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超提出,将黄金半岛分封给平阳镇国大长公主李秀宁。

    黄金半岛在扶南、真腊之南,岛上还有狼牙修和羯荼两大国,还有许多土著小邦。这个封地,给了大长公主,也一样还得大长公主去打。

    但比较敏感的是,这片半岛上,其实已经有许多张超早前打下的据点。

    长孙无忌准备反对,他认为这里是张超的据点,若交给平阳,那跟交给张超有什么区别。

    “诸位,在把这片半岛封给大长公主之前,我会把此前在那为护法军制造军舰、装备的造船厂、枪炮厂、铠甲厂等军工产业,全都出售给朝廷。”张超笑着说道。

    “出售?”长孙无忌怒瞪张超,他居然敢公开提出这事,还好意思说出售。

    张超笑笑,“我把这些统统交给朝廷,朝廷只需要象征性的拿个岛来交换好了。”

    他在刚才划下吕宋群岛的地图南边,又画了一个圈。

    “南洋吕宋的南边,还有个渤泥岛,朝廷把这个渤泥群岛划给我,和吕宋凑个伴好了。”

    长孙无忌根本不想管这个什么渤泥岛在哪,也不知道这个岛其实跟吕宋一样非常巨大。渤泥可是世界第三大岛,后世称为加里曼丹岛,也称婆罗洲。

    不过如今大唐许多人也就对什么林邑、真腊、扶南、骠国,顶多再加上狼牙修、羯荼、室利佛逝、狮子国等知道些,再其它的南洋群岛和邦国,就不甚了解了。

    连许多海商都只知道南洋岛屿众多,但对于偏离航线上的这些群岛,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张超在内阁会议上,先把吕宋群岛,也就是菲律宾群岛当成自己的增封领地划到碗里,然后现在又提出拿南洋的军工厂换婆罗洲。

    南洋的军工厂造船厂等,肯定留不住的。

    张超留在手里,承乾都会睡不着,所以张超避开了马来半岛这块本来已经开始经营,并且有了些基础的地方,反而换了吕宋和渤泥两群岛。

    南洋军工厂造船厂交出去,马来半岛让给李秀宁。

    实际上马来半岛的现状并不会改变,他张超一来在那里保有势力。

    可朝廷这边,感觉却不同了。

    张超主动的交出了上次造反的关键依仗,有很大规模的造船厂和军工厂。

    房玄龄不理会长孙无忌的反对,马上问张超。

    “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

    房玄龄点头,“某以为这条可以答应,朝廷以这个吕宋群岛做为安国赵王的增封领地,以那个渤泥群岛,做为朝廷对文远把南洋造船和军工厂交给朝廷的赏赐。”

    房玄龄觉得这个交易很值。

    虽然直觉告诉他吕宋和渤泥群岛可能不简单,但房玄龄以前并没有听过南洋这两地方的名字,他下意思的认为,也许这两群岛可能有毕竟丰富的矿藏,或者是盛产香料。

    因此,他觉得这个交易不亏。

    吕宋肯定比不过海南岛,这渤泥也定不如琉求,他是这样想的。

    至于黄金半岛交给大长公主李秀宁也没关系,只要把南洋的那些造船厂、军工厂拆走,再把工匠带走就行。至于那岛,多半还在狼牙修等土人手里呢。

    “文远,朝廷可以答应把这两群岛给你,但你也得保证,必须把南洋所有的造船厂和军工厂交给朝廷,同时,要把所有的工匠和工人原原本本的交给朝廷,一个不少。”

    张超笑着道,“当然,但只限于在大唐疆域之外的南洋的那些。不过你们放心,除了南洋那些,其它地方,我虽还有一些造船厂,但那都是在朝廷登记过的合法船厂,军工厂则一个也没有了。”

    “好,此事就这么说定了。”房玄龄还担心张超反悔,马上再次声明。

    张超笑着点头,“嗯,就这么说定了。”

    今天下午到城里办事,回到家又帮着收稻子。虽然只是把收割机收好的稻子拉回家,但体力不行,累的要死。码了这章,码不动了。早点休息,明天再更吧。

    嗯,还欠15章!

