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电脑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由码垛机器人将零件规整地放置妥当。

    而一些机械臂机器人,则准确地将一些零件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再传送到下一道工序的加工中心。

    因为李淳风进行了一些加工中心的并联,使得多道工序同步完工,一些零件能更快更好地加工完毕。

    各处加工中心生产零件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碎屑,一旦充满机箱内部垃圾筒,就会有清洁机器人来收走。

    随着达到要求的零部件不断完成,李淳风开始将零件输送到装配机器人那里,随着装配的完成,一个全新的工业机器人诞生了。

    如果有人站在这里,一眼望去,场面充满着生机,又井然有序,这种大工业生产场景中却没有任何人类存在,这种科幻电影般地画面对视觉有着极大的冲击。

    此刻,装配完成的新型机器人仿佛多手怪一般,有着六只灵活异常的机械手。而它的脚也是六足的,高度有1米,背部是个长六米、宽4米、高1。5米的平台箱体,犹如车厢般可以放置材料或成品零件。

    当它处于待机时,六个机械手会收拢于箱体内,看起来像个长方体的设备,并不引人注目。

    当它行动起来,整个机器人仿佛一只巨大的六足蜘蛛一般,行走异常平稳,行进速度也非常快捷。

    李淳风操控这种新型六足机器人快速在仓库中行走,一番测试之后,发现完全和自己在虚拟现实世界模拟测试的结果一致。

    顿时对自己研发生产制造各种物品,更加充满了信心。

    随后,李淳风在其箱体下方的主控电脑中植入了一个人工智能,由人工智能来操纵这个六足机器人。

    顿时六足机器人仿佛失去了刚才那种灵动性,各种动作虽然依然分毫不差,但是总体而言还是有些滞涩的感觉。

    显然这款定制人工智能的计算力不足,和自己直接操控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相比起自己购买来的各种机器人,又要灵活得多了。

    李淳风给人工智能下达了指令,这台机器人立即开始对一台加工中心设备进行拆卸。

    只见它那纤长的六只机械手臂,仿佛穿花拂柳一般,动作娴熟而精准,仅仅十分钟,就把一台五轴五联动数控中心拆卸开来。

    紧接着,它自行走到一处八轴加工中心处取来一些零件,又去一台3d金属打印机那里取来一些异形零件。

    回到拆开的五轴加工中心处,很快地更换起零件。

    就这样,其他精度更好的设备加工出的零件,被它取来更换进五轴加工中心之中。大约三十分钟,一台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重新组装完毕。

    这台新的五轴加工中心,和以前相比,仅仅外观就有了一些变化,变得有手有脚了。

    它有四个机械手,也有四个轮式足,可以整体进行移动,不过速度不快。另外还配有六处锚足,也就是当它移动到位后,六处锚足会落下进行自我固定,以确保加工精度。

    如此一来,可以自主移动、自主固定,至于精度,在李淳风更换了内部更精准的零件后,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有了第一台这样的加工中心后,后续的事情,就是不断的重复,而且还是多线程地同步进行。

    仿佛机器人和设备在进行自我繁殖一般,新的机器人和设备都在不断增多。

    这次采购的原材料中,也有一批高性能的芯片,李淳风给设备和新型机器人都进行了更换。

    这样就可以运行自己全新定制的人工智能,虽然这一型号的人工智能由于芯片、存储的原因,受到不少限制,智能不高。但依然被李淳风命名为“力士”。

    李淳风将自己设计的人工智能分成四个等级,分别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级人工智能、智能生命。

    而且低级的人工智能会服从高级人工智能的指令。当然,所有人工智能都绝对服从自己的指令,而且自己的意念可以随时降临到它们身上,对它们直接进行操控。

    目前基于现有芯片技术的人工智能,最高也只能达到强人工智能等级,而更高的两个等级需要全新的芯片技术。

    以李淳风现在的知识储备,也只是有把握制造超级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至于智能生命所需要的芯片技术和算法,还需进一步研究。

