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里程碑
  “里程碑”的命名思路缘起自“质量关系”。当量的增长达到了质的地步,就可以说“里程碑”树立了。高速公路上每一公里就该是一个里程,是否也要树碑呢。
  6。还行
  这个词与“凑合”、“一般”、“那么回事儿”一样,表达出随遇而安的心态。恶俗之处在于不带任何信息量,毫无生机地袒露说者平淡无奇的生活和思想。不仅是生活与思想的“还行”,而且是汉语口语上的“还行”。后者更是说明对汉语丰富变化毫无兴趣,而任意处理自己的口语资源。
  7。天王(天后)
  “天王(天后)”的流行应该是港台娱乐界的创造。越是面积小人口少的地方,其中的娱乐明星越是要封上这样的名头,反而更加显出小来。
  8。美女(帅哥)
  凡是女孩一律恭称为“美女”而不是“小姐”,凡是男子就送给“帅哥”而非其他。满天飞的美女让审美的价值跌落到历史最低,使得真正的美女找不到美的方向,从而削减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度美女(帅哥)的真实数量。
  9。炒作
  它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对过度宣传的蔑视变成了怀疑主义者的口头禅。不炒作同样可以是刻意的沉默,也是一种炒作。
  10。总
  不知什么时候起,“张总”、“李总”、“王总”到处都是,大家都成了“总”、“老总”,似乎身份地位马上就直上重霄九了。
  总经理、总监的头衔已经像扣帽子一样成了社交场合和单位内部的称呼习惯。不管怎么说,“总”什么总比“老”什么要好听一些吧。
  11。你老家在哪儿
  这是一句中国人初次见面必问的话,和以前的“吃了吗”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后者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而消失,前者却一直保留下来。
  为什么老家在人们的心目中那么重要呢,那不过是父辈的出生地而已。可能是时代的发展使人更喜欢找寻自己的本源,于是互问老家就成了寻根探讨的开端。
  然后就是:
  哦,我去过那里。
  风景怎样?
  小吃如何?
  姑娘漂亮吗?
  12。为××而奋斗!  
  这种口号还是经常能在各种会议的发言稿上看到,听到。那些写稿的人似乎根本就没想要去奋斗,因为这么重要的实践词汇被这么轻易地说出口,丝毫不费力,也就说完就算。最后,被奋斗的往往是下一篇发言稿。

二、符号话语(2)
同理的还有:作出××的贡献,努力××到底……
  13。战线  
  这种革命时代的词汇如今依旧没有褪色,到处都是“战线”。什么公安战线、稽毒战线、防洪战线、反黄战线……甚至比战争年代还要多呢。
  类似的还有:“战役”、“斗争”、“号召”、“动员”、“运动”等。
  但“战壕”可能是没了,因为一说它满身满嘴都是土。
  14。某某酒量不错滴  
  我很奇怪,为什么人们喜欢把餐桌上的第一句夸奖用如此的方式送出。在我们这个崇尚喝酒、几乎县县都有自己品牌酒的国度里,能不能喝酒、酒量如何,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性。
  某某酒量不错滴;
  某某还是很能喝滴;
  菜可以不吃,酒一定要喝光;
  瞧不起我是不是,来,干;
  你怎么这么没酒德啊;
  吐了再接着干;
  ……
  15。广场与嘉园  
  那些房地产商如今成了新地名的命名者了。
  广场、嘉园、工社,大量的地区新词汇充斥在广告牌、电视上。
  还能说什么呢,没有典故的这些地名将抹灭很多东西,而我们以后更需要把怀旧当成一种时尚了。
  繁体字都哪儿去了
  繁体字都哪儿去了?都随着故宫国宝渡海到台湾去了,移居到东南亚、美加的华人区去了,到国粹书法中躲着去了。我们还可以在日文、韩文中看到那古老的文字,就是没有了亲切的读音。
  “”里面的心没有了,还是爱吗。
  “”里面的内容被拿空了,厂将不厂。
  幸亏“”只变成了国,要不,国将不国啊。
  繁体字到简化字,那就像朝代的更迭。一个朝代不仅有自己的新年号,而且还要有新文字。只是那夭折的第二代简化字更像是在荒诞不经的年代里的怪胎。
  “菜”字写作:草字头,下加“才”;
  “赛”字变成:宝盖头,下加“西”。
  其实我们的那些文字专家是想把汉字逐步拼音化的,简化字不过是一个过渡。第二代简化字更是一个过渡,看上去那么像汉文化圈里的。在那个不经的年代产生出来的简化字里,很多都是现在认为的错别字、白字,我们不禁哑然失声,原来如此。
  汉字的简化,丢失了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是仓颉的智慧,更是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就像我们拆掉了北京城的城墙,除去不能理解那些保留下来的寺庙祭坛外,还丢掉了祖先给我们创造的风水。
  汉字的简化就像一九六六年那样,把两代人那么截然地分开了。我们不再认识那些古文字了,除非你去练习书法。我们对古籍敬而远之,对港台歌曲里的繁体字歌词却可以轻易明白。下工夫的地方就是不一样啊。
  当简化以后的汉字被当成真正的汉字的时候,繁体字看上去就显得那么不舒服了。如同我们只能在宾馆里看到服务员身上穿的唐装。而在一般的场合,穿唐装的也就跟服务员似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好转了,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唐装上的楷书,还见识了汉服上的隶体。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呼唤繁体字的回归呢。繁体字不是注定要作废的第×套人民币,也不是等待升值的古董。其实,它就是两个分开的隔着海峡的简化字啊。
  时光斗转,转眼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当年的五笔字型震动了天下,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字简化的主要意义消失了。如果通过键盘能如此轻易地输入汉字,那么或简或繁又有什么呢。
  从繁到简,民族就脱了一层皮,裸露在西方的烈日之下。那些繁体的皮屑,被冲到了长江、黄河里,被大海输送到了海外。繁体字和一九四九年以前的中国、和唐人街、和一国两制关联在一起,也和那些以敦煌莫高窟文物为代表的流失文物关联在一起了。 。。

