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虽然眼光不错,但他始终就是缺乏独挡一面的机会。

    一个好参谋和一个好主帅,之间是有巨大的相差的。

    好参谋需要的就是提供谋略,而好主帅,最需要的就是判断和决断。

    要选择好的谋略,分出好的谋略,然后做出决断,这可不容易。出谋划策,虽然会很辛苦,但就算不被采纳也影响不大,可如果做为统帅,决策的失误,却会危险到整个队伍。

    李世民一直都是个很优秀的统帅,而长孙无忌也一直都是一个优秀的好参谋。

    但现在长孙无忌被李世民外放独挡一面,统领一方,李世民想让长孙无忌在军界增强一些影响力,为长孙无忌以后在中枢站稳相位,提供一些筹码。

    长孙无忌一直也来,也确实很缺军功,缺少能拿的出手,而且是自己统领赢下的战争。

    长孙无忌去了朔方,本以为很快就能带兵北伐,从突厥人那里赢得胜利和荣耀,然后班师回朝,衣锦还乡。可结果,一去一年多,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在那个地方,呆的朝中都快要遗忘他这个相爷了。

    当他发现了一个极好的机会的时候,忍不住上了,他不愧是个好参谋。精心谋划的一场大战,确实取得了骄人的胜绩。

    可李超却想对着长孙无忌的脸吐口水。

    因为长孙无忌只盯着他的那个小盘子,去忽视了如今整个唐突局势。

    贞观元年过了大半年,这大半年里,草原上的局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就是颉利确实山穷水尽了,而且也很光棍的投奔了大唐。

    如今颉利带着他的老婆孩子就呆在襄阳呢,当着大唐的定襄郡王,时不时的出席下李世民的朝会酒宴,或者带着他的突厥贵族马球队,参加大唐的马球联赛,打打马球,在球场上展示他们自认为的勇武。

    自颉利到了襄阳,李靖就带兵进驻了颉利的地盘,成了颉利地盘上突厥牧民们的保护伞。李靖在阴山下的前套地区驻兵,在那里执行李超制定出来的堡垒链策略。

    大唐不修长城,但大唐在长城外的阴山下,却修起一个个的堡垒,然后修路,修烽火台,修驿站、兵部,在那里建屯田垦荒的屯堡,建立畜养军马的牧场,开设边市商铺。

    总之,是深刻贯彻李超的牢牢钉在阴山下的推进方针。

    那些本来跟着颉利在突厥权力争斗中最先出局的贵族和他们的部众们,发现投降了大唐后,他们的日子反而比以前过的更好了,买些中原的商品来,更便宜了,交易更方便了,生活更便利、舒适了。

    而且都不用操心突利和郁射设小崽子的反攻清算,因为大唐的驻军会保护他们啊。

    每天自由的在草原上放着牛羊,能时不时的看到汉人商队经过,隔几天去赶赶集,用牛羊马匹甚至是他们的牲畜的皮毛,以及猎到的猎物采到的草药等,都能换好很多好东西,这样的生活太爽了。

    都不用拼死拼活的打仗,不用抢劫,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谁不喜欢。

    突利和郁射设,都曾经对战败者颉利的部众牲畜财产很感兴趣,可几次动手之后,都被李靖修理了,李世绩还不甘寂寞的趁机深入突利境内,狠狠抢劫了几次,弄的突利和郁射设都很没脾气。

    最后,在李靖代表大唐,表示大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态度之后,郁射设和突利,两人在休整试探了段时间后,终于还是开战了。

    两人都想争东部突厥大汗之位,就算颉利这个大汗还活着,还跑到大唐皇帝那做客去了,但他们争的是东部突厥真正大汗的位置。击败对方,统一漠南,再接着统一漠北,以后再统一漠西。

    突利和郁射设一开始还打的很小心,生怕大唐偷袭他们。

    结果大唐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似的,不但不趁机打他们,而且还又是出使,又是和亲,又是册封。