    即便“力士”是款弱人工智能,也让这些设备的加工精度、执行效率甩国际水平几条街,有了“力士”作为智脑,这些设备和机器人,都能相对聪明地自主完成自己下达的指令。

    说到底是李淳风自己想偷个懒,不愿事必躬亲罢了。

    时间渐渐过去,夜渐渐地深了。

    随着一台台设备被升级改造完毕,这些设备都成为了真正的智能制造设备,它们通常都处于待机状态,网络通信模块换成了无线模式。

    甚至李淳风还预留了接口,方便将来采购新的模块,全部配置成与卫星连接。

    整个厂房区域已经完全笼罩在无线网络之中,李淳风完全能够感受到这个频段的电磁信号。

    这是李淳风第一次感受到,仿佛自己像鱼儿在水中一般,说不出的畅快。心念动间,他尝试用意念直接调动一个六足机器人,让它向着f区跑去。

    只见这个六足机器人毫不犹豫地执行指令,动作非常敏捷,只用了七八秒钟就来到了靠近大门口的f区,速度比人类百米还快了一点。

    然后,李淳风让它拿回一批原材料,就见它飞快地将一批材料装入背部箱体中,随即跑了回来。

    李淳风明白自己的意念可能也是某种电磁波,或者算是某种粒子,只要在电磁辐射场中,就能传播。

    所以,那些神风2。0分身才能通过相邻电磁辐射场,渗透进那些不联网的设备中。

    像上次自己能直接从r国那台独立电脑中,得到传回信息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显然上次成功和意念大爆发有关。

    也许那就是自己成长进化的方向,只是现在没有什么头绪而已。不过李淳风也很知足,因为现在自己涉及的范围已经超出了互联网,这已经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随后,李淳风将原有的搬运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和机械臂机器人,保留一小部分外,大部分都被改造成为新型六足机器人——力士。

    即使保留的那部分机器人,也更换了“力士”智脑,使得操作精度等各方面也大幅提高,人类用语音就可以指令它们做事。

    看着这些升级后的设备,李淳风还是暗叹,“可惜啊,这些芯片的性能还是太差了,很多指令无法执行,连弱人工智能都只能勉强运行,更不用说运行高一级的人工智能了。

    看来,我需要自行拥有生产芯片的能力。不过,我只需要像实验室那种设备,可以小规模生产芯片就可以满足需要了。

    只要设备到手,我可以很快消化吸收,然后自产或改进就随我意了。嗯,m国这时候是白天,我可以下单采购一批设备,然后空运过来。”

    想着,李淳风立刻在m国那边,把自己需要新增的一些设备,下了采购清单给生产厂商。

    相信经过一周左右,这些设备就能漂洋过海地空运到海都了。

    忙活了大半夜,c区工厂终于完成了初步的自我升级。

第47章 万能的意念() 
李淳风随后还进行了自己设计的新型加工中心的制造,这是基于几种加工中心的基础上,研发的一种综合智能加工中心,其加工能力将是现有加工中心的五倍。

    以第一批原材料的数量,李淳风只能生产两台,算是试生产吧。

    以后有了这种新型加工中心,再加上自己升级改进完成的和后续采购来的设备,整个c区工厂一旦全力投产,产能将非常惊人。

    而且李淳风只需要下个指令即可,不用再花心思去逐个设备操作,显然这才是真正的华夏智造啊!

