘兴华便提前召集任命的政府跟军方官员谈话。对于这种一言堂式的任命,虽然也有人表示反对,却也清楚这样的反对是无效的。
争议声最大的,则是对首任总理的任命。原因很简单,任命一个年不过三十的年青总理,在很多人看来都纯属儿戏。那怕不少人知道,宋教仁的政治天赋很强。
可再强,不到三十岁当总理,他真的行吗?
对于这样的争议,刘兴华很直接用自己做例子。做为一国最高元首,他的年龄不也刚好迈进三十大关吗?既然他能当总统,宋教仁为何不能当总理呢?
除了总理的任命,首任议长的人选,也让各方颇显意外。刘兴华在议长的任命,采取一正两副的任命。首任大议长就是张之洞,一个已经退出清廷官场的老人。
而副议长则是蔡元培跟梁启超,这两个在民国同样名气不凡的进步人士,配合张之洞管理议会,确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甚至不少人都看的出,张之洞担任正议长,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未来的正议员,应该是从两位副议长中产生。谁能顺利转正,就看他们的能力了!
伴随新政府的重要职务被陆续公布,接到刘兴华正式任命的人,也从刘兴华的任命上看出,刘兴华似乎没想象当中那样任人唯亲。
至少在政府跟议会中,刘兴华并没安排自己的亲信上。实际上,只有刘兴华自己清楚,他在东北培养的政治人才。暂时还不堪大用。
相比在政府官员的任命上,刘兴华给了各方不少的利益均沾。在军队的管理上,刘兴华却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上,没给任何人插手的机会。
根据整合后的部队编制,刘兴华在全国重要的省份。都组建了一个军的陆军。而这些军长,大多都授予中将军衔,也大多由东北军出身的军官担任首任军长。
除此之外,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刘兴华又组建了八大军区。大军区的司令员,都授予上将军衔。八个司令员中。东北军占了六个。
至于海军司令员,当仁不让由萨镇冰担任。而最高的军队统帅,不容置疑是由刘兴华担任。那怕政府对军队,都没有插手的权利。
在刘兴华看来,只要握住枪杆子。政府这些人也翻不了天去。况且,财政跟司法部门的主官,都是东北籍出身的官员。这意味着,新政府实际还是刘兴华说了算。
政府跟军队主官任命结束,刘兴华在工兵们抓紧修复好的议会大楼,召开了第一次全体议员会议。在会议上,正式宣布了国家跟国旗以及国歌的名字。
根据刘兴华与几位政府主官的商议,新成立的国家名字全称为‘大华夏民主共和*国’。至于国旗。则是采用东北军的红旗为底色,五星居于红旗之上。
对于国旗为何选用这个,刘兴华自然是希望。能让这面融入到他骨子里的国旗,在这个时空再次飘荡起来。可选用他的理由,刘兴华自然还是要一些的。
《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
拿出这个理由,到会的议员都没怎么反对。只有孙仲山等人。似乎还是想用他们的青天白日旗做为国旗。很可惜,这种提议刘兴华根本不会接受。
至于国歌依然选用安民军歌进行曲。实际上就是后世的义勇军进行曲。当初组建安民军的时候,这首歌也被刘兴华做为军歌传唱至今。
国旗、国歌跟军歌,刘兴华都力主他的选择。这样做,就是希望能对这个国家有更多的归宿感。而他同样希望,在这面红色的旗帜下,华夏能提前崛起跟复兴。
伴随首天议会的会议结束,刘兴华以通电的形式,正如通电全国跟世界。结束清朝对华夏的统治之后,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已经有了新的名字。
根据第二天的议事日程,议员们早早便被宾馆的服务员们叫醒,步行前往刘兴华所说的承天门广场。至于来这里做什么,议员们其实并不清楚。
但到过承天门广场的议员都知道,进驻京城的东北军,很早就派遣工兵在那些拆装跟修整。清理了不少承天门前的建筑,将那里平整成一个若大的广场。
除此之外,不少人也看到,在承天门的广场前,树起了一个高高的钢柱子,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至于广场中间,也修建了不少类似丰碑一样的东西。
甚至在距离议会大楼不远的广场附近,还修建了一个高耸的英雄纪念碑。上面铭刻了不少,历代为华夏做出过贡献人的名字,还有他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
当陆续起身从下榻的酒店,抵达承天门广场的议员们,很快便看到广场聚集了很多人。其中有几个,被警卫师官员层层保护起来的人,正是比他们起更早的刘兴华。
让人觉得意外的是,在刘兴华身边站着的一个人,正是退位后担任清朝皇宫博物馆馆长的光绪。在两人身边,还有不少女眷的身影。
就在议员们前往刘兴华所在处问好时,刘兴华也很客气般道:“劳烦诸位起个大早,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我们成立的新国家,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气象。
放心,将来你们愿不愿意再来看今天这样的场景,那就随你们的心意。只是我希望,等下观看的时候,大家能安静下来。现在就站着等吧!时间快到了!”
