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累,再有一会儿就行了。”金舜姬答道,“夫人说中间不能停的,”看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她又说道,“我曾经练过飞刀,一甩就是两个时辰,这些不算什么。”

    “让你离家这么远跟着我,真是很对不住。”孙纲没话找话地说道,

    “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她看着他,淡淡地说道,“家乡故国早已面目全非,回不回去,倒也无妨。”

    虽然她没有表现出什么,但孙纲仍然能感觉到一种难言的哀愁在车厢里弥散,她刚才吟的诗一下子让他的心头变得沉重起来,冰雪聪明的她立刻觉察出了他内心的变化,略带歉意地轻声说道,“小女子胡说八道,让大人见笑了。”

    “没有没有,你别多心。”孙纲叹息了一声,说道,“大清和朝鲜唇齿相依,正是大清的积弱不振,让朝鲜也变得危机四伏,如果大清能够真正振作起来,朝鲜也能跟着站起来。”

    金舜姬看着他的剪水双瞳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亮色,随即黯淡下来,“大清能有大人这样的人,所以大清就有希望站起来,而朝鲜,没有大人这样的人。”她的声音里含有一丝凄凉,“朝鲜,多的是鱼肉百姓的衣冠禽兽和守旧愚顽的老朽之徒,象大人这样的奇伟男子,只要有一个,朝鲜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孙纲让她说的脸都红了,自己在原来的时代可以说啥也不是,在这里如果不是碰上马玥说不定早就饿死了。现在让一个绝世美女如此赞美,就算他脸皮再厚也实在是顶不住了。

    “哪里哪里,别这么说,金玉均先生我其实是很佩服的,只是他采取的方法有些不对。”孙纲说道,仔细地观察着眼前的韩国美女的反应。

    果然,她娇美的身子微微一震,但立刻就恢复了常态,“电池好了,大人。”她把电池小心地取出来双手递给他,但孙纲能感觉到,她的手在微微颤抖。

    孙纲把电池装入手机,有些得意地看着她的反应,真是好有成就感的哦。

    毕竟,在一个对后世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面前,眼前的这个美女在心理上还是嫩了些。

    ************

    继续求票!

(六十七)车中问对() 
“金玉均已经是朝鲜通缉的叛臣,也为大清所不齿,现已遇刺身亡,尸身亦遭凌迟,大人为什么要说起他来?”金舜姬淡淡地说道,但孙纲看得出来,她的内心肯定十分激动。

    “金先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朝鲜能够效法日本,强盛起来,但他采取的方法不对,也选错了朋友。”孙纲说道,“所以朝鲜会有今天的乱局,金先生多少也难辞其咎。”

    “小女子愿闻其详。”金舜姬的眼睛睁得圆圆的,看着孙纲,凝神听着他说的话,生怕漏掉了一个字。

    孙纲看着她那专注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笑,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没见过他,但我真的很想知道,他为什么那么肯定日本人会帮助他让朝鲜强盛起来?即使他上次政变大清没有干涉,他在日本人的帮助下成功了,日本人就真的那么希望朝鲜强盛起来?还是别有所图?他怎么知道日本人不是在利用他控制朝鲜?”

    “金先生说过,朝鲜和日本,在文化上都是相通的,日本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金舜姬看着他,眨了眨眼睛,轻声说道,(又一个“同文同种”学说的中毒受害者。)

    “那么金先生又知不知道,日本人耻于同亚洲各国为伍,想要‘脱亚入欧’呢?远的不说,日本军舰炮击江华岛,是在帮助朝鲜吗?日本在朝鲜囤积米粮出口,导致朝鲜饥民遍野,能说是在帮助朝鲜强盛?”孙纲哈哈大笑,说道,“日本此次借朝鲜内乱之机发难,兵锋直指我大清,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次战争日本胜利了,朝鲜的结局又会怎么样?恐怕是让朝鲜名义上独立,实则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成为日本向亚洲大陆前进的跳板!朝鲜失去了大清的保护,自己能够挺多久?”

    孙纲看见眼前的美女脸上再次出现震惊的神色,她好半天才让自己镇定下来,缓缓地说道,“那依大人所见,朝鲜的出路又在哪里?总不能永远依靠大清的保护吧?而大清能有力量永远保护朝鲜吗?”

