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变天-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从云的这些得意之作,都是秘密进行地。狗腿子自然是斯蒂芬。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沈从云曾从穿越前的《货币战争》一书中,看到另一个观点。认为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书中引用了曾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句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令人惊讶之处,并不是其爆发的原因仅仅是一件以前其他危机相比显得无足轻重的事件,而是因为它拖了那么久才爆发。”
《货币战争》一书认为,由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展并建立起来的欧洲银行体系向对立地各方提供信贷。全力促成了这种军事对峙。不断地扩军备战。保持着大规模的常备军,各国政府因此深陷债务泥潭。一项详细的欧洲公共债务收入报告显示,各种债券地利息支出和本金偿付每年高达53。43亿美元。如果这个数字放在二十一世纪。实在不算是什么大钱,可是在如今就是一个令人恐怖的数字。
各国政府不禁要问,尽管战争有各种可怕的可能,但比起如此昂贵的不稳定的和平而言,战争或许是一种更值得考虑地选择。如果欧洲地军事准备最终不是以战争来结束的话。那就必然是以各国政府地破产而告终。
这个观点的核心论据。是1913年12月23日,《美联储法案》通过。爆发世界级别的战争条件终于成熟了。基辛格博士说的拖了许久的战争机器终于可以启动了。
这个观点沈从云持不敢苟同的怀疑态度,银行家大发战争财不假,这一点是由于欧美列强的国家没有货币发行权造成的。(注:美联储是私人性质的机构,恐怕中国没有多少人知道吧。)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国在一战中向协约国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和60亿美元的出口物资,如果战争的结局是德国获胜,银行家们手上的协约国债券便会和废纸一样,正是基于这一点,美联储的几个股东摩根、洛克菲勒、保罗…沃伯格和希夫,才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口袋,竭尽全力将美国推进战争。
沈从云感兴趣的是,战争必将带来恐怖的物质消耗,那么作为一个中立国,不在这上面做点文章,那实在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现在沈从云面前的抽屉里就放着一份报表,里头记载了自打欧洲军事竞赛开始以来,沈从云从其中到底赚了多少。多了不敢说,这些年从列强手里借来的贷款,已经全部捞回来还多了两倍。
有一个问题是沈从云一直在考虑的,那就是如果可能,是否考虑一下,在1917年英、法最困难的时候,给协约国来个雪上加霜。如果历史因此被改写,那么银行家们的口袋恐怕要破一个大窟窿了。不过,作出这个决定,实在是太难了,尽管美国人的军队现在就是渣,但是这个国家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实在不能不让沈从云慎重的看待这个问题。最后的决断,沈从云还是决定等一等,到时候看看在战争的初期能捞到多少筹码,在决定哪一方好了。
美国,纽约。哈德逊河缓缓的从哥伦比亚大学的身边流过,一个年轻的中国学生,抱着一摞子书站在校园门口,四下张望着。
“你好!”一个穿着天蓝色军装的中国军人朝年轻人笑着走了过来,主动打招呼。
“你好,是你让人带话要见我么?”年轻人露出迷惑的表情,与军人握了握手。
“如果你是马寅初,那么约你见面的人就是我。”军人笑了笑,伸手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聂梓休,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应该算是你的学长了。现在中华共和国空军中服役,今天到曾经就读的大学来看看,听说你正在攻读经济学博士,所以想见一见你这个给中国学弟。”
在美国遇见从国内来的人,尽管是第一次见面,马寅初还是颇为激动的握着聂梓休的手道:“你好!聂学长,你是刚从国内来的吧。”
聂梓休笑着说道:“是的,来美国参加一个航空交流活动。我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找一个地方坐着喝点东西说话吧。”
马寅初自然还是有点怀疑,一个中国空军的军官,特意把自己叫出来,就是仅仅因为自己通过了经济学的博士论文,就找上门来一定要见认识自己。心里怀疑归怀疑,马寅初还是跟着聂梓休来到一家咖啡馆找了个位置坐下,叫了两杯咖啡后,聂梓休一直看着马寅初不说话。
其实聂梓休心里也纳闷的很,临行前沈从云居然把自己叫去,指名道姓的要自己来找这个叫马寅初的年轻人,说他是个人才,一定要想办法弄回国去。聂梓休实在想不通,沈从云是怎么知道,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留学生是人才的?
