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她恰恰不知道,德国和日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国力军力,均不可同日而语。
话又说回来了,和德国开战,那么近在咫尺的其它欧洲列强会有什么反应?
慈禧算是满族上层人士当中比较有见识的了。可她的眼光。看不到那么远。
如果是李鸿章,就不会这么想。
现在看来,荣禄地想现在收回青岛地想法,应该也是慈禧的意思。
“当初德舰助我攻日,不幸中雷,我曾经安排彼就我船厂修葺船体。因有书信相答,后在日本与其有过数次会晤,”孙纲平静地答道,“说起来有些熟,但青岛事涉两国。恐非私下协商能够解决。”
“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荣禄又问了一句,看样子,如果不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恐怕是不行了。孙纲的脑子在飞快地转动着。
“为今之计,若动兵以复青岛,不免两败俱伤,为他国所趁,莫若效古法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孙纲想了想,对荣禄说道,“据海军章程规定。我之海军每逾三年会操一次。由海署奏请简派大臣会同北洋大臣出海校阅。不如借海军会操之名,邀请德国海军参加校阅。于青岛洋面举行观舰式,使德人见我海军兵威,然后再借机向德人提出补约,即补充修改《胶澳租借条约》,许彼与我共用青岛,如此一来,既向德人证明,青岛之主权仍在我,仅借彼海军存身之用,我民与德民在青岛之地位相等,可自由出入青岛,行商谋生,而彼不得欺压我民。以此款补于条约内,求徐图挽回,待他日有机可趁,再求收回。”
“你说的这个办法很好,”荣禄赞许地点了点头,指点着他笑道,“你是不是早就想过这么办了?我不问你还不说。”
“事关重大,这只是一个设想,能不能行,还得荣相和朝中诸公多方筹谋才可,”孙纲笑了笑,说道,“荣相忧心国事,日夜操劳,既然见问,敢不实言相告。”
这几句话他自己感觉说得有点“贱”了,不过没办法,眼前的毕竟是慈禧太后地宠臣,权倾朝野,而且还是他的顶头上司加“正管”,不“拍”几下是不行滴。
“你行事沉稳,见识卓越,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年轻有为,”荣禄说道,“不象那个忘恩负义的人,名字带有为二字,哼哼,只怕未必有为。”
荣禄的这句话让孙纲不由得一愣,荣禄和康有为“不对付”众人皆知,可荣禄话里的那句“忘恩负义”又是从何说起呢?
荣禄很快就给了他答案,他接着又自嘲地说道,“皇太后还曾经笑问我,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因何相恶如此?我无言以对,今天和你说起来,惭愧之至,可别笑我啊。”
孙纲听得吃惊不已,这意思是说,康有为最初能够进入朝廷,里面还有荣禄的功劳不成?
难道,荣禄竟然也是当初康有为的举荐人之一?
这件事回头得让军情处查查,倒不是为了别地,他现在对这个“戊戌变法”的“历史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越来越想知道了。
荣禄又和孙纲谈了一些关于海军会操一事的细节,这才满意地告辞而去。
自己的这个“海军会操”的想法其实在他脑子里早就有了,他只是拿不准该什么时候行动,眼下倒也可以说是一个机会,即使达不到完全收回青岛主权的目的,也可以使德国人心有顾虑,重新考虑和评估与中国的关系,为中国将来收回青岛打下伏笔。
送走了荣禄,孙纲去了北洋军情处,让江穆齐查一下荣禄当初和康有为有没有联系,江穆齐很是奇怪,可能是觉得这件事眼下无关紧要,但他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孙纲地命令。
北洋军情处地工作效率果然非同一般,工作人员很快汇集了相关信息请孙纲过目,孙纲看完后才知道,其实不光是翁同,张之洞、陈宝箴、孙家鼐和荣禄等有权势的朝廷重臣都曾举荐过康有为,而且荣禄还是向慈禧太后举荐康有为地(不要忘了,袁大头也是荣禄举荐的)!
而后世的一些史书上明明写着,康有为欲除之而后快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荣禄!