    “国家不分大小,想要强盛,在于全民族从上到下思想意识的觉醒,”孙纲对她说道,“如果民族的思想意识不能真正觉醒,就算是发生一千次的起义,一万次的政变,即使能够成功,也只是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之上,不会有任何新的变化,这一点,无论大清,朝鲜,还是日本,都是一样。”

    金舜姬彻底让他的一番话给震住了,她失神地望着孙纲,孙纲看着她那美丽的面孔,上面又是惊愕,又是迷惑,还有敬佩,他看了看手中的手机,不由得恶作剧心起,打开手机后盖,将摄像头对准了她,按下了拍摄按钮。

    “哎呀!”她让闪光灯闪了一下,轻叫了一声,微微做了个躲避的动作,等她回过神来,发现大清北洋船政大臣正冲着自己手中吓了她一跳的东西傻笑。

    手机上,显示出的是一张清丽绝美的画面。

    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被突如其来的什么吓了一跳,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既有惊讶,又有欢喜,还带着一丝自然的羞意,能捕捉到美女如此精彩的一瞬间,真是太不容易了。

    看着眼前的美女惊愣不解的样子,他好笑地把手机递给她,她双手接过,看着上面的自己,惊奇之间,脸上不由得飞满了红霞。

    一路上,有美女陪着说话,时间过得飞快,孙纲在她面前卖弄着自己后世所学到的“大道理”,让韩国美女留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詹淑啸都觉得,船政大臣今天话说的特别的多。

    学生嘛,是需要慢慢培养滴,尤其是美女学生。

    到了京城驿馆,安顿好大家,孙纲带着詹淑啸和几个护卫去拜访孙毓汶,孙毓汶居然又在家里看戏!看样子这位军机大臣还是戏迷,也是,这个时代,中国又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影,看戏,应该是主要的娱乐方式了。

    孙毓汶见他来了十分高兴,立刻就迎了出来,如果说上次是有意笼络的话,这次就显得情真意切了。

    “上次晚辈冒失上奏,连累了老大人,晚辈真是万分惭愧。”两个人坐下后孙纲说道,这件事他确实感觉有点对不住这位本家。

    “哪里话来?如果不是你那道折子,老夫耳根子能象现在这么清静吗?”孙毓汶哈哈大笑,摆手说道,“这班整日里只知道搬弄是非的书生,老夫一直头痛的紧,没想到你一道折子,老夫上太后那里哭两声就解决了,真是快哉快哉!”

    “皇上召晚辈进京,不知所为何事?晚辈害怕奏对失旨,有负圣意,特来请教老大人。”孙纲对他说道,上次那一罐子奶他到现在还没消化干净,这次可真得想好了再说了。

    孙毓汶好象也想起了上次觐见那码事,不由得一笑,“没事,这次都是你熟悉的题目,你肯定对答如流。”他说道,

    “晚辈心中不安,还请老大人明示。”孙纲还是有些不放心,又说道,

    “知道你会来,老夫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加上这几天朝会,已经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孙毓汶说道,“此次俄人逼租旅顺口,太后和皇上知道了极为震怒,皇上得知二铁舰大修不能出战,俄人逼迫甚急,竟至食不下咽,后你来电说俄舰被设法逼退,太后和皇上甚慰,皇上已经决意加强海防,赶添海军,可笑翁师傅还说北洋海军已皆为新舰,户部饷力极拙,恐难筹措,听内监说皇上和翁师傅大吵了一场呢。”

    怎么会这样?孙纲很是奇怪,翁同龢和光绪皇帝师生多年,甚至可以说情同父子,他们俩现在居然到了吵架的地步,这里头会有什么问题吗?

    “前番海战后日舰窜犯东南沿海各处,各省所受荼毒甚重,老夫让人替你收集了些抄报,你拿回去看看吧,明天再有人反对购舰,你就拿这些回敬他们好了。”孙毓汶让下人给他捧了一大摞子抄报出来,让孙纲下了一跳,能看过来么?这也太多了吧?

