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让你生儿育女,会给你一个温馨宁静的港湾,会让你成为大汉朝最幸福的女人。”
漪房笑了,这是她离开长安后第一次笑。
一年后,漪房生下长女,取名嫖,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馆陶公主。漪房沉浸在欢乐中,早把以前的不快忘掉。
佩兰嫁给宋昌,夫唱妇随,生下一子虎头虎脑,让夫妇俩乐得合不上嘴。从此,宋昌更加感念代王,忠诚肯干。
王后王敏是一个大度的女人,自从朝廷分赐宫女以来,之间没有红过一次脸,彼此生存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
公元前188年,倍受刘恒宠爱的漪房又怀上麟儿,天天鼓着大肚子在王府转悠,不过她这次分娩受尽折磨。
漪房生刘嫖时顺产,按说再生时应更加顺利,谁知这次她阵痛好几天,麟儿仍没有降生,痛得她死去活来。
“这可怎么办?”刘恒急得满头汗珠往下流,绕着大厅,不住地转圈。
“千岁冷静。”王敏守在漪房的产房,几天几夜没有合眼,看到刘恒像热锅上蚂蚁团团转,心里也很着急,但着急不能让漪房母子安然无恙,所以她劝刘恒不要着急。
“孤能冷静吗?”刘恒跺脚骂道:“这些接生婆,一个比一个蠢,一个比一个笨,关键时刻都不顶用。”
“哎哟,哎哟”里屋不断传来漪房撕心裂肺的喊声:“痛死我了。”她咬住被褥不放,胎儿横卧在肚里,就是不往下走。
接生婆一个个兴冲冲进去,又一个个低头出来。刘恒按住最后一个从里屋出来的接生婆问:“怎么样了?”
接生婆歉疚地答道:“代王饶恕臣一条命吧,臣真的尽心了。”
“那你说漪房?”刘恒忍了忍,没说出不吉利的“死”字。
“王妃胎位不正,母子难保,代王早准备吧。”接生婆哭丧着脸,走出去了。
“天呀。”刘恒落泪,伤心地说:“漪房要是走了,孤也不愿独生。”
王敏听着漪房痛苦的喊叫声,心中如刀割一样难受,但是她知道代王是这里的主心骨,一旦代王乱了方寸,谁还能主持这里的事儿?
薄姬为了漪房,跪在神像前,不断祈祷。丞相张苍遍谕代国官吏,寻求良医,代国上上下下乱成一团。
王敏认为有必要劝谏代王,不相信代国这么大,就找不出一个良医:“千岁,你不要灰心丧气,臣妾看这事有救。”
“有救?”刘恒抬起泪眼,问:“救星在何处?”
“千岁,谁乱你不能乱。”她耐心地说:“贱妾想漪房命系于天,没有到最后一刻,我们永远不能放弃努力。”
“说漂亮话顶屁用。”一向温和的刘恒出人意料地冲王敏吼道。
王敏没有急,她太理解代王此时的心情。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丞相张苍领着一位相貌凶恶的老太太走进来,径直走到代王的跟前,安慰他说:“代王千岁,请不要烦恼。”
“丞相,你有良策?”刘恒急切地问。
“谈不上良策。”张苍淡淡地说,他把来人推至代王面前,介绍道:“这两日臣遍寻民间良医,谁知这些民间接生婆一听说王妃难产,一个个噤若寒蝉,只有这位自告奋勇,前来应召。”
刘恒细细打量老太太,只见一双苍鹰般的眼睛射出凶狠的光芒,几颗大黄牙恶心地露在嘴外,脸黑得像锅底。
“这那是人呀,分明是鬼。”一看来者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长相,刘恒的心里自有几分不高兴,暗暗埋怨张苍不会办事。
张苍似乎看透代王的心思,不慌不忙地说:“千岁,甭看她相貌丑陋,她可有绝活儿。”
“绝活儿?什么绝活儿。”刘恒不相信。
老太太对代王的冷淡似乎并不介意,从容镇静地说:“臣听说王妃阵痛好几天,一直产不下来,其他接生婆又没有良策,臣苦思半天,想出一个法子,斗胆来试一试。”
“试一试?”刘恒生气地问:“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那么随便吗?”
