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以为一个国际刑警组织能奈何得了整个苏联政…治…局做背景支撑的地下军火势力?”
维克多一步一步从阴影中显现出轮廓。当他完全出现在席米恩面前的时候,依旧是那股死亡商人的微笑表情,正在洋洋得意的向对方宣告你输了。
他整理了一下脖颈上的领带,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你输给了你的贪婪,席米恩先生,我想最近的债务沉重导致你不得不铤而走险的那中情局的钱给自己做一笔生意吧?毕竟最近你可是在非洲连续亏损了两批军火呢。但是你错就错在另一件事,不应该私自向我,还有向我身后的苏联宣战。现在这样的情况。你以为还能活着走出去吗?”
维克多转过头,对他身边的那些雇佣的士兵说道,“嘿,朋友,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怎么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的手提箱里所装的应该是一箱子的美元,你们拿这笔钱离开,把人留在这里。如何?我想总比大家兵戎相见死几个人要皆大欢喜的多,对吗?”
士兵互相望了一眼。也明白现在的处境再逞英雄绝对没有好下场,他们互相眼神示意交接了一下,答应了维克多的要求。
“你们将门口的士兵散开,我们好开车出去。”其中一人为了谨慎起见,将席米恩挟持在手中。
“当然,我们说到做到。”说完维克多示意把手门口的士兵让出一条通道。让他们离开。
雇佣的士兵慢慢退回suv,其中一人还用手枪抵住席米恩的后脑勺,直到确认安全之后才抛下自己的雇主,夺路而逃。
果然这群人抢过手提箱之后,非常信守承诺的丢下了席米恩。开车飞驰而去,只剩下孤身一人的席米恩被库尔德工人党的武装士兵重重包围起来。
“动手吧,怎么还不动手?”席米恩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摊开双手,像一个疯子一样大声喊道,“反正落在你的手中注定活不下去,那么你还在犹豫什么呢?”
“你怎么可能这么快死去。”维克多上前一步,拦下那些想要对席米恩动粗的士兵,他非常欣赏这位竞争对手的落魄表情,让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一句话,过去的我不配帮你提鞋,现在依旧不配。
“我还需要从你口中拿到关于中情局高层在伊拉克进行军火交易的情报,关于逊尼派军火交易这件事你们真应该做的隐蔽一些,不然被人发现了破绽之后,你跟那些中情局的高层都吃不了兜着走啊。”维克多假装漫不经心的说道,但是一字一句都重重的击在席米恩的头上,让他不由自主的害怕起来。
恼羞成怒的中情局事后追究下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席米恩。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席米恩故作强硬的说道。
“你当然清楚我说的是什么,现在我要你当着全世界的面将中情局的那点勾当说出来。你可以选择不说,不过我记得你有个私生子,现在正在剑桥大学读工商管理专业,我说的对吗?”维克多目露凶光的威胁对方,一副你要不说就直接送全家见上帝的准备。
“你还知道什么?”席米恩的脸色已经变得灰白,他没想到维克多知道的远远要比他想象的多得多。对方越了解自己的底牌,自己能讨价还价的机会就越少。
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低估了对手。
录像机的三脚架已经支撑了起来,对准了坐在椅子上的席米恩,维克多说过要在全世界披露中情局的阴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口号而已。
“我还知道很多,关于你的一切。如果你愿意将一切说出来,我可以留你和你的家人一命。但是如果你不愿意配合的话,你觉得我跟中情局都会放过你吗?”(。)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部落网()
“我叫席米恩·怀斯,替美国中情局工作。1995年12月4日,受美国中情局情报处副局长布伦南,中东负责人艾米斯主任的委托,帮助中情局高层官员在伊拉克安巴尔省与美军交战的敌人,逊尼派武装力量进行军火销售,我手头上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表明中情局参与到这期违反美国宪法和国土安全的阴谋之中,这份证据会随着录像带一起交付到美国媒体的手中,我是席米恩·怀斯,美国终将会记住我的名字。”
念完这一段话之后,维克多合上了摄影机,他冲着席米恩竖起了大拇指,称赞他为民族英雄,“席米恩先生,你的功劳将会永远被克格勃和美国人民所铭记。当然我一向非常信守承诺,绝对不会动你的家人,不过你也差不多该自我了断了。”