二、符号话语(3)
标语的潜意识
  中国的很多标语一般来讲是纸老虎,很吓人。有些鬼符的意思,可能是专门用来吓鬼的。至于人,看得多了,也就不怕了。
  进而言之,那些标语大多在宣传国家和当地政府以及标语墙所有者的政策、想法、观念、广告。这些内容混合在同样一种文体当中。
  宣传国家人口政策的,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男人的地位依旧强大)
  见证怀孕,持证生育!(中国的证实在是太多了,建议一证制)
  坚决打击流产女婴!(应该补上“的行为”)
  一人结扎,全家光荣!(启发人们的荣誉感)
  引导生育生产活动的有:
  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迎合农民心理的佳作)
  结贫穷的扎,上致富的环。(加:今天是个好日子)
  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把孩子与狗熊相提并论,呵呵)
  还有一些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标语口号也是耐人寻味,如:
  '贫困县'我们的工作重点是管好两个口,填上面的口,堵下面的口。(贫困并不限制想象力啊)
  '归还农业贷款'人死债不烂,父债子来还!(太狠点儿了吧)
  谁侵犯投资者,谁就是人民的罪人。(谁能代表人民)
  农村信用社是老百姓生活的贴心人。(还好)
  不娶文盲妻,不嫁文盲汉!(和文盲结婚就不能帮助他脱盲吗)
  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养儿不读书,就像养头驴!(狠)
  在这些标语中,能够看出政府和民众(公民)都想通过标语这个政治文体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意志。
  至于有用没用就另说了,至少能起到起码的心理调节作用吧。
  再看打击违法犯罪的,这些标语的修辞方式就是“吓唬”:
  坦白从宽,回家过年;抗拒从严,牢底坐穿。(一点不符合新的法治精神,但却把坦白不坦白的结果说得很直白、形象,而且直指人心)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玩火自焚,而且牢房里没火柴)
  横卧铁轨,不死也要负上法律责任。(果然是吓鬼用的)
  抢劫警车是违法的!(这就不仅是吓鬼了,还自己吓自己)
  武装抗税是非法行为。(给自己壮胆儿)
  私设路障违法,拦路抢劫判刑。(普法教育的废话)
  偷税漏税,来世罚做尼姑。(诅咒式)
  不怕死的就到十八里乡来作案!(简直就是空城计)
  坚决打击挑脚筋。(具体指出了可怕的罪行特征)
  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分析
  如今,一切都要被冠以“新”。“新问题”、“新时代”、“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模式”、“新现象”、“新思潮”、“新写实”、“新权威主义”、“新左派”、“新农村”、“新新人类”。这些“新”真是“中国特色”。
  而更多的中国特色体现在新创词汇上。这些新词汇的创造完全可以和网语(在后面有专门论述)相媲美,那么我们又何必要反对网语呢。
  “大话”、“戏说”、“Q版”、“非典型”,目前是形容各种人生事物和文艺对象的流行性定语。“大话” 、“戏说”起于对港台一些影视作品的定位。“Q版”则是从QQ开始的,是即时性网络创作作品的一个标签。而“非典型”来自二○○三年肆虐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从此“非典型”爱情、“非典型”生活、“非典型”小资在病毒消失后逐渐盛行。
  当年的白话文运动将口语当中的白话应用到书面,使得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时能方便、明白地陈述、引用。此后,每当社会出现大动荡,也要殃及汉语,新词不断。到如今“海龟”晒成了“海带”,便是白话文运动继续深化的物证。

二、符号话语(4)
创造新词,意味着我们对传统语言不满,传统汉语不能表现我们要说的东西。看看中文版的《存在与虚无》,翻译家在诠释萨特的哲学术语时可谓是翻遍了道家典籍,可能是因为他觉得存在主义和老庄近似吧。但从翻译的效果来看,还是相当拗口,可以想见翻译家在意译时那副痛苦的表情。想想如果汉语足够丰富,是否能轻松一些呢。
  以前中国管“失业”不叫“失业”,叫“待业”。既然是待业而不失业,那就没有所谓的“失业率”了。现在还不叫“失业”,叫“下岗”。于是就有了和“待业”相呼应的“再就业”,就像把“遣返”改成“劝返”。“转制—买断—下岗—再就业”,一连串的大喘气,都是为国企解困而制造出的新词汇。
  中国社会每当处在转型期都会出现词汇紧缺的情况,洋务运动、“五四”、“文革”、改革开放,于是大量的翻译家、学者、留学生和商家、政客就投身其中,为丰富民族语言出把子力气。现在,又多了网络和媒体的贡献。
  要论啥是中国特色,其实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件中就能觅出一二。看看那些开始还羞涩地带着引号、后来就大胆地摘掉引号的词语,中国特色真是呼之欲出。所以只要这些词语在中国,特色就不会褪色,而任何新词汇都只会为其增色。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我所受的唯物主义教育当中,最著名的一句莫过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它也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不时萦绕在我的耳畔。一到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祭出“XXX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