这样有点令众议员感到莫名其妙的话,很快让议员们也按捺住好奇心。站在广场警卫师拉起的警戒线外,看着那个警戒线拉到皇城门洞里的地方。
通过这条警戒线,议员们也知道。真正不许百姓跟他们进入的地方,只有警卫师拉起的警戒线。而这条警戒线的终点,就是那天承天门前的城门洞。
那里面有什么等待着他们呢?
就在这时,有人看到警卫师长李山柱中将一直在看手表,直到时间接近凌晨。天空也能看到一丝晨光之时。李山柱才上前道:“总统,时间到了!”
点头的刘兴华,表情肃穆般道:“按计划执行!”
‘是!’
得到刘兴华的命令,李山柱很快回到指挥的地方,朝身边的警卫道:“关灯,奏国歌!”
伴随警卫们将广场的大灯熄灭。议员们也觉得,这个时候已经能看清广场上的情况。而就在此时,一阵激昂的国歌声,从广场四周便响彻云霄。
不少同样好奇赶来观看的百姓,这才发现在广场一些看上去。就是一块石头的地方,传来这些令他们觉得清晰无比的声音。而这个发现,让百姓也觉得新奇不己。
就在同一时间,紧闭的城门被四个先前站立的士兵给推开。很多人都知道,城门里有什么秘密,现在他们马上就能知道了。
所有人侧目凝视之时,三个身穿东北军也是现在国防军军装的战士,很快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让不少观众惊讶的是。在打头的三人中,竟然还有一个女兵。
其中扛着一面国旗的士兵,穿的是陆军的制式礼服。左手边则是穿海军制服的军官。一人扛旗,两人则是紧握挂在胸前的步枪,踏着音乐节奏缓缓从城门中走出来。
跟在三人后面则是一个手握指挥军刀的年青人,在手握军刀的年青人后面,则是四人一列的国防军陆军。这支队伍行进的时候,队形丝毫不见差别。
很多百姓都觉得。这支队伍行进的时候,步调都出奇的一致。如果不是那‘踏踏’的脚步声颇多。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人在行进。
国防军陆军的队伍在前。英姿飒爽的女兵方阵居中,最后则是一身白色海军服的士兵居后。这样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城门往广场的台阶前走来。
就在队伍行进到刘兴华所在的位置上,那位拎着军刀的指挥官,突然抽刀吼道:“向左看!”
伴随指挥官军刀举在胸前,先前还迈着整齐步伐的士兵们,突然开始采用踢步走。可了解东北军队伍训练的人都知道,这在东北军中在正步行进。
穿着高筒皮靴的士兵们,那清澈的脚步声,很快在站立警戒外的众人耳中响起。单单这支队伍整齐有序的步伐,还有士兵们庄严肃穆的表情,就让人情不自禁收声。
整个广场上,突然只剩下这些士兵行进的脚步声。一些百姓看的,更是情不自禁握紧了拳头。那怕被催着早起的议员,也感叹这些士兵的精锐跟训练有素。
等到这支队伍,行进到距离那个四方柱台不远的地方,手持军刀的指挥官又吼出‘齐步走’。所有士兵,又开始整齐有序换成先前行进的步伐。
抵达四方台柱前,护卫国旗的队伍原地踏步不动,后面肩扛步枪的士兵,却整齐有序不快不慢分散到台柱前的四周,同样开始依次原地踏步转身。
就在不少人好奇,那些士兵到底要做什么之时。军刀指挥官又吼道:“立正!”
