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帝国书生意气-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言(1)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月光宝盒,让你穿梭时空到中国古代的某个王朝去旅游,那么你一定要选择北宋。因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北宋社会与现代生活最为接近,高雅,浪漫,繁华,精致,品质卓越,这些都是北宋的标签。
来到北宋,你就走进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开封府城楼以西,商店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宽阔,生意兴隆,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街市如此喧嚣繁华。开封市中心的相国寺是北宋的皇家寺院,同时也是四方商品汇聚的大商场,每月定期开放八次,寺内大批房屋辟作营业性质的邸店,供各地来京商人居住和堆放货物。
越来越多的商人在街道两旁开设店铺,曾经宽阔的街面逐步缩减,于是发生了“侵街”现象。真宗咸平五年(1002),宋廷下令在开封城内拆毁侵街而建的贵要邸舍,并在街道两旁设置标志。但后来又出现了大批房舍店铺,突破真宗时所立的标志,所以仁宗再次下令拆毁。到12世纪初的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开封城内的税务机关向侵街店铺收税,这标志着沿街建筑的合法性终于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政府规划的坊市制早已崩溃,侵街现象出现,标志着沿街开店设铺这种近代型的城市风貌,在宋代奠定了它的基本格局。
宋代城市人口急速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一再冲破原有城墙的束缚,向四周近郊地区扩展。城市近郊出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点,商业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导致郊区的经济功能和外表景观与市区内日趋接近。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曾经感慨:“直至11和12世纪以前,中国并未显示出商业上的才干。但打那(宋代)以后,经商的能力便成为中国人最卓越品质之一。”北宋是个全民皆商的社会,从事商品经营者包括:官员胥吏,皇室国戚,士人乡绅,寺庙僧尼,乡村农户,乡镇个体手工业者,行商坐贾,城镇市民,浮游流亡人户,其他人户等等。在宋人的观念中,要想致富,就要经商,“农不若工,工不若贾”的思想越来越流行。
随着商品市场的扩大和进入流通市场的商品量的增加,宋代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为规模经营,社会上日益出现一批资产雄厚的大商人。譬如有的饭店拥有50余炉,雇工达100~200人;有的金银彩帛铺,交易动辄上千万;有的布商一次可交易5000匹等等。商业的经营方式有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化经营、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预买预卖等类型。
由于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上众多的官吏士人加入到商品经营的行列中,宋代社会对商业的看法与前代相比有了某些变化。如有些士大夫认为,应当改变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士农工商都是百姓的本业,应当同等对待。宋代许多商人拥有大量财富,又往往突破政府对各阶层服饰与交通工具的规定,衣着与出行豪华讲排场,往往会引起士大夫们的妒忌。
北宋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都是在宋朝完成的。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做蛮夷之邦。”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定:“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前言(2)
北宋是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随着理学的诞生,儒学在北宋实现了复兴,儒、道、佛三家也开始相互交汇地深入发展,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北宋完成了唐朝韩愈、柳宗元开创的古文运动,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占据了六家。
词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学体裁。随着由科举入仕的官僚阶层的成长,歌台舞榭和歌儿舞女日益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滋生于这种土壤的词自然异常兴盛,因此在词史上,北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词在晚唐五代尚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才逐渐与五七言诗相提并论,流派众多,名家辈出。柳永精通韵律,开始创作慢曲长调新体裁,长于铺叙,用语俚俗,情景交融,深受下层平民的欢迎,以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其词作有“俚词”之称。高才逸气的苏轼,则冲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境界,清新豪放,开创了豪放词派。
