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地师-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人站住身,回过头来,郝彤问道:“师爷有话请讲。”
苏昊道:“我想问问你们,军中的地图,是用何物绘制的?”
“地图用何物绘制?”邓奎和郝彤对于苏昊的问题觉得莫名其妙,邓奎答道:“地图不就是用纸笔绘制的吗?还能有何物?”
“用何笔?”苏昊追问道。
“自然是毛笔。”邓奎道。
苏昊指了指桌上的地图,对他们说道:“你们来看一下,像这样的图,在军中是怎么画的。用毛笔如何能够保证字迹不会互相渗透呢?”
邓奎和郝彤走到桌前,看着苏昊画的地图,大摇其头:“苏师爷,你这是画的什么图啊,怎么全是大圈套小圈的?我们军中的地图,可不是这样。”
“这不是……”苏昊话到嘴边,突然一拍脑袋,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他画的图,用的是等高线投影法,这一圈一圈的,都是地面上的等高线。而明朝的地图,山水都是用象形符号来表示的,等高线这种东西,好像在西方也还没有发明出来呢。关于等高线的使用,他曾经教过马玉,除马玉之外,整个大明朝恐怕也没有其他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这个东西,叫等高线。”苏昊只好给大家解释了,“每一条线,表示一个相同的高度,这一圈是5丈,如果山的落差大,一圈表示50丈、100丈也是有的。”
“等高线……”两个大兵死死地盯着那地图,好半天,邓奎迟疑着指着一处对苏昊问道:“苏师爷,你是说,这是一条山谷,东边山高15丈,西边20丈。东边是缓坡,西边是陡坡?”
“不错啊,老兄!”苏昊忍不住想去拍邓奎的肩膀了,真不愧是个职业军人,对地图的悟性居然这么好。刚才还对等高线一无所知,一转眼已经能够准确识图了。
“太好了!这是何人所创?”邓奎瞪圈了双眼,激动万分地对苏昊问道,“若有人能将此制图之法授予我军中斥候,我家副总兵愿出千金谢之!”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084章斥候
邓奎是邓子龙的亲兵,在作战中经常承担斥候的角色,也就是侦察兵了。作为一名斥候,他除了需要将敌军的兵力配置情况了解清楚,回来向主将汇报之外,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画出战区的地图,供主将排兵布阵之用。
当年的地图测绘技术是非常落后的,许多地图连起码的比例关系都无法保证,更不必说用等高线这样的手段来表现地形起伏了。邓子龙的授业恩师是嘉靖年间的状元罗洪升,罗洪升此人在历史上最出名的贡献就在于编绘了鼎鼎大名的传统地图《广舆图》。
罗洪升在编绘《广舆图》时,参考了元代朱思本的“计里画方”之法,也就是用规范的方格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算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比例尺的概念。
邓子龙得罗洪升的传授,在自己的军中推广了这种绘制地图的方法,所以他的部队所使用的地图较其他部队要精确得多,同时军中的斥候也比其他部队的斥候更重视地图的作用。
然而,“计里画方”的方法,仅仅是解决了水平距离的标注问题,垂直落差在当年的地图中是无法表现出来的。邓奎自己在外出侦察回来后,也只能是在地图上画一些三角形的符号来表示山脉,然后简单地标注上高度。他自己也知道,这样的标注方法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很多时候就只能让主将凭着印象或者猜测去确定战场的情况了。
如今,苏昊用了如此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把立体的地形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现出来了。邓奎乍一看到这幅地图的时候,就有些隐隐约约的感觉,待到苏昊解释完,他就完全理解了这种标图方法,而且迅速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图景。
“苏师爷,你有如此高明的制图法,为何不早向我家先生说明?”邓奎对着苏昊问道。
苏昊挠挠头,道:“这从何说起啊?你家先生也没问我这个吧?”
