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家庄。”
一个国王能到一个贫穷的农舍,让这位从未见过世面的老汉受宠若惊,不知所措,肚子里似乎有千言万语,看见他们的代王,却不知从何说起。
第36章 野菜团子滋味苦(更换稿)()
郭老汉稍停片刻,便邀请刘恒到屋里歇脚:“小民草屋寒碜,难容代王金玉之躯。代王若不嫌弃,请到小屋一坐,小民自当生火,炖一锅开水,为代王解渴。”
“罢了,郭老爹,我看你还是搬几个墩子,放在院里豁亮。”宋昌进过屋里,知道里边的情况,赶忙截住郭丰的话头。
刘恒不以为然地说:“孤今天来到民间,不到屋里看看,那算什么私访民情。”说罢,迎着一股子霉臭味,走进郭丰的茅屋。
只见茅屋四壁光光的,什么东西也没置办。在茅屋的角落,盘着一个土炕,一领破席子胡乱地放在上边,仅有的一条破棉被孤零零地叠在炕沿。屋中间摆一张由几块破木头勉强拼凑在一起的桌子,桌上放着一个由柳条编成的筐子,里边盛一些儿发霉的菜团子。往里屋走,一口旧锅歪歪斜斜卧在阴暗的灶台上,两个没有刷洗的瓷碗浸泡在里边,旁边储有半罐粗糙的秕糠,算是郭丰的口粮。
“老爹家里还有什么人?”刘恒第一次到农舍,没想到郭老汉一贫如洗,鼻子一酸,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
老汉擦一下眼角的泪,伤感地说:“前年老伴去世,去年陈豨据代反乱,儿子运来参加了周勃将军的队伍,前一阵子给家里捎信,说追陈豨追到边境,家里就只剩下老汉一个人了。”
刘恒劝慰道:“老爹不要太难过,情况会逐渐好转起来的。”
老汉用热辣辣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小国王,希望从这位国王那里得到明确答案:“战争何时结束?儿子何时能回家团聚?”
刘恒沉默了,因为郭丰问的这个话题,他目前暂时无法回答,至于战争何时结束,不是以他的喜恶为转移的,而且从发展的趋势看,朝廷与诸侯之间的战争不仅没有结束,似乎又在加剧。
他默默地走到桌前,从筐子里拿出一块菜团,掰成小块,塞进嘴里,细细地咀嚼起来,野菜团子发出苦涩的霉味,让他一阵恶心,噙在嘴里实在难以下咽,他狠狠心,硬是咽下去,一边吃,一边不停地流泪,扭过头问道:“老爹天天吃这个东西吗?”
“哪能呢?代王有所不知,连绵不断的战事迫使朝廷不停地给老百姓加税加赋,我一年辛辛苦苦,到最后还不够给朝廷交赋税,能吃上菜团子都算造化。”郭丰心里说,天天能吃这样的东西,都算好时光。
“郭家庄的百姓都这样?”
“都这样。”郭丰认为说了也许能引起代王的同情和怜悯,代王一时心血来潮,来一个大方的施舍也不敢说。
“百姓过得太苦。”刘恒满脸泪水,跌坐在旧墩上,眉头紧锁,唏嘘不已。
正说着,外边一阵喧哗,一群人鱼贯而入院子,为首一个长者跪在屋外,高声喊道:“郭家庄里正郭玉献叩见代王,祝代王千岁,千千岁。”
刘恒从沉痛中回过神来,和气地叫里正起来,问道:“你就是这村的里正?”