第1296章 擅权

    出了内阁,张超骑马来到皇宫。

    贞观时,李世民将皇帝号紫微宫,承乾继位后改为紫禁宫。

    紫禁宫位于皇城之北,西有夹城,东有东城,北有圆壁、曜仪之重城,整个宫城在皇城北部,又分为北宫长乐宫、东宫太子府以及紫禁皇宫。整个宫城呈凸状,城垣高四丈八尺,宽在五丈余,夯层厚三寸,内外皆包砖。

    比起长安的太极宫,不论是气魄上还是防卫上都是大大超过。

    宫城四周的那些夹城、东城、圆壁、曜仪重城其实都是禁军侍卫驻军之处。

    如今,驻守在宫城外的都是张超从南边带来的。

    “安国赵王!”

    侍卫们见到他来,上前行礼。

    张超点了点头,拿出自己的通行腰牌,侍卫例行的查看了下,然后放行。

    他没有下马,直接骑马入宫。

    身为当朝首相,太师,还是太子的老师、老丈人,张超得到了皇帝特赐的宫中骑马的特旨。

    皇帝甚至赐给了张超带剑上朝,赞拜不名的特旨。

    只不过,张超并不会真的就带剑上朝。不过宫中很大,走路确实浪费时间,他又不太喜欢坐辇,便骑马入宫。

    御书房。

    张超把内阁关于功臣领地封赐的名单和封地方案呈给承乾。

    御书房里,殿中一侧,是马周等诸位学士。翰林院有两位承旨学士,七位学士,与内阁设置相当。这些人以马周为首,是皇帝的工作秘书,负责备皇帝咨询和代笔批红。

    职责和过去的散骑常侍类似,但权责更高。

    授封名单很长,前面是张超为首的二十位封王,后面还有一百多个国公,和一千多公侯伯子男等。

    大唐到现在,实封爵已经授了将近五千,可以说有点滥。但封地严格控制在中原之外,许多甚至直接封在了别人家的地盘上,比如大长公主这次受封的黄金半岛,张超加封的吕宋、渤泥,那地并非无主之地,那也是有主的。

    慨别人之慷,承乾是不心痛的。这也是从他爹手里开启的先河,最先是拿高句丽人的辽东来分封功臣,到现在,朝廷到处分封,管他有没有主。

    “太子太保这次只是在原封地上扩封了一点,朕觉得不太合适。”承乾指着辽西郡王张铁枪的扩封条说道,“太子太保劳苦功高,理应重赏。”

    承乾让张超替父亲张铁枪选一块封地。

    “多谢陛下厚恩,臣就选诃陵岛吧。”

    诃陵是一个国名,在爪哇岛上。东汉至隋时,中原称爪哇为呵罗单,也有称为耶婆提的,到了唐时称为诃陵。早几年,曾经遣使来朝,送了几只鹦鹉还派了几个和尚来。

    因送的礼太少,李世民都没瞧的起他们。事实上,这个诃陵也只是个小国,占据的只是爪哇的一小部分,他们自己都说不太清楚爪哇有多大。

    承乾虽也是去过岭南的,但他也只是按张超画的图,才知道这个诃陵在渤泥的南面,在黄金半岛的东南。反正距离大唐是非常遥远,虽然这岛上也有许多土著邦国,但反正是拿人家的地来封赏功臣,尤其这还是张超自己选的,承乾当然没意见。

    李绩的封地也换了,换到了张超在交州西北的赵国领的南面,位于马江之南,那里现在还是真腊人的地盘。封地倒是划的很大,直接给了六百里。

    但那块地方,高山,比张超的那块赵国领还差的多。起码张超那里还有好几条大河,李绩的这块新封地,全是大山。

    承乾对这个换封很高兴,他对李绩可没什么好印象。

    张超提出让李绩回来后担任兵部尚书,他本来很不满的。把李绩的封地从漠南换到真腊,很好。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封地很好,一个换到了李泰的伊丽河谷,一个换到了李治的碎叶河谷,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尤其是位于丝绸之路上,好地方,封地也大。

    马周的封地,则紧靠着张超家的大宛谷地,在康谷的那密河谷地。

    “有功则赏,这是我大唐立国之根本,很好,朕准了。”