沈从云当时的借口是说,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直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关注这些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沈从云是因为马寅初读的是比较少见的经济学,而且还读到博士了,这才注意到这个年轻人的。
聂梓休对沈从云的说法,没有完全相信的意思,多年的给沈从云当财政主观的经验告诉聂梓休,沈从云在很多时候总会有一些出人预料,但又效果显著的举动。比如,沈从云在美国投资的这些公司,福特、美孚等等,都为沈从云赚了大把的钞票。根据聂梓休对沈从云的了解,沈从云是没到过美国的,表面上斯蒂芬是沈从云的代理人,这些都是斯蒂芬的功劳。实际上,斯蒂芬多次在聂梓休面前表示出对沈从云在投资眼光方面的敬仰,有几次喝高了,还透露出大部分投资都是在沈从云的授意下进行的。
假如,斯蒂芬说的都是真的,那么沈从云看上的这个年轻人,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关于这个问题,即便是沈从云来了,也无法解释。因为很简单,沈从云对马寅初的了解,仅仅的是因为一句话,“错批了一个,误增了三亿。”在这个时间段,马寅初还没有发表轰动美国财政界和经济界的《纽约市的财政》一论文,压根就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尔。(注,《纽约市的财政》一文,后被列为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材。牛人啊!)“学长,您找我就真的只是为了看看我?”马寅初被聂梓休看的有点不自在了,壮胆先问了一句。
聂梓休回过神来,想起沈从云之前的交代,赶紧笑着说:“呵呵,就是来看看而已。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估计你会感兴趣的。”
马寅初皱了皱眉头道:“什么事情?”
“联合基金你知道吧?我打算介绍你去联合基金兼职,我想这对于你的学业,可能有所裨益。”聂梓休实在想不明白,沈从云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无缘无故的让自己来找马寅初,然后安排马寅初到联合基金里面做事情。
“啊?太感谢您了!”马寅初没想到有这种好事,联合基金在华尔街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字号的,能进入其中兼职,就能接触到更多的金融界的内幕,这对马寅初的学业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火车在巴黎车站缓缓的停下来,专列上下来的中国军官们,很快就把周围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第六部
第八章 … 强硬的姿态
汽车里的唐绍仪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实际内心出于一种激荡的状态,甚至可以说在愤怒。
愤怒的原因很简单,英法两国的代表,在谈判桌上摆出一副老大的傲慢姿态。就在半个小时前,法国代表萨科奇那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唐绍仪想想就觉得可笑,法国怎么就派了这么个不知轻重的家伙来谈判?
这几年唐绍仪在国内政坛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了,沈从云除了对军队依旧是死死的抓在手上,不容他人染指,政界的权利基本都放手给唐绍仪去做。
当今国内政坛,正值新旧混杂的时节,一大批伴随这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全盘接受西式教育的年轻才俊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另一方面旧有的文人集团也在努力的谋求生存的空间,双方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冲突。
唐绍仪要做的就是中和好这两派实力,然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发挥这些人最大的主观能动性。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看沈从云的态度,在沈从云没有明确表态前,唐绍仪还有颇多顾忌。不过,在天津市长人选上的确定时,唐绍仪感觉到沈从云对自己的信任。
张佩伦无疑是旧有文人代表的一个典型人物,尽管有盛宣怀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张佩伦身上北洋的烙印太深刻了。所以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唐绍仪是怀着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的,尽管他已经在竭力的掩饰了,但还是很担心,沈从云对在这个问题上会不会有猜忌之心。
事实证明了沈从云的用人不疑,也使得唐绍仪放开胸怀,在谈判桌上态度强硬的对待英法两国的代表。
一想起法国代表萨科奇,唐绍仪微微的露出怒色,低声咒骂道:“猪头!还以为是清朝年间呢?”
