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汶川记忆-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肩负着对学生的安全职责,选择哪一头都可能留下一生的愧疚!这就是威州中学的领导!这就是威州中学的老师!
  待到岷江河险情排除后,全校师生撤回学校。午后的骄阳早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石灰、黄土、烟尘以及地震袭击时所产生的死亡物质混合成的灰色的浓雾,笼罩着汶川这座生命孤岛。地震时核爆炸似的巨响已经消失,脚下的大地时不时地喘息震动,刺激着威中师生脆弱的神经。天地间扯出千万条雨帘,犹如断掉的链条无情地鞭打着惊魂未定的他们。更令人担忧的是:天降暴雨,地震汶川县城通信中断、供电中断,威中紧挨岷江,若洪水袭来,学生能否找到逃生出口?教师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入倾斜的办公综合楼取出发电机,自行发电点亮了出口道路旁的路灯。

人性的光芒(2)
那是整个黑暗的汶川县城内独一无二的路灯光。一片死寂中,这灯光为威中师生照亮了逃生的方向,给了尚在颤栗的学生多少安慰、多少希望!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威州中学的教职工用他们柔弱的双手点燃了照亮希望的生命之光!
  小草也坚韧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载:烨烨震电,不令不宁;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我们的祖先早在3000年前就描绘出了如此壮阔的地震景观。当灾难恣情肆虐时,人的生命是脆弱的。然而,面对灾难,威中教职工爆发的抗击灾难的意志力却是坚强的。为了让学生有个栖身之所,有的老师把油布、帐篷让给学生,自己却蜷缩在树下被暴雨、饥饿、寒冷折磨得瑟瑟发抖;为了让学生驱走暂时的饥饿,有的老师冒着余震的危险从家里取出仅有的几块泡菜萝卜;为了将瘟疫拒之门外,学校隔天分别召开行政会、应急小分队会,特别成立了清洁卫生领导小组、安全领导小组,挖开了威中自留井,严格控制进校人员,密切关注学生饮食起居,随时与县疾控中心联系,修建填埋、再修建再填埋临时厕所……
  最终,威州中学全校3000多名学生都被平安健康地疏送回家。这是威州中学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的又一骄人成绩!但又有谁知道,成绩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威中人的泪水与辛酸?
  5月12日那天,威州中学副校长、党总支委员贾代清第一个冲向教学楼,冲向学生宿舍,高声呼喊、组织疏散学生到安全地带。待南校区师生稍微安定,他又驱车到北校区。而此时余震不断,汽车要经过楼房密集的县城。砖头、水泥块随时都可能砸向汽车。此时的贾校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深知北校区还有1000多名师生在等着他。车行至姜射坝,公路已被完全堵死,怎么办?贾校长毅然弃车步行,躲过不断从山上滚下的石头,一路小跑,义无反顾地冲向北校区。
  到了北校区,他来不及休息,马上组织安排自救工作,召集北校区的行政、年级组长开会,商讨北校区抗震救灾措施,成立北校区抗震救灾安全保卫组、秩序组、后勤组、门卫组、清洁卫生组及医疗组。他召开老师会,要求教师们在大灾大难面前一定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全力以赴,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随后又召开学生大会,要求同学们要镇定,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北校区的抗震救灾工作自此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救灾物资奇缺的情况下,他冒着酷暑烈日和师生们一起抬钢管、木板,带领老师们冒着生命危险,冲入学生寢室抢出一床床棉被、床垫。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1000多名师生都住进了帐篷。
  师生的生活、住宿安顿好了,但几天来贾校长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睡过一宿安稳觉。每天晚上隔一小时他就要巡视一遍校园,早上5点钟就起床安排一天的工作。他的眼睛熬红了,声音沙哑了,嘴唇干裂了,整个人消瘦了!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遭受着怎样的煎熬和痛苦。工作间隙休息时,他轻声与身边的年轻教师聊天:“这次地震,我家里总共埋了14个人……”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世骇俗,贾校长以他朴实的言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的壮丽乐章!
