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天下渐一统,长安也已经不再有战事威胁,城门外的商铺也没有必要再拆除,倒是就这样的保留了下来。

    只是官府设下了一条红线,距城门城墙二百步内不得搭建屋棚。出了这个距离,随意,衙门会来登记并定期收钱,其余的就不管了。

    那些新建的铺子,既有卖粥卖茶也有卖酒卖菜的,现在已经不如当初那样好条件了。张超也无意再投资去建铺子,不过他倒是让施工队到这边招揽了不少修建铺子的生意,也算是趁机分了一杯羹。

    拉着几匹绢回到村里,张超没有歇息的又去了赵家庄。

    赵员外在家,笑着把张家迎进客厅。

    “上次三郎来,我正好不在家,倒是怠慢了。”

    赵员外一边给张超倒茶,一边笑道。

    “嗯,那次是四娘招待的,很周动。”

    没有见到赵四娘,张超反而有点隐隐的失落,跟赵四娘见过两次后,他心里还是蛮欣赏这个女子的。来的路上,他还有些期待再次见到她,并与她聊天呢。

    没有见到赵四娘,张超便没什么兴趣多呆了。他开门见山提出要买批粮,张家沟作坊现在有员工和学徒五百多人,平日里的吃饭粮食是早有采购的,今天张超过来,要买给员工们发薪水的粮食。

    因为早说好是发粮食,这第一次发薪,需要不少。

    正式员工标准月薪是六斗粮,而学徒标准薪是一月两斗半,不过还得算上管理们的薪水,以及给他们全勤奖、绩效奖等。

    本来张超是跟大家说好正式员工月结,学徒年结。不过想了想,大家也挺辛苦的,如果都一月一发薪水,估计大家干活能更勤快些。

    “五百石粟吗,没有问题的。三郎不需要亲自来一趟,派人来打个招呼我就让人送去。”

    “上次临时采买五百石粟米,当时谈的是九五折,我希望这次也能拿到这个折扣。”

    “这个有些为难啊,本来九八折已经是很实惠的了。最近关东又在打仗,也临近年底了,京中粮价也是开始上涨的,我再给你原价都很吃亏了,再打九五折实在为难啊。”

    张超想了想,这话也有些道理。因为关东战事一起,尤其是因为朝廷两次大军全军覆没,这些坏消息加上天气渐冷,东南也不再有粮食入京,因此长安的粮价又开始在上扬。

    涨的不多,但是在涨。

    “那就九六,若是赵叔不愿意,那就算了,我找其它粮店,毕竟我这个不在我们约定的量里。”

    “三郎莫急,好说好说嘛。这样,我们各让一步,我给你九七折,以后若是你在我们协议采购量之外的粮食需要,我都给你九七折如何?”

    “行,五百石粟,你让粮店送粮到庄子上,今天就送到。我呢,已经准备好了绢,粮到就付全款。我也不多打扰了,告辞!”

    “管家,代我送送三郎。”

    离了赵家庄,张超没有走原路返回,而是直接往东,向洗澡沟那边走。这里有一条小路,可以直通沟底,因现在是冬季,洗澡沟已经断了流,只剩下几个大水泡子,可以直接过沟回张家。

    挨着沟坡的那片地,原来是赵家的,现在则是张家的。

    天寒,地里的麦苗长的一盘,不过对庄稼人来说,这是好事。如果长的太好了,那麦苗过不了这个寒冬,还得花力气去镇压。现在这样就挺好,省力气,麦苗能安全过冬。

    地头,有一伙打井的匠人正在冒着寒风打井。

    天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土还没冻硬,这时打井倒也是合适。原本是有三个打井队,但有些人去打仗和送粮了,因此最后剩下的人组了新的一队,继续干着。

    张超过去打了个招呼,然后准备下沟,这时从对面上来两人,却是赵四娘骑着骡子,旁边跟着个丫环。

    “哎,你怎么从那里来。”

    “你从我家出来吗?”

    两个人相隔着数步,几乎是同时开口。

    说完,两人都笑了。

    “去你家买五百石粮。”

    “去沟里看看。”

    又是异口同声。

    然后两人都不说话了,都在等着对方先开口。

    “你说吧。”赵四娘笑道,她笑起来很好看,声音也很好听。

    “你去沟里做什么?”

