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要对威海卫动手。

    孙纲联想起德皇威廉二世一贯自以为是说话不负责任地往事,心里也开始暗暗的有些打鼓。*/

    在处理完手头地事情之后,孙纲去找李鸿章等人商议此事,李鸿章一语道破天机,才让孙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李鸿章是这么对孙纲说的,“德国人想要把这两个港口联起来,目的是等我们和俄国人打起来,他们好捡便宜,别忘了当初他们是怎么占了青岛的。”

    张之洞说的就更为明白了,“彼坐待我与俄人交兵,我胜则罢,我若败于俄人之手,海军不免大损,无力据守威海,斯时铁路已成,青岛与威海近在咫尺,彼可借海陆之便趁势夺之,而他国不及也。其用心可谓良苦。”

    让他们这么一说,这事情就很明显了。

    但尽管如此,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却全都表示同意借助德资修筑这条铁路!

    当政务院在召开秘密会议讨论此事的时候,刘坤一和谭钟麟对此表示忧虑,认为两座军港相联恐旁中国不利,并且回绝德国人的“好意”也有些不好出口。*/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则表示同意修筑这条铁路,他们的理由是,中国和同一旦失败,下场就是亡国,那时就是任人宰割的局面了,丢的就不只是威海卫这一个地方了,因此中国在未来同俄国的战争中,只能胜,不能败!

    只要中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德国人就算是把铁路联到了威海,也不敢对威海卫生什么其它的念头。

    一遭蛇咬,十年井绳,李鸿章和张之洞现在对俄国威胁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另外一个高度了。

    李鸿章随即还向大家指出,中国目前刚刚赢得了短暂的宝贵发展时间,但周围的国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俄人处心积虑思欲报复,举全国之力兴修西伯利亚铁路,少则三年,多则五载,彼铁路一成,必与我国开仗,而我国现在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漠然置之,则千年文明,恐就我辈之手亡于俄人而不存矣!”

    对于李鸿章的意见,政务院的其他众位参政都表示了赞

    毕竟,这些人都经历过甲午丁酉己亥三役,对日本和俄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记忆犹新,现在日本已经倒了,俄国人的现实威胁可以说就在眼前,他们比起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老百姓,能够更清楚的感觉到俄国人的威胁。

    中国自步入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屈辱,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翻本的机会,想不珍惜是不可能的。,哪个中国人,愿意去当亡国奴!

    目前,中国思想舆论界关于“尚武”的大论战虽然还没有结束,但却在全国范围内激起了民众广泛的关注,中国老百姓一改过去“莫谈国事”的老调,各个阶层的民众都开始关心起国家大事来,街头巷尾的议论话题也更多的集中在了和中国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上,而中国的报业也因此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凡之文人雅士,街头之贩夫走卒,人人手中有报,凡酒座茶肆,论者皆与国政有关。至闺阁女子,所议者亦多为此。”中国报业的兴盛,终于起到了“开民智”的作用。

    尽管“论战”还在继续,但中国军人的地位,现在来说,已经开始在百姓的心目当中,变得不一样了。

    而中国民众的忧患意识,也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唤醒。

    很多报纸对此都做了报导,“凡家有从军者,皆有自得之意,盖今日之军人,已非昔时之丘八者也。中国之民众每论及俄日之祸,则肃然而惕焉,咸谓俄人凶暴,他日必有以犯中国,当早备之。众口汹汹,皆为一词也。”

    “关外之民亦有迁京居者,每与邻述及俄人屠戮诉不止,闻者莫不咬牙切齿,以为奇耻血仇,咸曰异日当有以报之,钢厂工人工余每论及此,亦谓吾辈当努力用工,以兴工利保国家,盖此番中国得以战胜俄人,实大炮巨舰之力,而炮舰皆为钢铁所制,一旦战火再起,钢铁不能自产,受制于外国,则祸莫大焉。中国之工人能有如此意识,实难得也。