    “你要是还不放心,一会儿就去李中堂那里一趟吧,听听他怎么说。”孙毓汶说道。

    辞别了孙毓汶出来,孙纲把抄报送回了驿馆,让美女秘书加学生给他先整理一下,就又带着詹淑啸去找李鸿章去了。

    “你怎么了?”孙纲看着詹淑啸警觉地四下里寻找着什么,不由得奇怪地问道,

    “总觉得有人跟着我们。”詹淑啸答道,眼睛还在望着四周。护卫们也跟着紧张起来,他们因为是在京城,孙纲让他们把手枪都藏在暗处,这时已经有人想往外掏了。

    “京畿重地,难道还有日本间谍不成?”孙纲吃了一惊,说道,

    “我在花园口一共打死过七个。”詹淑啸说道,“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还想干什么?”他说着止住了部下的动作。

    两个人观察了一会儿,没发现什么异常,孙纲来到了李鸿章的家里,很奇怪的是,中堂大人居然也在看戏。

    见他来了,李鸿章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让他坐下,“托你那道折子的福,老夫如今每有所措置,少了许多物议,老夫反觉得不习惯了,哈哈。”老狐狸看样子心情极好。

    “晚辈给中堂大人的购舰计划,中堂大人以为如何?”孙纲小心地问道,前些日子他已经给李鸿章写信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想让北洋海军在未来三年里,再增加两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五艘鱼雷艇,潜艇他已经订造了两艘,估计明年上半年就能完工了。

    “老夫已经报于皇上知道了,应该是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李鸿章点点头说道,“但耗费巨大,举全国之力还差不多,如果还象以前一样,单靠各省分摊,恐怕够呛。”

    听了他的话孙纲觉得有些郁闷,不过他也没办法,他这个北洋船政大臣当家的这些天已经知道了,北洋海军的经费主要是海防协饷(不是慈禧挪用的海军衙门经费),由各省从厘金捐税中解付,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难免捉襟见肘,而且容易激发各方面的矛盾,是不可能让海军获得足够的经费长足发展的。

    “此次俄人逼占旅顺口之事朝野震动极大,听说皇上和翁师傅大吵,皇上甚至有卖御座购舰之语,让老夫惶恐啊。”李鸿章说道,孙纲仔细地看着他,怎么也没看出他哪里“惶恐”,倒有点忍不住想笑的意思。

    “翁师傅怎么就不明白,若无比‘定’‘镇’二舰更强之铁甲舰,我大清之沿海,仍然岌岌可危。”孙纲不由得担忧地说道,

    “他根本就不想明白。”李鸿章哼了一声,说道,“不说他了,各省督抚纷纷上奏,要求扩充海军,你的这个计划,皇上和太后那里不一定会完全通过,明天朝会,主要问题集中在是购铁甲舰还是快船上,皇上这次叫你来,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并要你解释给朝臣听,毕竟,咱们大清懂这些的,太少太少了。现在大清百业待兴,处处需钱,户部款拙倒也是实情,但买两条船应急,还是办得到的。”

    看来俄国人的这次行动也不完全是坏事,等于无意中帮了他个忙,让好多省份的高级官吏都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

    能真正得到朝廷的财政支持,有更强的战列舰,就不再是梦想了!

    “对了,日本公使小村前些日子提出,想一次性付清赔款,这件事你怎么看?”李鸿章问道,

    “日本为了发动这次战争,准备了好久,听说还借了洋债,损失惨重却又劳而无功,国内经济萧条,又面临着俄国人的逼迫,会一次拿出这么多钱么?”孙纲有些怀疑地说道,

    “老夫也在怀疑他们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李鸿章说道,“不过眼下海军需款正急,他们要一次能付清全部赔款,正好解了咱们燃眉之急。”

    “那倒也是。”孙纲的心也动了,三千万两白银哪,能买多少战舰啊!

    “明天就通知日本人,快快拿钱来!”李鸿章拍了拍桌子,说道。

    ********

    求票!