荣禄虽然不赞成康有为的“变法”,但孙纲从他的所作所为看,他根本算不上是守旧派,自打荣禄接替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来,对海军的发展和孙纲的造舰计划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他还编练武卫三军,大力加强陆军军备。面对朝中那些顽固不化的要恢复弓刀骑射的“蠢人”的指责和反对,他曾经说:“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文科举时文试帖之弊略同。”并上奏朝廷要求逐步废止原有的“武举”考试,以新式的武备学堂和京师大学堂取代。由于他的地位和权势,这个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中国的军事制度因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能不说,有他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荣禄反对“变法”,其实是反对“剧变”,而不是反对“渐变”。
作为熟知历史教训,从后世穿越来的孙纲,现在对康有为的这个“剧变”式的变法,也是很不以为然的。
康有为这么弄,已经快把人得罪光了(据说翁师傅看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时,有“真说经家一野狐也,惊诧不已”的话,张之洞也“忍无可忍”写了《劝学篇》进行过反驳)。
看完了这些信息,孙纲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不过,好在现在李鸿章还在,有老头子在朝中坐镇,孙纲估计出不了什么大乱子,朝廷现在没空搭理自己,自己现在手头经费又比较充足,索性放开了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
上次英国人“慷日本人之慨”送给自己的那一大一小两艘巡洋舰“河泉”号和“龙田”号,经过改装完毕后,“龙田”号被赠送给了朝鲜海军,被朝鲜海军更名为“光武”号,成为目前朝鲜海军的旗舰,“河泉”号被孙纲更名为“海勋”号,加入了北洋舰队。
据同舰而来的外籍船员讲的,“海勋”号原来是巴西海军的“奥米兰特。塔曼达尔”号巡洋舰,被日本海军买回来后更名为“河泉”号,参加过进攻朝鲜的战役,并作为远洋袭击舰侵扰过中国海岸,后来在东京湾被英国海军解除了武装并俘虏。
因为它速度较慢,所以没有参加“壹岐海战”,侥幸没被“龙扬”号的巨炮击毁,不然的话,孙纲可能就捡不到这条船给北洋舰队了。
(二百八十二)黄遵宪抓的“大奖”()
“奥米兰特。塔曼达尔”号巡洋舰排水量4735吨,舰长89。66米,宽14。43米,吃水6米,7台燃煤锅炉,7500匹马力,双螺旋桨推动,航速17节,拥有10门152毫米主炮和2门120毫米副炮,火炮布置和“漫游者”号铁甲舰(就是原来的阿根廷铁甲舰“勃兰”号)一样,带有一些“古韵”,主炮布置在两舷的两个耳台内,和北洋舰队原来的“宁远”舰差不多。其总体性能一般,英国人把这样一艘看着吨位挺大,但并不算先进的巡洋舰送给了中国,其实也不能说他们很大方,这种船虽然目前来说还不算太落后,可财大气粗,“君权”就造了一大堆的英国海军留着用处也不大,送个人情给中国人,对英国人来说,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艘“半老不老”的巡洋舰加入到北洋舰队后,更名“海勋”,由蓝建枢管带,经过了数次试航,据舰上官兵反映,这艘巡洋舰“整体表现”还不错,经过整修改进了轮机后,在强压通风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将近20节的航速,能够和北洋舰队巡洋舰分队的其它各舰编队配合作战。
想到日本人辛辛苦苦弄来的一艘艘军舰,最后居然成了中国的,孙纲也不由得为之叹息。
没有了海军的日本,还能够在世界上存在多久?如果中国没有了海军,未来会不会比日本还要悲惨?
想到现在因为自己的关系,中国已经有了两艘万吨以上的战列舰。以后还可能拥有更多更好地新式舰艇,他既感到庆幸,又感到自豪。
大海军,已经不是梦了!
这些天也可以说是“好事成双”,孙纲这些天正为这些军舰改装的事情忙活,远在日本的黄遵宪黄大诗人也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那就是,在瓜分日本海军剩余舰艇的“活动”中,黄遵宪手气极佳,又为中国弄了一艘巡洋舰回来!
为什么说黄遵宪“手气极佳”。是因为,瓜分日本海军剩余舰艇的“行动”居然是各国以“抓阄”的形式进行的!
