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然是老办法,到群众中去,即到渔民中去。既然世上没有翻不过的山,也就没有过不去的海。从平津南下时的口号叫“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不打下海南岛,算什么解放全中国?这个海南岛不算什么,那边还有个台湾呢。
  到渔民家里去唠,也请渔民、船工来谈。渔民告诉他每年正月到清明,琼州海峡都是北风,或东北风,渡海最为有利,帆船顺风顺浪,一夜可达对岸。过了谷雨就是南风了,南渡就是逆风了。琼州海峡每月有两次大潮,每次退潮后3天内流速较小,即使无风,也可摇橹划桨通过主流。他问得认真、仔细,渔民、船工讲得也不含糊,并请其中有经验的老船工参加气象海情调查小组。他知道他必须靠天打仗,天老爷和龙王爷谁也得罪不起,必须实心实意与它们套近乎、交朋友,摸透它们的脾性。
  听到“机帆船”三个字,就像第一次听到“潮汐”一样生涩而又新奇。渔民就告诉他,机帆船就是在较大的帆船上装上机器,有风用帆,没风开动机器,这一带跑商的大帆船差不多都改成机帆船了。又讲日本鬼子当年侵占海南岛时,军舰不够用,就是从雷州半岛和北海一带抓机帆船去的,在海南岛临高角登陆的。那里有片大沙滩,帆船一下子就靠上去了,渔民差不多都去过那里。

第五章 跨海之战(2)
郑需凡永远是那么精明,去街上旧书摊买来那么多沿海地志、气象、海情资料,连清朝的《航海手册》和“潮汐表”也买回来了,一些海战资料自然也少不了。各师团也都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从盟军诺曼底登陆到郑成功收复台湾,韩先楚都反复研究。诺曼底登陆是现代化装备,就显得近而遥远;郑成功收复台湾用的是木船,虽然遥远却有更多的可比性。而更具现实意义的,自然还是日本鬼子侵占海南岛的战例。当然,也要研究3野10兵团攻击金门失利,登岛部队全军覆没的教训。
  诺曼底登陆需要月亮、潮汐和日出时间的合适结合,预定的6月5日、6日、7日符合这种要求,具体为哪一天还要依天气情况而定。海南岛登陆预定为4月15日、16日、17日中的一天,道理也是一样。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的韩先楚,没必要也不可能成为海洋专家,但对渡海作战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他都必须了然于心。
  那3个多月里,是韩先楚战争年代吸烟最多的时期。
  渡海作战,船是关键。
  韩先楚一到海边就到处望船,却是一片汪洋,一只不见。敌人从雷州半岛撤退时,将沿海一带各种船只,或者劫走,或者烧毁。渔民的一些小船侥幸躲过了,也都藏到一些小岛屿和港湾里,不敢露面。茫茫大海上,没有一丝帆影和活气儿。
  赶紧成立“动员船只工作队”,分头去做渔民的工作。光有船不行,还得有船工,一块进行动员。这是渡海作战的头等大事,不光是“动员船员工作队”的事,也是全军上下都要时刻留心、抓紧的大事。
  从涠洲岛过来个渔民,说那里有敌人劫去的400多只双篷双桅的大船。一侦察,守军只有500多人。韩先楚立即让解方组织一次夺船战斗,一举攻占涠洲岛。这样,连夺带征集,到渡海作战时,40军已有1000多只船,动员船工1400多人,不但保证了40军主力渡海作战,还接应了43军的后续部队。而此前由于准备工作抓得紧、做得好,两次偷渡都先于43军。