“草民郭玉献迎驾来迟,望代王宽恕。”郭玉献诚惶诚恐指着身后一群老幼:“这都是郭家庄村民,听说代王光临敝村,一传十,十传百,奔走相告,争睹代王风采。”
“孤此次到贵庄私访民情,事先没有打招呼,这个不怪你。至于村民争着要看孤,孤又没有长三头六臂,看就看吧。”刘恒大大方方走出茅屋,拉着郭玉献的手,消除他的顾虑。
在郭玉献的人生中,他见到最大的官就是县令。那些县令一个个趾高气扬,颐指气使,从来没有见过像刘恒这样的诸侯王,没有架子,没有脾气,平易近人,和蔼可亲,顿时原来那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担心浑然消失。他执意让刘恒到他家喝茶做客,想让这位尊贵的国王换一个环境稍好一点的地方:“郭丰家太穷,让代王屈尊于此,这是小人的失职。”
“唉,这不很好吗?孤可以一览民情,谁想瞒哄孤,瞒哄不了。”刘恒毫不介意地说。
村民七嘴八舌地议论道:“代王如此尊贵,能来到我们穷苦人家,关心我们的生活,了解我们的疾苦,自古少有啊。”
在里正的陪同下,刘恒走家串户,只要他进入老百姓的家,他都揭开他们的锅盖,查看他们的粮缸,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最后又返回村中央。
村民们有的搬一个石头,有的搬几块砖,非常有秩序地坐下来;有的什么也不搬,席地而坐;有的圪蹴,什么也不坐,后边的干脆立着,把刘恒团团围在中间。
刘恒环视他的臣民,亲切地问:“春天到了,咱们大伙最关心的是什么?”
里正郭玉献带头说:“要说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春耕生产。”
“孤从晋阳到郭家庄,沿途没看到欣欣向荣的禾苗,遍地野草荒芜,入村十室九空。百姓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孤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靠挖野菜,靠掘地鼠,靠”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
刘恒静静地听着,村民们朴诚憨实,毫无顾忌,说了好些平时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话,他想听到但在深宫中听不到的真话。等村民们说完,他敛起笑容,不紧不慢地站起来,情绪激动地说:“孤的臣民靠挖野菜掘地鼠聊以度日,孤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才能摆脱当前这种穷困不堪的局面呢?”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着郭丰,亲切地说:“郭老爹,你说呢?”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王爷用老爹的字眼称呼郭丰,郭丰心里热乎乎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像他一个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从来没有哪个当官的把他当人看待,如今尊贵的代王称他为老爹,并且谦虚地向他讨教春耕生产,他的心情无比激动,热泪盈眶。他直言不讳地说:“没有谷种,一切都是枉然。”
“能把人气聚集到一块儿,也十分重要。”里正郭玉献插嘴说:“北方战事方兴未艾,青壮劳力全部征到前线,直接影响春耕生产。”
对于郭丰和郭玉献提出的意见,刘恒高度重视,扭过头,问站在他身边一直不言语的张苍:“丞相,里正郭玉献提出聚集人气以及郭丰老爹提出的春耕备播,你看如何妥善筹措?”
“丞相的职责不外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作为代国的丞相,理应把春耕放在首位。乡亲们有谷种的应该利用眼前大好季节,抢播抢种,没有种子的可以到官仓租借。至于里正提出聚集人气一议,本丞相从内心赞同,但是北方讨伐陈豨的战事一时难以结束,在前方打仗士兵能否归家耕种,本丞相认为指望他们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张苍停顿一下,见众人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果断地说:“那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回答肯定不是的。我们可以招集流亡,分给他们土地,来聚集人气,本相认为,这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租借春种,招集流亡。”刘恒从张苍的一番话中提练出两条简便易行的措施,仔细回味,觉得丞相的建议是解决郭家庄乃至整个代国春耕生产的最好办法,于是,他提高嗓门说:“丞相所言,完全符合我们郭家庄的实情,切中要害,至关紧要。孤回去后,在向朝廷奏请的同时,颁布租借春种、招集流亡的政令,解除百姓春耕生产的后顾之忧。”
一个困扰郭家庄很久的难题,今天意想不到迎刃而解。村民们为刘恒深入到乡村、关心民生的非凡举动深深感动,他们黑压压跪满地上,高呼:“代王爱民,自古罕有,代王千岁,千千岁。”
刘恒双手一展,颇具王者气度,大声说:“各位乡亲请起,孤知道你们各有各的苦难之处,孤恨不能顷刻予以办理,但孤不是万能,不能包罗万象,囊括一切,咱们得慢慢来,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不能心急,战胜困难最终要靠你们自己。”
村民们更加激动,一个个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太阳也似乎善解人意,金灿灿的光芒格外耀眼。
“快到晌午,代王何处用膳?”宋昌觉得私访目的已达到,想请刘恒原路返回。
没想到刘恒的回答出人意料:“不仅孤王不走,随从也不能走,要让大家都尝一尝野菜团子,都了解一下百姓的疾苦。”
里正郭玉献面露难色,欲言又止,最后心一横,愧疚地说:“说实话,郭家庄很穷,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招待代王,我这个当里正的,感到很失职,但我们有一颗颗火热的心。”
刘恒笑着说:“孤今天来体验百姓生活,就是要尝尝野果子野菜团的味道,与百姓同苦同难,从而在代国官员中树立一种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
话没说完,村民们群情振奋,欢呼雀跃,“代王千岁,千千岁”的喊声此起彼伏。而对一群朴实的百姓,流淌着高贵皇族血液的刘恒双眼潮红,翕动嘴唇,轻声叹道:“多好的百姓呀。”
在里正郭玉献的陪同下,刘恒一行在露天中简单吃了一顿野餐,然后打道回府。
刘恒从乡下返回春和宫,心里像有一块棉絮堵塞似的,感到憋闷,以前只听说百姓生活艰难,今天亲眼一看,果然与牛马生活没有什么区别,这实在是人间悲剧。
晚膳时,刘恒没吃几口,就停箸不动。细心的薄姬注意到儿子的变化,轻声问:“恒儿,怎么不吃了?”
