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猎罗马-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我们这些人是无权改革官制的,但是匈奴帝国已经是四分五裂,王庭已经不存在,大单于埃拉克也没有子嗣继承单于之位了,所以我们只能擅自决定,为了能够高效执行大王的决策,必须要统一政令,改革官制,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我代表斯基尔族的官员们全力支持大王改革官制!”
随后先后又有几个官员站起来表示支持,有几个想反对的官员却没有人做后台,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因此只得作罢。
秦东面露微笑地看着一些人站起来表示支持,等这些人都坐下后又问道:“有反对的吗?”
这个时候谁反对谁就真的是傻子了,明显是大势所趋,反对的都是螳臂挡车,都选择了沉默,秦东见状道:“那好,既然没有人反对,那么改革官制的决定就这么定了,终于如何改革呢?再坐的大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改革方案?”
提出改革官制意见的人必定要得罪一些人,但是如果改革的方案被采纳的话获利肯定不小,如果谁的改革方案被秦东采纳,秦东必然要对此人进行嘉奖,封官许愿一个都不会少,而且对此人还会大用。
在官场上混,政治态度必须要明确,政治态度含糊不清的官员肯定是混不好的,因此秦东的话问完之后,立即有人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人是佩特乌斯。
“大王,属下以为可以仿照罗马帝国,将所有辖区领土分成几个大区,比如塞尔维亚为一个大区,赛迪卡以及周边地区为一个大区,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为一个大区,帕札尔以及以西地区为一个大区,拉兹洛格要塞以南地区为一个大区,一共五个大区,大王可以派有能力的官员分别担任这五个大区的总督,在这几个大区之下,再将每个大区又分为若干个郡县,由总督管理各郡县的主官,为了实行政令统一,属下认为必须要裁撤左大都尉府,将官员充实到各地去当任官员,对于不合格,不能效忠于大王的官员不能继续留用,如果这样的官员继续做官,必定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革官制、统一政令(二)
作为改革官制的一个重要标志,裁撤左大都尉府已经成了必然,否则统一政令就成了一句空话,在这一点上大部分官员基本上都持统一的意见,但是作为左大都尉府的官员,这些官员们唯一担心的就是去向问题,是被撸掉官职成为平民百姓还是被派到别的地方当任地方官员,又或者是留在赛迪卡担任东院大王府的官员就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了。
当然了,能够留在赛迪卡,并且在东院大王府当任一个官员是最好的安排,至于当任什么官职以及官职的大小就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了,即使不能在东院大王府任职,那么去地方上做官也是可以的,最好是当任地方郡县的执政官,作为左大都尉府的代表官员费尔顿当然得替这些官员争取利益。
他站起来说道:“大王,属下很赞同裁撤左大都尉府,可是原左大都尉府的属官们的去留问题还请大王仔细考虑一二,现在大王要改革官制,到处都要用人,仅仅是现在这些官员的数量都远远不够,再者大王以后还要开疆拓土,还需要大量的官员和大将替大王治理地方,所有属下以为应该留任所有的官员,如果有些官员不合格,大王完全可以让这些不合格的官员在一起学习,让懂得为官的官员教导他们,不仅要让他们学习如何做官,如何替大王治理地方、管理百姓,同时还要让派人教导他们要效忠大王。
另外属下以为我们的政治体制完全效仿罗马帝国根本不行,罗马帝国那一套。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他们自身的情况而制定的体制,如果用在我们身上肯定不行,就好比他们的百姓喜欢穿麻布长袍。而且是无袖的,那是因为他们那在海边,气候比较温暖,可如果让我们这里的百姓穿他们那种麻布长袍的话到了冬天都会冻死,虽然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秦东听了费尔顿的建议之后点了点头,尽管费尔顿对于改革官制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方案。但是费尔顿提出这两点都是非常不错的建议,他手下的文官本身就少,进行官制改革之后肯定还需要官员。对于那些不合格,或者有一点小毛病的官员完全可以按照费尔顿说的办法进行,对他们进行培训,一方面学习政治。另一方面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办一所政治学院,等这些人都学会为政之道,并且思想政治素质过关了再外派为官。
“不错,不错,两位大人说得都不错,还有哪位大人有什么意见吗?”秦东问道。
这时钟晖站起来向秦东行礼后道:“启禀大王,下官以为改革官制首先要确定一点,那就是在地方上实施军政分离制度。这样可以防止某些人的权力过大,不仅有兵权。而且有政权财权,完全可以脱离东院大王而独立存在,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就麻烦了,这种现象必须坚决杜绝,军队只能驻防地方、守卫边疆,不能过问地方官吏治理地方的事宜,而地方官也无权过问当地驻军的情况,军队所需的一切例如兵器、弓箭、粮草等所有战备物资全部由专门的官署负责提供,军饷由东院大王府专门管理军队日常事务的官署每个月固定发放到各地驻防军队主官手上,并设立人员监督发放到军官和兵士手中,军队不得另外向地方征收赋税,军费只能由东院大王府拨付。
