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邹阳亲眼目睹公孙诡、羊胜的许多不法行为,愤然而起,多次在梁王面前揭露他们的犯罪事实,指出重用他们的危害性。他谏诤道:“大王,从表面看,公孙诡、羊胜好像为大王谋划,好像为大王着想,其实是诱惑大王误入一条歧途,他们乃奸邪之徒,大王不可不察。”
梁王正在宠信公孙诡、羊胜的兴头,听了邹阳的谏诤,脸立刻耷拉下来,不高兴地说:“公孙诡、羊胜为孤谋划太弟之位,为梁国谋划拓宽地盘,此乃千秋伟业,何罪之有?你的谏言荒诞不经,孤感到很别扭。”
邹阳却不顾梁王的感受,不看梁王的颜色,心里有什么,嘴上便说什么:“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七国叛乱之后,大王功高震主,应该见机而退,以求保全自己。今大王僭越天子,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恐非吉兆,万一皇上震怒,大王将大祸临头。”
“危言耸听!”梁王勃然变色,一甩袖子,气哼哼地说:“卿言到此为止,不要再往下说了。”
邹阳看梁王蹿火,再谏诤只能自取其辱,于是双手抱拳,行过大礼,退出王宫。他前脚刚走,羊胜来了,看到梁王一脸怒色,谄笑着,问:“大王何以生气?”
梁王尚有余恨地说:“都是邹阳这头老倔驴,对公孙先生和你极尽诋毁,诽谤孤僭越天子,奢侈豪华,挥霍无度,把孤气得够呛。”
羊胜平时与邹阳势同水火,互不相容,此时看梁王正恶心邹阳,便想添上一把柴,把火烧得旺旺的。他略微一想,恶毒地说:“邹阳自恃有文采,对大王出言不逊,此乃大不敬。臣和公孙先生提出大王要争取太弟之位以及拓宽梁国地盘之策,他多次横挑鼻子竖挑眼,加以诋毁和攻击,臣窃以为他在嫉妒我们两个人。像他这样居心叵测、不为大王着想、吃里扒外之徒,大王留他何用!”
梁王本来正为邹阳的谏诤生气,羊胜的一席话无异火上加油,让他怒上加怒。他呼来梁国的中尉,疾言厉色说:“邹阳竟敢诽谤孤,用心险恶,卿速把他逮入监狱,等候处斩。”
看梁王如此处理邹阳,羊胜幸灾乐祸,得意地笑了:“邹阳啊,邹阳,谁让你与我作对?活该你倒霉。”
邹阳锒铛入狱,面临被处斩的危险。面对自己的危险处境,邹阳并不为自己进谏而后悔,同时不认为梁王有加害自己的想法,肯定是公孙诡、羊胜在背后怂恿梁王,梁王一气之下,听信谗言,做出不理智的行动。当务之急是如何向梁王剖白、倾诉自己的心曲,保全自己的生命。
监狱的生活是艰苦的,他吃尽苦头,人变得憔悴邋遢,但他全然不顾,向狱吏索取笔墨竹简,幸而他名气大,狱吏很快满足他的要求。他说声感谢,便凝眸深思,一句句激愤的话跃然竹简上,忘记吃饭,忘记休息,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当他把这篇狱中上梁王书交给狱吏时,面色凝重,眼睛里饱含殷切的期望:“我能不能活命,全看兄弟能不能把它转呈梁王?”
