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地主-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形势越来越紧迫了。

    李超很清楚他这次来山南的目的,不是来建新都的,事实上,到了现在,营建新都只是次要的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负责预防救灾的。

    随着时间推移,灾情就会如洪水一样越来越厉害,若不想办法疏通预防,那到时堵是堵不住的。

    可归根到底,要赈灾,不管什么计划什么手段,有一项是最根本的,那就是粮食。

    没有粮食,说一千道一万,都是虚的。

    以工代赈也好,还是其它办法都好,都要有足够的粮食才行。

    现在朝廷正想办法从四面八方往中原地区调粮食,但粮食这个东西,很重。古人说百里不贩薪,千里不贩粜。古人的交通技术不行,道路也不通畅,那种出州境的长途粮食运输,非常的艰难。

    时间紧迫,就算周边地区能凑出一些粮食来,但如何把粮食运到灾区都会是非常困难的。

    尤其是眼下,已经进入了秋季,本来秋季河道水就枯浅,加之今年又特别的旱,因此很多河都难以航运,能通船的也会大受影响。等再旱下去,运粮会更难,到了冬天,船都行不了。

    加紧从周边运粮过来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把现在中原地区这里地主大户们手里的粮食,拿一些出来。

    虽然采用和买和接管义仓社仓这样的手段有点严,可眼下的情况不严也不行了。

    大家就好比都是呆在那条河堤下的人,河道高悬,水势越来越急,一旦堤坝溃了,那可就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在这堤下的人,都要遭受灭顶之灾。

    这就好比战争时期,敌人围城了,那么城内的人都必须万众一心,把一切共享,保住城不破才是第一。

    李超现在让朝廷和买,还是先给那些富户地主们设了一个自留额度的,而超过额度的也才只和买一半而已。

    但如果到时事情真到了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李超也保留进一步向富户们和买或者借粮的计划。

    不过李超也知道,跟这些地方上的大户地主们和买粮食,可不会容易的。

    哪怕京城的宰相公侯们,第一时间响应了,但到了地方上,地方上的豪强们会不会配合?这是两码事。

    就算是大敌当前的时候,都有人通敌卖国呢,何况只是灾情,有的是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

    “老师原来是在担心地方上的那些地主豪强们不肯交粮?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到时调集地方上的府兵、衙役,直接上门拉粮,谁敢不交,哼!”程处默觉得这事情很简单。

    皇帝都下了诏书,连京中的那些宰相公侯都配合了,地方上的这些地主豪强,他们敢抵抗?

    “处默啊,你别太乐观,京城是京城,地方是地方。京中的公侯们响应配合,可不代表地方上的人也会配合。你也别说什么强逼硬夺,这种事情完全用强是行不通的。”

    本来现在形势就不好,万一你再弄出一个官逼民反,那岂不更是乱上添乱?

    急也急不来,得讲究策略。

    毕竟,想要让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有觉悟,那是不可能的,越是地方上的地主土豪,越发的只有家没有国。

    得想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粮食来。

    “要不,咱们让朝廷叫这些地主们纳粟授爵?”李感在一边出了一个主意。

    纳粟授爵,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早在汉代时那就是有的。

    反正意思就是一个,出粮食出钱买爵位。这和纳铜赎罪一样,纳铜赎罪就是交铜抵罪。

    反正,这都是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准备的。普通人也没钱买官买爵,更没有钱交钱免罪。

    官是国之公器,当然不能随便的买卖。毕竟官职是国家管理天下的,随便拿钱买官,这还不得让他们管的乱套。

    爵位有特权,一般尊贵有特权但不管事,因此更多的情况下,还都是卖爵而不是卖官。大唐如今的爵位,倒没有以前值钱了。

    如今大唐爵位有世袭罔替,有降等世袭,还有终身爵位,既有实封爵位也有虚封爵位,但不管哪一种,都不如从前了。

    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名头还是很响的,实际好处不如从前。

    一是实封爵位也没有采邑和封丁了,都是换算成边疆的田地,一个实封课丁换十亩地。一户实封换五十亩地。(未完待续。)

第614章 卖爵(感谢孤单小星星盟主十万赏!)