    突利被册封为东面可汗,郁射设被册封为南面可汗,欲谷设被册封为北面可汗,而拓设被册封为西面可汗。

    唐朝皇帝还册封了夷男为薛延陀大汗。

    据说还册封了统叶护为西突厥大汗。

    总之,唐朝皇帝很无耻。

    别人打的正凶,结果他来了个大册封,一面册封汗位,一面还给个大唐郡王爵位,意思很明显,这是直接把诸位大汗,都当成大唐的小弟了。

    虽然这很让突利他们不爽,但几次试探,发现大唐真的只是在一边看热闹,而绝没插手之意后。

    突利和郁射设都丢下了颉利和他的地盘部众先不管了,他们开始越打越大。

    一次次的大战,打的难分难解。

    也正是在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长孙无忌出手干趴下了郁射设。

    如果只关注着漠南,那么可以说长孙无忌出手漂亮,时间把握的极准,等到郁射设已经没防备大唐的时候,等他最虚弱的时候,才与内鬼李思摩联手,做掉了郁射设。

    轻松拿下后套地区。(未完待续。。)

第734章 四十万铁骑南下

    可李超身为宰相,对于草原的局势,了解的可不仅仅是漠南,还有漠北和漠西呢。

    可以说,漠南今年打了一年,其实漠北也没有停过。

    漠北先是铁勒人跟突厥人打,夷男得到大唐的册封,还有各种许诺之后,特别是有大唐‘不法商人悄悄的走火走私’支持后,夷男信心大增,同时也是实力大增。

    夷男很勐,同时也很聪明,他联合铁勒诸部团结起来干突厥人,同时又还知道搞离间分化这些招数,结果就是耿直的漠北三位突厥设,在今年,一面跟铁勒人打,一面不时还要内讧。

    到了秋天的时候,漠北就只剩下了突利的异母同父兄弟欲谷设了,其它郁射设和颉利的儿子,都先后败了。

    颉利的儿子败亡后,直接逃到了李靖的地盘,借道去了襄阳朝见大唐皇帝陛下,同时跟他爹颉利团聚去了。

    而拓设阿史那社尔,这位年轻勇勐的突厥贵族,被夷男和欲谷设联手坑了后,没去漠南找兄长郁射设,而是直接跑去了金山找统叶护。

    阿史那社尔不甘心失败,想要找统叶护这位族亲帮忙找回场子。

    西突厥大汗统叶护非常愿意为这位族人主持正义,于是率领着三十万大军越过金山,杀入漠北。

    本来夷男还很高兴,突厥漠北三设,只剩下了一个欲谷设,实力还大弱,他夷男就要统一漠北。

    结果这个时候阿史那社尔甘当带路党,带着西突厥的统叶护杀回来了。

    阿史那社尔先找上了堂兄欲谷设,二话不说见面就干,打了一个多月,靠着‘叔父’统叶护的兵多势众,阿史那社尔成功把欲谷设打服了。

    欲谷设最后直接带着手下,并入了统叶护和阿史那社尔的队伍,成了光荣的合伙人。

    夷男成了最难受的人。

    一统漠北眼看梦想成真,结果统叶护却来摘了桃子,夷男不服气。当年他也投过西突厥,不过投的是统叶护的大哥射匮可汗,对于统叶护他不太服气。当年就是不服气,所以他带着人背叛了统叶护,转投了颉利可汗。

    现在,统叶护杀过来,当然要收拾夷男这个二五仔。而夷男本就不服气统叶护,现在更不服气。

    于是,开打。

    突利和郁射设在漠南打的难分难解的时候,统叶护带领的西突厥大军和漠北突厥带路党,跟漠北的铁勒联军,也是杀的血流成河。

    就在长孙无忌出兵偷袭郁射设的前点时间,夷男兵败了。

    铁勒联军,没打过突厥联军。

    夷男大败一场,部众死伤无数,然后远循草原北方深处。

    统叶护打赢了,手下也死了不少,但铁勒诸部远散,统叶护觉得非常舒爽,他终于又带着部众回到东方了,当年他祖父达头可汗差点一统东西部,可惜最后功亏一篑,最后连死在哪里都没人知道。

    不容易啊,他终于又回来了。

    这个消息,被大唐的密探第一时间传回了中原。

    李超相信长孙无忌肯定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长孙无忌知道这个重大的变化后,没有选择等待朝廷的对应策略,反而是不经禀报朝廷,就来了个先斩后奏,弄出了这个偷袭灭掉郁射设的大新闻来。

    长孙无忌也许是想趁统叶护南来之前,把后套夺取,如此一来,加上李靖驻军的颉利原占的前套,那么阴山以南的东套平原,就都在大唐的控制之内,加上朔方的西套平原,那么大唐和突厥的实际边界线,推到了贺兰山、狼山、阴山一线。

    这可以算是抢占先机,占据高地。

    但是在李超看来,这却是步烂棋。

    这个时候出手,突利会怎么想?