狱吏可不是韩安国遇到田甲之类的人,他虽然目不识丁,但对诗书满腹的邹阳充满敬佩之意,诚恳地说:“你放心吧,小的一定转交中尉,让他呈给梁王。”
“请受我一拜。”男儿膝下有黄金,邹阳可不是轻易折节之人,为了报答狱吏的诚意,他咚的一声,跪拜狱吏。
狱吏赶紧搀起他,诚惶诚恐地说:“这如何使得?这可使不得。”
在邹阳的期待下,狱吏拿着他的上书,去找中尉。中尉听了狱吏的叙述,深感事情重大,不敢怠慢,呈给梁王。
梁王此时怒气已消,看到中尉呈上邹阳在狱中写成的奏疏,不由产生展开一读的念头。他打开竹简,上梁王书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地跃入眼中: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愿大王孰察之。
梁王笑着,自言自语:“邹阳现在狱中,脾气蛮大嘛,孤要读下去,看他都说些什么?”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樊於期逃秦之燕,借荆轲首以奉丹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雎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委之以政;甯戚饭牛车下,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故偏听**,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强威、宣。此二国岂系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浮辞哉?公听并观,垂明当世。故意合则胡越为兄弟,由余,子臧是矣;不合则骨肉为仇敌,朱、象、管、蔡是矣。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何则?欲善亡厌也。夫晋文亲其雠,强伯诸侯;齐桓用其仇,而一匡天下。何则?慈仁殷勤,诚加于心,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伯中国,遂诛其身。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於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今人主诚能去骄傲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犬可使呔尧,跖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看着,看着,梁王敛住笑容,感慨地说:“邹阳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气势宏伟,说理透彻,真是文章高手。”说着,忍不住继续往下阅读。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和璧,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归,以王天下。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廧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皁,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底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看完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梁王掩卷叹道:“真是一篇好文章,真是一篇传世之作,慷慨悲壮,词旨悱恻,不由孤不动情。”他余兴未尽,拿着书简,在宽大的宫廷不停地踱步,反复吟咏其中的名句。
读完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一种爱才惜才的念头涌入梁王的脑际,他觉得邹阳当时的谏诤尽管不合他的口味,对他大不敬,但不能因此把人家杀了。想通后,他指示中尉:“把邹阳放出来。”
邹阳被放出来,他谢过狱吏,来到梁王的王宫。梁王看他面目憔悴,心中一软,好言抚慰:“卿受苦了。”
“臣不吃这些苦头,哪里会知道狱外的自由呢?臣当时言辞激烈,方式欠佳,的确让大王下不来台。”
“卿写的奏疏,孤已拜读,文章气势恢宏,磅礴大气,尽管没有为自己辩论一句,但道理说得明明白白,振聋发聩,让孤受益匪浅。卿稍事休息,再来理事。”
通过狱中折磨,邹阳充分意识到官场的险恶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加上他与公孙诡、羊胜政见不合,他开始出现厌倦政治的倾向。在言不由衷感谢梁王之后,他毅然提出辞职:“臣心力憔悴,精力不济,需要长期休养,望大王恩准臣辞职。”
看邹阳一心恬退,梁王无限惋惜地说:“先生受此狱中大难,孤不能辞其咎。既然去意已决,孤只好批准,卿此后若有难处,尽管来找孤。”
“诺。”邹阳磕头谢恩,然后退出宫殿,告别亲朋好友,在睢阳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下来。
第353章 刺客上门来拜访()
梁王在京城当太弟的努力失败后,心中充满无限的怨恨,对阻碍他的大臣开始进行疯狂报复。
“孤两次当太弟的好机会都被别人打断,一次是皇上喝酒多了,说要把大位传给孤,被詹事窦婴打断;另一次是太子刘荣被废黜后,太子之位空虚,太后想立孤为太弟,被袁盎用宋宣公的故事打断,孤的命运如此多舛!”望着公孙诡、羊胜,梁王的眼睛射出两道抱怨的目光,痛恨地说:“特别是这个袁盎,平时与孤无冤无仇,不知道他为何对孤使这么大的横劲?孤为了尽孝道,上书皇上,想修筑一条从睢阳到长安的甬道,又是他在后边撺掇皇上,致使皇上断然驳回孤的提议,搞得孤在大庭广众面前很没面子,很被动。”