    中国民众发生的这些变化,就连外国媒体也感觉到了吃惊,“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现在表面上看起来还不算明显,但这些变化正在影响着这个古老的国家的各个方面。中国人民的国家意识现在正在苏醒,我们有理由相信,过去那些只需要一小支部队就可以在中国沿海的任何一个地方登陆并夺取任意一个重要目标的时代,到今天为止,已经彻底结束了。

(五百二十九)百战宿将刘永福() 
孙纲放下手中的报纸,长舒了一口气。

    报纸的内容让他看到了中国民众一点点开始觉醒的希望。

    这个过程一经开始,只要能持续下去,也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看到效果。

    如果想要在未来的战争中战胜俄国人,必需要唤起民众的危机意识,一个民族有了危机感,才可能激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转变和凝聚成为国家的意志与决心。

    一个民族,只有从心里想要站起来,才可能真正的站起来!

    也许,再经历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考验,中华民族才能够浴火重生!

    “部长,刘永福将军到了,想要见您。”孙纲正在那里浮想联翩,一位军官进来向他报告道,

    孙纲听了他的通报不由得一愣。

    自己已经在北洋舰队南下香港避冻前将刘永福的共和国陆军第七师调至大连,由商船队运送,随北洋舰队南下驻防广东,准备在广东进行扩编。

    之所以把这个由广东来的援军作为骨干的陆军师调回广东,也是因为考虑到北方气候寒冷,怕广东兵水土不服的缘故。

    按说现在这些部队应该已经到达广东了,可是身为师长的刘永福居然千里迢迢的又跑到北京来见他,又是为什么

    对于刘永福。孙纲可以说并不陌生。

    这位生于1837年。“一生横戈马上行”地民族英雄。孙纲在后世时就曾景仰不已。

    刘永福字渊亭。是广东钦州人。早年当过水手。咸丰七年(1857年)。刘永福先后参加郑三、吴亚忠领导地反清起义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进攻吴亚忠地黑旗军。次年刘永福率余部三百余人进驻越南保胜(今越南老街)。屯垦安民。开辟山林。聚众耕牧。队伍很快发展到2000余人。由于黑旗军军纪严明。因此深受当地群众拥护。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他应越南方面地要求。率领黑旗军与越南军队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越南国王授予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光绪九年(1883年)。法军占领越北南定省。企图进犯广西。刘永福率兵三千在河内城西纸桥一带同法军激战。结果黑旗军大胜。毙法军司令李维业以下数百人。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任三宣提督。光绪十年(188年)。法国侵略军五千余人大举进攻越南。占领了红河三角洲。后又进攻台湾基隆港。清廷被迫向法国宣战。授予刘永福记名提督地官衔。刘永福率黑旗军同清军联合向法军进攻。包围宣光。至次年三月伏击法国援军。接着又在临洮大败法军。收复广威。与此同时。清军老将冯子材也在镇南关(今友谊关)重创法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扭转了中法战争中**队地不利局面。中法战争后。清朝政府于1885年4月到6月。连颁九道上谕。以“赏给依博调巴图鲁勇号。并赏给三代一品封典”为诱饵。诱逼刘永福回国。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3000人回到国内后。清廷为了防范黑旗军。对黑旗军大加裁减。只留下了1200人。次年又逐渐裁减至300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因台湾地理位置重要。清朝政府命刘永福赴台。帮同台湾巡抚邵友濂办理防务。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两个营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刘永福所部增至八营。仍称黑旗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遭到惨败。无力再于海上同北洋舰队决战。于是把残存下来地军舰当成袭击焦用。窜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相当大地威胁。刘永福率领黑旗军台湾积极备战布防。给前来“骚扰”地日舰以迎头痛击。日舰窜犯台湾多次。全都是铩羽而归。随舰来台湾查看布防情况。妄想在台湾实施登陆作战地日本近卫师团长陆军中将北白川能久亲王和第二旅团长陆军少将山根信成都被黑旗军用大炮击毙(日本人没敢说是被打死地。怕太丢人了影响士气。对外宣布是病死地)。胜利地消息传到了大陆。极大地振奋了民众。连李鸿占对刘永福夸赞不已。说他“真乃高人一筹。诸统领莫及焉”。自直至甲午战争结束。日舰再未敢犯台湾一步。