    张超这次搞的封赏,有皆大欢喜之意。上千人授爵或加封,其它贵族们也或多或少增加了一点封地面积。

    对朝廷来说,反正封的都是中原四边,甚至直接封在别人家地盘上。不管是封国公还是封县侯,朝廷又不需要给这些贵族们俸禄。相反,每增加一块封地,诸侯们以后经营领地,产生的税赋,朝廷是要拿一半的。

    诸侯越多,封地越多,封地越多,朝廷疆土扩张越多,税收增收越多,怎么看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承乾也是一直支持张超鼓吹的殖民扩张论的。

    为汉家争夺更多生存空间,他很赞成这个说法,反正对大唐帝国来说,有害无利不是。

    “陛下,如今帝国实封世袭贵族和虚封终身贵族数量相当庞大,多达八千余。臣以为,现如今的议会上院议员资格评定制度不太适合,臣请求增设地方道一级贵族院。朝廷上院议员,则由每道中推选一些代表,这样朝廷上院议员数量控制在千人以内,比较合适。否则八千多上院议员,人太多,反而无法真正的议事了。”

    大唐如今封爵确实有滥封之嫌,完全是因为现在的爵位,朝廷不一用给俸禄,二来也不能荫封子孙入仕,所以朝廷完全无后顾之忧啊。功臣很轻松能获得实封爵,甚至功高还可以转封儿子。

    而多数高级官员,也能凭资历封一个虚封终身爵位,比如朝廷的宰相,若元爵都会直接虚封一个国公,朝廷的尚书,起码虚封个县侯,道一级的宣抚使、诸卫大将军,肯定虚封个县伯。

    贵族现在确实不算稀罕,特别是在京城,那真是遍地都是。

    张超家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两个国公,一堆的郡公县公县侯。

    这也是张超有意在引导,让朝廷觉得好像爵位惠而不费。

    这是张超的一步伏棋,短时间是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后面却会影响很大。

    “这个可以。”

    承乾转头对马周道,“马院长,你和学士们帮朕拟一个道议会的章程出来。”

    翰林院是备皇帝咨询,算是军师智囊。真正的施政是内阁,但马周他们给皇帝建议咨询。

    两级议会到底怎么搞,肯定是由内阁这边提议,但最后采不采纳,或者承乾觉得是不是合适,这肯定也要先通过马周他们的建议,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才好做出最终决断,这也是翰林院的作用体现。

    “元辅。”

    承乾笑着对张超道,“内阁也已经开始运转,朕听说内阁现在诸相还没有一个明确分工?”

    内阁诸相不兼他职,这是早当初就定下来的基本制度,但内阁做为宰相,要体现出职能权力,肯定是要通过分管诸部寺来体现的。

    长孙无忌现在向皇帝上奏,说张超在内阁搞一言堂,专权独断,大权独揽。

    承乾当然也不希望这种局面发生,他倚重张超,可也不想被张超架空。

    “陛下,其实臣这几天一直在考虑这个内阁分工的事情,现在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臣是主持内阁,总管中枢,此外人事、财政、监查、审计也由臣亲自提纲。次相房玄龄,则负责内阁常务工作,以及民生经济、税收财赋这块,此外也协助臣分管财税、监管审计这块。”

    听到张超这样说,承乾心里松口气。

    看来长孙无忌冤枉张超了,他并没有打算一直独揽内阁大权。

    肯分工就是好事,这样内阁才是真正的内阁。

    “其余七位群辅,臣的想法是一位群辅对应六部的一部,还有一位群辅则负责对口联络议会、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诸衙。”

    “联络诸衙这个工作十分重要,臣打算交给上党郡王长孙无忌。褚遂良负责吏部、岑文本负责兵部、于志宁负责户部、杨师道负责刑部。杜淹负责礼部、戴胄负责工部。”

    朝廷六部,事无不总。行政这块,基本上可以划归六部之内。因此说,一个辅相分管一部,也算是比较合理。

    到是长孙无忌这里,不管六部,而是去联络议会、翰林等这些不归内阁的部门,这就不是分管而是联络。很明显,张超说长孙无忌如何功高,威望重,能力强,其实说到底,就是不给他实权。