公孙诡眨着眼睛,射出两道诡谲的、奸邪的目光,为梁王谋划:“周亚夫、窦婴、袁盎以及十几位大臣,他们始终与大王为敌,战事吃紧的时候把你扔给吴楚叛军,想借吴楚叛军之手把你除掉,现在天下太平,又不断坏你的好事,真是可恶至极。”
羊胜面带谄笑,阴险地说:“自从平定七国叛乱之后,皇上对大王的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大臣猜透皇上的深意,一唱一和,开始抑制大王。”
“孤的这个皇帝哥哥聪明得很,太后说的事,他即使不同意,但从来不正面顶撞,而是采取迂回战术,让大臣在前面去顶。”梁王喟叹说:“而这些大臣,配合得相当熟稔和默契。”
“以臣之见,大王如要伸展鸿鹄之志,不把这些拦路虎除掉,将寸步难行。”公孙诡提出一条除掉大臣的毒计。
羊胜鼓掌赞成:“此计极妙,先剪去皇上的左膀右臂,其他的大臣看到此种情形,就会产生明哲保身的念头。”
两位谋臣出了一条所谓的妙计,梁王惊呆了。除掉朝中十几位大臣,这无疑是轰动满朝的惊天大案,触犯大汉律的底线,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旦东窗事发,将付出不可预测的巨大代价。想到这一层,他开始畏葸,踌躇未决:“这可是向朝廷宣战,事关重大,容孤三思。”说着,他站起来,在原地来回徘徊,长吁短叹。
羊胜看梁王犹豫不决,曲意逢迎说:“如果放过这些大臣,他们将继续捣乱,弄得大王焦头烂额;如果干掉他们,固然担些风险,但一劳永逸。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想有个圆满的结果,不担些风险不行。”
梁王用手托着右腮,来回踱步,沙沙沙,沙沙沙,心里说不出的急躁、烦躁和焦躁。公孙诡、羊胜看着他,不再说话,因为他们清楚,这么大的事梁王不点头,他们干着急白搭。
沙沙沙,沙沙沙,梁王不停地来回踱步,足足有两刻钟的功夫,终于下定决心。他咬着雪白的牙齿,狠狠地说:“孤同意你们的说法,不干掉这些与孤作对的大臣,孤的日子好不了。你们两个是孤的左膀右臂,看着安排杀手,出了乱子,一切有孤兜着。”
“诺。”公孙诡、羊胜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们交换一下眼色,面带喜色:“臣等马上去安排。”
“要不留痕迹。”
“放心吧。”
两个人退出王宫,派出刺客,直奔长安而来。此时的袁盎因病免官,正居住在安陵县颐养天年,安陵是惠帝刘盈之墓。袁盎每天与闾里的豪杰们你来我往,斗鸡走狗,自得其乐,皇上遇到重要的军国大政,都会派出使者对他进行咨询。
刺杀袁盎的刺客到达长安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然后来到集上,向一位老者打听:“请问老伯,袁盎大人在什么地方住?”
老者咧开没有牙齿的嘴回答:“袁大人在安陵住,只要你到安陵,一般人都知道他的住处。”
“谢谢老伯指点。”刺客躬身施礼。
老者问刺客一句:“看样子,你是外地人吧?”
刺客含含糊糊回应老者:“嗯,老伯你的眼光没看错,我是外地人,有事要找袁大人,袁大人这个人怎样?”
老者拈着银色的胡须,赞不绝口:“袁大人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只要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事,他都乐于帮助你,而且从来不求回报。”
刺客心里咯噔一沉,但脸上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袁大人有你说得这么好?”
老者看他不相信,呵呵一笑说:“袁大人不仅仅是个热心肠的人,同时是一个正直的人,嫉恶如仇,耿直伉介,看不惯那些是是非非的人,浑身上下充满正气。”
“谢谢老伯。”听了老者的介绍,刺客谢过老者,将信将疑离开他,沿路向西走去,边走边打听,一路他听到的,全是对袁盎的赞扬之声。
刺客本身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得到路人几乎一样的回答,心中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不再打听,匆匆回到客栈,简单吃点东西,便躺到床上憩息。他努力使自己入眠,休息一下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劳,但老者与其他路人对袁盎高度的评价,让他无论如何难以入眠。
他干脆坐起来,闭上眼睛,用手揉着突突跳动的太阳穴,公孙诡、羊胜两张阴险的、奸恶的脸霎时浮现在脑海里,特别是临来时,羊胜给他下达的死命令,又重新在他的耳边响起:“袁盎等十几位大臣,故意与梁王作对,梁王恨死他们,做出除掉他们的决定,省得他们叽叽歪歪。当然了,梁王不会让你们白干,每人都给准备一份厚厚的酬金,你的任务就是除掉头号人物袁盎,责任最重大,酬金最厚重,请问你有问题吗?”
曾记得他豪情万丈,接过金灿灿的酬金,慷慨答道:“没问题。”
羊胜拍着他的肩膀头,嘉许道:“好样的,等你完成任务回来,我与你同饮庆功酒。”
“诺。”他表情严肃,庄重承诺。
回想过去,对照现实,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刺杀袁盎,他的良心过意不去;不刺杀袁盎,他已接受羊胜的酬金,回去无法交代。
他想了许久,才做出艰难抉择,决定放弃刺杀袁盎的使命。他知道,他这样做同样存在风险,羊胜不会放过他,他想回去的可能性极小,为此他计划归隐山林,躲过羊胜的追杀。在归隐之前,他决定赶到安陵,好人做到底,把刺杀的消息告诉袁盎,让袁盎有个思想准备。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重新躺到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他骑上马,奔安陵而来。到了安陵,他找到袁府,找到袁盎。袁盎果然像他打听的那样,宅心仁厚,耿直伉介,看到他又是让座,又是倒茶。他坐下后,毫不掩饰此行目的,开诚布公地说:“我接受梁王的黄金,特来刺杀你。我一路走来,经过打听,发现你是一位善良的长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