改革官制方面,属下以为可以在东院大王府内设若干部门,例如设立关门管理工厂作坊的官署,设立专门管理农田水利和道路以及各种建筑建造的官署、专门设立管理税收、发放官员薪水的官署、设立专门管理各地治安、刑侦的官署、设立专门考察、任命官员的官署、还有专门负责管理礼仪、主持重大活动、接待外国藩臣的官署,设立管理军队日常事务的官署……”。
当钟晖说到这里之后,秦东心中一喜,我擦,这他吗不是跟中国古代朝廷里的六部差不多吗?完全可以用工部、户部、刑部、吏部、礼部、兵部来表达钟晖所说的这些部门的名称。
只听钟晖又说道:“属下以为可以暂时将大王所辖之地分为四级地方管理体制,第一级当然是东院大王府,这是中枢、大脑,所有重大决策和政令都由这里发出,第二级为郡,主官为郡守,据属下所知,罗马帝国实行的是郡县合一,主官为执政官,属下认为这种划分不合理,我们不能照搬罗马帝国的,我们可以将郡和县分开,郡的主官为郡守,再另外设立一个副手协助郡守治理,另外还设立若干官员辅助,但为了防止郡守专权、权力太大的问题以至于无人能制的现象发生,还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制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在郡的下面又分为若干县,一个郡可大可小,大的可以有十几个县,小的郡有三五个郡都是可以的,县的主官称之为县长,如同郡的官制一样,也有一个副手协助县长治理地方,再分派若干官吏辅助。
在县的下面又分为若干个镇,镇的官署官员数量可以相对少一些,体制结构也可以简单一些,毕竟一个镇的地方太小,民众也很少。
属下查看过大王所辖之地的全部地图地形情况,认为可以将大王所辖之地分为十七个郡,一共大约一百四十五个县,如果按照这个情况划分,大王所属的官员中能够胜任县长级别的官员刚好差不多够数。”
钟晖的这番话说完后立即在众官员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特别是一些对政治比较内行的人,许多官员都觉得钟晖的建议非常好,不仅提出了具体的官制体制,而且还提出了行政区域划分,官员们议论纷纷,不少人都点头不已。
秦东见官员们都议论起来,便出声道:“好,佩特乌斯、费尔顿、钟晖等大人都提出了建议,我见诸位对钟晖大人的建议都比较满意,不过佩特乌斯和费尔顿大人的建议也不容忽视,这样吧,既然三位大人提出建议,那么就由三位大人一起共同制定一个官制,如果遇到问题就互相协商解决,形成一致的意见之后再写一个奏疏上来!”
三人同时行礼答应:“是,尊大王令!”
这次会议开了三天,经过多方协商,第三天终于形成一致意见,具体的官制改革意见递交给秦东,秦东看了之后修改了几处地方,便形成了最终的决议颁布执行,由于大部分官员都来了,辖区内如果长时间没有官员坐镇就会乱套,因此这些官员呆在赛迪卡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太长了地方上容易出现问题,所以秦东也必须尽快决定下来好让那些官员回各自的岗位。
最终形成的官制如下:第一,实行地方军政分离制度,这是为了防止地方权力过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军队的所有战备物资和军饷由东院大王府新成立的军事厅负责,军队不得过问地方事务,地方官吏也不能指挥当地驻军,一地之军政官员不得暗地里私下往来。
第二,辖区内分成四级地方行政级别,最高行政机构为东院大王府,直属下辖机构七个厅,分别是财税厅、农田水利建设厅、官吏人事厅、典章礼仪外交厅、军事厅、刑事治安厅、工业作坊商贸厅。
第二级行政机构为郡,最高行政官员为郡守,设两个副郡守辅助,其中一个主管刑事治安,另一个主管郡城城防,整个东院大王府辖下的所有地盘划分为十五个郡和两个市,市和郡同级,市级城市直属东院大王府管辖。郡的行政机构辖下七个机构,分别为财税局、农田水利建设局、官吏人事局、典章礼仪局、兵役征召局、刑事治安局、工业作坊商贸局。
第三级行政机构为县,最高行政官员为县长,设两个副县长辅助,每个郡下辖若干个县,有的大郡可能有十几个县,也有的郡只有几个县。
第四级行政机构为镇,镇长为东院大王府任命的最低的行政官员,现阶段秦东还不能将官员任免权下放太多,因为地盘就那么大,如果官员任免权力下放太多的话,他自己能够任免的官员就少得可怜了,而最下面的村长则由每个村的村民们自行选举。
官员如何产生呢?如何晋升呢?除了改革官制之后的第一批官员之外,以后官员的提拔和晋升都必须要经过官吏人事厅的考察,另外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这些参加考试的人必须要是有文化、识字、有思想,并且对时事有自己见解的人。
这个官职改革具体的方案最终形成决定之后,秦东立即颁布下去,而官员们则拿着新的官制改革方案回到自己原来的岗位,至于各人新的具体官职得等一段时间才能公布出来,毕竟秦东需要考虑各个职位的任免人选问题,等新的官职出来之后,各人再来赛迪卡领取自己的官印和官凭到新的岗位上任。(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出考成法
统一政令、改革官制之后,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有了去处,而且经过官制改革,官员的职位名称也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例如以前一个城市的最高长官称之为城守,现在不这么称呼了,称呼县令或郡守,郡城的级别比县城的级别高半级,一个郡的治所就设在郡城,郡城的最高长官同样也是县令,但郡守的官署也设在这里。
官制改革不仅对官员的职位称呼进行了变化,最重要的是在行政管理级别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而且对辖区的所有地盘进行了重新划分,这可以说在根本上对之前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了根本上的改变,随之而来也改变也涉及到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只不过这次的官制改革并没有对政治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但这没关系,秦东决定既然官制改革依然成功,那么下一步进行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也只有先进行官制改革,才能进一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且趁着现在政治体系刚刚成形就对它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和规范才是最好的时机,如果等到以后政治体系成熟之后再进行改变就会很困难。