“臣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也知道产妇是谁,之所以来冒险干这个活儿,是因为千岁平时爱恤百姓的人品感动了臣。”
“那你有把握吗?”刘恒担心地问。
“有希望,没把握。”老太太回答得很巧妙。
刘恒刚要发怒,王敏拦住他说:“既然有希望,那就不妨试一试。”她踩一下刘恒的脚尖,聪明的刘恒顿时消去一大半火气,漪房现在处于危险境地,接生婆一个个没有高法,看来凶多吉少,这位老太太说有希望,何不让她一试,或许能妙手回春,或许能保全母子生命。
“唉,死马就当活马医吧。”刘恒想到这里,无可奈何地说:“那你就好好干,干得好,孤会重赏你。”
“是。”老太太一个长揖,从布包中掏出一个纱巾,遮住脸。
“你这是?”刘恒不解地问。
老太太笑一笑,神秘地说:“臣自有妙用。”之后,她与王敏一块儿走进产房。
被阵痛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漪房在床上翻来覆去,撕肝裂肺,竟然昏睡过去。老太太轻手轻脚走至她的身边,一双手柔和地在她的肚上摩挲,样子非常温顺。漪房受了这么多天的苦,已经疲劳至极,今天忽然感到一阵阵温暖的热意源源而来,就慢慢苏醒过来。
“奇迹。”刘恒见漪房情况好转,连声夸奖老太太:“你果然有绝活儿”
漪房自幼丧母,现在身受痛苦,受到老太太的关爱,混混沌沌中就把她当做了自己的母亲。
没想到,老太太忽然揭下纱巾,眼露凶光,几颗獠牙呲咧在嘴外,直逼漪房,大呼一声:“还不使劲?”漪房大吃一惊,吓得大叫一声:“鬼。”使尽全身力气,躲避这突如其来的恐怖。
不料漪房受这一惊吓,竟然将孩子生了下来。“哇。”一声婴儿啼哭,划破窗外的宁寂,这一天是1月17日。
王敏惊喜地跑出来,高喊:“千岁,漪房生了,是个王子。”
刘恒霍地站起来,满脸的乌云霎时散尽,两颗豆大的泪珠从眼眶里滚落下来,轻声叹道:“苍天有眼,神明庇佑。”
“千岁去看看漪房吧。”王敏一声提示,把刘恒从喜悦中唤醒过来,他兴奋地说:“王后说得对,孤要好好看看他们母子俩。”然后大步进入里屋。
漪房产后极度虚弱,她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煞白,没有血色,一双大眼睛紧闭。尽管她躲过一劫,但心里很明白。当她听见响动的脚步声,那脚步声急碎有力,多么熟悉,又多么亲切,那一定是代王来了。她睁开眼,一看果然是她朝夕相依相偎的代王,不由委屈地哭了。
刘恒紧紧攥住她纤细的手,抚慰道:“爱妃受罪了。”
漪房“呜,呜,呜”哭着。刘恒帮她揩净眼角的泪水,柔和地说:“爱妃不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不一切都好了吗?”
“臣妾只恐怕再也见不到代王。”漪房经过生与死的较量,想起来就后怕。
“不会的。”刘恒柔语:“上苍不会收你的。”
“看看我们的儿子吧。”漪房撩起被褥,露出偎在她身侧的婴儿。
刘恒抱起襁褓中熟睡的婴儿,端视一会儿,禁不住赞叹道:“斯儿吸收我们二人的长处,头角峥嵘,龙眉凤目,端的一副贵人相。”
“既然千岁喜欢儿子,那就给他起个名字。”
“孤得好好想一想,为儿子起个响亮的、吉祥的名字。”刘恒抱着儿子,在房间里转了几圈,蓦然脑子里冒出一个字:“历史上的夏启从石母怀中出生,带有传奇色彩,铸就一代伟业,我儿出生始则艰难,继而顺利,有上苍恩赐的寓意,就叫刘启吧,取吉祥之意。”
“刘启,多么好的名字啊。”漪房欣慰地笑了。
婴儿似乎颇通人性,当他听到取名刘启时,“哇,哇,哇”响亮地哭起来,给王府增添了一份喜气。
王敏走进来,请示说:“老太太要走了,看千岁如何赏赐?”
“光顾高兴,把老太太给忘了。”刘恒把儿子递给王敏,乐呵呵走到春和宫。
只见丞相张苍等人满满地挤在大厅里等他,他一进门,众人齐声恭贺道:“恭喜千岁,贺喜千岁。”
“罢了。”刘恒乐得抿不住嘴:“老太太接生有功,赏赐五金。”
老太太躬身答道:“谢千岁。”
“告诉孤,别人弄不成的活儿,你怎么干成的,诀窍何在?”