  威州中学初2010级3班班主任曹霞老师的丈夫在地震当天因公殉职。当她在距离县城7公里的板桥地段寻找到丈夫尸体后,她几乎崩溃!但安葬丈夫后的第二天,她就回到学校和孩子们在一起了!她将巨大的悲痛深埋于心,以母亲的胸怀对待她的57个孩子。她害怕这57个孩子也像她一样遭遇不幸!她以一颗正在流血的心温暖学生,让学生真正学会坚强。曹老师在不幸中昂起头,让学生们不仅在她的语文课里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提升了人生境界、完善了人格意义。曹老师的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明白,即使不能成长为一棵遮蔽四方的大树,也要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小草。
  曹霞老师在最为脆弱、最为艰难的时候,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里,曹老师用自己并不坚实的臂膀为幼小的孩子们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让人想起布莱西特戏剧中的一句格言:“我最弱的时候,就是我最强的时候。”
  灾难毁灭了威中教职工的家园,带走了他们的亲人,但他们却一直坚守岗位,让3000多名学生平安健康地投入亲人的怀抱。贾校长、曹老师面对人生苦难表现出的勇敢、坚韧、无私、无畏又给人以多少欣慰、钦佩、启迪、希望和信心!愿逝者安息,生者奋发!
  远方的征程
  天崩地裂,裂掉的是房屋,裂不掉的是学生生生不息的精神;地动山摇,摇垮的是校舍,摇不垮的是师生共同抗击灾难的决心;漫天粉尘,遮住的是视线,遮不住的是威中学子对知识的渴求与企盼。
  龟裂的大山,漫天的黄沙,倾覆的房屋,这就是地震后破碎的汶川。为了找到合适的异地办学点,让学生有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周秀华校长踏上了远方的征程。短短一个月,这位女校长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似火的骄阳毫不留情地灼伤了她的肌肤,旅途的劳累、工作的重担折磨得她疲惫不堪。她黑了,瘦了!女性在灾难前本应是弱者,但这位女校长却以她瘦弱的肩膀扛起振兴威中的大梁!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威州中学在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体育城异地复课。在今年的汶川县威州中学感谢社会各界暨锦宏校区中秋联欢晚会上和纪念“12·9”运动73周年暨藏羌锅庄比赛中,灾难后的威中学子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帮助过他们的各级领导、社会友人献上了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在龙泉校区,他们心怀感恩之情努力学习,回馈社会,为实现各自的理想扬帆远航。
  时至今日,地震已过半载,震后的我和我的同事也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我们原以为踏上阳光城的宽敞大道就能忘记那时候的饥饿与寒冷、恐惧与绝望,但那段历史总让我们难以释怀。是什么让我们想要忘记苦痛却每每不堪回首?是饥饿中的一片酸菜,是寒冷中的一件衣服,是惊恐中的一个拥抱,是绝望中的一句安慰,是黑暗中的一点灯光,是灾难深渊里的威中人闪烁着的人性光芒——勇敢、团结、坚韧、无私、无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校长周妈妈(1)
董彬
  “5·12”特大地震的尘埃已经渐渐飘散,许多人都会在不经意间抹去这记忆之尘。对于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人来说,这半年多的时间是否能够抚平刻在他们内心的道道伤痕呢?
