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首富-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楚元也就不客气了,道:“多谢圣上嘉奖,微臣所作的一切都是微臣的本分,是微臣应该做的。真正要论功劳,军机大臣宝錾和额勒和布两位大人才是功不可没。
光绪帝载潴嗯了声,道:”这两位确实是劳苦功高,可还是不如你。朕急着找你来,其实是想要好好的重用你。朕前两天问奕皇叔,若要让我大清国强如外国列强,宜当如何,皇叔答不出来,却说唯有重用你才有可能。朕其实也知道,这个事情只有你能说出招法来。你要是知道,不妨就和朕说说吧?””这……?”
胡楚元有些犹豫,心想,这}亥子不如我,我当初也想办大事,可自己心里有谱,不急着张罗,等到真正拿稳了家业中的大权,有了足够的威信才开始办事。
他想了一下,随即就道:“回禀皇上,要想让我大清强如外国列强,无非三个词,六个字,利民、富国、强军。其中的道理,前山东学政钮玉庚大人曾在《实务论》中说的很透彻,无需微臣再详细阐述。”
光绪帝载潴微微点头,道:“翁大人曾将这本书献给朕,朕也仔细的研读过,确实是治世之大道。只是,以你看来,这样就真的可以吗?”
胡楚元微微摇头,道:“利民是没有问题,富国能富一半,强军则只有三成的作用。
本朝高宗的时候,咱们是自己和自己较劲,只要农税丰足,国家就可以富强。眼下不行了,欧洲列强的实力每年都在以7%到10%的速度快速增强,咱们是不进则退,他们又逼着咱们和他们贸易往来,彼此买货都要用真金白银。如此一来,不管咱们怎么增收农税,若是我们买的东西越来越多,真金白银就只能陆续流出。
没有了银子金子,朝廷日后征收上来的赋税都是铜钱纸币,其实也就是变威穷国弱国了。”
稍作停顿,他又道:“可如果是反过来,咱们不用买他们要卖的东西,他们却得不断买咱们的东西,大量的真金白银流入国内,我们就变成富国。这才是真正的富国之道,咱们有了钱,想造舰就造舰,想造炮就造炮,养着十万湘军,十万淮军,数百艘万吨铁甲大舰,他们又能奈何我们吗?”
光绪帝载淮颇为赞同的嗯了一声,道: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大清国和洋人做生意,也要赚他们的真金白银,咱们才能变得更富有?”
胡楚元点着头,道:“是的。说到底就是黄金和白银,欧洲列强和咱们都要这些东西,有这些东西才能造舰养军。对外,我们要持续不断吸收外国的黄金白银;对内,我们要继续大力开采本国的金银矿,增加投资,大修铁路,大建新城,让百姓都能有事做,有钱赚;前者让国内的白银数量持续增加,在此基础上,后者就能有效的让赋税增多。其三,不该用钱的不用钱,该用钱的地方就要用钱,该省的要省,该花的要花,筹建一只能和欧美各国相抗衡的海陆两军。做到此三点,富国强国就算是完成了一半。”
光绪帝载潴续问道:“那另一半昵?”
胡楚元道:“教民,使百姓都能读书识字,知道如何更好的种地,如何更好的营生赚钱,如何更好的为国家效力办事。当然,咱们也不是要让所有百姓都得读书识字,也不是所有人都要来参考科举,所以,各种各样的学校都要办,有些就是专门培养做生意的,有些是专门培养技工的,基础的义塾、私塾只教国学和数学,其余备校只是择优录取。”
光绪帝载滟默默点头,道:“不错,你这个法子确实好。若是能够做好教民,是不是也就和外国列强一样强了?”
胡楚元续道:“也不好说。”
肃亲王只听着“也不好说”四个字,吓得脸色惨白,心想,我的活祖宗啊,您这不是逗皇上玩吗?
光绪帝载淮倒是更好奇了,问道:“为什么还不可以?”