    当然,前提是李淳风要给各种设备配制可以完整运行“力士”人工智能的芯片。

    目前李淳风同时进行两种芯片的设计,一种是基于现有半导体技术的高性能芯片。

    从李淳风的意识在电脑里恢复后,就发现意识所处的神奇空间,硬盘是墙壁,cpu是四方形中枢,内存是看似虚无的空间,运行的程序是这虚无空间中的星星。

    这种神奇的体验,让李淳风对计算机软硬件有了全新的认知,表面上计算机的原理,是简单的0和1的世界,但运行起来后,产生的神奇空间,就不是人类现在能够完全理解的。

    正因为李淳风看到了、掌握了,所以如今他在综合这个神奇空间对cpu的需求后,设计出一种全新的芯片架构。

    这种架构完全不同于现有x86体系,也不同于risc体系,但它更加适合作为神奇空间的中枢。

    李淳风的新架构无论是运算速度、精度都完胜现有架构,同时在功耗、体积、成本上也有明显优势。

    这是李淳风能用现有的芯片生产设备,就可以生产出的一种高性能芯片,是作为一个过渡期产品,但基本满足强人工智能的需要。

    而另一种芯片的设计,就是全新的超前技术量子技术。李淳风打算尽快开始新型光量子计算机的设计研发,尽快超越现有技术水平,从而能够将自己的超级人工智能运行起来。

    鉴于目前的情况,李淳风打算先购买一批高性能服务器,满足过渡期的需求。

    毕竟用自己的服务器,总好过提心吊胆地用肉鸡,还生怕肉鸡的主人或管理员发现。

    于是李淳风在皇城商务平台上下单采购,估计最快明天下午就能送来,最晚后天白天能送到。

    李淳风首批采购了300台高性能服务器,后续他还会继续采购。

    此时的c区,如果有人进来看到,一定吓一跳。这里一个人都没有,但是却又显得热闹非凡。

    许多的六足机器人“力士”来来去去,将原材料或者零部件搬运到指定地方,而各个加工中心则有条不紊地生产着零件。

    最神奇的要数金属3d打印机,经过李淳风改进后,它的打印加工速度提升很多倍,一些高精密的复杂造型零件已经能快速地被打印制造出来。

    今晚李淳风主要任务已经初步完成,c区工厂设备完成了自我升级,同时已经生产出一批新型六足机器人,还将完成两台新型加工中心的制造。

    随着c区工厂进入最后的生产阶段,李淳风打算让六足机器人开始进行厂区建设,结果发现自己居然忘记购买一些建筑材料。

    不过仍然可以让它们在d区,先进行挖掘作业。按照李淳风的规划,在这块自己买下的土地的地下,要建立一个秘密基地,用于存放自己的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设施。

    为此,在设备采购中,李淳风专门采购了一款地质探测设备,以检测仓库所在的海边区域是否适合建设地下建筑。

    李淳风指挥一台“力士”,使用探测设备围绕着整个仓库区域,进行了探测,发现仓库所在的地下,整个地质结构非常稳定。

    甚至地下100米之下还有一段不错的岩石层,正好可以作为自己地下基地的基岩层,这样地下基地将有个很牢固的地基。

    考虑到地下基地需要一定的防御性,李淳风肯定不会像建设普通的地下停车场那样,直接在地下几米处进行,而是打算在地下50米…100米之间,构筑地下空间。

    这样地下基地就有了天然的50米砂土层,可以有效防御一般钻地炸弹的打击,李淳风还打算有机会的话,再填充大量的钢筋混泥土进行加固,将防御等级大幅提高到可以承受小当量核武打击的程度。

    当然在此和平年代,核武打击有点扯远了。

    李淳风依据地下基地规划图,随即下达指令,将大部分“力士”都投入到挖掘工作中,“力士”那六只机械臂中,有两只机械臂的前端部分都更换成了高速旋转的刀具,另外四只机械臂更换成挖斗状。

    两只旋转刀具的机械臂将地面瞬间搅碎,紧跟着就是泥土层,后面的四只机械臂则挥动着挖斗将碎土挖起后装入背部车厢中。

    等到车厢中装满土石之后,就会自行走到一边将车厢中的土石倾倒出来,然后再次回到原位继续进行施工。

    数十台“力士”一起动手,只见机械臂如林般挥动,d区顷刻间出现了数个巨洞,并渐渐地向着纵深发展。

    而此时两台新型智能加工中心终于完成,随着第一批原材料的耗尽,其他的设备也暂时停产,c区各台加工设备都陆续地进入了待机状态,厂区里渐渐安静了许多。

    李淳风发现清洁机器人正从各台设备处清理出很多的金属碎屑,然后也倾倒在堆放土石的地方,这显然是今天加工零件产生的残屑。

    看着渐渐堆积如山的土石和旁边那一堆金属碎屑,李淳风忽然想起有一种变废为宝的技术,似乎是制作某种建筑用砖的技术。

    李淳风立刻开始搜索出相关技术资料,随着他的研究,兴趣越来越大,并立即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进行了构建和模拟。

