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德国人在此次中俄之战中表现的这么“冷静”,可以说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布尔人的计划显然与英国地“二c计划”。即打通非洲南部的开普(cape)和非洲北部的开罗(cairo),形成贯穿非洲南北的殖民大帝国的“雄伟计划”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此,英国政府一方面用外交手段拆散德国与布尔人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另一方面加紧运兵到南非,对布尔人施加军事压力。大战之势可以说一触即发。

    因为布尔人的狂妄行为激怒了英国人,英国报刊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布尔人宣传,声称南非地欧洲移民受到布尔人的欺凌、剥削和勒索。同时,为了鼓舞英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支持帝国事业的激情”,英国舆论界大肆宣扬狂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人种优秀论”(和二战时希特勒的“日尔曼人种优秀论”如出一辙),英国有的报纸竟狂傲地宣称英军对布尔人的作战不能算是“军事行动”。而是一次“愉快”地“军事旅行”。

    对付弱小地布尔人国家,大英帝国的确有很多理由牛b。

    但牛b大了地,一般都死得很难看。

    比如说这次的俄国。

    但是,大英帝国挑起战争的手段,却是和他们的“绅士风度”很不相称的。

    早在1899年8月,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在“东京和会”时面的那一位)就曾密令与布尔人谈判的英代表提出解除布尔军的武装等要求。曾经两次打败英军的布尔人统治者根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相反,布尔认为自己在各方面都占有优势。于是布尔人想趁英军战争部署尚未就绪,打败英军。1899年10月9日,自负的布尔人统治者向英军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英军在次日下午5点前撤离。结果布尔人恰恰中了张伯伦的圈套。因为有迹象表明英军正是想借布尔人的先开火来博取国际同情。1899年10月11日,布尔人先向英军开火。英国人正式向两个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宣战。

    举世震惊的布尔战争就此爆发。

    当知道布尔战争爆发的消息后,孙纲虽然不感觉到奇怪,但是却对这场远在非洲的战争会给中国这边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感到担忧。

    因为他现在有些中国“让人给当枪使了”的感觉。

    英国现在明显是站在中国这一边,在背地里帮助中国(还有日本)对抗俄国,可英国人选择现在这个时候对布尔人开战,说句不好听的,很可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中国和日本的力量,拖住俄国的手脚,好使自己能够专心腾出手来,对付布尔人,夺取南非的金矿和钻石。

    大英帝国的算盘,打得那可不是一般的精明。

    可孙纲知道,英国人在南非,这回弄不好,就要吃苍蝇了。

    布尔战争对英国人来说,可绝对不是“军事散步”那么简单。

    对中国来说,最好尽快的结束眼前和俄国的战争!

    几天后,李鸿章专门给孙纲发来了电报,“俄使向我国宣布停火,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洛巴诺夫已奉俄皇之命来京和谈。可将军务暂交与部将,速来京面议和谈大计,以求早日息兵。”

    看样子俄国人终于知道打不下去了,开始一反常态的向中国主动求和了。

    这对孙纲来说,这应该是个好消息了。

    老头子在电报的末尾还加了这么一句,“另:此次抗俄,君麾下诸将厥功甚伟,可速列名单,以便升赏,莫再以队职微末之位屈之,使国之干才,埋没至斯。”

    李鸿章应该是看出来了,孙纲整的那些个这个队那个队的,其实比“正规军”都厉害,这次要不是靠着这些个“队”在这里撑着,中国就好让俄国把东北给拿下了。

    不过,能让自己麾下的这些优秀将领,好朋友和部下从此平步青云,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专长,报效国家,对孙纲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孙纲将军务安排了一下,交给了段祺瑞负全责,自己在交待军务完毕后,乘坐装甲列车踏上了归程。

    往回走的这些日子,对孙纲来说,算得上是“忙里偷闲”了。

    因为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暂时放开眼前的战事,和陪伴在自己身边的美女学生一起,静静地欣赏中国东北大地的壮美风光了。