    虚封没有封丁也没有封地,但保留了爵位永业田,虽然地也分在边疆,但田地亩数翻倍。

    不论实封虚封现在都没有了俸禄,只有封田和永业田,而且这些田照规矩,也要向朝廷纳税的,虽然一开始赐封的都有免税多少年的恩赏,但以后总还要纳税的,哪怕税比正常的低的多。

    不过爵位也还是很吸引人的,除了终身爵不能承袭外,其它的两种爵位都是可以由子孙承袭的。另外,有爵位,还能按爵位等级给子孙门荫。

    有了爵位,那么子孙以后就能直接入仕当官,级别越高,能荫的子孙越多,入仕时品级越高。这就是特权,此外还有诸如按爵位品级拥有田地限额提升,比如享受各种等级待遇提升,拥有不纳课等特权,拥有犯罪可输铜减免等等特权。

    能得一个爵位,就相当于成为大唐集团的股东了。以后就能坐享分红,代代受惠。对于朝廷来说,封赏臣子爵位,就好比给公司员工股份一样,虽然这是最能拉拢人心的办法,但股份分多了,老板手里的股份自然也就少了,这控制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一旦最后股东太多,老板手里股权太少,那公司就有可能易主。

    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司的股东太多,那么每年要分红可能也多,这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反正,爵位也是不能乱授的,哪怕这个股份是受限的,也是一样。

    一群地主,捐点粮食就想换爵位,你做梦吧。

    “那换勋呢!”

    “换勋?”

    勋也是一种特权称号,拥有勋,也有许多特权的。比如,拥有勋,按朝廷现在新的制度,也一样可以获得在边疆的勋田,数量还是正常勋田的双倍数。

    其次,勋官也有视品,就是享受跟官阶品级的相似待遇。有勋,就不是平头百姓了,可以在妻子之外再纳媵纳妾,可以拥有的田产数量上限也提高了,住的房子马车等规格也能提升。

    而且儿子也能凭荫入仕了。

    这都是特权,别人一辈子都没机会做个官,你的儿子却能因为你的勋,直接就有机会做官。就算是较低的勋,你的儿子也能去做亲事、帐内这些,服够年限后,也有机会直接入仕的,这就是特权。

    此外,有勋,就能免课。不用纳课,不用服劳役。

    勋官,对于那些大贵族们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哪怕是对于一些大官僚来说,一样没吸引力。但对于那些地方上的一般地主、豪强甚至是富商们来说,这可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许多地主豪强,在地方上虽然很得势,但在政治上却没有地位,想入仕极难,想挤进那个政治圈里更难。

    寻常情况之下,他们要么送子弟上战场,凭本事一刀一枪打下军功授勋封爵得官。要么就是参加科举,通过科举入仕。

    但如今一来天下一统,打仗立功的机会少。二来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并不是真正凭本事中举的,一般的地主豪强跟那些垄断学术的士族高门没有竞争力。

    要是朝廷肯弄一个捐粮就授勋的机会给他们,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的。

    不过李超不太愿意,朝廷肯定也不太愿意。

    就算是勋,那也得维持住勋的权力才行。如果滥封勋职,最后勋官的特权肯定也难以维持,最后这东西就不值钱了。

    山南东道。

    商州,上洛城。

    商州做为山南东道的西北角,与关中长安紧邻。商州是关中与山南的重要通道,一面是蓝田关,一面是武关。在很多时候,商州,其实是划在关中的。商州的武关,一直都是长安的西南门户,属于关中四塞之一。

    但又由于与关中隔了一座秦岭,使得商州又一直被关中人排斥在外。

    多山少地的地理形势,使得商州一直不算太富裕,不过这里因为处于重要的交通道路上,这里的商贸倒是很发达的。沿着丹水,拥有数个很热闹的商镇。

    其中商州治所上洛城,就交通便利,商业兴盛。

    这里是沟通山南丹水和关中灞水的丹灞道的要点,重要水陆码头。同时从上洛还能向北通往洛南,那里是洛水上游,通往洛阳也很方便。

    正是凭着这种便利,使得上洛虽地狭,但商业繁华,街镇兴旺。

    上洛城里,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各种商会会馆众多,其中又大多是来自关中和洛阳和蜀中的商人们所建的会馆,各种会馆林立。