    甲午战后。刘永福因功升任总兵。提督全台军务。在他地主持及后来地台湾巡抚丁汝昌地支持下。台湾地防务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和加强。刘永福不但勇敢善战。也很善于学习。丁汝昌是海军提督出身。来台湾就任时又带来了新式战舰。刘永福闲暇时总愿意向丁汝昌和海军将领求教。并组织黑旗军将士上舰学习。极大地提高了黑旗军将士地战斗素养。为以后地战斗胜利打下了良好地基础。

    1897年德国借口山东“巨野教案”强占青岛,刘永福得知后义愤填膺,上书清廷要求率黑旗军前去夺回青岛,被丁汝昌制止,后来日本趁机再次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刘永福率军同侵台日舰再次展开激战,屡挫日军,“台民倚为干城”,在他和丁汝昌的带领下,台湾军民仅以较小地代价,成功的打败了日军,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丁酉战争结束后,清廷调刘永福部驻防广东,黑旗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在刘永福的努力下,广东省的陆路防务也得到了很大加强。不久,北京爆发了“己亥之变”,北方陷入了战乱,刘永福即奉两广总督李瀚章之命率粤军乘船北上驰援,在那时,孙纲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威名远扬的百战宿将。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刘永福不象后世的影视作品所描绘的那样“脸谱化”,他是一个黑瘦地精壮汉子,面容清矍,眉阔鼻高,目光深邃,多年血与火的战场生涯让他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和感染力,这也许是他最吸引人地地方吧。

    刘永福虽然是威风赫赫的名将,但一向以国家民族为重,并没有因为要听从一个比自己年轻很多地陌生人的指挥而不满,而是认真地听从了孙纲的调遣,当时曾让孙纲十分感动。

    刘永福先是率军驻防海城,后来俄军大举来攻,孙纲率军到前线抗敌,生死不明,刘永福和马玉昆两军前往救援,共同抗击俄军,俄军在哈尔滨城下遭到惨败之后,向本国境内溃退,刘永福率军追击,沿路击毙大量俄军,一直打到了黑龙江北岸。

    由于刘永福部粤军在抗俄战争中表现出色,他手下地广东援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崇敬,广东兵“x他妈,顶硬上”的“三字经”一时风靡东北三省,老百姓都说,广东兵一骂“x他妈”,就是去杀老毛子去了。

    抗俄战争胜利结束后,刘永福部被孙纲留驻黑龙江省防范俄军来犯,孙纲对这些援军进行了整编集训,刘永福在战争中见识到了孙纲手下“北洋三队”的强大战斗力,十分佩服,并很快和孙纲手下的年轻陆军将领段祺瑞张作霖等人成了忘年之交。

    现在的刘永福,已经成为了共和国陆军第七师的师长,而且是陆军中将,军衔比一般的师长要高,之所以这么任命,孙纲和李鸿章也是经过了仔细考虑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很少能见到这样一位军人,从二十岁从军开始,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从保卫越南开始,一路从甲申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丁酉中日战争到己亥抗俄战争打过来,经历了这么多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并且屡立奇功,被彭玉麟称为“越南之保障,中华之藩篱”的“国之宿将”,被张之洞称为“为数千年中华吐气之义勇奇男子”!

    孙文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小即钦慕我国民族英雄黑旗刘永福!”

    象这样一位沙场老将,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应该给予他不同于常人的荣誉!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剧,绝不能在刘永福这样的人身上重演!

    现在,孙纲为了照顾这位老将军和他手下的广东子弟兵,让他们离开了天寒地冻的东北三省,回到了故乡,可刘永福却却又急着来北京见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难道是李经方“李大太子”在广东整出什么不好解决的事来了不成?