    “听说你花一百万卖下了这十里荒沟荒坡,我觉得挺稀奇的,特意来看看,看是不是这里出了啥宝贝。”赵四娘道。

    “我买下这里,打算拦个坝修个水库,用来养鸭子。”张超笑着回答。

    ps:今天看到有人刷一星评价,很生气。如果觉得不合意,那么右上角点叉,给个二三星评价也已经够了,却非要给一星,而且我发现给一星的还是没订阅的,看d版或者根本没看过,却跑来刷差评,这是为了什么?损人不利己有什么意思吗?(未完待续。)

第126章 救急不救穷

    (第一更,求订阅!)

    早上起来,张超练枪的时候,马周告诉他明天就是小年。

    马周说的小年也称亚岁,是每年的冬至日。秦汉之时,都把冬至这天当成是一年的开端,因此有贺冬的习俗,他们认为过了冬至日,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升,是个吉日。

    秦时以冬至为岁首,称过小年。

    到了如今唐初,也依然流行着拜冬贺冬习俗。每年到了冬至时,要放长假。唐朝的假日很多,特别是对官员们来说,一年有近半的时候在休假。除了每十天一休的旬休,还有各种假期。

    其中冬至就和元旦一样,是享受七天长假的。而每月五月和九月更有田假和授衣假各半个月时间,清明四天、中秋三天、夏至、腊八各三天等等。

    七天的冬至节,是很热闹的一个节日。

    到了这一天,不论官民都会穿上新衣,全家团聚,置酒备筵,以示庆祝。朝廷还要举行祭天仪式,百姓也会祭祖。

    这天,朝廷上下都要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还要相互拜访。

    拜冬过小年,和后世的过春节都是差不多的。

    “东家,咱们冬至放几天假?”马周也是当过吏员的,对各种假期相当熟悉,也相当享受。

    “我们今天发薪,然后明天冬至日作坊和各店全部休假一天,让各店提前把休业的通知道发出去,让顾客相互转告。”

    “只休一天?”

    “嗯,只休一天。”张超一边刺枪一边回答。没事休那么多天做什么,还要不要做生意要不要赚钱了。

    “这六天算是节假加班,给双倍工钱。”张超倒也不是那么黑心的老板,加班还是给加班费的,还是双倍。

    “四十八,四十九,五十!”

    张超刺完第五十枪,长呼一口气收回银枪。他现在已经突破了三十枪,慢慢提升到了每天早晨五十枪的数字。

    刺完五十枪,虽然很累,但却还能承受。这副身体,如今已经越来越强健了。

    “账簿都对好了吧?”

    “对好了。”

    张超从秋月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把脸,“好,发工钱去。”

    “栓子,大牛、二牛,把桌子摆起来。”

    今天天气很好,清晨的阳光洒在院里,照在人身上,减少了几分晨风的寒冷。

    大家昨天就知道今天要发工钱,一个个晚上兴奋的都半宿没睡着,今天早上开工后,也是不时的往张超的院子瞅,就等着东家喊放粮了。

    栓子今天十分神气,他站在张超小院门口,如一个大将军守关似的。

    “大家都排好队啊,一会叫到谁,谁就进院子领粮,没叫到的,在外面侯着。”

    “自己准备好粮袋子。”

    一群人全都挤在外面,兴奋的交谈着。忙活了一个多月了,不就为了能挣点钱贴补家用嘛,早就等着发粮了。

    不远处,还有上次卖粮给张家的庄户,他们也接到了通知,今天过来领粮钱。

    院里,张超和马周坐在桌子后面,桌上摆着账本。桌后,老牛、大牛、二牛、管家四个则把绢和铜钱搬出来。

    张超接过马周给的账簿,翻看了一下,然后咳嗽了一声。

    “都别吵了,安静。”

    栓子大喊一声,立时外面几百人都不说话了。

    张超对这效果很满意。

    “张管家。”

    “到。”

    “你来张家也一个多月了,今天发的是九月十月的工钱,你一月是一石粟,在张家九、十月做了四十多天,不足两月。不过念你勤恳忠厚,我这次给你算满两个月的,多的算是对你认真做事的奖赏,来,过来按个手印,两石粟领回去。”

    “谢东家,谢谢三郎。”张管家听说给自己多算了二十天工钱,惊讶之后是高兴。

    “这是你应得的。”张超笑笑,“你要粮还是钱?”