胡楚元想了想,道:“皇上,微臣是有话实说的人,不敢欺君,做好利民、富国、强军、教民四步,皇上您已经可以功敌此本朝圣祖,后面的事宜当以后再谈,咱们先做好眼前的事。何况,事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近的事要定好计划,分期五年,十年去完成,十年之后的时候,宜当走着看着,看着算着,算着准备着。”
听他说完这些,光绪帝载游就笑出声,道:“胡通商,你说话果然是有趣的,可也是个实在的臣子。你是见多识广的人,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在国外跑着,这些年间,大家都说光绪中兴,有人说是太后的功劳,有人说是朕的功劳,可朕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你和那些实务大员们的功劳,你更是该当首功。朕昵,就问你一句话,朕要是让你入军机,辅佐奕皇叔禀办国事,你可否将你所说的这四步都办好?”
胡楚元不免有些犹豫。
他不想入军机啊,天天见光绪,那不就是天天要下跪。
这多麻烦啊。
再说了,他多大的家业要管理啊,哪里顾得了这些国家小事。
他稍加思量,当即道:“回禀皇上,军机的事,微臣实在是没有把握,可有另外一件大事,微臣的把握是十拿九稳,而且是更加重要。”
肃亲王又急了,匆忙卯足劲给胡楚元使眼色,暗道:财神爷,您就从了皇上吧,皇上这是要让你制衡恭亲王,逐步让你掌握大权啊。
光绪帝载澹倒是越来越好奇了,问胡楚元道:“胡爱卿,你这就让朕百思不得其解了,什么事情比军机更重,比社稷大业更重?”
胡楚元正儿八经的答道:“回禀皇上,赚洋人的钱更重要,保证朝廷的岁入更重要。微臣别的事情没有多少把握,赚洋人的钱,那是一赚一个稳。微臣恳请皇上另立一个总理资政事务衙门,让微臣掌管全国工商及洋务课诸事,协理备省经办丝茶棉麻,开矿修铁路,整顿港口,和洋人好好的通商,狠狠的赚他们的钱。微臣敢用人头担保,五年之内,可让朝廷岁入增收一倍。”
肃亲王心里略噔一声,暗道:我靠,财神爷,您这不是分我的权吗,管洋务是我的事啊!
光绪帝载沿显然也想到了,不由得看了肃亲王隆勤一眼。
肃亲王隆勤只能硬着头皮保荐道:“回禀圣上,奴才斗胆,保举胡大人可担当此职,可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另设江南资政大臣一职,在上海统管工商洋务。”
胡楚元求实不求虚,当即道:“肃亲王所言甚是。”
光绪帝载滟则在心里权衡着,他其实想把胡楚元留在身边,既可用胡楚元办事,日常有什么问题都能问一问对策,也能小心看着他的动向。
他想了想,道:“名不正则言不顺,总理资政事务衙门还是要设置的,掌管全国工商诸事,协理各省经办实务,置于京师,或可置于天津。”
圆!
肃亲王和胡楚元都很固。
胡楚元要是在天津置办总理资政事务衙门,那还要肃亲王做什么啊,他本来都是靠胡楚元撑着腰,他岂不是完全被架空了?
胡楚元也圃。
他的地盘是在上海,在江南那片地上,他是一呼百应,就算得罪了满清,他一撒丫子就能跑路,宁波水师和长江水师根本不会真的追击。
这要是在天津,那就不好说了,李鸿章说不准就能亲自领兵把他抓个正着。
稍加思量,胡楚元就道:”总理资政衙门和总理备国衙门本身在职权上就有重叠,若是都在京师,多半不利于政令实施,即便是在天津,也未必就有利。若是将总理资政衙门置于上海,设为总理资政江南衙门,则更为妥当,也可以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南一北,相互呼应。”
肃亲王匆忙道:“圣上,此乃可取之策啊!”
光绪帝载潴不免有些无奈,道:“也好,那就这么办,肃亲王,你将此事交给军机处着重商议设办。胡爱卿,你暂时也别急着走,明天继续在这个时候过来,朕还有好些事要问题。”
胡楚元点头称是。
明天再来,他就是一个人过来了,有些话和有些道理也可以当时解释清楚。
(未完待续)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群英
从乾清宫出来,肃亲王就一个劲的和胡楚元埋怨,怪罪胡楚元好好的军机领班大臣的权不夺,跑过来夺他的权。!