一直将步枪扛在肩上的士兵,动作一致啪啪啪将肩上的步枪,直接立在身前用手握住。这样的情况,看的百姓跟议员们同样觉得新奇。
在这个时候,三位走在最前面的士兵,还有手持指挥刀的军官都走上四方台。而四方台四周,则各自站立着四个手持钢枪的士兵,保护着正在绑红旗的士兵。
直到一人立在钢柱下握着一根绳索,先前扛旗的士兵则握着红旗一端。一切显得安静下来时,天空似乎又亮了不少,而此时的李山柱声音再起。
‘奏国旗,升国旗!’
伴随这激昂的国旗声再起,众人便看到那位紧握红旗的士兵,在另一个士兵缓缓拉动绳索的时候,突然将红旗一端甩开。这面鲜艳夺目的红旗,便迎风飘扬了起来。
此刻李山柱又道:“向国旗,敬礼!”
如山般的怒吼声下,很多议员就看到,站在高台上的刘兴华跟妻子钱杏芳,同样面孔肃穆朝着这面红旗行起了军礼。除此之外,很多护卫警戒的士兵也行了持枪礼。
伴随着国歌声,还有缓缓升高被风吹的更舒展的红旗到顶端。很多眼尖的人,看到刘兴华眼中竟然流出了眼泪。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怕钱杏芳看着默默流泪,却始终没眨眼盯着红旗的刘兴华,也不明白这个一直强调军人,就应该‘流血不流泪’的男人,今天为何会如此失态呢?
其实她那里知道,今天这个刘兴华异常重视的升旗仪式,对刘兴华而言有着多么大的意思。从穿越到这个时空,刘兴华总觉得找不到归宿感。
只有此刻,看着那面高高飘扬的红旗,还有那响彻云霄的国歌声。前世也是一名共和***人的刘兴华,心中那种激动不言而喻,流泪也是激动的啊!
这面将在几十年后,依旧从这里升起的红旗,却被他提前几十年给升起了。这种激动跟自豪,又岂是其它人所能明白的呢?
可很多看过今天升旗仪式的议员还有百姓,包括站在刘兴华身边,同样感觉到莫名激动的光绪。似乎从这面缓缓升起的红旗上,都感受到一种震愤人心的力量。
在很多人看过龙旗,感叹那便是国旗的人看来。如今这面新出炉的红旗,只怕他们永生都没法忘记了。只要这面红旗在,那就意味着国家存在。
伴随升旗仪式结束,李山柱喊出礼毕之时。一缕初升的晨光,似乎很偶然般照耀在旗杆顶端的圆球上。看上去,给这面红旗又增添了一丝圣光一般。
那怕昨天还觉得,这红旗太过单调的议员,看了今天这场升旗仪式,都明白这红旗的意义确实不一般。看来将来,大华夏的国旗,非这面红旗不可了!
只是很多人都困惑,刘兴华为何会落泪呢?
那怕有人觉得,他是激动的落泪。可还是猜测不出,他为什么落泪。但就是这场升旗仪式,也让很多议员跟百姓感觉,刘兴华也是个有血有肉的血性汉子啊!(未完待续)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政府运行
特意在今天举行这种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也是刘兴华觉得有必要,让百姓跟未来的新政府官员明白。从昨天开始,这面五星*红旗将取代清廷的黄龙旗。
在刘兴华看来,无论是国旗还是国歌,都是非常神圣的东西。可如何让百姓跟官员,明白国旗跟国歌所承载的意义呢?升旗仪式就是很好的宣传方式。
这支从警卫师特意筛选出来,身高非常一致的国旗护卫队,也是进京之后刘兴华一直在秘密训练的。看着百姓跟官员震惊的眼神,刘兴华知道他还是算对了。
那怕在一些欧美国家,同样会举行类似这样的升旗仪式。可单从队列式看的话,华夏的队列式无疑最好看。横看竖看都是一条直线,不下苦功夫岂能练出来呢?
虽然这支护旗队,加入了从通讯兵团选拨的女兵。可实际上,刘兴华很想加入一个新兵种,也弄个三军*仪仗队出来。可目前,空军还停留在初建的程度啊!
在东北几大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培训基地,东北军同样在研制飞机,相应的飞行员选拨也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