  还成立了改装机帆船的工厂,把美制10轮卡车发动机拆下来,装到质量好的大帆船上。从地方招募一些技术人员,还在部队发现许多人才。参军前当过木匠、铁匠的不用说了,还有汽车司机、旋床工人,甚至有开过轮船的。一个军5万人,也是藏龙卧虎,什么角色都有,就看你有无眼力,能否发现。    第一只机帆船改装好后,韩先楚亲自登船,在港内外试航、检验,了解技术性能。
  韩先楚总觉得就那么把火炮运过海去,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应该让它们在海上就发挥威力。有人说船小,又是木壳,不行。试了几次,如何架设这第一关就过不去。他说别泄气,世上事都是人干出来的,什么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把野炮、山炮、战防炮、机关炮都装上去了。这支由15艘土炮艇组成的炮艇大队,在攻占涠洲岛和掩护渡海作战中,都起了重要作用。
  海滩上,荡秋千,走浪桥,转“迷罗”,用竹子捆扎救生圈。海里,练游泳,练射击,练登陆,练划桨摇橹,练堵漏,练水中自救、互救。白天练,晚上练,歇人不歇船。练单兵动作,练单船动作,练“四组一船”或“六组一船”,先近航,后远航,先单船,后多船。练多船联合演习。泰多船起渡、登陆动作,重点练习航海队形,海上联络和各种情况如可处置,如遇敌舰、空袭,或是掉队、触礁等等。土炮艇大队练习如何户航,攻击敌舰,特别强调近战。

第五章 跨海之战(3)
无风三尺浪,船小颠簸大,提高射击精度是个难点。352团1营连士兵吴志诚,无论风浪多大,总趴在船头盯着海浪。一个浪过去,后面海浪又涌上来,船头把波浪劈开,浪花顺着船底两侧滚过去。就在这时,他感到船身能稳定一会儿,一般能数六个数。用这个时间瞄准射击,动作快,可以打出两枪。
  当1营教导员张仲先讲到这个经验已在全营推广时,韩先楚高兴地讲要在全军推广。
  张仲先又讲如何打消沉船顾虑。2连用只破船进行试验,那洞堵不住,水也排不完,眼看要沉了,都往水里跳。第二次试验前,先讲木船在海上目标小,不易被打中。万一打漏了,也可用木板、被子堵塞修补,实在不行了,也严禁跳海。为了说明水的浮力,他们在岸上称一个人113斤,站在水里再称只有11斤。一根丈二长的桅杆,在水中可以浮起8个人。只要沉着,不慌张,即使船修补堵塞不好,只要抓住一块木板什么的漂浮物,就有获救或登陆的机会,而一上陆地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韩先楚将1营的经验归纳为“积极、*、实验”。他说这就叫实践出真知。有了这种积极性,发挥军事*,群策群力,我们就能摸透大海的脾性,把我们的部队变成一支“陆军海战队”。
  部队官兵80%左右是东北人,开头普遍的难题是晕船,海练的第一关就是过晕船关。可怎么叫过关呢?也是这个352团l营,因最先偷渡过海成功而被授予“渡海先锋营”称号,偷渡中极少有人晕船,在这方面自然堪称过硬的了。可在解放海南岛后又北渡时,那船还大,因精神都松弛下来了,一个个晕吐得一塌糊涂。
  韩先楚每天与渔民、船工交谈,到各师团去转。常常是一天的海练结束了,他还坐在海边,在海风和涛声中望着,想着。
  长乐村战斗后,韩先楚率689团过平汉路,到冀南开辟抗日根据地。冀南平原一望无际,官兵净吃白面馒头,吃得那个香啊,他却味同嚼蜡。从山区到平原,环境变了,这仗怎么打?后来到东北,冰天雪地,他又学会了怎样与天老爷和土地爷打交道。南下后,大都是北方人,水土不服,中暑、拉肚、打摆子、生疥疮,这些好像不起眼的小事,他从一动身时就想到了。
  一位英国军事理论家说,地形是一本伟大的独一无二的兵书,一个人如果不会读这本书,他就不可能成为将军。
  从参军那天起,韩先楚就在枪林弹雨中学习战争,也把天候地理这本兵书读啊读啊。
  而此刻,能把大海这本兵书读到这个份儿上的,韩先楚当为中国将军第一人。