他将手枪塞到席米恩的怀里,看着那张已经绝望灰白的脸,依旧没有忘记再补上一刀,“就算我愿意放过你,我想中情局的那群记仇的家伙也不会放过你,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他们也会将你揪出来丢进联邦监狱里,让你下半辈子过得生不如死。如果我是你,趁早了断,省的受那份罪。”
席米恩望了一眼维克多,再看了看手里的枪,缓缓地抬起手,将枪口抵住了自己的下颚,闭上眼睛,狠下心的扣动扳机。一声枪响之后,整个废弃的工厂都安静了下来。
维克多松了一口气,心里悬着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接下来他只需要将这些东西交给克格勃的情报人员。他们自然能让中情局陷入新的丑闻之中。
所以当美国各大报社拿到苏联克格勃特地提供给他们的秘密证据的时候。表情无一例外都是震惊的。秉持着听风就是雨,喜欢搞个大新闻的西方记者原则,这则录像和证据很快就发布了出去,在社会上造成的舆论轰动很快引来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
马里奥总统现在的脸色别提有多难看,尤其是电视上的新闻记者将这次的向敌人军售事件和前几一阵子埃姆斯间谍案联系了起来,新闻评论员用非常难听的论调抨击了中央情报局。
“中情局原本是要像美利坚的剑与盾一样,守护人民免遭其他势力的侵害,结果他们却反过来跟其他的势力勾结在一起。出卖我们的国家,到底是谁赋予他们这样的权利。”
国土安全局局长麦康奈尔和联邦调查局弗里赫局长没想到自从上次的埃姆斯间谍案之后,两个人居然这么快又再度合作。不过不变的依旧是美国总统马里奥那张阴沉的,不带半点感情的脸。就跟他刚才照本宣科的念完那些时政点评员的话一样。
“你们应该知道,这次的中情局贩售军火案件给我们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好不容易才平息了埃姆斯间谍案造成了社会舆论浪潮,现在又发生了这样一起恶**件,中情局这是准备将我这届的美国政府往死路上逼迫吗?”
马里奥总统直接将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扫在地上,发泄他的不满和愤怒。将多伊奇赶下台之后迟迟不设立中情局新任领导就是为了多一点时间让其他人反省和整改,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变本加厉的打起了军火贩售的主意。
“调查结果怎样了?”马里奥向弗里赫局长挥了挥手。示意对方直接汇报,不要废话。
“除了开枪自杀的布伦南副局长之外。中东局势负责人艾米斯主任非常配合的给出了所有参与者的名单,现在联邦调查局正将名单上所有人逮捕捉拿归案,想必不久之后就能知道结果了。”趁着有机会弗里赫连忙拍一下马里奥总统的马屁,“我想总统也一定非常希望早日结束这起事件,将舆论给压下去。”
“不过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负责美国国土安全的麦康奈尔还是像之前一样,说话直接了当,“真要追究起来,这起黑色军火事件牵涉的人员非常广泛,包括他们的军火供应商,甚至牵涉到了一些国内的军工巨头,接下来就是一些国会的议员,他们或多或少都间接的参与到了这起事件之中。”
“恩,这件事我知道了。”马里奥总统揉了揉额头,随口说道。事实上事件刚发生的时候五角大楼内部就有人开始向马里奥联合施压了,试图将这些事情控制在中情局的内部处理,而不是扩大打击面,牵扯到一系列的利益网络中去。非常明显的意图,就是将中情局的那些人当做弃子舍弃掉。
“这次的事件是中情局内部丑闻,一定要将调查控制在中情局的内部,不要将打击面扩大化。严肃处理事件的直接负责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再对中情局进行一次大清洗,再裁换掉一些特工和雇员。”马里奥说道。
经过之前那一轮的审查之后,中情局现在已经士气低落涣散,而马里奥的新审查将会把中情局几十年来建立的辉煌成果一夜之间全部摧垮。
但是一向不待见中情局的联邦调查局局长非常乐意做这位摧垮中情局的凶手。
马里奥总统沉吟了一下,慢慢说道,“之前中情局拥有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我想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们的权利,由国土安全局继承中情局的某些权利和义务。”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麦康奈尔有些防不胜防,他朝马里奥总统点了点头。弗里赫局长有些艳羡的望了麦康奈尔一眼,这意味着国土安全局将来无论是在白宫还是在五角大楼,他的政治地位都会比现在高出许多。
难道马里奥总统开始准备放弃中情局了吗?