(六十八)朝议海防() 
从李鸿章那里出来,已经有些晚了,他回到了驿馆,发现美女秘书居然没睡,还在那里整理抄报。

    “不用这么辛苦,挑主要的给我看看就行了。”孙纲看着她说道,

    “原来大清百姓也一样被日本人害得这么惨。”金舜姬递给他一份抄报,有些哽咽地说道,孙纲注意到她的眼中似乎有晶莹闪动。

    孙纲奇怪地将抄报接了过来,看了一眼,不由得暗暗吃惊。

    这是福建巡抚奏报的日舰窜犯福建沿海详情:“倭舰袭湄州,凡炮火所及,尽为丘墟,大火三日不灭,军民死者千余人;不数日,又袭福州,溯江而上,以连环炮击城垣,水师官弁驾船往截之,因船小炮少,皆为所败,以至船没人尽。盖倭舰炮火甚利,无论木石,中则起火,难于扑灭,火借风势,延及村镇,皆成火海。官民或闻倭舰来,皆相顾失色,扶老携幼以奔内陆,哭声震野,惨不忍闻”

    孙纲有些不敢再看下去了,他走到她身边,随手又拿起一份,上面写着,“及倭舰至,往往先轰我商船,断我海道,杀我渔民,抛尸海上,不下千具。曾有洋船来报,言进港时皆不用标识,以海上浮尸为引航之号”

    孙纲这才知道,日本人在舰队决战失败后,采用的袭击舰袭扰战术,给沿海的中国百姓造成了多大的灾难!

    怪不得这些个封疆大吏一个个的都开始上奏要求扩建海军!

    他的脑海里一时间全是无辜百姓哭号流离的悲惨画面,他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狠狠一拳擂在了桌子上!

    金舜姬让他的动作吓了一跳,但看到他那双喷火的眼睛,没有再说什么。

    一夜无眠。

    第二天早上乾清宫朝会时,李鸿章和孙毓汶惊奇地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眼睛红红的,居然全是血丝。

    联想到他新婚不久的事实,听说他又带了个绝色美女在身边,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嘛,要注意保重身体,细水长流。”孙毓汶瞅着旁人不注意,拍了拍他的肩膀,呵呵笑道,“这种事情,还是控制一些的好。”

    孙纲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他昨晚一宿没睡,看完了所有的抄报,其中还有新上任的福建水师提督刘步蟾的,“据水师官弁称,倭舰屡犯海口,无辜商民惨受浩劫,而我之师船皆小,不堪任战,民妇怀抱烧成焦炭之幼孩至水师营哭诉,状极凄惨,有国家耗钱粮养兵何用之语,官兵闻之无不扼腕流涕,驾船冒死出击,皆没于海上,无有归者”

    想起那悲壮的一幕幕,孙纲的心仿佛要炸裂开来。

    中国,还需要牺牲多少个邓世昌,才能真正清醒过来!

    对军人们来说,落后就要挨打!可又不能不挨打!

    海军啊!海军!

    李鸿章似乎看出了他的状态有些不对劲,看他双眼圆睁,一副要吃人的样子,当着太多官员的面,也没法问他,不由得暗暗着急。

    孙纲想起了自己现在的责任,冲李鸿章不好意思地一笑,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今天的朝会由恭亲王主持,乾清宫里,各部主要官员都到了,气氛显得肃穆而压抑,光绪皇帝端坐在宝座之上,看上去心情也是不太好,潜意识里,他一直把翁师傅当成自己的父亲,和自己一直尊敬的师傅吵架,感觉不爽是肯定的了。

    山呼万岁,礼毕后,恭亲王奕�首先说道,“前日俄人逼占旅顺之事,虽俄人未逞其志,难保其不复来,今沿海各省督抚上书言扩充海军事,众位有何建言,当奏于皇上知道。”

    一下子就冷场了,没有一个人回答。

    自打上次大批清流言官被撵出朝廷后,剩下的人对中外情势一无所知,已经没人敢乱说话了。

    这些由科举考试出身,满腹八股应试技巧的官员们,在日本人的炮火前,已经失去了对中国舆论的控制。象这次俄国人强租旅顺事件,他们除了满腔愤懑以外拿不出任何办法,让光绪皇帝感到十分失望,当俄国人终于退走,这帮人又指责皇帝赏罚不严,将士不用命。光绪皇帝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所以才有了那场大吵。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中国传统知识阶层的思想意识竟然没有丝毫的进步,让孙纲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但是,从那些奏折的抄报来看,普通的百姓们和民间士绅,面对日本人的屠刀,已经从淋漓的鲜血中清醒过来了!

    “禀皇上,此次俄人敢先攻日本,又谋占我海口,皆仗其铁舰坚利,横行无忌,我之‘定’‘镇’二舰,下水至今已逾十年,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