    还有许多各个行业的会馆,比如船行、车马行、马帮,什么米行、木行等。

    商业发达,会馆众多,连带着城里的货栈、客栈、酒楼、茶铺、饭馆也十分多。

    自不久前,从长安正式传来要在邓州营建新都的消息后,上洛城里的生意更加火爆,不少商铺价格都上涨许多。

    还有不少商人开始在修建商铺。

    邓州与长安相距八百里,而两地之间最便捷的通道就是走商州了,过武关经蓝田,最近最便捷。

    邓州汉京建成后,长安肯定也是做为西京,变为大唐的陪都的,新旧都之间的要道必经之处,以后肯定只会更繁华。

    不过这两天,上洛城里各家茶铺酒楼里,议论更多的还是这个和买粮食一事。

    上洛新丰会馆,这家会馆在上洛城里的数十家会馆里,都算的上是很有排场的。这家会馆以新丰为名,最先就是新丰籍在上洛的商人所建,关中新丰籍的商人筹资建立这家会馆,这些新丰商人,多是做粮食生意的。

    他们从山南运粮,经上洛入关中,常年做此生意,同乡、同行,让他们在异乡更加抱团,以会馆来团结同乡同行,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打击排斥对手,同时也协调业务,应对同行竞争,联络同乡感情。

    会馆还会接纳路过的乡亲、故人,起到照顾乡民联络乡谊之处,这类的会馆,也称为行馆。

    新丰会馆,做为一家实力雄厚的粮行行馆,在这次朝廷粮食和买诏令下达之后,自然是受冲击极大的。

    会馆大厅上首处,一个长的很富态的中原人,气度不凡,但却穿的是普通的白袍。

    白袍,那就是白身,没有丝毫地位。

    在唐初,服饰等级森严,并不许乱用。官员依品级服紫绯绿蓝青袍,皂吏服黑,军士服红,普通的庶民只能服白或者灰褐,至于黄,更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厅中,一群新丰籍的粮商已经议论了许久,一个个哀声叹气,愤愤不平。

    听着下面人的那些抱怨,甚至越说越过份。

    富态中年男子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然后放下茶杯,咳了两声。(未完待续。)

第615章 枪打出头鸟(恭喜qixiaoyege2晋升盟主!)

    大家都停下议论,望了过来。

    “大家议论归议论,但某些不当说的话还是不要说,祸从口出,大家要小心些,可莫要引火烧身。”

    这男子在众人中很有威望,他的话一出,大家果然就都不再抱怨。

    一个干瘦汉子欠身,问,“杜兄,这事你还得替大家拿拿主意,咱们总不能任由朝廷挥刀来割啊,这刀真要砍下来,我们谁能承受的住啊。”

    “对啊,和买一半,这还不要了我们的命啊!”

    “咱们辛苦做点买卖,容易吗?一年到头在外面奔波,都没时间在家,图个什么?不就图点利吗,可本来就本小利薄,现在朝廷还直接这样拿,我们哪吃的消啊。”

    一群粮商都望了过来,一开口,又是忍不住一起抱怨。

    厅首的这个中年男子虽然一身白衣,可却不是等闲平常商人。做粮食生意的,其实又有几个寻常商人。尤其是做这种大宗粮食生意的人,要从各地采购粮食,又要组织运输。不论是买粮还是运粮,这都得要打点好,得关节通畅,一路有人。

    最重要的,得上头有人,要不然,随便哪个人给你出点难题,可能生意就砸了。

    因此,这种要求本钱多,路子广的生意,还得靠山硬。一般的地主,也就只能在本州本县做点粮食生意,跨州越道的粮商,哪个都不简单。

    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如此。他籍贯关中新丰,姓杜,家中世代行商,但到他时,靠上了京畿杜家,新丰杜家和京兆杜家并无关系,真要攀扯也倒能扯得上点边。