    没听下面报上来啊?

    不是这位老将军个人想有什么“特殊要求”吧?

    “快请他过来。”孙纲

(五百三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一身新式军装的老将刘永福见了孙纲。庄重严整的给孙纲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孙纲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上前拉住刘永福的手。请刘永福坐下。

    他现在还是不习惯岁数大的人给他一个年轻人行礼。

    虽然他穿越到了这里。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六年了。

    “末将未经召唤。擅到京。还请部长见谅。”刘永福对孙纲说道。老爷子毕竟还是在大清朝呆过的时间多。说话带着老习惯。

    “事急从权。您要是没事。也不会来的这么急。”孙纲笑着说道。“打来到北京以后。和您以及芝泉他们见面都少了。心里想念的紧。我本打算天暖和暖和的时候去南方视察。顺便去广东看您。想不到您居然先来了。”

    “我也是很想念敬茗的。说实在的。在北方呆的久了。冷不丁又换防南边儿。还真有些舍不的了。”刘永福笑道。“不瞒敬茗。我确是有要事相求。”

    “您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孙纲真诚的说道。

    “唉。这戍。还真是有些难以启齿。”刘永福听到孙纲答应的爽快。脸上居然现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他叹息了一声。说道。“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从越南那会儿开始。到现在。也是四十多年了。这一人这一辈子。过的真是快

    孙纲充满敬意的。现在还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而鞠躬尽瘁。让他一时间感慨不已。

    “在越南。就是在红河。我第一次见到了法国人的炮艇。一门大炮两门小炮的那种。”刘永福说着。似乎一下子沉浸在了对往事的回忆中。“他们顺着河上来。向我们开炮。当时。炮弹在我身边爆炸。一炸一片。打死了好多的弟兄。还有老百姓。我当时就在想。法国人的炮艇这么厉害。咱们可怎么打啊。后来。是几个弟兄拖来了一门土炮。打中了那艘炮艇。才把他们撵跑。

    孙纲静静的听着老将的语。没有打断他。

    “本来我们已经把法国人打跑了。可北宁那一仗。法国人突然就厉害起来了。成排的子弹打过来。象暴雨一样。弟兄们一下子就倒下去好几百人。后来仗打赢了。可我们也损失惨重。和谈的时候。听说国内的老百姓都吵着要和法国人打到底。可我们都知道。再打下去。可能黑旗打没了。也不一定能杀光法国人。叹息道。“后来。我们回来了。从那以后起。我就对这洋枪洋炮上了心。弟兄们总在这上面吃亏。所以都憋着劲儿学怎么用。日本军舰来偷袭的那会儿。大伙儿全都有了准备。虽然日本人的炮比当年法国人的还猛。咱们还是打跑了日本军舰。打那以后。大伙儿都知道了什么才是海军。那一次打俄国人。弟兄们。都惊的合不拢嘴。想不到有了洋枪洋炮还不够。还的会使」的好才行!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也学了一辈子。”他猛然想起了今天的来意。看着在一旁静静倾听着的孙纲。有些激动的说道。“听说保定军校就要开了。刘某不才。想入军校进修。还求敬茗成全!”

    听刘永福这么一说。孙纲登时明白了过来。

    刘永福想进入即将成立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前些日子。为了成立中国真正的正规化的高等军事学府。作为中国陆军将领的培养基的。孙纲已经下令将原来的各省武备学堂迁往保定。开始筹备成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刘永福可能就是这么的知了消息。才急着要来见他的。

    看着一头花发的老将眼中那饱含殷切期望的目光。孙纲连点头。

    这位把己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国家的老英雄。在暮年时分还想着要为国出力。并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主动要求到军校继续深造!

    想到后世那些走后门去军校只为给己“镀金”的富家纨绔子弟。孙纲没来由的替他们感到羞愧。

    “您放心好了。保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