“千岁,王妃阵痛多天,力气耗完,王儿焉能诞生?臣本着和缓的法儿,先把王妃稳住,让王妃在休息中重新积聚力量,然后揭下面具,露出真相,让王妃惊恐万状,力量骤然暴发,才将王儿育出,这种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法儿,臣多次屡试不爽。”丑陋的老太太此时谈吐流利,不像初来时那么拘谨。
“哈,哈,哈。”刘恒没想到老太太说出这么大的道理,仰脸大笑:“好一个大起大落的法儿。”
送走老太太,刘恒特嘱丞相张苍,让他备两桌酒席,召集王府官吏,以示庆贺。席间,刘恒笑对张苍:“丞相果然有知人之明,本来孤已不抱多大希望。”
“还是王妃命大福大。”张苍谦虚地说。
“孤如今也算儿女满堂。”刘恒有些儿陶醉:“孤知足了。”
张苍默然不语。
“丞相何以不言?”刘恒端着酒爵,敬张苍一爵。
“臣想,我们在代国得干几件造福于民的好事。”
“丞相所言甚是,这几年王府节俭开支,库禀囤积的粮食像山一样高。”
刘恒敬众官一爵酒,兴致勃勃地说:“过去孤要修葺城墙,改造王府至城门的商业大道,丞相说改变代国的贫穷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孤当年什么也没说。”
“前几年改造旧城不成熟,眼下代国实力大增,臣以为时机成熟,我们可以通过官家投些、商家捐些的办法,让城中百姓出些人力。”张苍不愧理财的出身,算起账来,精明过人。
“孤高兴,依了。”刘恒举怀与群臣共饮,高兴地说:“皇帝哥利用春闲之际,大修长安城墙,兄弟我在代国改造旧城,异曲同工,如出一辙。”
刘恒在代地召集几个富商,让他们出钱,然后动用民工,到山上去采伐木料与长石,轰轰烈烈干起来,而且他们是在不误农时的季节里进行的。
第63章 胳膊拧不过大腿()
九月,从京都长安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只当了七年、正值盛年的当朝皇帝刘盈驾崩了,朝野震惊。
刘恒敏感意识到,朝廷政治格局又将发生重大变化。刘盈在世时虽然懦弱,但毕竟是高祖的嫡子,加上一大群贤相良将的辅佐,也不失为一代守成之主,别人无隙可乘,最遗憾的莫过于他与皇后张嫣没能生下皇子,他死后皇位的空缺格外引人注目,刘恒暗自担心。
刘恒的担心绝非多余,刘盈的灵柩刚安葬,一手遮天的吕太后为继续行使最高权力,从宫女生的男婴中选出一个,纳入张嫣的后宫,佯称张后所生,立为太子,又将婴儿的生母杀死,断绝后患。
少帝年幼,吕太后临朝理政,雌威熏天,拜侄儿吕台、吕产为将军,分管南北禁兵,南军护卫宫廷,驻兵城内,北军护卫都城,驻扎城外,太尉周勃成了一个空架子。尤其让刘姓诸侯王担心的莫过于吕太后提出分封吕姓王。
客观公正地讲,吕太后并没有篡夺刘姓天下的野心,她只想让母族沐浴恩典、显赫天下。此前,朝廷一些老成谋国的重臣曹参、张良、樊哙、吕泽、吕释之等纷纷凋谢,惠帝禀承高祖遗旨,拜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为太尉。
吕太后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要想分封吕姓诸侯王,首先得让几个宰辅通过,王陵、陈平、周勃绕不过,因为白马盟誓影响至深,在群臣的心中牢牢地扎了根,她想打破这个规矩,需要足够的勇气与智慧,需要宰辅大臣的同意与配合。
吕太后将王陵、陈平、周勃召到椒房殿,她不便直说,先用话示意道:“哀家最近听群臣议论,说我们吕姓家族功在社稷,分封诸侯王也不过分,不知各位意见如何?”边说,边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情。
王陵骨鲠忠直,性情耿介,他知道吕姓家庭一旦封王,将对刘姓天下构成严重危胁,于是他得出不能开这个口子的结论。想到这里,他首先拒绝道:“高祖召集群臣,宰杀白马,歃血为盟,谓非刘氏为王,天下共击之。今口血未干,奈何背约?”
