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阀-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卫也起身还了礼,并没有说什么。张浚又引导王枢跟其他人见了礼,着重强调了郑刚中,然后请他落座。
“王签书此来,想是夏主有话要你传达?”徐卫问道。
王枢一拱手,坦承道:“回大王,昔日大王主动释出善意,于缘边开槯场,恢复通商,与我朝改善关系。这一点,我主是明白的。”
“既然明白,为何还有后头的事?”马扩沉声问道。
王枢此来,一惧徐卫,二怕马扩,但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实是朝中妓ān侫之人,门g蔽我主,再加上女真人弹压,不得已,这才有了后头。”
“呵呵,王签书,你我不是头一次打交道了。北夷让麟府给党项,你们也兴高采烈地接受了嘛,没见为难。”马扩冷笑道。
王枢无奈道:“我主年少,朝政大事多赖辅弼大臣,这一切的事情都出自朝臣。”这也是大宋惯用的手段,凡是事情不对的,都推给大臣,皇帝是没有错的。
徐卫听到这里,正色问道:“前头的事,就不说了。宋辽派出使节前往兴庆,你主为何驱逐我大宋使臣?侮辱使者,形同侮辱国家,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你们不会不知道!”
王枢的头上冒出了冷汗,纵使他巧舌如簧,这件事情也遮掩不过去。正当他无言以对时,张浚在旁边替他解了围:“王签书,宋夏之间,百年恩怨,要说,是说不尽,也说不清的。”语至此处,又转向徐卫道“大王,是是非非且放一旁,咱们务实如何?”
徐卫一扬头,示意他去问。
张浚见状,遂问道:“王签书,你主虽然没见我大宋使者,但相信辽使也将我方要求转告,你们意下如何?”
王枢总算稍稍松口气,答道:“我主会同朝臣相商,已决定即日起脱离女真,终止藩属关系,与宋辽结盟,共图金国。至于,大宋提出的河西四州一府,以及与陕西接壤的九州之地,我方完全照办,割予大宋。”
此话一出,堂上的宋臣们互递眼色,都有欣喜之状。就连不苟言笑的郑刚中,也喜上眉梢。想宋夏百年征伐,前后五次大战,费钱粮何止亿兆?折性命何止百万?最成功时,也就不过是宣和时间,拿下横山一线。但随即西军南下平方腊,北上攻契丹,接着宋金战争又爆发。
党项人不断蚕食西北领土,又将横山一线夺回,甚至还威胁陕西。这二十年来,大宋屡屡丢地失城,但在陕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西军收复了全陕不说,如今又拿回横山一线,甚至还有河西之地!要知道,河西这个地方,唐朝安史之乱时,河西和陇右唐军被征调到内地平乱,吐蕃人趁势进攻。从此,河西被吐蕃人统治了六十年。
直到一个叫张议潮的英雄在六十余年后,率众起义,驱逐吐蕃守将,收复沙州,随后,张议潮接连夺取河西州县。并派遣使者,携带河西十一州地图户籍前往长安,敬献唐天子。大唐在河西设置“归义军”,以张议潮为节度使,至此,河西重归中国所有。此后,经历多次内忧外患,河西地区前后坚持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宋开国,归义军的领袖又上表,大宋仍旧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
可惜,仁宗天圣年间,归义军被沙州回鹘攻灭,河西从此脱离中国。距今,又过百年。可现在,河西又重归中国版图,尽管河西大部分地区,现在实际由辽军占领,但契丹人也白纸黑字写下了约定,承认此地是大宋领土。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西军和陕西文武的功劳,而天水郡王又居功至伟。
王枢停了停,这才提出西夏的要求:“但我方希望和约缔结之日,宋辽分别退兵,不再围西平,至于萧合达,也请宋辽双方弹压,使其后撤。届时,三方再派出使者,共同划分疆界。在和谈期间,也请宋辽双方,约束前线部队,不得进一步扩大事态。”
徐卫嗯了一声,转向郑刚中:“郑宣谕以为如何?”