  不眠之夜
  1950年3月5日19时,352团1营的14只船,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团长罗继福率领下,从徐闻县灯楼角启渡了。
  韩先楚站在海边沙岗上,直望到基准船上的红灯在海上消失了,还久久不肯离去。
  这是我军第一次偷渡琼州海峡,是对三个多月来的海练最真实、全面的考核、检验。成败利钝,将直接影响到官兵渡海作战的信心和上级领导的决心。
  回去路上,他不时让司机停车,掏出手绢扬在空中,试探风向、风力。
  这一夜,他觉得这世界上最宝贵、最亲爱,甚至比空气都不可缺少的,就是这东北风了。
  上半夜收到苟在松的两个电报:“风向好,船速快!”“各船联络很好,前进顺利,离开北岸200里。”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跨海之战(4)
谁知刚过零点,突然来电:“风停,摇橹前进,船速很慢。”他跑出屋去,咦?东北风依然呼呼吹刮着,那海上怎么却没风了呢?活见鬼了!可无论见了什么,他都知道“帆船有风一条龙,无风一条虫”,“有风行一天,无风行一年”,天亮前是肯定到不了登陆点了,而这又将意味着什么?  上午11点多,徐闻观察所报告,西南方向发现敌机。接着,潜渡营发来电报:“发现敌机、敌船!”  从此以后,3天3夜,杳无音信。
  也不无好消息。与潜渡营同时进行的攻占涠洲岛的战斗,大获全胜。这虽是一次旨在夺船的战斗,却也是一次攻岛战斗,拔除了敌人的前哨据点,并首创了木船击伤炮艇的战例,意义自然非同寻常。可对全局举足轻重的,毕竟还是潜渡营的行动啊。
  在那以烟代食代寐的3天3夜里,韩先楚把什么样可怕的结果都想到了。不过,有种声音却一直都在执拗的告诉他:会成功的,一定会成功的!
  果然,琼崖纵队来电,告知潜渡营已经登上了五指山。
  原来,风停后就开始划船前进,小铁锹、木杆、枪托和饼干箱子的木板,都成了桨橹,时速不下5公里。这样划了12个小时,快接近海南岛西侧的白马井登陆点时,四架敌机出现在船队上空,几十只机帆船也从正面和两翼逼来。潜渡营官兵立即脱掉军衣装成渔民。见敌船上挂红旗与敌机联系,我船队也立即挂上红旗,敌船挂了白旗,我们也挥动起白包袱皮。敌机、敌船分不清敌我,潜渡营顺利靠岸登陆,突然开火抢占滩头阵地。前来接应的琼崖纵队也在敌人背后打响了,全歼敌人一个营后,就向五指山根据地转进。只是因为登陆时,电台被海水浸湿不能发报,与雷州半岛失去了联系。
  大海是可以驾驭的!
  3月26日19时,一个加强团分乘81只帆船,开始第二次潜渡。  这一次的登陆点,不是海南岛西侧,也不是东侧,而是在敌人防御正面的临高角一带。这种带有强攻性质的潜渡,就是要试探一下敌人重点设防地域的虚实。
  上半夜顺风顺流,下半夜风向突变,海上又升起大雾,联络信号失灵,43只船分散漂流。渡海指挥员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和琼崖纵队副司令马白山所乘指挥船,和一部分船只在玉包港登陆,余皆在两侧宽达20余公里的宽大正面分散强行登陆。敌人调集4个团兵力,在10余架飞机配合下,企图合围歼灭我军。经数次突围战斗,于29日下午,渡海部队与接应部队顺利会师。
  韩先楚认定大规模渡海作战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那烟却一枝接一枝抽得更凶了。
  因为谷雨眼看就要到了,上级指示却依然是继续分批偷渡。
  要不是他极力推动,海南岛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台湾?