    由于俄国侵略者的铁蹄被英勇的中国军民及时的阻止在了哈尔滨,吉林和盛京的百姓,免了一场弥天战祸,因此,和饱经战火的黑龙江大地不同,吉林和盛京的铁路沿途,仍然保持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一开始,由于战事紧急,孙纲来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可现在,在装甲列车离开哈尔滨后的归途中,孙纲这才发现,东北大地,因为铁路的开通,已经起了太多太多的变化。

(三百六十七)挂龙旗的阿根廷巡洋舰打的“闷棍”() 
装甲列车在缓缓的前进,孙纲的眼睛望向窗外,目光所及之处,沃野万里,森林茂密,庐舍林立,人烟阜盛,他自从来到这个时代,还是第一次,能够如此的静下心来,欣赏着祖国广袤的国土上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繁华的城镇风光。

    铁路在东北大地的开通,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让他自己都觉得吃惊。

    这次抗俄之战,东省铁路起的作用,可以说是相当大的。

    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铁路的兴建,应该是极为重要的一项了。

    “因为铁路,老百姓的生活都不一样了。”金舜姬望着车窗外的景色,轻声的说道,“连朝鲜也是,自从有了铁路,新出现了那么多的村镇,以前只有富人家出门能坐牛车,现在好象普通人家都可以了。”

    “这一仗终于结束了,无论是中国,还是朝鲜的老百姓,都可以有一段好日子了。”孙纲有些“色迷迷”地对她说道,“咱们也是一样。”

    这些天只要一到晚上,她就会主动跑来和他在一起,仿佛爱他爱得不够,要在这些时间里全部补回来一样,让他天天沉迷于她带给他的无边快乐之中,他现在只要看到她,就没法子不往那方面上想。

    她看着他,眼光中闪过一丝顽皮和得意的神色,说道,“我还可以再陪你两天。到了盛京,我就要回去了,你回到旅顺,最好把姐姐带上进京。抽时间多陪陪她吧。她这些日子,说不定有多担心呢。”

    孙纲想到了在家中苦待自己归来地爱妻,心中不由得一阵愧疚。

    自己答应她不再亲历战场的,可这回。又食言了。

    这些天。她连无线电报都没有发过来,是不是生气了呢?

    想到自己在后世时的银行工作的那段时间,自己最好地朋友兼同事小杜嫁给了一位边防的军官,成了“军嫂”,每次她的丈夫在外执行任务,她老是在家里担惊受怕(那还是在“和平”时期呢),她曾经和自己说起过那种滋味,自己当时只是安慰了她一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可现在。他已经能理解她当时地感受了。

    孙纲正在那里做“自我检讨”,一位军官走了过来。给孙纲送来了他最为关心地海路方面的情报。

    他急切地看了起来,刚看了几眼,就差一点没跳起来。

    因为,那里面说,俄国波罗的海分舰队的马卡洛夫“大爷”这回居然让人莫明其妙的给揍了!

    这情报还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啊。

    原来,马卡洛夫率领的波罗的海分舰队没有能通过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他索性不走了,在法国补给完毕后,又征用了不少俄国商船作为运煤船(比罗日捷斯特文斯基那个笨蛋用战列舰当运煤船高多了)。一路南下。绕道非洲,开始了始无前例的远征。虽然一路上还是受尽刁难,没法在英属殖民地港口停留(甚至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港口都不行,西葡迫于英国地压力,也拒绝招待俄国人),但在法属和德属殖民地,还算得到了很好的接待,当到达了法属马达加斯加后,波罗地海分舰队在诺西贝港停留了下来。

    因为已经接近东方了,马卡洛夫便开始让舰队官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准备工作,由于各舰因为长期在海里行驶,船底需要清理(因为军舰在海里浸泡了一段时期以后,就有海藻和贝类附着在军舰的船底外壳上。这种附着的海藻和贝类是军舰的大敌,它们会严重地降低军舰的航速,而且还浪费燃料,所以军舰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船坞去把这些附着物清理掉,来节省燃料保证军舰的航速),所以波罗的海分舰队就在诺西贝进行休整清理,可这一“休整”不要紧,却出了事。