郑刚中能说什么?一拱手道:“但听大王裁决,下官没有异议。”
第六百八十一章三国同盟
第六百八十一章三国同盟
八月初,宋、辽、夏三方正式缔结和约,三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大金国。夏割河西四州一府,以及与陕西接壤的九州予宋;宋借河西四州予辽;夏中止与女真的藩属关系。随后,宋辽双方,又就萧合达问题展开磋商。
因为萧合达据着夏、石、银、盐、宥五州,现在这已经是大宋领土,而他本身又是受西军庇护,听徐卫节制,所以问题比较复杂。萧合达自己当然是愿意接受耶律大石的领导,共同复兴大辽。但同时,他又不愿意把地盘交出去,跑到河西去跟同胞会合。
不过,让他难堪的是,这件事情他自己做不了主。徐卫的意思是,既然萧合达愿意接受耶律大石的领导,那就把地盘交出来,到河西四州去效命。但辽军方面,虽然乐于接纳萧合达,但是突然来几万人马,伸手要饭吃,也确实负担不小。在经过协商以后,双方都作出让步。
萧合达将盐州和宥州让出来给西军,而夏、石、银三州暂时借给他作安身立足之用。等到将来辽军东征复国,打下了地盘之后,就归还陕西。一切事情谈妥,而西夏割让之地本就已经处于宋辽两军的控制之下,因此只需派出割地使,走个过场了事。
泾原军、辽军、萧合达部,随即撤离西平府,解除了对夏都的威胁。自此,宋、辽、金、夏四方形势大变,女真人被完全孤立!当金廷听闻此讯时,举朝震动!兀样预感到,大金国的麻烦来了……
八月十五,川陕宣谕使郑刚中完成使命,在徐卫亲自送别下,离开兴元府,启程回江南。此人在川陕期间,可以说跟地方上的军政要员相处得并不愉快,因此川陕宣抚处置司的官员都担心,这人回去,可能不会说好话。而徐卫却处之泰然,忙着在收复的各州设置官署,规定统辖,派兵驻守等事。
八月末,在荆湖宣抚使之位久悬之后,杭州行在终于作出决定,以擒方腊而名闻天下的韩世忠被任命为“荆湖宣抚副使”,以岳飞为都统制,以常捷军将领刘佥为副都统制,整顿神武后军,为北伐作准备。
对于提拔韩世忠,朝中争议很大。韩世忠名气虽然大,但他之前只是荆湖宣抚司的副都统,一步登天而拜“宣抚副使”,于制度不合。但赵谌坚持任命,并对其寄予厚望。
在上次北伐失利以后,赵谌很是检讨了一番。认为自己操之过急,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举兵,因此导致失利。此番,他听从徐良的建议,着眼全局,精心筹备,再打就要打出个名堂来!
杭州,禁中,勤政堂。
赵谌正埋首案间,笔下不停,批阅着奏本。皇帝形容有些憔悴,他人本生得瘦弱,再加上脸色苍白,双眼通红,看起来更让人担心。沈择端杯茶轻轻放在御案上,小声提醒道:“官家,夜深了,歇了吧。”
赵谌头也没抬:“你没看到这么多的本子等着批复?几时了?”
“都到三更天了,要不明早再批?”沈择轻轻地挑着灯。
“明天要早朝,下午还要到德寿宫去问安,这些都是几大宣抚司的事,拖不得。”赵谌打着呵欠答道。“有点冷,取件袍子来。”
沈择脸上露出担忧的神情,见劝说无效,不得已只得取了一件袍子给皇帝披上。然后这站在皇帝旁边,看他批阅奏本。赵谌正批的,是淮西安抚司的本子,要求扩充行伍的。他大概也是累了,所以精力不集中,写到李显忠时,仍书“安抚司统制”。
沈择一见,想了片刻,纠正道:“官家,李显忠已升任淮西安抚副使,并非统制。”
赵谌已经把这本批完,放在旁边,听这么一说,拿起来再看,果然是自己写错了。颇有些懊恼地把本子一合,叹道:“人若是不用睡觉就好了,唉。”
沈择看他一眼,小心翼翼道:“恕小奴多嘴,先前官家批的本子里也有好几处笔误。与其如此,不如歇息,养足了精神明日再……”
赵谌连连摇头:“不成不成,拖不得呀。”说着,便将已经批好的本子拿回来,打算一本一本地重新审阅。
但刚翻开一个本子,就有些气馁,随口道:“你既然看出来了,那就把有错有误的地方改改,朕实在不想再回头去看了。”
沈择一怔,脱口道:“这不合适吧?”