他就说,财神爷,您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胡楚元就笑了,和他道了个歉,又说去了军机处再细谈,让他别担心。
肃亲王心里就嘀咕了,他要真和胡楚元斗起来,那是自己找死,光是醇亲王就能将他给活扒了,何况还有实务派的那些封疆大吏。
回到军机处里,恭亲王奕、宝望、额勒和布、潘祖荫、何璨、王文韶、张之万、阎敬铭都在,大家都在等着消息呢。
自打有军机处以来,从来就没有这么多的军机大臣,但也不是什么大事,真正拿主意的是三个人一一奕、额勒和布、张之万。
潘祖荫、何碌是两个混事的老官僚,王文韶基本定了去云贵出任总督,按照他这个年纪,去了也就别指望回来了,宝望八十岁了,心满意足的等死中,阎敬铭则是资历太浅,说不上话。
奕三人中,真正拿着实际大权的还是奕。
此番能够复出,奕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胡楚元。
见胡楚元来了,他也是特别高兴,就将胡楚元请到身边坐下,询问皇上有什么吩咐。
胡楚元就将那么个事情一说,历经十年磨砺,商场征战,政坛内斗,胡楚元早已不是昔日的稚嫩青年,他更不可能像后来的康有为那样脑残。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首先是康有为提出的那些事情确实有点激进,可真正的问题还是处在康有为身上,他还没有看清楚局势,以为有了皇上的信任就可以为所欲为。
康有为一上来变法就要设置“制度局”,下设法律、税计、学校、农商、工务、矿政、铁路、邮政、造币、游历、社会、武备十二个分局,总辖全国大权。
这是什么意思,他还没有变法,就要垄断全国所有行政大权,外加军事大权和教育大权,这岂不是让所有其他官员退休。
最糟糕的是光绪帝载淮也糊涂,或者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居然就同意了,大家一急,所有军机大臣和尚书们全部跑去找慈禧,要求慈禧阻止。
慈禧能不阻止嘛,这哪里是变法,分明是夺权党争,要将所有大权都操之于康党。
胡楚元都不谈变法,更不谈夺权。
进了军机处,他就把真实的想法说了说。
他的意思是很简单的,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制为总理外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工作,设立新的外事咨讯局,负责收集各国情报,在各国设立更为系统的外交使馆。
和外国通商谈判,交涉,以及转移技术协议,主理藩国事务,管理海外华工,以及采购外贸都归属总理外务衙门管辖。
另外,总理外事衙门也有权威立大清国际银行,负责对外投资和海外结算。
至于国内各项工商事务,洋务,还是集中在军机处决定,他所谓的总理资政事务江南衙门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辖,归军机处管辖,负责实际的操办。
总理资政衙门的人事安排上,他也无所谓,全凭军机处安排。他分大饼分习惯了,基本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大家都是很满意。
奕高兴,军机大臣们高兴,肃亲王隆勤感觉自己也不是很亏。大清国际银行这个东西,他知道自己办不牢靠,可没有关系,有胡楚元替他把关,他就坐等分钱。
大家都高兴,皇上真要兴致大发,在全国大肆操办洋务,他们这些人就傻眼了。
事情归他们决定,具体的事情让胡楚元操办,这不是挺好吗?
奕当即说好,就在这里起草文函,具体要如何商议确定各衙门的权利和职权,还是得在文字上斟酌清楚。
胡楚元先行回去,圣旨追着他下来,让他先去醇亲王府住着,随时等候皇上的调令人宫。
没办法,胡楚元只能带着人去醇亲王府先住下,他的安保工作历来是很严密的,这一大堆人都要跟过去,几百号的人挤在醇亲王府。
醇亲王也没办法,幸好隔壁是永郡王继承的王府,临时商量一下,让永郡王家暂时去城外西山住着,郡王府让出来给胡楚元这些人住下。
等到了第二天,光绪帝载活又召见胡楚元。
胡楚元这次就是熟门熟路,自己过去,在乾清宫和载溏私下交谈,这一次,他做的准备很充分,带上了一套四十多万字的《资政新编》送给光绪帝载淮。
另外,他还带了一本《富国论》,从简单的基础理论和载游讲起,慢慢告诉载惦,什么叫封建社会经济,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为什么两者之间会有巨大的差别。
昨天,他说的道理都特别通俗。
当时给光绪帝载活一个错觉,以为胡楚元终究是个大商人,精明能干,见多识广而已。
现在,他才知道胡楚元不敢说学贯中西,精通西学倒是不假,这恰恰是他急切想要知道的知识。
从这天开始,此后连续半个月,胡楚元都会按时入宫,给光绪帝载活授课两三个小时。
在完成了基本的理论教学后,胡楚元就用上了钮玉庚临时编定的教材,结合西荷英德法的五国欧洲历史,来讲解这些国家是如何威为一时的大国,又如何走向衰落。
特别是针对德国,胡楚元就认为,中国必须学德国,其他国家不要学,两者所面临的问题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学德国就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要学,军事上更要学,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英法,中国其实也是,日俄只是暂时性的大敌,如果中国连日俄都对付不了,那就没有资格成为能够和英法一较高低的世界列强。
在光绪帝载沿的人生中,什么时候有一个人能讲强国的道理和办法说的这么透彻的人?