唐绍仪急急忙忙的来找沈从云,是因为一早起来接到赴德国代表团传来地消息。《中德军事友好合作协议》的修订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1907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德国凭着与中方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大量在华的合作项目,也是最快从经济危机地泥坑里爬出来。并且一跃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工业实力第一的国家。尝到甜头的德国,在对华政策上,明显要比英法务实的多。德国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主动的在其优势项目电气、化工方面,加强了与中国方面的合作。
超于英法之后的德国,自然不满足与当前地国际地位,尤其是威廉二世地“世界政策”在遭遇到俄法协约的强力反弹。英国从光荣孤立政策中走出来。加入到协约国一方后,德国对与同样是后起地中国结盟的心情之迫切。要远远的高于协约国一方,其诚挚态度也要远远地大于协约国一方。
唐绍仪有时候不禁会想,比起德国人。英法两国一直不肯付出实际利益的态度,实在让人厌恶。从目前的实力对比上来看,还不如直接加入同盟国一方算了。不过唐绍仪也就是简单的想一想,可不敢轻易做决定,在这个问题上的决断权。只能在沈从云手上。唐绍仪要做地事情。只能是一些实际地操作,绝对不能越线。这一点唐绍仪心里非常的明白。
修订后地《中德军事友好合作协议》,内容大体为两国进一步加深军队建设的交流,军事工业技术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这其中有一个强烈的信号,中方在世界上出于领先地位的电子侦听技术、潜艇制造技术、航空技术,在修订后的合约中,将与德国进行一次近似技术共享的交流。德方则在新式无畏战列舰的技术上,给予中国方面更多的支持。
总的来说双方这是一次互取所需的交易,是一次令人愉快的合作。当然了,既然有了愉快的合作了,大家私底下的小动作,都会相对收敛一些。
新的协议,中德双方并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这一点是由于中方提出,要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在征求了最高元首的首肯后,才能正式对外公布。
匆忙的进入总统官邸的大院后,看见已经等在门口守候的李耀国,唐绍仪不由的微微的心里一紧,每次出现这样的场面,就意味着沈从云要作出一些重大的决定了。
跟着李耀国进了沈从云的书房,两人见面一番招呼后,下人上茶退下后,唐绍仪按惯例主动汇报了一下中英法之间的谈判现状,其中对于法国代表萨科奇傲慢宣称,希望中国削减常备军的数量,希望中国以减少东北驻军来显示谈判的诚意。以及英国代表以西藏问题为谈判筹码,配合法国要挟的举动,做了详尽的汇报。
沈从云一直不动声色的听唐绍仪的汇报,当听到唐绍仪说道:“英国方面认为,西藏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话时,沈从云狠狠的将手上的茶杯摔倒了地上。
一脸惊讶的柳婷进来,赶紧招呼下人收拾后,重新给沈从云上了茶,悄然下去。柳婷的惊讶是很正常的,沈从云是一个相当克制的人,这还是柳婷第一次看见沈从云摔东西。
“大人,您看这事情是不是缓一缓,英法两国的诚意实在是……。”唐绍仪还是非常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沈从云听了点点头道:“好,这事情就按你的意思去办,暂停三国密谈。”
唐绍仪长长的出了一口气,里其实早就想给英法两国一点颜色看看了,这些年憋在心里的气可不少啊。
“大人,那么中德之间的新协议,是不是适时的公布的一下?”唐绍仪不失时机的顺着沈从云的意思来说,当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沈从云脸上的怒色淡了下来,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表情道:“这个提议很好,你立刻吩咐外交部,与德国方面沟通一下,同时发布这个消息。另外,对外公布,中国军方最近将在东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戏。”
“哦?多大的规模?”唐绍仪会意的笑了起来。
“我已经下令,南方军区,中原军区,各抽调三个师的兵力北上,搞一个规模为五十万兵力的大演戏。”