“这不是权宜之计么,朕如果再翻回去,只怕忙到早朝还批不完。”赵谌却不甚介意。沈择听了,便不再拒绝,将那摞本子抱到旁边,放在一张椅子上,蹲着批改。赵谌见状,又赐他坐。
没过多久,他便将皇帝的笔误一一更正,赵谌取来看,很是满意,红着眼睛笑道:“亏得你粗通些文墨,替朕打打下手倒也成。再把朕刚批的看看,若有错误,一并改了。”
这两人便在勤政堂里忙活了一夜,才将所有本子批完,等到结束时,却已快到早朝时间。赵谌见此情形,便道:“罢了,就不回寝宫,朕在这里打个盹,你把本子整理一下,到时发往各司。”语毕,便靠在御座上眯了起来。
沈择也一夜没睡,却还得忙活。但他是皇帝最为亲近之人,旁人想操这份心还没有机会呢。皇帝眯了不到一顿饭时间,已到早朝时分,他遂叫醒了皇帝,取来了朝服就在勤政堂里替赵谌换上,然后陪着他去了资政殿。
早朝毕,用了早膳,沈择劝赵谌趁去德寿宫问安之前这段时间,回寝宫去歇息,便赵谌在早朝时,听说川陕宣谕使郑刚中回来了。他挂念着联辽之事,遂转往垂拱殿,召见郑刚中。
沈择一见,知道今天又完了,等皇帝接见完郑刚中,就得马上去德寿宫问安。照例,不可能坐坐就走,得陪太上皇和太后说说话,还得吃了太上皇和太后的赐宴,然后才能走。这么一搞,又到晚上……
第六百八十二章捕风捉影
第六百八十二章捕风捉影
垂拱殿上,赵谌面无血色,双眼窜满血丝,呵欠连连,显然疲倦已极。而郑刚中又久不至,他只得强打精神等着,把那浓茶满杯喝下去,希望能提提神。
一阵之后,郑刚中快步入得殿内,大礼参拜道:“臣郑刚中,宣谕川陕还朝,向陛下复命。”
赵谌使劲睁了睁眼睛,伸手道:“郑卿起来说话。”
“谢陛下。”郑刚中顿首,而后起身以备咨询。
赵谌先没问联辽图夏之事,而是问道:“此番郑卿宣谕川陕,都到过哪些地方?”
“臣自荆湖入川,沿途查访各州府,直至成都。而后,又一路北上兴元,再后则随川陕宣抚司官员往新近夺取的西凉府。”郑刚中答道。
“川陕情况如何?四川饱受供养征战之苦,如今可曾恢复?陕西则久历兵祸,重建情况怎样?各司各地的官员是否尽忠职守?有无触犯法度之事?”赵谌连声问道。
郑刚中遂就自己所见所闻所访,发表看法。他认为,四川地区如今虽然仍旧供养着陕西,但情况已经好转许多。尤其是四川都转运使赵开,在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大变酒法茶法,收效很大,岁增财赋以百万贯计。而陕西的重建,不得不说,可谓神速。就他查访的几个州县来看,徐卫等川陕要员不遗余力地招回流民,又从政策上予支持,使其重建家园。如今在陕西各地,很少看到荒芜的田地,倒是随处可见百姓新近搭建的房舍。假以时日,陕西必能恢复往日繁荣。
至于各司各地的官员,大体上都还算称职。只是比较起来,四川官员的懒散跟陕西官员的进取有差别。他到四川以后,甚至还有地方官向他举劾赵开,说赵开变法搞得很多人破产。但据他查证,情况并不属实,赵开搞掉的,很多都是从前官商一体的人。
总而言之,在陕西收复,狼烟暂熄之后,川陕两地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
赵谌听罢,很高兴,赞道:“从前有不少大臣说,徐卫是武臣,让他代天子守牧地方,恐怕不相宜。如今看来,徐卫还是能行的。”
郑刚中马上接口道:“这正是臣所担心的。”
赵谌听到这句话,很感意外,问道:“怎么说?”
“徐卫确实能行,但问题在于,他太行了。”郑刚中这话颇有些深意在。“臣在陕西,见西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涨,无论官兵,都积极向往收复失地。”
“这,有问题么?”赵谌不解其意。兵强马壮,士气高涨,且将士们都有心收复失土,这不正是朝廷所期望的么?
“臣去时,恰逢契丹人夺取了甘州,双方派出使者在西凉府商谈图夏事宜。”郑刚中道。赵谌对此事尤为感兴趣,动了动身子,安心听着。
“当时臣认为,徐郡王要求的,不外乎就是西军占领的几个州。谁知道,代表川陕宣抚处置司出面谈判的参谋军事马扩一开口,就要河西四州一府,以及与陕西接壤的九州之地!”郑刚中此时提及这事,都还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更不思议的则是赵谌,他连忙追问道:“河西四州,不是契丹人打下来的么?岂能白白送给大宋?”