    由于此次远征航程过于遥远,加上东方战事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严重地影响了波罗的海分舰队官兵地士气,大家对胜利信心不足,为了提高士气,马卡洛夫“准士卒登岸,随意游玩,以励兵众。该港本为烟花荟萃之地,万余俄兵日流连于花街柳巷,昼夜渲淫,堪称香艳壮观”。

    至于马卡洛夫“大爷”本人去没去和俄军官兵们“同乐”,就不知道了。

    就在俄军官兵在诺西贝停留地时候,让他们绝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天,诺西贝港外突然出现了一艘外国军舰,要求进港,法国人认出来了,是阿根廷巡洋舰“布宜诺斯艾利斯”号,所以没有起什么疑心,就让船进来了,可“布宜诺斯艾利斯”号进港之后,立刻就直奔停泊中地俄国舰队而来,在俄国水兵惊愕的目光中,“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冲到了俄国舰队旗舰“波尔塔瓦”号战列舰旁,飞快地降下了阿根廷国旗,取而代之的,居然是中国的黄龙旗!

    俄国水兵眼看着这艘“改旗换帜”的巡洋舰冲到了近前,一个个目瞪口呆,居然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对着“波尔塔瓦”号乒乒乓乓就开始了一舷齐射,“波尔塔瓦”号上一时间火光四起,浓烟滚滚,鬼哭狼嚎,好不热闹。

    由于俄国水兵大都在岸上“颠鸾倒凤”,各舰只有少数的值班人员,根本来不及反应。再说了,没有人能够想到这么大一支舰队会在中立国法国的港口遭到袭击,因而俄国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战斗准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向“波尔塔瓦”号足足倾泻了将近10分钟的炮火之后,俄国水兵才开始操纵“波尔塔瓦”号上的两门152毫米副炮进行还击,但由于“波尔塔瓦”号处于锚泊状态,来不及升火起锚,无法移动,想打中“布宜诺斯艾利斯”号这个“移动靶”是非常困难的,而“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却可以毫不费力的躲开对方射来的炮弹,把自己的炮弹准确在砸在俄国人这个“固定靶”的头上!

    当时不巧,马卡洛夫“大爷”正好还在“波尔塔瓦”号战列舰上,看到有“中国军舰”前来袭击,居然并不慌乱,立刻让人升旗传令,召唤其它军舰迎战,而且自己亲自上炮台督战,俄国炮兵看见司令大人亲自披挂上阵,“士气大振”,向来袭的“中国军舰”猛烈还击,但可惜准头太差,一炮也没能打中,这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号突然转头,向“波尔塔瓦”号接连发射了两枚鱼雷!

    一枚鱼雷击中了“波尔塔瓦”号,立马在军舰的侧舷撕开了一个大洞,军舰立刻开始倾斜起来,这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又一发炮弹击中了“波尔塔瓦”号,飞扬的弹片击中了马卡洛夫,马卡洛夫受伤倒地,不省人事。看到司令官受伤,俄国水兵登时大乱,这时,在“波尔塔瓦”号附近停泊着的其它俄舰虽然无法起锚,但全都开炮向“布宜诺斯艾利斯”号遥击,以求掩护旗舰。这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可能觉得已经重创俄国舰队旗舰,取得了重大战果,因此没有恋战,立时转身出港,扬长而去。

    一艘挂着中国龙旗的阿根廷军舰在法属殖民地港口袭击了俄国舰队,这场让人莫明其妙的海战立刻吸引了全世界各国的眼球。

    北洋军情处的情报还说,“查该船系南美阿根廷国海军布宜诺斯艾利斯号巡海快船,俄人就此袭击事件向阿国提出严重抗议,阿人称该船因触礁搁浅,已为智利海军所获,当为智利海军所为;而智人辄称该船虽为其所俘,然未入军列,且在港维修,已经失踪多日,不知去向,疑为阿人所盗。两国相互指责,纷诉莫名,而各国咸谓该船向俄人开火前换升中国龙旗,当为华人所为。”