    北有统叶护携漠西数十万铁骑南下,南有大唐突然痛下杀手,突利现在的处境,完全就是绝望之中啊。

    若是长孙无忌不突然出手,也许李超可以利用李思摩的身份,去劝郁射设和突利倒向大唐这边,以对抗统叶护南下。

    毕竟,东西突厥以前也打了几十年,相互之间更仇恨。

    可是现在,长孙无忌一出手,虽然得到了一个后套,但却把突利推到了统叶护那边。而郁射设并没有死,他逃去了北边,他的亲兄弟现在统叶护手下呢,不用问,郁射设也极可能会投统叶护。

    突利和郁射设再加上拓社、欲谷设都先后投了统叶护,这就出大问题了。

    东部突厥一小汗三设,都投了西突厥统叶护,那么统叶护,其实就已经成了东部突厥大草原上的大汗了。

    有突利等一汗三设的号召力,东部突厥草原,瞬间变成了统叶护的。

    大唐虽然占据了阴山以南的东套地区,可却等于完全失去了东部突厥草原。

    最可怕的,还在于大唐亲手把东部的这些突厥贵族推到了统叶护的手里,他们联手,其实力之强,是让人震惊的。

    本来,统叶护南来,这个时候,大唐应当表示大力支持突利和郁射设这些东突厥贵族们,让他们联合起来抵抗统叶护的东侵,甚至到时帮他们劝说铁勒人一起对付统叶护。

    总之,大唐就是那个在幕后玩弄谋略,然后笑着看戏的人。

    可是现在,大唐得了阴山以南的东套平原,却让突厥人统一起来了。

    大唐,得亲自面对一个分裂数十年后,再次统一起来的突厥,两强中间,连点缓冲余地都没有了。

    长孙无忌这不是傻是什么,他不大傻比谁大傻比?

    本来是个裁判,现在却成了拳手。

    “假期看来泡汤了!”李超叹了一声气。

    王玄策听后也脸色大变,“老师,事情不会真到这么严重的地步吧。我们现在支持突利呢,如果我们现在支持突利做东部突厥大汗,甚至让颉利把大汗之位传给他呢?”

    “来不及了。”李超道。

    突利也不是傻子,现在两强的局面已经形成,突利这个时候那点实力,哪还会看不明白形势。一个大汗,也无法让他替大唐抵挡统叶护的。

    除非大唐把原来颉利和郁射设的地盘、人口都给突利,再加一个突厥大汗的名头,也许他会心动。

    但大唐这时怎么可能还把东套平原给突利,给他他也挡不住统叶护。

    而且大唐也不可能把好不容易收复的河套平原,再送给突利的。

    “也许统叶护并不会南下河套,他跟我们关系和睦,还刚和过亲,签署过盟约的。”

    “和约,签署过来就是为了撕毁那一天的。”李超叹气一声。

    换做自己是统叶护,如今兵强马壮,刚打下漠北,漠南又主动来投,这个时候意气风发,难道不会要求中原大唐把最肥沃的河套平原交出来?

    这一年,大唐忙于内务,倒是没能强力插手草原上的事情,以致于让局势失控了。

    “老师,我们现在怎么办?”王玄策急问。

    李超整理了下大衣,然后往外走。

    “现在回家,天大的事情,可今天天也不会塌下来。着急也于事无补,先回家,该干嘛干嘛去。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照睡。”

    路过外面的时候,一群官吏们还在高声热议,庆祝长孙相国大破突厥狼崽子,收复了后套平原呢。

    李超只是平静的路过。

    事情已经出了,再去责怪怨恨也没用,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挽救局面。不过也不急于这一时了,先回家吧。