    张管家弯着腰道,“拿绢吧。”

    管家一家吃住都在张家,因此倒不需要粮食,反正现在粮价便宜,他选择拿绢。粮两石折钱一千四,换成绢则是七匹。一匹绢足够做好几件衣服,这七匹绢其实已经不少了。

    绢是丝织品,得种桑养蚕纺织。唐朝人种桑,种的是那种高大的桑树,而不是后世那种密集低矮的桑树园。

    官府对农民要求是每户不得少于五十颗桑树,均田授地,口分田种粮,也称露田,而永业田,是种桑麻的,还要种枣树和榆树。

    而五十颗桑树得要八亩土地,十亩之田,植树五功。一功之蚕,取不宜岁度之,虽不能尽其功者,功不下一匹帛。

    合算下,两亩一功蚕,一功蚕产绢帛一匹。

    七匹绢,得农户十四亩的桑田养一年蚕才能织这么多绢,需要八十多颗桑树养蚕。

    张管家两月工钱,抵的上普通农妇一年养蚕织丝的收入。

    一匹绢长四丈,宽一尺八,重十二两,虽不如绸缎,绢更素,但也还是价值很高了。七匹绢,直一千四百钱。

    在账簿上按下手印画押,兽医老牛把七匹绢递给管家,身为张家的契约奴,居然还能领这么多月钱,确实让人羡慕。

    “我妻子儿女的工钱我也一起领了。”管家笑道。

    张超却道,“这个不行,得他们亲自来领,至于领回去后是交给你还是自己保管,那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

    管家之后,一个个在张家做工的人都按顺序来领钱。

    不少人都直接选择拿钱而不是拿粮,家里粮食还是有些的,乡下农民最缺的还是现金。自己田里种的粮食,交完赋和租,还有一些摊派后,节约点吃,还是能糊口的。一家人穿的衣服,也主要是自己种的麻织布,种桑织的丝是交朝廷的庸,另外有时还得交绢买役,免于服劳役。

    但是家里也总还有用到钱的时候,比如买盐,修理农具等。平时大家是靠着养猪养鸡鸭这些来换现金的。

    现在张家做工,能多赚不少现金。

    “九、十两月一共做工四十天,每日工钱包吃另二升粮,四十天共八斗。没有请假没有旷工,东家给你全勤奖加绩效奖二斗。合计一石一斗粟米,你要钱还是绢?”张超问排到桌前的一个妇人。

    妇人明显是早有主意的。

    “一石粮换绢,一斗粮换钱。”

    张超笑笑,一石粮换成绢是三匹半,“一石一斗粮折钱七百七十文,我看你不如换三匹绢折六百文,再换一百七十文钱,怎么样?”

    “也好。”小媳妇高兴的点头。冬天闲着没事,来张家做了一个多月活,现在把前两月做的四十天结工钱,居然能有七百多钱,何况这两月还天天在张家一天三餐的吃呢,管饱管够吃的还比自己家好多了,在这做一个多月事,不但没累着,反而长起了不少肉。

    “大牛,拿三匹绢,二牛,数一百七十文钱。”张超对后面牛家兄弟道。

    “好的。”

    绢和钱都点好拿过来,张超便让妇人到旁边的那张桌上去仔细清点丈量。这些农夫农妇们都很实在,拿了钱还要亲自再点上几遍,倒也不是信不过张家,主要是习惯了。她们甚至得点上好几遍,一遍遍的点一遍遍的量。

    “下一个,柯狗子!”

    一个三十多的汉子挤到桌前,搓着自己的手掌。

    张超看着账簿眉头紧皱着,“狗哥,你这两月在账上借支了好几次了,还倒欠账上二斗粮了。”

    “三郎,家里还等米下锅呢,你就借支几斗粮。”

    “狗哥,你说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人家跟你一样做事,发工钱时一个个都能领七八百钱,个个笑呵呵的,可你呢,还倒欠账上的。你不想想为什么?”