“这真是阴差阳错。若是我家先生知道苏师爷有此制图之法,恐怕绑也要把苏师爷绑到我们云南去了。”邓奎捶胸顿足地说道。
“呃……这个是不是有点太野蛮了?”苏昊道。
郝彤是个谨慎的人,不像邓奎那样直来直去。听邓奎说得不像话,他连忙解释道:“苏师爷,邓奎他是个粗人。不擅言辞。苏师爷勿与他计较。苏师爷有所不知,我军在云南边境作战,那云南的地形颇为复杂,山高水深。地无三里平。行军时由于无法预知一路上的地形地貌,指挥甚是困难。若能得师爷教授此制图法,我军斥候就可事先将沿途山川详细标明,我军作战定能如虎添翼。”
郝彤这样一说,苏昊算是明白了。西南地区的地形之复杂。苏昊是心中有数的。在这种地区行军作战,光凭一张二维的地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无法从地图上预先看到地形的起伏,那么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纸上谈兵,到现实中可能根本就无法实现。
“其实,你们就算把我绑去,也没什么用吧?”苏昊笑着对邓奎说道,“我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云南这么大,你们能指望我一个人把全省的地图测绘出来?”
邓奎道:“请苏师爷去。自然不是让苏师爷亲自去测图,而是要请苏师爷向我军的斥候讲解此术。苏师爷这张图,我老邓虽然看明白了,但如果要让我自己去画,怕是画不出来。尤其是这山高几许。我老邓只能是使眼睛去估,这里外差出去的,怕就是几十丈了。”
苏昊道:“你也知道这测绘不易啊?要想学测绘,需要学很多的预备知识。你们军中的斥候,怕是学不进去。不过。我倒是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在内地开一个测绘学校,培养一批测绘人才,然后派往边关去绘制地图。不过,这件事可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县衙师爷能考虑的,你家涂先生不是在兵部呆过吗,让他向兵部上一个条陈来促成此事吧。”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郝彤拍手道,“不过我家涂先生已经返回云南去了,要和他联系上,这书信往来一回,就是个把月的时间,实在是太慢了。”
“此事本来也没法太急。”苏昊道,“真的要开一所测绘学校,把人才培养出来起码也是小半年的时间。我想,二位还是帮我想想办法,找到一种特别细的笔,以便能够把这种地图画出来。要画一幅1比10万的军用地图,上面的线条会密得几乎看不清楚,你们想想看,用什么笔能够绘制出来?”
“这个……”邓奎和郝彤都为难了,刚才的兴奋渐渐消退下去。他们也认识到,不解决绘制工具的问题,这种等高线图怕是很难推广的。
“苏公子,小女子倒是有一个办法,也不知可行否。”一直在苦思冥想的韩倩突然眼睛一亮,对苏昊说道。
“韩小姐请讲。”苏昊道。
韩倩迟疑了一下,忽然红着脸说道:“这只是小女子的一些异想天开,也不知能否办到,还是先不说出来,以免辱了苏公子的尊耳。小女子斗胆想请苏公子把这些图借给小女子,待我回去先试上一试,确实可行时,小女子再向苏公子禀明,你看如何?”
“呃……”苏昊无语了,这小姑娘家做事,还真是麻烦。又说自己有办法,又不肯提前说出来,怕遭人笑话。自己这些图放在手边,暂时也没什么用,既然韩倩想借,就让她先拿走好了,没准她真能想出啥好办法呢。
韩倩见苏昊点头允许了,不由得喜形于色。她连忙喊来丫环红莲,让她把苏昊这些图仔细地包起来,不可污损。
其实,韩倩对于如何制作精细的地图,已经有了很好的想法,说出来本来也是无妨的。但她见程仪掌握簿记方法如此迅速,料想未来苏昊肯定会让程仪做这方面的工作,而自己就显得一无所长了。现在能够找到一个帮助苏昊制图的方法,她当然要先捂着,等到把成品制作出来,再给苏昊一个惊喜。
韩倩和程仪各自都有所收获,看看天色将晚,二人便一齐告辞了。苏昊和陆秀儿把她们俩送出门,苏昊对程仪说道:“程家娘子,今天授你之簿记方法,还要麻烦你回去之后细加体会。我这个商行不日就将开业,届时将会有大量的账目需要记录,我还想请程家娘子前来担任总账房,你看如何?”
“苏师爷有吩咐,小女子岂敢不从?只是程仪天资愚钝,这总账房一职,怕是承担不来。简单地记一些账目,倒是可以的。”程仪说道。
“嗯,那就先来简单地记账吧,什么职位,以后再说。”苏昊不想去和程仪来回扯这种客套,便大度地说道。
说完程仪的事情,苏昊又转向韩倩,说道:“韩小姐,制图一事,也是事关紧要。若韩小姐真能解此难题,那么绝对可以名垂青史的。”
“小女子岂敢有此奢望。”韩倩低头答道,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想着能够帮苏昊干点事情,就有一种愉快的感觉。
送走二女,苏昊回到堂屋,见邓奎和郝彤二人还在那里站着,正在热闹地讨论着绘制地图的事情。苏昊笑着问道:“二位,现在你们是不是觉得燧发枪的事情也可以放一放了?地图才是最重要的?”