    本来李超还打算好了,要请个长假好好在家陪陪儿女们,崔莺莺又快临盆生产了,李超得在家陪着。

    可哪知道,居然又出了这种事情。

    可叹,那些官吏们还不知道,这次大唐摊上大事了,还在欢唿庆祝呢。

    想想统叶护率领着四十万突厥铁骑南下的局面,李超就不由的头痛,真是不让人省半点心啊。

    出了衙门,骑马走在鱼梁洲的街道上,皇帝移驾驻跸襄阳一年多,这里也已经越发的繁华热闹了。

    曾经是一片农田的鱼梁洲,现在成了一个热闹无比的城市。

    洲上各个城与城之间,有笔直的道路联通各城和码头和通往襄阳的浮桥。而在这些街道两侧,也修起了一排排的商铺。

    这也算是李超的一个手笔,他一直很讨厌把城市修的跟监狱的号仓一样,到处都是高墙隔离,连个商铺都看不到。

    李超的主张下,最后才在各个围城之间的路上两边,修起了房屋,做成了商铺,开起了一家家的店铺。

    这些路边的商铺,热闹无比,但又不会影响到洲上各围城里的安全。同时,热闹的街市,让让洲上的这些官员士兵们的家眷,生活更轻松些。

    同时,朝廷通过出租出售街边的商铺,通过向商铺收税,又新增了不少的收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看着这热闹的街市,李超心中叹气,若是统叶护真的带着几十万铁骑南下,大唐还真不知道能不能挡的住。

    若是挡不住,突厥铁骑南下,那对于刚刚遭受着大灾的北方来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的灭顶之灾啊。

    干他妈的长孙无忌,李超忍不住心里骂道,同时又加了一句,干他妈的统叶护!(未完待续。。)

第735章 新太子

    出了衙城之后,沿着第一直街往南走,很快到了渡口。

    渡口旁边就是通往襄阳城东鱼梁坎的浮桥,不过李超近来很喜欢到渡口坐渡船,而不是直接走浮桥。

    渡口很热闹。

    虽然有浮桥通过对岸,但这座桥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走的。出入盘查很严格,得有通行牌才能走。若是无牌,可是会被盘查审问,说不定还要被抓去做几天劳役。

    只有岛上的居民才会有通行牌。

    一般的商民,还是在渡口坐船。渡船有大有小,小的渡船其实就是个竹排,走在上面摇摇晃晃浮浮沉沉,一不小心还会打湿鞋,夏天倒无所谓,可冬天湿了鞋却是个麻烦事。尤其是排子坐不了几个人,载不了多少货。

    大多数人会做渡船,这些船其实没有船舱,就是一个底壳子,上面就是没摭没挡的空处,但这样的船胜在稳。尤其是对于许多不会水的北方旱鸭子来说,坐那摇摇晃晃的排子,简直就是要人命,看着就晕,更别说坐了。

    李超有一艘专门的渡船,船只造的很漂亮,渡口的船只中,这条船是最显眼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条帆船。

    一条三桅帆船,能载一百多人,排水量估计得有一千来吨的样子。其实这条船,是李超完全仿照登陆北美的五月花号帆船打造的。

    由襄阳造船厂打造而成,花费了不少时间,认真按数据还原的那条五月花号。建这条船,其实主要还是研究下造船技术,这是条实验船。

    后来李超把这条船当成了自己的渡船,放在鱼梁洲渡口,有时也会坐着这船到汉江上钓鱼。

    这条船,李超就叫他五月花。

    五月花号在这里显得很特别,虽然如今大唐这种帆船也不少了,但帆船造价不菲,因此这些船都是跑海上,基本上都是四海公司的船,在这襄阳,这大帆船可是很少的。

    船员早知道李超这个点到,因此桥板早搭好了,李超直接骑着马上了船甲板。

    “老师。”

    船甲板上,太子承干微笑站在那里。

    又过了一年,年长一岁,如今九月的太子,长的更高了些,嘴唇虽然还没有长出胡子,可个头确实又拔高不少,而且声音也已经在变。

    承干上前几步,为李超牵马。

    走动之时,太子步伐很稳。

    去年坠马,太子养了很久的伤,到现在,终于是彻底的恢复如初了。

    “你今天怎么又跑出来了,李少保没给你布置功课?”李超下马,站在太子面前打量了他几眼,然后笑道。

    一提太子少师李纲,承干就不由的撇嘴。

    东宫二老,太子少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