    对这个柯狗子张超也有些无奈,既同情又是鄙视。三十多岁的汉子,早年给征辽军运过粮,后来在辽东遇高句丽人袭击粮队,受了伤,命根子伤了。回来后,性情大变,爱折腾妻子,还经常动手打,妻子最后受不了,跑回娘家了,妻兄过来教训了他一顿,逼他和离。

    没了老婆这柯狗子越发没有了个约束,好吃懒做,还好上喝酒,家里过的一天不如一天。张超开作坊,请村民做事,他过来求个事做,张超最后还是让他来了。

    可这人做事,动不动就请假,有时假都不请直接不来。

    一个多月时间,请假旷工倒占了近半时间。还几次要借支钱粮,现在发工钱,一算,他一分钱没有,还倒欠账上二斗粮。

    这叫什么事啊。

    “狗哥啊,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你若真有急用,我们当然会帮忙。可你每次借支了钱粮干什么去了?买酒喝。家里那点粮食全被你卖了买酒喝光了。”

    柯狗也不是一次两次被人说了,反正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三郎,那把我家小子丫头的钱粮给我。”

    柯狗子的老婆跟他和离改嫁了,但子女是带不走的。他有五个孩子二子三女,其中大的两个都十来岁了。现在张家做学徒工,本来他们还不到年纪差点,但张超考虑到他们那个爹,最后破例把两个十一岁、十岁的的男孩女孩也收进来做学徒工,其实也就是过来烧个火,做不了什么事情,但也有份学徒工钱,还有三餐饭吃,算是照顾他们兄妹了。

    柯狗子家剩下的三个才七八岁的孩子,其实也一直是在食堂里吃饭,张超知道柯狗子家早没粮了。

    张超见他那熊样,哼了一声,“又想把他们的工钱拿去买酒喝?想也别想,几个孩子赚的钱,我帮他们保管着,等以后给他们娶媳妇找夫婿,还要帮着养几个弟弟妹妹呢。柯狗子,你要是还算个人,就戒了酒,以后老实在这做事,只要踏实肯干,工钱不会亏待你,你存点钱还能把日子过红火起来。你要是再这样胡闹,我这里也供不起你这尊大佛。”

    一个农夫,辛苦做点地打点粮食,养家糊口是本份,可柯狗子却把粮都去换酒喝。再差的酒,对一个农夫来说也很贵了,喝了酒打孩子睡懒觉,这样的男人有什么用。

    柯狗子见张超发了火,讪讪的笑笑,有些不甘又有些畏惧,最后还是只得退后到一边去了。

    “下一个。”张超懒得去理他,反正他家五个孩子其实等于是张超在帮着养,也不怕饿着。至于柯狗子,他肯来做事,就有一天饭吃还有工钱。他要不来,那活该他饿死。

    还是那句话,救急不救穷,尤其是柯狗子这种好吃懒做的人,可怜之人处有可恨之处,这种人不值得同情,张超看透了他,话说过一两遍就够了,若他自己执迷不悟,那谁也救不了他。

    推荐:《明末开封一秀才》:穿透明末,成为开封一秀才!

    《一世富贵》:穿越宋朝仁宗早期,读书中进士搞改革,

    《我在东瀛种过田》:跟着徐福去种田,探索东瀛人种的神秘起源。

    《带着成都回三国》:当刘鑫带着成都市穿越的那一刻,历史已经改变。(未完待续。)

第127章 张三上门

    (第二更!)

    崔善福骑着马从衙门回来,心情不错。冬至到了,衙门放七天长假。夕阳西下,崔善福骑在马上迎着落日余辉,眯着眼睛,嘴角泛笑。

    马上能享受七天长假,同时家里那折腾的女儿十三娘这些天终于消停了。虽然这个消停他是付了三百两黄金代价的,但太子妃那天把郑崔两家的女眷接入宫中赏梅,然后找了妻子王氏说了番话,回来后王氏罕见的主动提出给十三娘三百两黄金做嫁妆。

    三百两黄金让崔善福心疼了几天,但只要十三娘安心不再折腾,那么其实还是赚了的。郑氏那些嫁妆如此一来,可是大部都落到了他手里。

    算算时间,只还有一个月时间,就是张家来迎亲的日子了。现在崔善福巴不得这天早点到来,等张家早点把人接走,他也能省心了。

    崔善福心情舒畅,忍不住扬鞭加速,一路轻驰。

    回到家,崔善府下马,刚靠近前厅,就听到妻子不满的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