    而且六部中,权力最重的是吏、兵、户,一般称为上三部,张超安排的也是自己的铁杆褚遂良、岑文本、于志宁,连刑部这个负责司法的也都是安排了自己人杨师道。

    原来汉京这边的杜淹和戴胄,也只管礼部和工部。

    按正常的内阁分管制度,六部负责行政这块,每位尚书自然就是一部之首,主持六部内的日常事务工作。地方事务,上呈中央后,分交给六部。六部负责相对应的事务处置,处置后还要上报内阁复议。

    而那位分管的辅相,首先处置,每个宰相都也有自己的一套属吏班子。初步处置之后,重要事务,还要拿到内阁会议上商议,要最终由张超这个首辅做出决定,然后贴黄,再上奏皇帝。

    皇帝在翰林院的协助下,做出审阅结果。然后发到议院六科,由六科做出审议,通过,则发回六部,最终执行。

    可以说,这其实也是一套很复杂的办事程序。

    内阁的宰相们不仅是分管,他们也在内阁会议上集中商议决策,是负责决策与执行这两块。

    皇帝和六科都有封驳审议之权。

    宰相们都有决策之权,但因为内阁实行的是首辅贴黄制度,因此其实是个民主集中制。

    张超跟他们玩了个文字游戏,宰相们最大的权力还是分管,长孙无忌如果负责外联,没有实际分管的六部衙门,那他的权力就大大减少了。

    承乾本想把吏部交给长孙无忌分管,可见张超把外联说的这么重要,倒一时不好反驳,最后还是没能坚持己见。

    “好,内阁分工,就按元辅的安排吧。”

第1297章 皇帝近卫军

    对长孙无忌这种反对派,尤其是资历威望很高的反对派,简单粗暴的搞倒对手是不行的。

    尤其是眼下这种时候,张超刚入主内阁,如果上来就把长孙无忌搞倒,不论他拿出的理由是什么,最终都可能是让别人误会他要清除异己,这可能让承乾会猜忌他,让房玄龄等保皇派们要联合起来。

    其实张超认为自己也是保皇派,奈何现在很多人都还充满怀疑。越是这个时候,张超越不能乱来。

    长孙无忌这个反对派,张超不但不能动他,还得好好供着他。这有点类似于当年李世民对待魏征这个大喷子一样,由他喷让他喷,让朝野上下都知道,朝廷有个大喷子魏征,皇帝天天被他喷的个孙子一样,恨的牙痒痒却从不动他。

    这样一来,天下人都知道皇帝李世民是个能纳谏有度量的皇帝。

    张超现在也需要长孙无忌,他在朝中呆的好好的,别人才会相信张超确实没异心,这样大家也才能信服他,愿意合作。

    张超对长孙无忌的处置办法,就是高高的供着他,给他高爵,给他厚禄,给他最好的封地,然后不给他实权。

    现在张超对皇帝和外面都说长孙无忌是内阁三号人物,但实际上,实权却是内阁第九,垫底。一个分管部门都没,专搞外联的。

    长孙老阴逼变成长孙老喷子,张超一点不怕,不能让他有能力搞破坏就行,至于喷一喷,让他喷嘛。

    内阁会议上,有长孙无忌天天喊反对,这才像样嘛。要是内阁成了一言堂,皇帝就要睡不好了。

    张超的内阁分工奏报上去,李承乾诏许。

    于是乎,分工就此明确下来。

    长孙无忌在内阁听到皇帝诏令,知道自己居然负责的是内阁极重要的对外联络这块时,气的眼睛都红了。

    好个张超,这他娘的是下阴招啊。

    张超接了旨,笑着对长孙无忌道,“长孙公,以后内阁对外这块,可就全权委托长孙公了。议会、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还有陛下那边,这些可都是保障我们内阁顺利工作的重要保障啊。长孙公,以后拜托了。”

    长孙无忌黑着一张脸,看着张超惺惺做态的给他躬身,差点想扑上去揍他。

    太无耻了,人怎么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呢。

    十几年前的张超,还是自己招之既来,呼之则去的小人物,那时的张超,比现在还单纯的多,看的也顺眼多了。

    想不到,越老越坏啊,这个张三。

    分工明确,以后大家办事也就职责分明了。

    各自管好各自这一块,哪里出了问题,先找分管的宰相问责。

    宰相五年一届,但做的不好,也是可以弹劾甚至罢免的。

    张超说长孙无忌的工作很重要,倒也不全是说假话。

    内阁负责决策和行政,但内阁的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