王陵把高祖当初订立的白马盟誓搬出来,理由可谓堂堂正正,弄得吕太后一时下不来台。她是一个强悍的女人,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一双锥子般的眼睛怒视王陵,额上青筋噗噗乱跳,脸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紫,一会儿又变青,想反驳王陵,却找不出合适的言辞。
陈平、周勃见太后神色骤变,心想这样硬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聪明的他们互相交换一下眼色,齐声说道:“高祖平定天下,曾封子弟为王,今太后称制,分封吕氏子弟,有何不可?”
太后闻言,易怒为喜,脸色平和许多,笑吟吟面向二位重臣,心中暗暗嘉许,还是你们识相,知道附会主子,不像王陵这个硬头货,傻乎乎不会办事,看老娘怎么收拾他。
王陵怒气填胸,心说陈平、周勃两个马屁精,只知道曲意逢迎,明哲自保,根本不顾刘姓江山,有负高祖重托,本想与他们争辩几句,考虑到他们三人,自己一人,彼众我寡,争也白争,辩也白辩,无济于事,不如不说。于是,他瞪着三人,一句话不说。
太后不便再拖下去,果断地说:“今天暂议到这里,散朝吧。”
王陵、陈平、周勃从椒房殿出来,王陵责怪陈平、周勃:“白马盟誓,天下皆知,如今高祖升天不过几年,太后竟然想封诸吕为王,你们不但不阻止,反而谄谀太后,背负盟约,将来有何面目到地下去见高祖呢?”
周勃微微一笑答道:“今日面折廷争,我们不如你,他日安邦定国,恐怕你不如我们。”
“巧言令色。”
“一个连自己都保不住的人,更无论保全社稷!”陈平与周勃互视一眼,哈哈大笑。
王陵根本不相信二人的话,悻悻然自去。
果如陈平、周勃所料,十几天后,吕太后颁敕,授王陵为太傅,夺去他的相位。
王陵自知触怒太后,所以有此明升暗降的报复。“道不同,不相与谋。”王陵经过几天的思考:“既然自己的力量有限,挡不住太后分封诸吕为王的脚步,那我也要洁身自好,不与她同流合污,不如知机先退,眼不见心不烦。”于是他上书称病,谢职引归。
王陵的引退在群臣中引起很大反响,其他大臣见王陵尚且如此,何必自讨没趣呢,吕太后分封诸吕的事儿就这么得逞了。
第64章 明哲保身很重要()
王陵引退后,吕太后随即调整三公,左丞相陈平奏对称旨,为太后深信不疑,被升为右丞相;一直在太后宫闱充当情人的审食其被封为左丞相。审食其仗着太后的宠眷,所有廷臣奏事,往往归他断决。
御史大夫赵尧曾为赵王如意定计,荐任周昌相赵,渐渐传进太后耳朵,被诬溺职,罢为平民,由任傲继任。太尉周勃任原职不变。这样一来,三公中有太后两位心腹,太后的政令更加畅通无阻。
太后唯恐天下不服,谨慎地推进吕姓称王的步伐。她先追尊生父吕公为宣王,长兄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作为吕氏称王的先声。同时特封先朝郎中令冯元择等功臣为列侯,封惠帝诸假子刘疆为淮阳王,刘怀意为恒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鲁元公的儿子张偃为鲁王,用以平衡天下关系,使各方利益均沾,无话可讲。太后不愧政治老辣,既谨慎,又周全,她见各方没有反对者,认为分封诸吕时机成熟,于是她密派大谒者张释,讽示右丞相陈平,请立诸吕为王。
陈平早预料有这么一天,说实话,他从心里不赞成分封诸吕,这样做有违高祖的遗愿。高祖生前一直为消灭异姓王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现如今太后为一姓之私,又回到从前的路,不能不让人打问号,太后到底要干什么?但是,他又十分明白,凭政治经验,凭朝中力量,他与周勃都不是太后的对手,其他大臣也不是,如果挺身站起来反对,只能是螳螂挡车,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不仅保存不了刘姓社稷江山,连自己也保护不了,在这一方面王陵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兵法云:顺佯敌意,即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必须伪装顺从敌方的意图,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从而寻机歼敌,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
陈平为势所迫,不得已阿旨上书,请割齐国的济南郡为吕国,做吕台的王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