“臣也是这么想,但意外的是,契丹人居然答应了。双方约定,大宋暂借河西四州予辽军立足,待收复失土之后即归还。”郑刚中道。
赵谌惊喜道:“这岂非好事?”
“陛下听臣说完。”郑刚中提醒道。“此后,宋辽分别派出使者入夏,要求割地。我方使者被驱逐出境,徐郡王大怒,遂派泾原帅司部队会同辽军,以及叛夏的萧合达,三路兵马进逼西平府。
莫说徐郡王大怒,赵谌听到也怒了:“侮辱使者,形如侮辱我朝!正应出兵讨伐,方才解恨!”
郑刚中继续道:“党项人派兵增援,却被泾原军和辽军打得大败,退回城中,坚守不出。夏主被逼无奈,只能派遣使者入陕西,求见徐郡王。”
赵谌听到此处,不禁神往!立时困意全无,击案叹道:“王师深入敌境,败其军,围其城,迫使其遣使求和,所谓扬国威者,无过于此。”
郑刚中诧异地看皇帝一眼,又道:“夏主派出的是签书枢密院事王枢,这王枢到了兴元府,被徐郡王晾在馆驿五日,不予接见。王枢先是每日遣人询问催促,后来自己亲自出面求见,直到第六日,徐郡王才接见了他。”
赵谌听罢大笑:“徐卫当初有心结好西夏,而党项人却不领情。如今党项人求到门下,他自然要端着。”
“会见王枢时,臣也在场。那副场景,臣记忆犹新。王枢以一国使者之尊,在徐郡王面前大气不敢喘,由始至终,低着头说话,几近乞求。徐郡王及本司官员,面责党项种种不是,王枢先是百般狡辩,后来根本无言以对。后来是张浚出面打圆场,才使其有台阶下。随后,答应割十三州一府予宋,并中止与女真人的藩属关系,与宋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金国。”郑刚中叙述了整个经过。
赵谌听完以后,含笑道:“郑卿,朕听你一番言语,种种都是扬眉吐气,你的担忧从何而来?”
郑刚中闻言正色道:“陛下,徐郡王上马能管兵,下马能管民,深得军心,威震四夷。将士敬之若父,狄夷畏之如虎,他若有个想法,则祸事大矣!”
赵谌听得眉头紧锁:“你的话有根据么?莫非你入川陕,徐卫有飞扬跋扈,不尊朝廷之举动?又或是轻视于你,没有礼遇?”
郑刚中顿了顿,如实答道:“臣入川陕,徐郡王亲自迎接,走时,又亲自相送。与臣谈话,颇有礼仪,遇事也问臣之意见,并无飞扬跋扈之态。”
赵谌沉声道:“这就怪了,徐卫行事如此得体,你为何怀疑他有二心?”
郑刚中连忙解释道:“臣并非怀疑徐郡王有二心,只是提醒陛下,不得不防。”
“郑卿,不知是你的话前言不搭后语,还是朕昨夜未眠,失了精神,怎么就听不懂?据你的叙述,徐卫行事得体,敬畏朝廷,然而你又说要防着他,这是什么道理?”赵谌有些不高兴了。
郑刚中好像自己也糊涂了,把所说的话前后一串,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其实他的行为很好解释,大宋立国,便“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这些文官们天生的有一种使命感,他们不止要效忠皇帝,更要效忠这个国家,这个朝廷。再加上“扬文抑武”国策的影响,使得他们对武臣有一种天生的防备和警惕心理。
郑刚中这次川陕走一遭,看到的,都是徐卫的功劳和威风。徐卫一句话,要十几个州府,党项人不敢不给。这让他震惊之余,隐隐不安,始终觉得,这样一个拥兵数十万的统帅太能干,不是好事。
“臣的意思是,防微杜渐。徐郡王权力既大,功劳又高,更兼深得军心,威震边夷,对朝廷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更何况,徐家子弟多在西军中担任要职,而徐相又在朝中执政,岂能不防?”郑刚中最后说道。
赵谌也不知道听进去没有,好一阵没说话,而后才道:“你这话,在朕面前说了就丢,不要外传,影响不好。”
“臣遵旨。”郑刚中俯首道。
“好了,来回也辛苦,去吧。”赵谌挥手道。
郑刚中告退后,赵谌一直坐着没动,反复思索着对方的话。诚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