    居然有人把智利俘获的阿根廷巡洋舰开出来帮着打了俄国人一记闷棍,而且这一记闷棍居然还打得不轻。

    孙纲现在最想做的事,是想给这些个打了俄国人一闷棍的人授勋。

    不管这些人是谁,他们对中国的抗俄战争作出的贡献,应该说是相当大的。

    如果孙纲猜的不错,马卡洛夫“大爷”本人又受了伤,主力舰也遭到重创,应该是没法子完成这一“世纪征程”,到东方来找自己的晦气了。

(三百六十八)“黑猫船长”余波尔() 
俄国太平洋舰队因为遭受到北洋舰队的沉重打击,目前龟缩在海参崴港内,斗志全无,本来指望着这支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分舰队能扭转乾坤,现在因为一艘莫明其妙的“中国袭击舰”的关系,这个可能性,应该是没有了。

    那样就意味着,在海陆两个战场,俄国人都没有胜利的希望了。

    一些外国报纸纷纷就此事和现在中俄之间的战局发表评论,“由于中国海军当中也有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号类似的巡洋舰,所以我们现在还无法确定这艘中**舰的真实身份,俄国舰队在非洲港口遭到袭击这件事本身说明,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远海作战能力(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艘中国远洋袭击舰敢于单独挑战如此强大的敌人,她的舰长和水兵们的勇气和智慧令人钦佩。我们注意到新成立的中国zf以及中国海军都对此事表示沉默,中国海军现在成为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一支举足轻重的海上军事力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有迹象表明,中国海军正准备对远在南部非洲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袭击事件只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前哨战,马卡洛夫将军在战斗中受了伤,已经不能很好的指挥他那支疲惫不堪、遭到重创、士气低落和缺少补给的舰队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这支舰队现在驶往中国海时,遭遇到中国海军四支舰队的围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人已经断言,只要俄国舰队驶离诺西贝港,俄罗斯帝国就将成为没有海军的国家了。”

    这些外国人,还真挺能扯的。

    而这次意外的袭击事件还引出来了另外一个事件。

    那就是。俄国人把英国渔船给打了。

    报纸上是这么说的,“听说几艘俄国巡洋舰已经出海,在附近海域搜索中国袭击舰的踪迹,中国海军即将前来袭击地消息已经在俄国士兵当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每一艘在附近海域出没的渔船都会给俄**舰带来难以想象的恐惧,听说一艘俄国巡洋舰还把一艘正在工作的英国渔船当成了来袭的中**舰而加以炮击。幸亏他们地火炮没有击中目标,俄国炮手的炮术之拙劣,让人难以想象,对袭击英国渔船这一灾难**件来说,这也许是他们的幸运,天知道如果击中了目标的话,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由于俄**舰对手无寸铁的英国渔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炮击,虽然没有击中目标,也没有造成任何伤亡。但炮轰手无寸铁的英国渔船这件事本身,就引起了英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英国本来就把俄国看成是头号敌人,虽然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地英国海陆军将领已经觉察到。德国的军事力量的建设方案里面可能潜伏着更大地威胁。但英国和俄国在中亚地区的长期角逐(起因是阿富汗),让英国始终对俄国保持着高度警惕,尤其现在英布战争已经爆发,俄国舰队在这个时候绕过非洲明显的是“存心不良”,现在又攻击英国渔船,简直是对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直接挑战,因此英国人立刻就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英国群众聚集在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抗议俄军攻击平民的“暴行”,英国外交部照会俄国驻伦敦大使:“事情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之前。波罗的海舰队不得继续前进,否则一周后大英帝国进入和俄罗斯帝国的交战状态。”

    英国人这回好象还不象是“光说不练”地样子。听说在南非支援陆军作战地由二十八艘战舰(包括六艘战列舰)组成地庞大舰队已经开到了马达加斯加。做好了随时截击俄国波罗地海分舰队地准备。

    现在地情况是。俄国舰队只能乖乖地停在诺西贝港。“听候发落”了。一艘“身份不明”地袭击舰居然会给俄国舰队造成这种效果。也是孙纲万万没有想到地。

    孙纲现在非常想知道。到底是谁策划了这次袭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