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叫“都怪你们”、“都怪你们”,也做不出别的什么了,而特战队员毫不犹豫的杀鸡儆猴,则进一步坚定了其他人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五章 巴顿疯了
那些带着武器出去的日裔美国人虽然基本上都没受过军事训练、更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但是当这上万人以美国平民为目标发起攻击后,还是令美**警一时间焦头烂额。而且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动乱又进一步激化了美国各地的仇日情绪,那些残存的日裔集中营更是普遍出现了有组织的屠杀,导致大批日裔因此死亡,其中做得最过分的,莫过于在北非战败后被安排到国民警卫队里调节心情的乔治。巴顿。。。。。。
历史上巴顿虽然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但他的暴躁和嗜杀却是无法回避的缺陷,1932年巴顿就曾亲自带队镇压了集体讨薪的美军退伍老兵,这些人中有巴顿的同事、下属乃至救命恩人,但是巴顿却毫不犹豫地策马拔刀带头砍杀,造成了多人死伤。带队镇压可以解释成上命难违、,可是当时已经是美军重要将领的巴顿居然亲自上阵当刽子手,这就只能归结到他的性格缺陷上了,而且类似的事情在巴顿的人生中发生过不止一次。。。。。。
而在这个时空,由于在北非受到了几乎难以弥合的心理创伤,他的性格变得远比历史上更加暴戾,当他负责看守的集中营出现了不稳的迹象后,巴顿当即做出了过激的反应,动用了多挺重机枪来“清除后患”,结果当场打死了七千多人,另有一千多伤重不治,最终这个当时美国最大的日裔日侨集中营内羁押的日裔和日侨在这次惨案中死了9成以上。。。。。。
而更糟糕的是。当时正有一个中国记者出于揭疮疤、看笑话的目的来到这个集中营采访巴顿,结果让他亲眼目睹了这次屠杀的全过程。这个记者虽然人品不咋样,脑子却不算笨,在惨案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通过电台将大致情况发回了报社,巴顿虽然迅速反应过来将他灭口,但消息还是很快传开了。一时间世界各国舆论无不哗然,而中国外交部更是对美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和谴责,并要求其交出凶手。。。。。。
然而,一贯护犊子的美**方却极力袒护巴顿,迫于他们的压力。罗斯福也没法真将巴顿毙了给中国一个交代。毕竟如今还在战争期间,加之罗斯福也不认为中国会为了区区一个记者的性命就改变对美政策,因此最终巴顿还是以“精神疾患”的缘由逃脱了惩罚。。。。。。
但罗斯福却低估了太祖等新中国第一批领导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固然在实力不济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现实主义的一面。但骨子里他们却更多的是理想主义者。如今中国虽然因为工业和海军实力还很不足的缘故。没法直接威胁到美国,但美国难道就敢打到中国来?别说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光那几千架陆基飞机就足以让如今没了舰队航母的美国海军望而却步。而且就算没法直接报复美国。也可以借刀杀人嘛!
不久中国就高调宣布与日本重新缔结新的和约,中国政府考虑到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意放弃日本尚未赔付的那部分战争赔款。虽然日本政府事实上早已经停止赔付,但是这么公开声明一下还是具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日本政府不再需要担心中国政府会以拖欠赔款为理由突然对日本开战,而能够从朝鲜抽出部分兵力支援太平洋战场,另一方面日本从此可以摆脱当战败国的身份,提振全**民的士气,对太平洋战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中国政府也不会为了报复美国就让日本白捡这么大的便宜,作为交换条件,日本政府同意将日朝分界线更改为北纬38゜线,反正对于已经占了东南亚诸岛和整个大洋洲的日本来说,那点朝鲜土地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已经微不足道,日占朝鲜的主要价值也就是作为中日之间的战略缓冲,所以半个朝鲜已经足够了,适当地放弃一点土地,反而有利于日本腾出力量守备和开发经济价值大得多的南方占领地。而38゜线虽然离汉城近了点,但因为中方同意撤走在朝鲜的驻军,所以日本政府反而比之前更有安全感了。
而中国政府的想法也差不多,之前的北朝鲜纵深实在太小了,战略缓冲的意义有限,半个朝鲜半岛就相对好得多了。固然朝鲜的同志普遍很想将南方的失地全都拿回来,但是对中国来说,一个统一的朝鲜半岛不那么容易控制,而且也会刺激到日本、令其增大对中国的防范,反倒不能尽全力对付美国人了,所以半个朝鲜半岛是不多不少、刚刚正好。而朝鲜政府虽然心底里多少有些遗憾,但能够不花什么代价就让版图几乎增加了一倍,自然不会、也不敢有什么不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赤色党内还曾经有人提出可以将目前日本占领的库页岛南部也要回来,但太祖和胡卫东都认为目前的日本政府不可能答应这个要求,而且一旦拿回库页岛南部必然会刺激到苏联,而目前并不是与苏联翻脸的最佳时机,最终中央暂时搁置了这个建议。
不管如何,在如今的世界局势下,中国对日缓和,无疑让美国政府相当难受。此外,中国国内由此全面泛滥开来的反美宣传、尤其是美国当初对华人犯下的累累罪行被一件件翻了出来,更是令罗斯福心生不安。只是到了这个时候,美国政府无论如何也没法低下身段主动向中国认错了,只能硬着头皮承受这样的后果。而巴顿虽然逃脱了刑罚,但是在这么多事情的连续刺激下,他的精神最终完全崩溃,成了一个真正的疯子。。。。。。
最终,在王子才等人引发的大动乱中,美国境内超过10万名日裔和日侨死于非命,其中大部分死于美军的屠杀。而那些逃出集中营的幸存者对美国白种人的报复也同样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加上王子才等日本特战队员的“战果”,美**警死亡超过五千人,而非日裔美国平民的死亡人数更是多达五六万人,受伤者不计其数。。。。。。(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六章 惊天核爆(上)