不清楚这是哪个国家的谁出的主意,孙纲也不想知道了,反正现在他已经看见了,那艘被黄遵宪“抓”来地巡洋舰就停在码头上。
据前去接舰一同回来的南洋舰队官兵介绍,这艘日本快速巡洋舰名叫“那须”号,是从阿根廷买来的,即原来阿根廷海军的“七月九日”号巡洋舰(阿根廷的船总是用日期来命名,也是很有意思的)。
“七月九日”号也是英国造的快速巡洋舰。和北洋舰队的“海宁”、“海菁”(“东方公主”最早也是阿根廷的,真是缘分啊)都是同型舰。排水量为3500吨。舰长106。67米,宽13。41米,吃水5。94米,拥有4门152毫米40倍口径主炮,分别布置在舰首尾两端地4座耳台内。另有8门120毫米副炮,除沿中轴线在舰首尾各布置门全部布置在两舷的六座耳台内,火力很是强大,她地航速也很快,和“吉野”一样,能够达到惊人的23节,虽然吨位较“海宁”和“吉野”为小,但总体水平丝毫不落下风。
“七月九日”号巡洋舰被日本人出“巨资”从阿根廷人手中买下后,更名为“那须”号。||||但并没有立刻开回国内,受甲午日本战败及《中日天津条约》的限制,日本人不敢把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军舰开回国内,只能和阿根廷秘密达成一项协议,在阿根廷建立训练基地,将日本海军官兵秘密派往阿根廷,在“那须”号上进行训练,丁酉战争爆发后。“那须”号在第一时间内赶回了国内参战。先后参加了入侵朝鲜、围歼朝鲜海军的战役,“那须”号先在釜山击沉了包括朝鲜海军“汉阳”号巡洋舰在内地多艘舰艇。随后又炮击汉城,掩护日本陆军登陆并占领汉城,后来还参加了举世震惊的“壹岐海战”,同邱宝仁率领的北洋舰队巡洋舰分队激战多时,后来在发现北洋舰队的“龙扬”号战列舰前来增援自己的巡洋舰分队时,才被迫撤出了战斗。
因为该舰在“壹岐海战”中表现英勇,海战结束后舰上的官兵都受到了日本明治天皇的嘉奖,但这也是这艘巡洋舰最后的一次战斗了。
在“壹岐海战”中,“那须”号巡洋舰被北洋舰队的“海宁”号巡洋舰和后赶来参战的“东方公主”号巡洋舰连续击中(三艘同样来自南美地巡洋舰,而且都是英国造的同型舰,可以说有着“一母所生”的“血缘关系”,这一刻在同一个战场上刀兵相见,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受损严重,海战结束后日本工人一直在对她进行抢修,但随着北洋舰队对日本的大规模封锁和袭扰,战局对日本日益不利,修复工作需要的部件和材料一直无法凑齐,为此负责维护她的日本官员急得愤而切腹自杀,以谢国人!
等“那须”号巡洋舰的修复工作最终完成时,日本已然败局以定,“那须”号还没有来得及参加战斗就在东京湾被英国海军解除了武装,随后一直停泊在那里屈辱地等待着任人宰割的命运。
如今,这艘巡洋舰成了中国海军地战利品,也许,和她地另外两个“姊妹”一样,这就是她们的宿命吧?
被黄遵宪派来送舰地南洋管驾蒋超英陪着孙纲在“那须”号上查看舰况,“大人看那里,应该是当初咱们水师开炮给这条船上留下的弹痕。”蒋超英指着炮罩上的一处轻微弹痕对孙纲说道。
“这一处可能是血迹呢。”一名水兵指着上面另一处黑乎乎的印记说道。
孙纲看了看上面的印痕,不由得默然不语。
这艘巡洋舰上的日本海军官兵也算得上十分英勇了,可他们的牺牲,到今天为止,已经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了。
“对了,黄大人没说除了这艘巡洋舰,还抓了些什么?”孙纲向蒋超英问道,
“听说还有三艘鱼雷艇,但两艘坏了,好的那一艘自己无法远航,黄大人怕孙大人着急,所以就先让我把这艘巡洋舰开回来。”蒋超英答道,
孙纲看着眼前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点了点头。
蒋超英现任南洋水师学堂教习,因朝廷派南洋海陆官兵在琉球和种子岛及屋久岛驻扎,他随同前往照料,黄遵宪在日本“抓了大奖”之后,正愁没人帮着把这艘巡洋舰弄回国内,现让北洋方面派人来又担心时间太久夜长梦多,得知南洋海陆官兵离得较近后,就和他们取得了联系,在种子岛巡视的南洋水师提督林国祥于是安排抽调官兵,由蒋超英率领,去日本把“那须”号巡洋舰给北洋开了回来。
对于这位和刘步蟾、林泰曾同属中国海军最早的“元老”级将领的蒋超英,孙纲所知不多,只知道他和刘步蟾一样,也是在英国海军学院毕业的,现在刘步蟾和已经牺牲了的林泰曾都官至水师提督,而他却只能在学校里当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师,这里头究竟是怎么回事,孙纲感觉很是奇怪。
从蒋超英这次很轻松的就把一艘自己并不熟悉舰况的快速巡洋舰大老远的从日本开了回来这件事来看,他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并不差,可为什么没有得到提升和重用呢?