想到这里弗里赫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就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两次重大的丑闻事件已经让马里奥总统对中情局失望透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国土安全局将会成为美国政坛上的新星部门,下一个中情局吗?(。)
第三百九十九章 朝东欧扩张()
中情局的全面整顿换来的就是苏联克格勃在中东势力的疯狂扩展,在中情局特工撤离了某一片区域之后,克格勃的情报人员就迅速填补了那片区域的情报空白,就像一群饥饿疯狂的蝗虫群一样蚕食着一切,就连克格勃对外情报局的局长也向克留奇科夫主席抱怨说外派的特工实在太少了,很难弥补中情局突然收缩规模之后克格勃接手的空缺。
现在的中情局已经是到了岌岌可危的状态,没有被克格勃击垮的他们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接二连三的政治丑闻之后,马里奥总统已经开始着手起草法案,废除中情局的某些权利,转而让国土安全局接手一些海外任务。中情局的好日子终于要走到头了。
这是亚纳耶夫最希望看到的局面,中情局的落败意味着从1991年以来克格勃被压制的局面将会改变,首先就是作为美利坚宣传机器的中情局终于停止了向苏联进行舆论和意…识…形态颠覆的战斗,一时间所有的渗透都停止了,也让一直保持着紧迫感的宣传部门松了一口气。终于暂停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
当苏尔科夫被亚纳耶夫召见的时候,他还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一进入政…治局办公室的时候,亚纳耶夫已经在等待着他的到来。亚纳耶夫将那一份关于中情局的捷报摆在苏尔科夫的面前,朝这位克里姆林宫的灰衣主教笑着说道,“苏尔科夫同志,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苏尔科夫拿起了那张轻薄的纸,上面的内容正是最近自己反复揣度的一个结论,他有些惊讶的说道,“中情局又出事了吗?”
“是的。而且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的多,美国总统马里奥对中情局彻底的失去了信心,不再打算依赖中情局进行情报搜集,而是转交给国土安全局。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你们要把握好机会,因为暂时没有人跟我们抢占舆论的高地了。”亚纳耶夫说道。
“亚纳耶夫总书记一直放心不下东欧。是吧?”苏尔科夫谨慎的询问道,亚纳耶夫将自己特地从办公室叫过来绝对不是为了让自己看一篇捷报那么简单,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的秘密。
“是的,东欧,苏联曾经的势力范围。现在不是当墙头草在两头观望,就是直接投靠了北约,成为他们成员国其中一员。并且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野心勃勃的想要在东欧的北约国境内建立反导系统拦截我们的战略弹道导弹,总而言之,东欧的形势比任何时期都要严峻的多。”亚纳耶夫叹了一口气。很多看似没有联系的胜利都在为争取东欧和中欧而做铺垫和准备,亚纳耶夫不指望改天换面的那些人会在一夜之间重新换上红色旗帜,但最起码要让他们变成亲苏联的政权。
“不单单是我们要在东欧扩散影响力,舆论造势也非常重要,懂了吗?苏尔科夫同志。宣扬东欧与苏联友好这种老掉牙的古板模式早就应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真正能够拉拢他们的方式,是对某些政策的支持,尤其是对苏联有利的政策。”
“总书记的意思是?”苏尔科夫并不是很明白亚纳耶夫模糊的暗示。他希望可以进一步的提点自己。
“打个比方,之前罗马尼亚官方发布的禁止宗教难民进入罗马尼亚的新闻。苏联就应该采取支持的态度,博取罗马尼亚方面的支持。在关系没有实质性突破之前,大谈两国友谊和历史传统都是扯淡的话,不如在某些争议性的政策上保持惺惺相惜的一致性,反而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亚纳耶夫所表达的意思分明是没有在一起说过别人的坏话就不算朋友,但是苏尔科夫觉得亚纳耶夫的这个比喻非常的有趣。