ps: 感谢书友“云龙峰雪”的打赏,继续求推荐票t…t
此外,美国多地被迫实施宵禁,再加上人心惶惶影响工作,美国的经济和工业生产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居然能够让罗斯福都一度失态地哀恸哭泣,则存在着相当的偶然性。。。。。。
虽然道明身份后很可能获得祖国使领馆的庇护,但是王子才深知自己这次做出的事情太过分了,因此他宁可以日本人的身份死在美国,也不会去冒给祖国带来巨大祸患的风险。尽管如此,出于求生的本能,王子才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狡诈和凶狠成功地在美**警的围追堵截下一次又一次地脱逃,其间先后击毙击伤的美**警不下百人。。。。。。
不知不觉间,王子才已经从美国西部来到了中部的新墨西哥州,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他曾经看见胡卫东在一副美国的地图上标记出两个红点,其中一个就在新墨西哥州的群山之中,当时就很好奇,如今自己命不久矣,干脆过来解开一下心中的谜团,而比起田纳西州那个被标注为“橡树岭”的红点,这个被胡卫东注明为洛斯阿拉莫斯的地方无疑要近得多。
还未靠近这个普通美国地图上根本没有标出的小镇,王子才就发现这里戒备森严,但这难不倒他,早在与部下分离之前,他就利用假发等道具将自己装成了白种人的模样,只要别人不靠得太近。就很难发现问题,而显眼的步枪也已经被他丢弃,仅留两把手枪和四颗手雷防身,这些都大大方便了王子才的潜入。更重要的是,或许是为了保密,或许是为了避免小镇的“居民”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工作,美国人虽然严加戒备,但却采取了“外松内紧”的做法,这种做法对付寻常的来犯之敌还行,但却根本无法阻止王子才这样的超一流的特工潜入。。。。。。
由于在胡卫东身边时早就熟悉这种气质和做派。王子才潜入后只是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就发现城里的居民当中足足有好几分之一都是科学家,不禁更加好奇,“美国政府集中了这么多科学家,究竟是在研究什么重大课题?”
为了给临界质量的计算积累数据。此时洛斯阿拉莫斯小城里的一幢建筑中正在进行着一项十分危险的实验——由加拿大核科学家斯罗达博士主持的钚239(注1)对合实验。这项实验说白了也很简单。就是将实验台滑轨上的两块高纯度(武器级以上)的钚239合到一起。看看是否发生核反应(表面涂有一层很薄的荧光粉,辐射增强到一定程度会受激放出蓝光。)。如果没有发生核反应,说明临界质量大于这两块钚239质量之和。下一次实验选用的两块钚239就要比这一次更大些;而如果发生了,则说明临界质量小于两块钚239的质量之和,再与之前的反应对照,就可以逐渐缩小推测值与准确的临界质量之间的误差,为美国制造原子弹提供指导。
当然,为了自己和整座城市的安全,一旦核反应发生,斯罗达博士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用螺丝刀将两块对合在一起的钚239分开,由于实验是循序渐进开展的,对合的钚239即使能够达到临界质量、也不会超过太多,而且贴合得也没有真正原子弹引爆时那样紧密,因此核反应的速度不会太快,至少也要几秒钟后才会进入无法控制的阶段,只要足够专注,完全能够及时将两块钚239分开而中止核反应,何况旁边还有他的几个助手,就算斯罗达博士反应慢了半拍,他的几个助手应该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美国政府之所以同意进行这项看起来极其危险的实验,一方面是为了赶时间、希望尽快造出原子弹,另一方面则是对这钟“多重保险”的机制充满信心。但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会有一个敌人来到这座连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
必须承认,美国人的安保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即使是王子才,成功潜入城内后也很快被人揭穿,而被蜂拥而来的美**警追得到处乱窜。但是美国人却心存顾忌不敢使用自动武器和重武器,没能当场将王子才击毙,反而令其情急之下逃进了斯罗达博士的实验室。由于这里是保密级别最高的几个实验室之一,那些追击的美**警根本就不清楚它是干什么的,以致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们因为担心误伤实验室内的科学家、更害怕又被那只该死的“老鼠”逃脱而没有立即跟着冲进去,却选择了将实验室团团包围,同时不断喊话,要求王子才出来投降。。。。。。
注1:流传下来的故事里说他测试的是铀235,但铀235的临界质量很大(是钚239的三倍多),即使在滑台上也很难用螺丝刀来灵活地拨动,后来上英文的维基进行了查证,发现果然那次令其不得不“掰开原子弹”的严重事故中测试的是钚239。而铀235的相关测试虽然也是由斯罗达博士主持,但是实验方式是不一样的。
另外补充一下,历史上那次事故其实发生在二战以后、而非是故事中所说的二战之前,而认为二战结束、已经没必要继续研究这种恐怖武器的斯罗达博士多次提出返回加拿大当他的大学教师,但是再找一个愿意干这项危险工作的科学家可不容易,美国政府因此坚决不允、甚至限制其人身自由,斯罗达博士因此很闹情绪,也正是因为他的心不在焉导致了那场事故的发生。。。。。。
ps:这里写成钚239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1943年就生产出足够制造一颗原子弹的铀235,但是钚239的话,只要反应堆够多便有可能,在这次事件发生的1943年下半年,比历史上对“曼哈顿计划”投资更多的美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惊天核爆(下)
本就没打算活下去的王子才对美**警的威胁和劝诱嗤之以鼻,倒是饶有兴味地看着屋内几个成为了他俘虏的科学家问道,“你们研究的是什么课题?”