  北京胡同的繁荣、衰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楼市不是唱衰的,客观的东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房价的下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依法行政反映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价值回归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牛市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专家:结构因素决定房价虚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此外还有,中国足球之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XXX也是SEX(性)的隐晦标志。所以,SEX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靠,美女爱大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我们在中学所受的哲学教育可怜巴巴的,于是,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需要采取某种哲学态度去观察和判断时,我们就茫然若失、自我罔存了。除了条件反射般或追忆似水年华似的想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外,还可能想到:
  这是客观规律;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物质决定意识;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量变导致质变;
  质的飞跃;
  一分为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螺旋式上升;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
  中国人基本上没受过什么哲学教育熏陶及思维培养,自学者除外。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就只能停留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我之所欲言,已言古人口。
  当代,中国的思想传播确实更多元了,而且经常会发烧一般出现热潮。像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丛书,三联书店学术文库丛书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当代学术思潮译丛为代表,并出现了“萨特热”、“弗洛伊德热”、“罗素热”、“尼采热”。其实,这些西方思想、哲学、学术思潮的兴起,在中国二三十年代就有过一次、热过一回了。
  虽然九十年代的中国人跟随经济上的治理整顿而更加务实、注重自己的利益,但这些却使得社会更加多元化了。而在这样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结构下,中国的哲学却还是那样的一元。这就好像满桌子都是菜,是川鲁粤淮,是满汉全席,可我们只有一种味觉。干着急啊。这么丰富的社会现象,这么多的利益角色,这么奇特的现实结构,这么独特的文化变态。而我们除了西方那几只水晶调味瓶之外,哪里去找自己的舌头呢?
  

三、称呼(1)
叫与被叫的关键词
  1〓民
  〓草民(贱民)
  在封建时代,草民是一个很卑贱的称呼,像草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想想看,火可比草厉害多了。而在书法里,草书被认为是最难懂、最体现人个性的。但草民还是草民,命如草芥。
  一般越贱的东东,生命力就越强。草虽然很贱,却很有生命力。草民也一样,虽然随风摆动,被当权者践踏,但依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农民
  居于中国大多数的农民是最大的中国力量。共产党革命,就是一场农民革命,和工人阶级毫无关系。农民革命有着它固有的特征:循环往复。
  三十年前的改革也是从安徽凤阳农民土地分产到户开始的。这显示了农民试图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一种拼死努力。民主选举试验田也选在农村,美其名曰“基层选举”。但这也显示了农民对自身财产和生产刻骨关心。一个叫李昌平的乡党委书记写下了《我向总理说实话》,说的就是三农问题。
  “农民”、“乡镇企业”有时被人当成了骂人话和贬义词,意思是土老帽儿、残次品。这么说的人请记住,也许你是城市人,但你八辈子前肯定也是农民。
  〓网民(暴民)
  网络信息虽然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却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可能。这跟纸质媒体完全不同。另外,网络上的自由度显然是比现实世界要大很多,虽然现在比以前要小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正是这样,才使得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上网,成了网民。
  网民当中的一部分人被叫做“暴民”。被叫做“暴民”的网民以键盘为武器,以口水为子弹,以验证码为扳机。他们虽然无聊,但不少人还具备基本的道德良知。而在现实社会里那些袖手旁观的人,只是他们中的一些人。
  〓刁民(顺民)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似乎就是起来造反的农民了,因为穷则思变吧。
  但不能不提,王海才是典型的刁民。他不是推翻一个制度,而是利用一个制度,造了商家的反。
  还有更多的刁民去了法院,有因到地铁里上厕所被收费却没有发票愤而起诉的,有像秋菊一样打官司的,有民告官行政不作为的。
  刁民不愿再做顺民的原因,或者是尝到了当刁民的甜头,或者是这个社会给当刁民提供了不必铤而走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