跟着胡楚元听讲了一个月,光绪帝载沿就恨不得立刻让胡楚元做军机领班大臣,然而,胡楚元却用自己慢慢掌控家业的例子告诉他,事情要一点点的来,和1日的体制、权势决裂,固然有可能完成大业,但也更可能玉石俱焚。
他年轻,载潴更年轻,恭亲王那些人就不年轻了。
熬吧,再过十年,奕就得埋入黄土了,该老的都老了,该做的就能做了。
他提出一个计划,以五年为期,先修铁路、港口,建设工矿企业,设立工界,允许商人筹资建厂,工商两税分开,部分军队实施军制改革。
五年之后,政体小改,军制大改,工商大改,商人可在各地投资,十年之后,政体大改。
一步步的向前走,反正也不是那么着急。
就以大清朝眼下的经济状况和军事实力,暂时还没有国家敢来欺负,这给他和载潴都留了足够多的时间。
这段时间里,并没有谁知道胡楚元和光绪帝载活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等到了六月,光绪帝载潴才正式批准“总理资政事务督办江南衙门”,胡楚元威了第一任总理资政江南大臣,兼江南通商大臣,继续坐镇上海。
其他的事情都是按功行赏,在胡楚元的劝说下,光绪帝载游改变了初衷,让翁同赫任吏部尚书,孙家鼐出任礼部尚书,两人都不急着进入军机处,户部尚书的大权都交给阎敬铭。
军机处的大权继续让奕掌握,张之万还坐着刑部尚书的宝座,宝錾准许致休,潘祖荫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何璩继续任兵部尚书,一旦这两人空出位置,立刻让翁同貅和孙家鼐填补。
胡楚元另外推荐了很多青年官员,让张百熙、廖仲山、顾家相出任领班军机章京,屠仁守、戴鸿慈出任军机章京。
瞿鸿机是一个更有才干的人,胡楚元也和光绪帝载淮推荐了,但建议是继续放在台湾委任,日后调往山东,再升总督。
论举才,胡楚元可以推荐的人实在太多了,这么些年,通过颜士璋、王懿荣等在人京师建立的京师国学馆,他网罗了一大批人才,尤其是那些翰林大考第一和一等的人,大体都会被他拉拢过来。
投靠他,好处也是实在的,只要哪个省有了实缺,不管是学政、知府、道台,他都能给对方拿下来,一路保送到任上,到了任上,他还有办法让对方办出点实事来。
至于那些主动过来投靠的,只要有点能力,大体都能找到实际的官缺。
这些年下来,在江南六省,知府一级的基本部是胡楚元派系的官员。
他也精明,挑选出来的人,基本都是巡抚总督们心里比较容易接受的,本省的同乡同党,或者是有情分可联系的。
《咨政参考》这个东西迟迟不能发,《资政新编》倒是人手一份,看着学着,这么些年下来,倒也培养了不少能有些实用的青年官员。
只要光绪帝载潴需要,胡楚元可以推荐出几百名值得一用的青年官员。
至于备省的巡抚总督,胡楚元也和载滟实际的分析了一遍,这些人,他都打过无数次的交道,每个人的特点和能力,他是一清二楚。
他就说,谭钟麟能力第一,问题是原则性比较强,未必好用,最好用的是张之洞,既有能力,又是墙头草。
张之洞这个人有魄力,干事是很强悍的,可惜,风往哪里吹,人往哪里倒。在京师是清流派,到了地方就是实务派,慈禧强大的时候是后党,眼看风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