“我吃不下去。”
“原来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下了趟乡,就不吃不喝了?难道你下乡遇到不顺心的事了?”
“太悲惨啦,地没有种子播种,家没口粮下锅,一群饥民水深火热。”刘恒挪近薄姬,攥紧她的手,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我儿善心热肠。”薄姬掰开儿子的手,叹息不已。她扭过头,询问张苍:“丞相有何高见?”
张苍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薄姬:“当务之急,一则从官家仓廪中租借谷种给农夫,二则招集流亡人员,开垦荒芜之地。”
“你说到点子上了呀。”薄姬连连赞许,继而教诲刘恒:“当着百姓的面,你应该极力倡导两议,显示出国王的仁慈”。
“儿臣已顺应民心,首肯两议,百姓无不响应。”刘恒细嫩的脸上闪现出自豪感。
“两议既定,儿何愁之有?”
“当儿臣尝到野菜团粗糙难咽的滋味,心如尖刀剜割般难受,即使人参燕窝、大鱼大肉摆在眼前,也难咽一口。”
薄姬久久凝望着自己的儿子不语,为儿子一往情深地挚爱着一群嗷嗷待哺的饥民而高兴。难怪朝廷称赞自己的儿子温智贤良,儿子也确实堪称一位仁贤之王。
她吩咐王敏撤去剩余的菜肴,声情并茂地说:“今后给厨子说一声,把我们的饭菜减少四成,节俭下来的东西全部施舍给城中那些饥民,也好积些阴德。”边说,边返回景明宫。
当月牙儿悄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月光像水银一样,透过郁郁葱葱的树叶,在寂静的院中泻下斑斑驳驳的影子。刘恒来到薄姬的景明宫,在宦官的服侍下沐浴,然后麻利地钻进薄姬旁边的被窝。与往常不同的是,昔日刘恒一旦钻入被窝就会无忧无虑地发出轻匀的齁声,可今夜他翻过来掉过去,无论如何难以成眠,郭家庄饥民一张张面带菜色的脸不断浮现在他的眼前,怎么也驱赶不走。
薄姬静静地斜躺在儿子的身侧,她已习惯了这种方式,儿子睡了,她才睡,儿子不睡,她绝对不会睡。儿子不时翻身的声音传进她的耳朵,她从被窝探出半个身子,俯在儿子的脸上问:“恒儿,睡不着?”
刘恒一个咕噜翻起身,紧紧抱住薄姬,痛心地说:“娘,儿臣一想起那些饥民,就怎么也睡不着。”
薄姬爱惜地抚着刘恒的头,叹道:“儿呀,遇到事儿,心里置不下不行呀,丞相肚里能撑船,将军头上能跑马,何况一国之王呢。”
夜深人静,万簌俱寂,母子俩嘀嘀咕咕,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翌日,在刘恒的督催下,张苍颁发租借春种、招集流亡的公告,阐明代王广施仁义的政见。
第37章 悔不听蒯彻之言()
二十天后,正当刘恒和他的伙伴把春耕生产搞得紧紧张张、如火如荼之时,去长安的张武回来了,他不仅把刘恒的外祖母薄氏、舅舅薄昭顺利接了回来,还带来一则惊天动地的消息:“淮阴侯韩信因为谋反被诛杀,被夷灭三族。”
薄氏与薄昭的到来自然让薄姬欣喜不已,她让王敏把老太太安置到景明宫,与自己住到一块儿,让薄昭住到春和宫,能经常料理儿子刘恒,一家人能团聚在代地,也算一种福份。
韩信被诛杀则让刘恒惊讶不已,他把张武叫到春和宫,惊讶地问:“淮阴侯韩信被诛杀,朝廷怎么没有给各国诏旨?”