郝彤连忙答道:“苏师爷何出此言?地图肯定是大事,燧发枪也是大事。适才我们兄弟在这聊起来,说苏师爷才高八斗,想必还有很多能够用于我军中的技能是我们兄弟闻所未闻的吧?”
“没有了,没有了。”苏昊连忙摆手。上次失口说出一个燧发枪,就惹来两尊门神天天蹲在家里催进度。今天偶然透露了一个等高线图的方法,竟让邓奎说出要把他绑到军中去的狠话。自己如果再给他们说点啥,没准他们就真的要动手了。
“苏师爷放心,我军中对于有才之人,一向是非常敬重的。若苏师爷真有何物能够对我军有所禆益,我家涂先生已经吩咐过了,可不惜重金求之。”郝彤说道。
“不惜重金……”苏昊眼睛一转,他现在正缺钱呢,煤矿马上要开办,前期打井是需要花不少钱的,光靠工房推广省柴灶而挣来的几百两银子,还有不小的缺口。如果能够从郝彤和邓奎这里把涂文焕许下的500两银子先借支出来,就能够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了。
“二位,我献了燧发枪之法,又答应你们会传授这地图测绘之法,你们是否可以先把答应好的500两银子付给学生呢?”苏昊嘻皮笑脸地问道。
邓奎摇摇头道:“苏师爷,到今为止,你所言的燧发枪还没有开始制作,地图也不过是给我们看了看,对我们还没什么用。你可否拿出一样有用的东西,让我们兄弟也有理由把钱给你啊。”
算你狠!苏昊心道,他在头脑里飞快地想着自己有些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拿出来先唬一唬这两个大兵,想了半天,似乎也没什么与军事相关的东西。正想放弃之时,他突然眼前一亮,不由得笑出声来:“二位既然是当过斥候的,你们可曾见过望远镜否?”
第085章手艺人
穿越古代,不烧玻璃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纯粹的玻璃与军事没有太大的关系,但用玻璃磨制出来的望远镜,可就是实打实的军事物资了。其实苏昊此前也曾想过要烧玻璃,因为要搞测绘,也需要有望远镜。现在既然有军方愿意出钱,苏昊不忌讳把一副望远镜卖出100两银子去。
“望远镜是何物?”邓奎果然被苏昊的话给吸引住了。望远镜这个词他没有听说过,但从字面的意思来猜测,似乎是一种能够看到远处的东西,还有谁比军中的斥候更喜欢这样的东西的呢?
苏昊道:“望远镜是用玻璃制成的一种仪器,能够让你清楚地看到几里外的东西。对了,玻璃是什么,你们也不知道吧?我跟你们说,玻璃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瓷器一样,不过它是透明的……”
“苏师爷所的玻璃,可是我们寻常说的琉璃?”郝彤打断了苏昊的夸夸其谈,对他问道。
“琉璃?”苏昊一愣,他倒是忘记了中国古代就有琉璃一说。在他的印象中,琉璃是一种色彩斑澜的东西,化学成份里应当也含有硅,和玻璃应当算是近亲吧。想到此,他摇摇头道:“玻璃和琉璃可不是一回事,琉璃是有颜色的,玻璃是无色透明的。”
郝彤颇为不给面子,他反驳道:“谁说琉璃都是有颜色的?无色琉璃也是有的,只是有色的琉璃更值钱而已。”
“你见过无色透明的琉璃?”苏昊不愤地问道。
“那是自然。”郝彤道,“我有一个堂兄就会烧琉璃,我曾在他家里看见过无色透明的琉璃。”
“你就吹吧。”苏昊鄙夷地说道,这种什么堂兄、表舅之类的说辞,是最不靠谱的了。如果随便找一个人就会烧制透明的玻璃,那全中国岂不是遍地都是玻璃制品了?但自己穿越到明朝来,也有快两个月时间了,还没在什么地方见过玻璃呢。
郝彤不悦地说道:“属下是当兵的,讲究军中无戏言。适才所言,句句为实。苏师爷若是不信,明日随属下到我堂兄处一观便知。”
“你是说,你那个会烧透明琉璃的堂兄就在丰城?”苏昊问道。
郝彤道:“他就是县城里,开了一个作坊,不过这个作坊却不是卖琉璃的。而是卖各种器皿的。赶上客人有订货的时候,他也会烧上一些琉璃器皿,所以我知道他有此手艺。”