“在反宗教和反难民这两方面。我们必须与东欧和中欧人民保持一致的步调,也就是反对到底。尤其是自1991年来全球性经济低迷至今,欧洲非但没有摆脱疲软的情况,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而欧洲的资本家则希望获取更多的低廉劳动力成本,纵容难民进入欧洲。这完全就是在损害欧洲底层人民的利益,来满足他们上层的那一点私欲。”
苏尔科夫点点头,的确苏联因为宗教政策的强硬态度已经被欧洲那些圣母黑的快要变成罪恶的独裁者了。但是苏联依旧不留余力的宣传他们的政策,无神论至上,任何信奉牛鬼蛇神的都该送进喀山去接受精神病治疗。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推演一下以后可能会发生什么?无法让经济复苏的欧洲只能任由情况恶化下去,被压制的人们起身反抗,要么往工人暴动的方向发展,要么往军国主义的右翼政权靠拢,最终的结局不过是出现一个斯大林或者出现一个希特勒而已,而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都是将那些来自利比亚战乱地区的难民送进古拉格或者毒气室,就像当年他们对待犹太人那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我明白了,亚纳耶夫总书记。”总书记的话点醒了苏尔科夫,他急忙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你的意思是不停的向欧洲人民宣扬反难民反宗教主义入侵的思想,继续让欧洲的矛盾激化,为红色主义的生存缔造土壤,等到差不多的时候,欧洲将会掀起一场革命和战争。到时候我们趁虚而入,重新建立起一道保护世俗世界的红色铁幕。”
亚纳耶夫的严肃的说道,“是的,欧洲忍受够了的人民将会拿起武器,驱逐入侵者的战争,难民们手中犯下的罪孽,迟早要被偿还,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历史将返还所有人一个公正的结局。”
“没有任何一个宗教能阻拦人类文明的发展,绝对没有。”
(撒旦诗篇的作者项上人头已经被伊朗悬赏快四百万美金了,不知道我这本书要是被他们那群人知道了,能悬赏多少钱?)(。)
第四百章 天主之矛()
西欧各国某些难民聚集区已经开始呈现出国中自治区的态势,大量的利比亚难民聚集地点的治安正在迅速的恶化,他们不但与当地的民众发生冲突,与西欧各国的法律和警察也发生了冲突,正如那些不堪其苦的民众所言,这些人就是一群该死的蛀虫,他们占据了我们的生存空间,还要让我们忍受他们的习俗。
希望能够分担一下难民负担的西欧国家自然想到了中欧和东欧诸国,希望他们能够接纳一部分的难民,甚至德国总理科尔还想到了更加阴损的招数,如果东欧或者中欧国家想要加入北约,成为北约成员国,必须接纳一定数量的难民,以显示自己的“诚意”。同理北约成员国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也必须接纳一定数额的难民,这是“任务”。
德国这招不但自己装逼要跪着装完,还拉别人一起装逼的做法深深地刺痛了未加入北约成员国的都中欧和东欧诸国的心,以至于对所谓的西方小圈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排挤,尤其是波兰,对科尔的做法深恶痛绝。
波兰新上任的总统亚历山大·克瓦希涅夫斯基来自波兰社会民主党,他所在党派的前身则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可以说这位出身于前波兰**的领导人非常明白波兰现在的境地。
当初德国试图通过德意志银行来向东欧和中欧施加影响力,施展类似德国版本的马歇尔计划,但是这项计划还没运行多少天。德意志银行董事会主席阿弗雷德。赫尔豪森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一场政治暗杀之中。虽然之后的调查证明是德国红军组织所做的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