    一种新型建材似乎就要诞生,然而却总是差一点,每次加工成型后都在某次测试中出现问题。

    在无数次的失败后,李淳风几乎要放弃了,想要把普通的泥土石块和金属碎屑融合成一种建筑材料,显然是异想天开啊。

    李淳风无奈地退出虚拟世界,望着现实中堆积如山的泥土石块以及旁边的金属碎屑,心里忽然一动,当下迅速调动设备,按照此前设计的冶炼设备,快速地制造出来。

    李淳风打算在现实中进行一次实验,看看会不会和虚拟世界中有所不同。

    这一次,当泥土石块和金属碎屑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多道工序混合后,在进行煅烧时,李淳风将自己的意念包裹渗透进去。

    在他的感知中,那些材料分子似乎被某种超微磁场控制,似乎形成了新的原子结构。

    当产品最后轧制成型后,李淳风心存忐忑,开始进行各种强度、硬度、隔热、保温等等方面的测试,随后就被一项项华丽的数据指标给震惊了。

    怎么回事?我刚才做了什么?居然真的变废为宝了?

    新材料的各项指标简直是超出人类想象的,用这种建筑材料构建的建筑,如果构建高楼的基础,即便八级以上大地震,只要高楼附近的地壳没出问题,高楼都不会倒。

    如果用于修筑军用工事,估计只有核弹才能击毁吧。

    李淳风仔细思考后,发现是因为自己的意念在材料即将成型时,对材料进行了渗透,并产生了很多超级微小的磁场,在材料原子层面进行了改变,导致材料特性改变,那么自己的意念究竟是什么?

    之前意念大爆发,让李淳风觉得可能是某种电磁波,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电磁粒子,能够通过电磁波进行传播。

    这种传播是全波段进行的,打个比方说,就是无论你是2g、3g,还是4g或5g的无线设备采用哪种频段传输数据,哪怕你是蓝牙,它都能无视任何频段而借此传播。

    这就是神风2。0传播到各种独立的网络设备中的原因。

    可是,如今在这种材料成型时进行意念渗透,居然能够得到一种全新的材料,这种建筑材料兼具泥土的可塑性,也兼具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意念居然可以产生超微磁场,从而将元素的最优性发挥到极致,这种超强催化剂作用,让李淳风简直喜出望外。

    真是万能的意念啊!

    在又一次进行了各种测试之后,李淳风开心地准备起生产这种材料的全自动生产线设备。

    不过这些设备很容易改造,只是数量少些,估计只能改造出一条生产线,明天要再多订一些相关设备回来,好多改造几条生产线。

    随着挖出的泥土越来越多,似乎金属碎屑太少了一点,这应该会影响到新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想到这里,李淳风一方面开始生产装备的改造,一方面又进一步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进行了材料的测试,这次是准备测算出这种材料的最佳配比。

    虚拟现实世界中,由于有了刚刚现实生产成功的数据作为参数,李淳风经过上千次配比测试,才终于找出了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配比。

    回到现实中,发现设备都已经改造完毕,并自行在d区组装成生产线模式,于是李淳风将相应配料比传输到最后成型设备的智脑中,随后下达生产指令。

    然而第一批出来的材料却出乎李淳风的意料,并没有第一次实验生产出来的材料的那种强悍特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48章 超磁冶炼炉() 
李淳风开始排查出问题的原因,经过细致的检查,终于发现问题还是出在材料最后成型的那一刻。

    在之前的实验中,材料成型的一刻,自己可以单独将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