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宋代城市平民的文艺活动也大放异彩,瓦子、勾栏是宋代市民文娱游乐的重要去处。瓦子是城市中固定的娱乐中心,勾栏是瓦子内固定的演出场所,内设戏台、称为“戏房”的后台、称为“腰棚”的观众席,四周以栏杆圈围起来,勾栏上面张有巨幕,以蔽风雨寒暑,因而也唤作游棚、乐棚等。市民的文艺活动就在这样的场所展开,主要的形式有说唱、戏剧、杂技和武术等。
北宋几乎所有的精英都被科举制度吸纳进入了朝廷。朝廷之中,官场之上,正上演着一幕幕华彩的戏剧,情节曲折复杂,冲突激烈深刻,台词高贵华丽,悬念永无休止。如果你能在北宋长期生活,一定要想办法通过科举考试,混入北宋的朝廷,结识高官与名流。这样你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北宋的社会与生活,什么是文人的统治与武人的悲歌,什么叫做帝国书生意气。
所谓科举,即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最后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科举有贡举、武举、制举、词科、童子科等不同的科目。贡举也称常科,是科举制中最主要的科目,主要考察应考者的儒家经典与作文水平。宋代三百余年间,共开贡举118榜,所取官员共约11万人。北宋庞大的官僚系统,特别是高级文官,主要是通过科举,特别是进士科选拔的。据统计,北宋共有宰相71名,其中进士出身的65人,占92%;副宰相共153人,其中进士出身的139人,占91%。
宋代贡举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层选拔的制度。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后,根据殿试成绩对应举者排定名次,其中前十名是由皇帝最后确定的。殿试评定完毕后,即进行唱名赐第仪式,皇帝亲临崇政殿或集英殿,殿试官、省试官及宰臣、馆职等入殿侍立,举人等候于殿门外。然后朝廷依次传唱举人姓名,中举者接受皇帝赐予的科举等第。唱名又称传胪,仪式十分隆重,“殿上胪传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名登龙虎黄金榜,人在烟霄白玉京。”真宗朝开始,唱名赐第之日,释褐赐绿袍、笏,表明中举者虽还没被授予官职,但已经脱离穿褐(粗布衣服)平民,步入仕途了。从太宗至仁宗朝,第一甲的进士一般都可以直接出任州军的副长官或一县的长官。进士出身者,升迁也较为迅速。其高科及第者,有不到十年即至宰执的。如吕蒙正,太平兴国二年(977)考中进士第一名,六年后即升为参知政事,十一年后升为宰相。
前言(3)
等你混入官场,向你介绍十一位最值得结识的人物:
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黑胖子,喜欢喝酒、赌博。他武功高强却防范武人,瞧不起文人却又喜欢重用文官。这个人文化不高,算计不深,倒是有点大大咧咧。他的好处在于重义气,人脉之广超乎想象。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人最后混成了成功人士。
赵匡胤的身边总是跟着一个书记官,这人叫赵普。他嗜爱读历史书,是个真正老谋深算的家伙,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曾经成功谋划了一场兵变,不过在皇弟赵光义篡位的过程中,他几乎扮演着无间道的角色。无间道中的人不会有好下场,赵普同样一败涂地。但令人称奇的是,在长时间的不动声色之后,他突然重拳反击,打了一个极漂亮的翻身仗。这一次出手反击,赵普是为尊严而战。
曹彬的名字听上去文质彬彬,其实这个人也的确文质彬彬,不过他不是文人,而是一名武将。通过曹彬你会明白,在北宋的官场上,只有文质彬彬的人才吃香,哪怕你是一个武将。
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可以用一种轻松搞笑的心态去了解宋真宗赵恒,这个人其实有轻度的精神疾病。当然不管觉得他如何好笑,你还是要在他面前装得特别正经。有一天宋真宗会告诉你他是上帝的儿子,那时你一定要装出无比崇拜的样子。
如果要去开封府找寻包青天包拯大人,你一定要仔细核对年份,包大人并不是长年在开封府上班的,他任开封尹的时间仅有一年半左右。如果你恰好与包拯同朝为官,而包拯刚好担任谏官,那你要注意了。虽然宋朝官场上利用职务之便捞点好处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因太清闲办公室里找不到人也很正常,不过包拯在时大家还是注意点,不然你就等他弹劾你吧。对了还有,千万不要找人打听包大人身边的大帅哥展昭,压根没这号人。
你猜对了,范仲淹范大人就是整天愁眉苦脸的样子,谁让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呢。这也难怪,他有个不幸的童年,父亲去世太早,母亲一个人养不活襁褓中的他,只好改嫁朱家,范大人考进士时填的名字还是“朱说(音yuè)”……唉,这些都是范大人的隐私,咱就不说了。不过在这里要“很严肃滴警告”你,为了你的官途,千万不要跟着范大人去搞什么庆历新政,那伙人最后都被贬官了。不过,想要建功立业,倒是可以在庆历新政前追随他到西北前线去,那里既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边塞风光,又有“军中有一范,西夏闻之惊破胆”的豪迈情怀。
见到狄青大人了?你一定想问他脸上为什么有一块刺青?很久以前他的脸上就有一块刺青,要不怎么叫“面涅将军”呢。你说他这个嗜好很特别?什么嗜好,在大宋,罪犯脸上才有刺青呢。另外,士兵享受罪犯待遇也在脸上刺字。刺那玩意儿遭人白眼,其实皇上也曾让他用药水把脸上的刺青消掉,他居然不愿意,你说奇不奇?当然了,不奇也就不是狄青大人了,从士兵做到枢密使的,大宋朝也就数他了。
看得出来你很痛苦,因为这是一个王安石的时代。你既崇拜王安石的道德文章,又不能认同他激烈的改革措施。这已经让你非常不安,你本打算三缄其口、静观其变,可是朝廷已经分裂为两派,要么支持改革,要么离开朝廷。你该怎么办?