  2008年11月15日,“5·12”大地震后6个月零3天,成都市龙泉阳光体育城汶川县威州中学复课点。我们面前是一位面容略显憔悴,说话却铿锵有力的女同志,她就是汶川县威州中学的校长——周秀华同志。
  说到地震,周校长稍作沉思,语气显得有些沉重,她说那些日子是终身难忘的。我们的思绪也渐渐进入到这位女校长深邃的目光之中,和她一同走进了那些令人难忘的日子……
  2008年5月12日本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周校长上午参加了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的关于威中扩建的会议,中午在家中小憩,满脑子还是那些令人振奋的威州中学未来的蓝图,这时灾难降临了。
  印度板块冲击亚洲板块的巨大能量瞬间在龙门山得到了释放,处在这场能量漩涡中心地带的威州中学建筑物也在这让人惊惧的大自然的力量中扭曲、晃动着。久处在汶川,周校长立即意识到:地震!来不及多想,此时最大的责任就是学生安全。周校长在剧烈的摇晃中努力保持着平衡,打开房门冲到操场……墙体剥落,楼柱断裂,到处都是瓷砖、混凝土砸在地面的声音,山体滑落掀起的烟尘在瞬间遮天蔽日。
  当烟尘渐渐散去,原本美丽的威州中学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已经变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老师和学生都是满面尘土,身上、头发上都是一层“白霜”。周校长在学校操场组织了最短的一次“行政会”: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学校行政简单分工,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周校长此时最不放心的还是学生的安危,一再叮嘱一定要准确清点。几分钟后学生人数清点完毕,全校学生无一伤亡,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下一些。
  余震还在发生,危险远远没有解除。周校长手持半导体话筒,穿梭在老师和学生中。她叮嘱老师管理好班级,她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在她的话语中,老师们又找到了“主心骨”,学生们的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下来。在漫天的尘灰中不停地说话,这种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体会得到。一个多小时下来,我们的周校长声音已经嘶哑了,满面尘灰根本就来不及擦洗一下。此时威州中学的操场上除了学生和教师及其家属外,还挤满了地震后逃到学校里来的灾民。校园内人山人海,周校长立即组织人员做好安排,以免发生拥挤,引起踩踏。
  祸不单行,预防洪水的紧急疏散令发布下来,威州中学学生必须马上疏散到姜维城山。周校长知道这是非常时期的一次疏散,南校区2000多名师生的转移疏散,要在余震不断的环境中执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周校长立即组织学校有关人员按照学校应急预案制定的疏散路线有序地疏散学生。她手持半导体喇叭,用嘶哑的声音号召全校师生:“各班按次序依次撤退,各班学生请手牵着手,班主任走在各班的最前面,下班教师负责殿后……”
  等到学生撤回到学校是已经是下午18时左右了。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山风一吹顿时感到了凉意,这也预示着一场雨即将到来。周校长立即组织人员收集学生和老师避雨所需用具,并与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了联系,争取能够找到一些干粮,让学生充饥。是啊!从地震到现在,师生们已经整整饿了7个多小时了。到了夜里21时左右,避雨用的油纸终于找到了,但是数量很少,周校长坚定地说:“必须先满足学生。”吃的东西也找到了一些,周校长望着这些干粮发愁:实在太少了。但还是那句话:“先满足学生。”后来,老师们也不忍心看着周校长为了学校师生的吃住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憔悴不堪,他们给她端来一些饭菜,让她充饥,但是周校长却把这些珍贵的食物又端给了其他学生……

校长周妈妈(2)
地震当天的事情,周校长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她说)这是责任使然,这种责任在工作中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爱。她把一位女性特有的母爱全部奉献给了学生,学生们平常都亲切地称她为“周妈妈”。这种母爱在地震中表现地更加深沉,更加浓郁,更加炽烈。
  在随后的抗震救灾工作中,周校长开始为学校的复课做打算。整个汶川县城在经历大地震后已经找不到可以供学校复课的地方,周校长把目光放到了县外、州外、省外。学校首先向上级部门提出复课建议,在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周校长率领学校一班人,就踏上了寻找学校复课点的漫漫长途。