    因为杜立办事牢靠,给京兆杜家办事表现不错,后来出来做事,表面上是自己独门立户了,实际上他经商的本钱都是杜家的。只不过杜家看的起他,算是把他当成了一个生意伙伴,不再是纯粹的杜家管事。

    杜立拿着京兆杜家的本钱经营粮食买卖,也靠的是杜家的名头,再加上他自己的能力,买卖做的不错,他每年也能从中分红不少,新丰杜家,倒也算是在新丰的商人中有些名头了。

    特别是在这上洛城里,杜立牵头建立的这家新丰会馆,拉拢了一帮同乡同行,平时也很仗义,愿为同乡出头,因此威望很高。

    出了事情,大家都愿意来找杜立拿个主意。

    杜立早年也是个破落户出身,家里世代商户,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却是一无所有。打小给人当伙计,二十岁开始跟着商队跑四方,再到后来成了商队管事,再到给杜家做事,再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一番场面。

    他很清楚的知道,做生意,就得有靠山。

    普通人做生意,小打小闹还好,一旦做大了,没有靠山,那随便就是被别人割韭菜剪羊毛甚至是杀猪的结果。

    说实在的,自打靠上京兆杜家之后,杜立都觉得生意太过简单了,顺风顺水没有什么节外生枝,遇上报上京兆杜氏的名头,谁敢不给几分面子?

    京兆杜氏虽比不得关东五姓七宗,但那也千年的关中名门。

    京兆韦杜,去天五尺。

    本朝,杜氏更是不得了。杜如晦,平章事、吏部尚书。杜淹,御史大夫。杜如晦那是宰相,还管着天下官帽子。杜淹,朝中重臣,言官之首。

    杜家叔侄在朝中的显赫地位,杜立可是深有体会,在外行走,越发的通行无畅了。其实这也算是正常情况了,哪一家有名的大商行大商号,不是那些高门大户权贵勋戚们在后?

    这一次,朝廷的诏令一下,杜立也是感觉很不爽。不过他毕竟也是老江湖了,观察了些日子,发现这次朝廷是来势汹汹。

    尤其现在李超还就任山南道宣抚使、大都督、汉京营造使等职,李超这个时候出京过来,很明显是不简单的。

    杜立目光在众同乡脸上扫过,许久才慢悠悠的道,“朝廷现在只是下了一道诏令和买,具体怎么操作,这个我们还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京中各大家族,不论是宰相家还是公侯家,还是勋戚之家,哪家没有马上响应,没有立即卖粮给官仓的?不说别人,就说李相国,第一个卖粮,一卖就是几万石。”

    “相比起来,我们才多少?跟他们比不值一提,论身份地位,我们只是一群小粮商罢了,卑贱商贾。认粮食,我们仓里才多少粮?哪个手里有一万石粮吗?没有吧?所以说,天塌下来,也还有高个子先撑着。若是那高个子,都没有什么意见,我们在一边说有什么用?”

    “我们真的就把一半粮食平价和买?”有些商人还是一脸不甘心。

    眼看着旱情越来越严重,这谁都看的出来,手里的粮食,那是要节节上涨的啊。留在手里,就能大赚一笔,现在市价和买,哪怕比他们买的价还能赚点。但现在这个行市,不大赚那就是亏钱啊。

    “李相国可是个厉害人物,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当这个出头鸟。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万一你们直接撞上去了,到时可是谁都救不了的。”

    一说起李超,于是厅中人都没人敢再抱怨了。

    实在是这李超名头太响啊。

    哪怕是他们这些市井中的商贾,又有哪个不知道呢。

    “都说李相国这人最好说话,哪怕是对商贾也并无歧视啊。”有人说道。

    杜立冷哼几声。

    “李相国人确实名声不错,但你以为李相真的就是笑面弥勒佛?李相今年不到三十吧,比陛下还年轻两岁,如此这般年纪,就已经是相国,还是当今第一得陛下宠信之臣,你以为是怎么来的?我奉劝大家几句,不管这个事情怎么发展,大家都还是先老实的静观其变,千万千万不要去当那个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

    一番商议过后,与会的粮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