你想跟着苏轼去杭州西湖、去黄州的东坡与赤壁,你想与苏轼一起赋诗饮酒,吃他煮的东坡肉。你读苏轼的诗词,总以为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可事实上跟随着他你才知道贬官的生活如此艰辛,所谓的神仙生活只是一种心境。
如果你真的跟随贬官苏轼到了海南岛,那么等到朝廷大赦天下、苏轼获准到常州宜兴定居时,你最好不要再跟着苏轼了。因为苏轼很快就要去世,而朝廷中蔡京已经完全控制了政局,打击元祐党人将变本加厉。建议你直接去广西宜州,不久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就将贬到这里,然后你就会结识一个很特别的人物——范寥。范寥饱读诗书,多才多艺,经历曲折,任侠好赌,这次是专门从江南来广西追随黄先生的。黄先生不久去世,范寥为黄先生料理后事,然后再次回到江南。不久范寥卷入了一件蹊跷作怪的谋逆案中,但他神奇地从谋逆的参与者变成了告发者,并因此成了朝廷命官。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你要抓紧时间游览宋徽宗设立的宣和画院,在那里你或许会结识一位画师张择端,他正在创作一幅千古奇画《清明上河图》。如果你有机会参与编纂《宣和画谱》、《宣和书谱》,那么你就太幸运了,你将因此见到宫廷收藏的和从民间收缴来的无数珍贵书画文物。
玩过瘾之后,请你果断地结束你的旅程,因为金兵的铁骑很快就会踏来,优雅的宋徽宗将变成无耻的太上皇,然后再沦为可怜可鄙的阶下囚,大宋的军队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溃败,你的心脏将无法承受靖康之变的残暴,你的灵魂更不堪面对靖康之变的耻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
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
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亦称“太祖拳”。在结束游侠生涯、成为一名职业军官后,赵匡胤为了训练士卒,总结平生武学,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拳法。后来赵匡胤发迹变泰,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昔日士卒自觉身价陡增,于是在民间传授赵匡胤三十二势拳法,并名之曰“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
宋初少林寺住持福居禅师为振兴少林拳法,曾邀当时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切磋技艺,宋太祖长拳便是十八家之一。后福居禅师综合诸家之长汇成《少林拳谱》,这也是少林拳法的起源。
21岁那年,赵匡胤告别结婚三年的娇妻贺氏,孤身一人闯荡江湖。这一年是公元948年。
就在前一年,北方的契丹攻入大晋的都城开封,俘虏了后晋的皇帝石重贵。后晋因此灭亡,而契丹在开封改国号为“辽”。
与此同时,原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晋阳称帝,国号(后)汉,刘知远就是后汉高祖。后来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纵兵抢掠,结果被中原民众赶出了开封。刘知远乘机出兵攻占了洛阳、开封。
赵匡胤离开家乡时,刘知远已经去世,皇位传给了儿子刘承佑。
赵匡胤的家就在当时的都城开封。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便是后汉朝廷的一名禁军将校。
在那样王朝更替司空见惯、战乱之中民众朝不保夕的年代,倒是军人的家庭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有充足的军饷。相比被任意蹂躏抢掠的平头百姓,军人的生命和生活反而是最有保障的。因此,当时有出息的男子都去从军,而有眼光的女子则希望能够嫁给一位强壮的年轻军官。
赵弘殷年轻时也曾走投无路,四处游荡。后来来到洛阳郊外的杜家庄,遭遇大雪,赵弘殷躲在杜家庄门前。杜家庄庄主平日豪侠好客,因此仆人见到一位壮汉落难杜家庄,便请他进屋,好生招待。不久杜家庄庄主看中了赵弘殷,就把一个女儿嫁给了他。赵弘殷因此成了杜家的第四个女婿,后来与杜小姐生下三男三女。长子赵匡济夭折,另外两个儿子就是赵匡胤和赵匡义,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据说杜家庄前曾经有一个小池塘叫做双龙潭,预示着两位皇帝的降临。
赵匡胤出生在这样一个军官之家,所以后人很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在21岁时离开父母,四处游荡。
有人认为,当时赵弘殷事业不济,很难帮儿子安排一个合适的职位。或许根据多年的经验,赵弘殷深知,如果让儿子在禁军中从普通士卒起步,将来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与其如此,不如让儿子去拜访各路军阀,机遇凑巧的话,或许能得到一份更加适合的差使。
不过有一篇叫《赵太祖飞龙记》的话本小说却告诉我们,赵匡胤是一个难以管教的淘气鬼,一点也不听父母的话。父母让赵匡胤进私塾读书,赵匡胤却不用心学习。他混迹于街头那些不务正业的不良少年中,经常做出越轨的举动,甚至发生触犯刑律的事件,最后发展到赵弘殷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的程度。
这虽然是话本小说的记载,但非常符合离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大都是被逼杀人“犯罪”后闯荡江湖的。
与赵匡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他总是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如父母亲期待的那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2.千里送京娘
赵匡胤体格魁梧,身体强壮,为人豁达大度,气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强。
自从赵匡胤离开家乡四处闯荡,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很多事迹和传说在当时被编为说话(话本)和戏曲。
《赵太祖飞龙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
宋朝的开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娱乐场所。在那里,并排建造着许多大大小小专供演戏、说唱的小屋,表演说话(讲故事)、舞蹈、歌曲、戏剧等等,一天到晚,热闹非凡。
从北宋中期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