至于如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秦东经过几番思量决定采用明朝万历朝的张居正改革的《考成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改革,而且它的作用即使在后世二十一世纪也深深影响了世人。
张居正的《考成法》的主要内容有两条:“第一, 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并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第二, 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须登出一件,反之必须如实申报,否则以违罪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说起来很简单,比如一个知县。每年开初就把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明,抄录成册,自己留一份,内阁那里留一份。到了年底一对。如果发现哪件事情你没做,那就恭喜你了,收拾东西准备去守城门吧。如果你到了城门口依然如此,对你的处分也依然如此,直到卷铺盖滚蛋为止。
考成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年底考核制度和效绩考核制度,年初的时候制定当年的绩效目标,年终的时候对年度绩效目标进行总结,凡是未完成绩效目标的——即绩效评估不合格的。一律降职处理,这完全符合我们现在的绩效管理理论啊!
张居正之所以选择考成法作为他一系列改革的突破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亦恐难以底绩而在成也。”“顾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
张居正认为朝廷颁发的法令、章程,案牍劳神,不可谓不多;“置邮而传之四方”,不可谓不及时,但效果如何?大小官员成日办公,其实只是办纸!纸从北京南纸店里出来,送进衙门,看过之后,再出衙门,经过长短不等的公文旅行后,便进入另一衙门归档。在这种情况下,你提出再好的改革方案,又有何用?所以张居正推出了考成法对大明王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
考成法明确规定:凡官员人等非奉公差,不许借行勘合;凡内外各官丁忧、起复、给由、升转、改调、到任等项,俱不给勘合,不许驰驿。其实嘉靖、隆庆年间,也都做出过一些限制,但最后都变成废纸一张。为什么呢?没抓落实。张居正首先从自己做起。他的儿子回江陵应试,自己雇车,他的父亲过生日,他吩咐仆人背着寿礼,骑驴回去祝寿;万历八年,他的次弟张居谦病重,回家乡调理,保定巡抚张卤发出勘合,居正给退了回去。甘肃巡抚侯东莱的儿子擅行驰驿,被言官弹劾,其子的官荫被革去。考成法的威力,于此可见一斑。
在财政方面,考成法的成绩最为显著。考成法实行以后,规定征赋不足额的,巡抚和巡按御史听纠,府、州、县官听调。所以它像一根鞭子,督促各级官员不得不为开源节流方面狠下工夫。根据隆庆二三年间的预算,每年国家收一百五十万两,支出四百多万两,财政赤字一百五十万两;在考成法实施三年之后,库存银达七百零三万两,每年正常开支三百九十余万两,尚有盈余三百万两,京师地区的存粮可支七八年,这是怎样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张居正的考成法,可以看到它的一些漏洞,比如,内阁控制六科,六科控制六部,那么谁控制六阁?大约应该是皇帝。谁控制皇帝呢?没人控制皇帝。这是人治不可避免的漏洞。今天我们提出依法治国,这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我们也看到,虽然法令、法规制定了不少,但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法不依,是权大于法;虽然制定了不少决策、决议,但往往只落实在会议室里,落实到了纸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结果上。制定和完善法律、加强决策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抓落实,抓执法。
在张居正推出考成法之后,成绩斐然,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抚按诸臣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 万历四年(1576年),朝廷规定,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者一律处罚。十二月,据户科给事中奏报,山东有17名,河南2名的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山东2名,河南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
在张居正整个当政期间,因为考成法而裁撤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每逢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