  在此后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周校长一行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山西晋城、重庆大足、四川成都和峨嵋等地。每到一处就与当地有条件接受学校的单位洽谈,考察教学环境、教学设施,随时给上级部门汇报。这段时间对周校长来说异常艰辛。(她)四处收集信息,只要有一线希望都得亲自前往实地考察,饿了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作为学校的领头人,此时周校长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要为全校师生找到一处安全、好一点的复课点。
  威州中学异地复课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大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周校长的艰辛努力,威州中学最终找到了较为理想的复课点——成都市龙泉驿区阳光体育城。
  说到异地复课工作周校长感慨万千。威州中学是阿坝州教育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学校办学质量在大灾之后是不是能够继续保持全州领先地位,这直接关系到威州中学的前途命运。“我们责无旁贷”,周校长用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
  初到龙泉,一切从头开始,学校工作举步维艰。住宿问题、教室问题、吃饭问题、安全问题……一件件都要去解决。龙泉酷热的夏天也考验着威中人的意志。面对诸多问题,周校长率领行政一班人审时度势,对内制定新的管理办法,改进各种管理措施;对外积极协调多边关系,争得各方支持和帮助。
  大行集团来了,为学校解决了办学场地;龙泉教育局来了,给学校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中央彩票公益、南京艾志公司、香港得理公司、龙泉地税局、广东江中高速横栏团支部、深圳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奎照实业有限公司、贵州百灵达新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树德联合学校……社会各界的捐助源源不断地送到学校。在大灾面前,威中人并不孤单。列数着这些爱心和帮助,周校长露出欣慰的笑容,在笑容中我们也看到威州中学明天的希望。
  威州中学是个坚强的集体,灾后荣获了国家人力资源部、社会保障部和*联合授予的 “教育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以周校长为代表的四位教师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在地震中周校长以责任书写忠诚,我们相信:她以及她的集体在龙泉更会以忠诚铸就辉煌。
  

老师的呼喊,学生的方向(1)
孙娟
  当灾难袭来的时候,恐慌的人们都会选择逃离到安全的地方。然而,当面对学生们一张张惊恐却充满稚气的脸,我们选择了与学生坚守在一起。此时此刻,老师的一声呼喊是学生能够找到的方向,是学生的依靠,是一棵救命的稻草。虽然我们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我们都有一颗对学生爱护的心,肩负着保护学生的重任。
  孙娟老师,汶川县威州中学教师队伍中一名年轻的中学英语教师,由于性格开朗活泼、平易近人,教学方法新颖、轻松,深受学生的欢迎。她只大学生10多岁,是学生心目中的大姐姐。大地震灾难中,她用纤弱的肩膀和学校的师生共同担起了抗震救灾的重担,她用一颗爱护学生的心树立起了学生们战胜灾难的信心,激发了学生抗震救灾的勇气。
  由于孙娟老师担任的是初三毕业班的英语课程,因此长期都居住在离县城5公里远的雁门北校区。地震发生后,这里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孙娟老师和其他老师一道开始了艰难的组织学生避险、搭帐篷、找食物等救灾工作。
  看到学生昔日天真无邪的眼睛因为灾难而变得惊恐不安,孙娟老师用朋友一样的口气安抚大家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永远在一起,有那么多的解放军在,一定会战胜灾难,一定会好起来的。”这样的时刻,这样温暖人心的话,对于惊惶失措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镇静剂。大家都信任老师,安稳了慌乱的心,听从老师的安排,并积极开始行动起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开始抗击这罕见的自然灾害。
  地震当天艳阳高照,5月的天已渐渐显出夏天的温度,学生们都穿着短袖衫。到了晚上天下起了雨,气温陡降。许多学生由于受到惊吓而冷得发抖,孙娟老师和同年级的梁孝岚老师又组织精干的男生冒着不断的余震从楼房中抢出棉被、衣服及生活用品供学生使用。男同学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懂事,他们用幼小的双肩和一双双稚嫩的手就地取材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让女同学们全部躲进帐篷,而他们却在外面轮流站岗,淋着雨、警戒着不断袭来的余震。
  已经记不得是地震后的第几天,孙老师看到学生们身上穿的衣服已脏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心里便有了一个想法,她想回到县城里的家里一趟,去找几件衣服给实在太脏的学生们换换。想到要回到不知已被地震摧残成什么样的家和随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