苏昊喜道:“丰城居然就有制作琉璃的匠人?这实在是太好了,我们明天就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苏昊和邓奎、郝彤吃过早饭,便一齐前往郝彤那个堂兄的作坊。苏昊是急于想看看明代的匠人是如何烧制玻璃的,邓奎和郝彤二人,则是惦记着苏昊说的什么望远镜。当然,对于望远镜到底能够看到多远的东西。他们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所以那种期待的感觉并不急切。
走在路上,郝彤向苏昊介绍起他堂兄的情况:“我伯父原来是在工部的虞衡司杂造局做事,负责给宫里制作器皿。早些年,因为他立下功劳,工部遂脱了他的匠籍,准其回乡为业。他回来之后,在县城里开了一个作坊,专门制作一些各式器皿出售。生意倒是非常不错。如今,我伯父年事已高,便把手艺传给了我堂兄。”
“原来还是京城里的巧匠,难怪有此绝技。”苏昊说道,在他的印象中。玻璃也不应当是满大街都有的商品,如果是京城里专门为宫里做器皿的工匠,会造玻璃制品,也就好解释了。
“那是自然。”郝彤得意地说道。“在这丰城县城里,要说烧制瓷器、陶器。还有琉璃,手艺最好的就是我伯父了,南昌府都时不时有人跑来向他订货呢。”
“他还能烧制瓷器?莫非他的作坊里还有窑炉?”苏昊问道。
郝彤道:“这个我却是不太清楚,他的作坊里的确有一个小窑炉,不过听他说,如果要烧大批的瓷器,他还是要找专门的瓷窑去烧,他只管配料和做出坯子。他的能耐,在于配的料烧出来的瓷器比寻常人要好得多。”
苏昊点点头道:“这说明他懂得配料的方法,瓷土的配料是很讲究的,差一点点微量,烧出来的东西就大相径庭了。这些配料的诀窍,可是所有工匠的不传之密啊。”
郝彤道:“我可不懂这些,不过,听我堂兄说话的意思,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三个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就来到了郝彤堂兄的作坊前。只见那是一间寻常的店铺,两进的门面,外面挂着一个幌子,上面写了一个“郝”字,这应当就是作坊的字号了。走进作坊,可以看到大厅里有柜台和货架,货架上摆了一些制作精美的碗碟盘盏,其中倒真有几件看起来像是玻璃质地的器皿。这些玻璃器皿都是有色玻璃制成,透明度不是很好,不过还挺有光泽的。
三个人走进去的时候,店里一位小学徒模样的人赶紧站起身来相迎:“三位客官,想看点什么?”
郝彤斥道:“小五子,你睡迷糊了,连我都认不出来了?我大哥呢?”
“哦,原来是三爷,小的眼拙,一下子没认出来。”小五子连忙摆出一副自责的样子。其实郝彤一直在外当兵打仗,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丰城来了。他还是前些天随苏昊从乡下来到县城后,到作坊来拜访过一次伯父和堂兄,小五子也就是那次见过郝彤一眼,哪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听郝彤张口说要找大哥,他才反应过来这是掌柜家的堂兄弟。
“少掌柜的在后院烧陶器呢,小的这就给你通报去。”小五子说着就要往后面跑。
郝彤拦住了他,说道:“不必通报了,你带我们直接到后院去见我大哥吧。对了,我先给你引见一下,这位兄弟叫邓奎,是我在军中的袍泽,这位是县衙的苏师爷。”
“原来是邓爷和苏师爷,小的有礼了。”小五子乖巧地向众人行着礼,然后在前面带路,把苏昊一行引到了后院。
郝家作坊是典型的前店后厂格局,前面有一个展示和销售的门面,后面才是制作器皿的作坊。一行人来到后院,只见后院正中摆了一个台子,台子上有一些做好的陶器坯子。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