沈从云似乎是想让世界知道,一个愤怒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公布中德协议,终止与英法的谈判,东北大演习,这三步等于是一连串的组合拳打出去,等于是给英法不切实际对华外交政策一计响亮的耳光。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美国总统连夜紧急召见了中国驻美大使,询问了一些关心的问题,得到的答案是模棱两可的无可奉告。
事实上,中国所有驻外使馆,都收到了国内传来的封口令。驻德、法、英、俄等国的大使,也都对各国的紧急召见,采取了沉默的态度。
《华盛顿邮报》在随后的报道中称,这是英法两国对华政策的重大失误,这一失误导致了欧洲军事竞赛的进一步加剧。
《伦敦邮报》则称,我们的政府都在干什么?这个时候激怒中国,真的让人怀疑政府里头那些靠纳税人养活的家伙们的智商。
德、奥报界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派大获全胜的姿态,报纸上接二连三的刊登这方面的消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从中国方面传来的第一手报道,大量的照片证明,中国方面正在往东北调集重兵。“尽管一直以来,中国在东北地区囤积了半数以上的国防力量,但是这一次中国方面明显的表示了,将进一步增加东北兵力的决心。”《柏林时报》上的这段话,成为了德国外交部最大的功绩。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到一点,中国加大驻守东北的兵力,意味着一直以来威胁德国东部的俄国,一半以上的兵力将被拖在远东。
英法两国对于中国表现出来的强硬,多少有点始料不及的意味,两国政府还在为想方设法挽救这一失误做努力的时候,中国方面又采取了一个另英国倍感压力的举动。
“鉴于目前西藏独立有所抬头,为了显示我政府维护国家主权之决心,议会以全票通过沈从云总统之提案,从南方军区中抽调一个军的兵力,进驻西藏增加我军在西藏的军事力量。”
外交部新闻发布官的这段话,很有一点变本加厉的味道,一个军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比起之前中国在西藏象征性的驻军而言,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政府即将对西藏这个长期高度自治的地方势力动手了呢?又或者说,这是中国政府表达出来的又一个信息,毕竟西藏和印度实在是太近了。
世界格局,在1913年的春天,在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沈从云连续的作出了强硬姿态之后,变得微妙了起来。
第六部
第九章 … 坑人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严复老先生一到早找到沈从云的总统办公室里来,见了面也不说别的,而是冲沈从云念了以上的这一段话。接着慢慢的从怀里摸出一把扇子来,往沈从云的办公桌上轻轻的一方,然后才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面带沉峻的看着沈从云的反应。
沈从云有点不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打开扇子,上面写了四个字“戒急用忍”。
什么意思?沈从云很快就想明白了,这是严复先生表达担忧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在告诫沈从云有点操之过急了。
想明白之后,沈从云淡淡的笑了笑,慢慢的走到严复的面前,弯身长揖,然后微笑道:“谢谢严老先生提醒!”说着沈从云拿着扇子慢慢的走回桌子前,看着上面的四个字,沉思了一番道:“严老先生,沈某以为在对待英法两国的问题上,咱们孙子装的也够久了,总不能老这么装下去吧。买卖要一笔一笔的做,价钱要一次一次的开,一刀子下去太狠了,会引起严重不良后遗症的。”
严复听了微微一番思衬,笑着站起来,朝沈从云拱手道:“如此,老夫多虑了。不曾想总统大人早有盘算,冒昧了就此告辞。”
两人之间的哑谜,让在一边站着的李耀国看的有点不明白,一头雾水的样子。沈从云见了不由笑道:“李耀国,还没想明白么?”
李耀国苦笑道:“严老先生地意思我是明白的,大人的意思还没想明白。”
沈从云笑道:“你见过蚕吃食么?”
李耀国恍然大悟道:“大人心志远大。出乎了严老先生的预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