蒋超英望着远处停泊着的北洋舰队,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之意,孙纲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向他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蒋教习谙熟海军,管带一舰亦非难事,如此大好身手,当努力为国报效才是,岂可埋没于林间?”孙纲诚恳地对他说道,“如果有什么不便之处,我愿意帮你,咱们一起想想办法。”
听了他的话,蒋超英全身不由得一震,看着孙纲,眼中好象有泪光闪动,他似乎想说什么,可嘴唇哆嗦了半天,还是一个字也没有说出来。
“蒋教习有何难言之隐?说出来咱们一同参详参详,”孙纲看了他的反应,确实吓了一跳,“人生在世,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是为蒋教习可惜啊,蒋教习以为如何?”
蒋超英定定地看着孙纲,过了好一会儿,才哑着嗓子说道,“人道孙大人急公好义,皆出于一片公心,今日一见,果然。”
(二百八十三)原来是“乌龙球”()
孙纲奇怪地看着激动的蒋超英,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不错,自己现在是在为国惜才,希望更多有才能的人不被这个鸟朝廷埋没,加入到中国海军中来,可蒋超英那痛苦的样子着实令他不解。
“孙大人一心为国,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败军之将,何以言勇?苟活于世上已自惭愧,怎敢再给我大清水师抹黑,”蒋超英苦笑道,“石浦一仗,每每思将起来,痛彻心肺,哪里还有面目劳大人为我费心。”
孙纲听了他的话又是一愣,蒋超英说的应该是指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南下支援台湾时同法国远东舰队在石浦港打的那一仗,后世的史书讲述这段历史时,皆以“澄庆”、“驭远”两舰为中国人所自沉为大耻,但也有的史书以两舰沉没原因不明,认为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一段疑案,听蒋超英这么说,孙纲立刻联想到,这里面恐怕有隐情!
难道蒋超英的被长期闲置是和这一仗有关系?
蒋超英居然参加了石浦之战,这确实是让他意想不到。
也许,自己能从蒋超英这里知道这段历史疑案的真相!
“当年石浦一仗,我亦有所耳闻,国人每引为大耻,我看过很多关于此战之记载,内中颇有不实之处,窃以为,此战非我海军将士之过也。”孙纲现在非常想知道石浦之战的真相,便把他所知道的和关于此事的看法向蒋超英说了出来,“澄庆、驭远两舰皆系铁胁木壳之船,舰体既单薄,速力又慢,本非法国之铁甲大兵轮可比。况胜败乃兵家常事。蒋教习又何须如此苛责自己呢?”
关于南洋水师的舰船资料,他多少也知道一些,甲午战争时,南洋水师不敢北上增援北洋。其实并不是因为地方派系私利,而是因为,南洋舰船多是被称为“玻璃船”的无防护巡洋舰,来了也是白饶,不让日本人打个稀碎才怪。
就拿“澄庆”和“驭远”来说,“澄庆”是福州船政局自制地铁胁木壳结构的三桅炮舰,排水量1268吨,舰长69。47米,宽10。72米。吃水3。83米、复合式2缸蒸气机,4座圆式锅炉,指示功率750马力,输出功率200马力,航速仅有12节。武器装备为1门190毫米前膛钢炮和6门50毫米后膛钢炮,因为战斗力十分有限,在南洋水师是长期被当成通报舰来使用的。
“驭远”是江南制造总局自制的木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