  海南岛战役一波三折,最初的方针是在广州2月会议上确定的。
  2月1日,会议在广州军政委员会的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广东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第一副司令邓华,副司令兼参谋长洪学智,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40军、43军的军政主官,还有琼崖纵队参谋长符振中。当时15兵团已和广东军区合并,但兵团并未宣布撤销,仍是原班人马,邓华为司令,赖传珠为政委,洪学智为副司令兼参谋长。
  会议由邓华主持。首先由叶剑英传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及4野关于解放海南岛的指示,并介绍了当前形势。接着,叶剑英请刚从海南岛渡海过来的符振中,介绍了海南岛敌我情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跨海之战(5)
会议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渡海工具。有人主张到港澳去购买登陆艇,有人提议把木帆船改成机帆船,有人坚持依靠木帆船渡海作战。
  韩先楚很长时间没有发言。一是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对渡海作战虽然有了基本的路数,但还缺乏某些实践检验,不能说胸有成竹。二是他的一些想法与毛泽东的指示不吻合,这就更使他不能不出言谨慎。
  港澳当局都是倾向于国民党的,它们会卖你登陆艇,让你去打它们的盟友?改装机帆船是必要的,问题在于究竟能够改装多少?毛泽东1月10日电报指示:“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由华南分局和广东军区用人力于几个月内装置几百个大海船的机器(此事是否可能,请询问华南分局电告),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显然,毛泽东对于能改装多少机帆船,也是心存疑虑。而据韩先楚所知,若能占渡海作战船只的1/5,就算是顶天了。此路再不通,那就只有依靠木帆船了,这就要靠天打仗了。而靠天打仗是断断拖不过谷雨的,否则就只有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了。
  当符振中讲到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建议先进行小批偷渡时,韩先楚非常赞同,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岛上力量对比,增强接应大军登陆的力量,还能取得渡海作战的经验,提高部队渡海作战的信心。
  再就是这位惟一一位一直在第一线操劳、运筹的兵团级指挥员,要求在大举登陆作战时,随第一梯队登岛:毛主席说金门战斗中,10兵团三个不同建制的团各自为战,要求我们要有军级指挥机构随同登陆,到时候就由我带人上去吧。
  会议确定“首先采取以夜间分批小部队偷渡,加强琼纵军事力量,改变岛上敌我形势,再配合我大军强行登陆,为我对海南岛的作战方针”。但在渡海工具上,决定以改装机帆船为主,同时积极购买登陆艇,并将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到6月份。
  韩先楚的办法是悄没声地用行动说话。对前者全力准备,改装机帆船已在进行中,继续努力,越多越好。其余的会议精神,或者哪听哪了,或者只由军的主要领导掌握,根本就不向下传达,更谈不上什么贯彻执行了。像战役发起时间推迟到6月,连师级主官都不知道。春节也不放假,再三强调抓紧时间,务必在3月份以前完成渡海作战的一切准备。
  因为4月20日就是谷雨了。
  大规模渡海时间,最初定在春节之前。广州2月会议,也就是春节前不久,又将其推至6月。2月9日,广州会议结束不久,15兵团在给军委、毛主席的报告中,又提出“时间可能要长,最好不限制,以争取1950年完成任务为原则”。3月26日,即40军第二次偷渡的当天,15兵团在给4野、军委的报告中,认为“我们当尽量争取可能利用的风向,以减少国家财经困难,但我们不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风向上,故请广州立即分批准备登陆艇和机帆船,4月份完成1.5万至2万人的,5月份完成1.5万至2万人的以后再看”。
  把渡海作战时间定在春节前,显然是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了。以后则一推再推,甚至推到“非利用下一个冬季北风不可”,则又把问题看得太复杂了。
  在2月9目的电报中,在谈了“我们意见,以购买登陆舰为好,争取买100艘,可能则买200艘,每艘平均20万港元,共4000万港元”之后,认为“渡海作战为新问题,困难很多,但还有办法,目前主要是钱的问题”。3月30日,即大规模渡海作战前半个月,在给4野、军委的电报中说:“大家都很积极很有决心争取春夏解放海南岛,但部队供应与准备工作上困难很多;据我了解的确是一些必须立即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五章 跨海之战(6)
渡海作战困难之大,就在于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从头学起。金门之战,血的教训,就是必须了解海洋脾性,掌握潮汐规律。因为海战不同于陆战,一次搞不好可以撤回再搞,一梯队受损二梯队可以及时增援。金门之败,不是败于敌人,而是败于大海。而要战胜大海,就要接近大海,了解大海,熟识海情水性。打了半辈子的陆战要靠前指挥,这种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海战更要靠前指挥。渡海、登陆作战要靠前指挥,海战前的准备、筹划同样要靠前指挥,因为在城里是不可能与龙王爷交上朋友的。4野的《海南岛战役总结》中,在谈到广州会议时说:“其缺点是不依风向全赖改装机帆,对旧历年后至清明节前后仍有东风、东北风的调查研究不够。”可话又说回来,既然所赖的渡海工具不同,那对渡海作战的困难的思路自然也就不同,认为主要是购买登陆艇和改装机帆船的钱的问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去调查研究风向了。
  殊不知就是盟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