“代王有所不知,朝廷封锁了淮阴侯被杀的消息,我到京都时,看到京都巡逻的军吏增多了,城中的百姓神情紧张,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一块儿偷偷议论,我一打听,他们都说淮阴侯被皇后杀了,不像谣传。”张武拍着胸脯子说:“臣没长几个脑袋,不敢胡说八道。”
“那你说说淮阴侯如何被杀的?像淮阴侯这样军功卓著、韬略满腹的大将之才,没有父皇的亲口命令,皇后哪能轻而易举说杀就杀呢?”刘恒摇摇头,仍然不相信发生在韩信身上的一切。
“据说皇后为了树立个人的权威。”
刘恒深知,从吕后的平时举止来看,张武所言并非没有根据,这位母仪天下、统驭六宫的皇后,杀伐决断,阴骘刚毅,从不心慈手软,但淮阴侯韩信又何曾是一个等闲之辈,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为开创汉朝天下立下盖世奇功,岂肯轻易俯首就擒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刘恒有些儿茫然,他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被夷灭三族的消息千真万确,绝非讹传。这位空前绝后的军事家在被疑忌的日子,仍然不肯恬居人后,退隐山林,如果说是冥冥之中定数的话,可以说,贪恋官位的毛病把他推上了一条不归的道路。如果说皇帝刘邦与他一起驰骋疆场,朝夕相处,尚念旧情,在杀他与否的问题上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下手,那么皇后吕雉为了树立个人权威拿功臣开刀则毫不留情,不用皱一下眉头。韩信遇到吕后,算是倒了血霉。
在平息陈豨叛乱的战斗接近尾声时,淮阴侯韩信的舍人栾说举报他准备打开长安监狱,释放囚徒,攻占未央宫,策应陈豨叛乱。
吕后接到密报,异常惶急,她立即让大谒者张释把丞相萧何召进长乐宫椒房殿,商量对策:“丞相,有人举报韩信谋反。”
“韩信谋反?”萧何惊愕地反问:“他掌控百万大军时不谋反,到了手中没有一丁点兵权时谋反,臣不太相信。”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现在不是丞相相信不相信的时候,而是应该怎么对付他的时候。”一般人很难想象吕后的恶毒,为达到目的,吕后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好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萧何暗暗地倒吸一口凉气,想当初,老夫在皎明的月下跑了几十里路,才把这样一个天下奇才追回来,实现了汉军出关,与项羽一争天下的宏伟志向。现如今强敌破灭,英雄卸甲,没有用了,平白无故被君王疑忌,皇帝谎称云游梦泽,囚禁韩信到都城,楚王的封号削成淮阴侯,闲居家中。在他最能谋反的时候,他没有谋反,在他最不能谋反的时候,他居然要谋反,而且要释放几千个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囚徒谋反,看来这个举报带着挟私报复的色彩,说他谋反,我死也不相信。但不管我相信不相信,皇后已经为他定了谋反的基调,岂能因为我说他一句不谋反而轻易更弦易辙呢?我要是不与皇后一唱一和,皇后肯定会把我视为淮阴侯的同谋,一块儿给烩了,眼前也只有违心地与皇后同流合污,共同算计淮阴侯这条路可走,不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凭着自己的性子乱来的事情,至于淮阴侯冤屈,那也没办法,过去有冤案,现在有冤案,将来还要有冤案。萧何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屈从于吕后,他不动声色地问道:“皇后想如何处置韩信?”
“干掉他。”吕后铁青着脸,眼露凶光。
“皇上考虑到淮阴侯韩信在战争年代立下的奇功,给了他三个特殊的待遇,那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这三条约定限制了我们的手脚。”萧何仍然为不杀韩信找借口。
“这个好办,丞相只要把韩信诳进长乐宫,下边的戏你就不用管了。”吕后胸中似乎有了成熟方案。
“韩信乃通晓兵法的人,臣无故叫他进宫,他会起疑心的。”萧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