斯罗达博士和他的助手们虽然明智地没有冲过来跟双枪在手的王子才搏斗,但也全都紧咬牙关,没有一人作答。不过依靠着当初在胡卫东那里学到的知识,王子才很快便自己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你们都穿着防护服,说明研究的东西与放射性有关,而能够让美国政府下这么大本钱的,除了核武器还有什么?那么这两块金属,到底是铀235,还是钚239?”
斯罗达博士闻言不禁吃惊地睁大了眼睛,半晌之后他猛然尖叫起来,“别将那两块钚合在一起!”
“果然是钚…239,如果是铀…235,你们的防护也未免太臃肿了。”,王子才了然道,但双手却将实验台上的那两块钚239压得更紧,铀块表面溢出的美丽蓝光令斯罗达博士和他的助手们如同疯了一样朝王子才猛扑了过去,但这些搞科研的怎么敌得过兵王,王子才飞起几脚就将几人全都踢倒,但这时他按紧钚块的双手已经被核反应产生的高温完全烧焦。。。。。。
“大叔啊,这是我为祖国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愿未来的中华再不受外国的欺凌、再没有像我这样。。。。。。”,在没有说完的喃喃自语中。王子才瘦削的身体化成了眩目的光雨。。。。。。
仅仅几秒钟内,这座实验室就变成了一个远比太阳更要明亮的光球,强光稍稍消退之后,一团巨大的蘑菇云在这个小镇里腾空而起,标明了这次爆炸的性质。。。。。。
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核爆炸令这座以前根本不为人知的小镇变成了恐怖的炼狱,爆心附近超过一千万度的高温将所有物质都化成了等离子体,斯罗达博士等人甚至连痛苦都没感觉得到就直接从人间蒸发了,只有玻璃化了的砂石顽强地留存了下来,向后来人无声地诉说着这次可怕的灾难。。。。。。
而在稍远的地方,温度虽然没有爆心附近那么恐怖。但也足以将人体瞬间炭化。最痛苦的则是更远一些的人们。在强烈的热辐射下,他们的体表全都被重度灼伤、双眼更是只剩下了两个窟窿,但他们却又不能立即死去,往往要痛苦地哀嚎几十秒、甚至几分钟后才能得到解脱。
远比音速更快的冲击波如同超级龙卷风一样横扫了整个小镇。使得镇上的几乎所有地面建筑全被摧毁。只有一些构筑于地下的设施幸免于难。但因为上部建筑倒塌堵住了缺口,美国政府又首先关注保密而非救援耽搁了时间,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员最终都被困死在了里面。。。。。。
即使处于爆炸边缘的人们也没能逃过一劫。来自核爆中心的贯穿辐射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其中的大部分人都将在不久之后失去宝贵的生命。。。。。。
此外,核爆炸遗留下来的放射性沾染还造成了不容忽视的二次灾害,在其后的二十年内,在此工作过和参与过灾后救援和重建的人们当中因为白血病等疾患早早离世的更是数不胜数。。。。。。
说起来多亏对合是人力完成,两块钚239的用量也并非精心设计,因而爆炸中“燃烧”很不充分,绝大部分钚239还没来得及参加核反应就被被炸飞了,以致于本来可以达到1万吨当量以上的核爆炸只炸出了1000多吨的当量,否则杀伤力还要大得多。
饶是如此,美国还是因为这次意外的核爆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光是直接经济损失就有数亿美元之多,当场死亡的人数多达3000人以上,另外还有2000多人在一个月内陆续死亡,而镇上的6000“居民”当中仅有不到100人活到了十年以后,参加救援而被放射线伤害导致提前过世的美军官兵人数更是无法统计。但超过700名优秀的科学家因此遇难,其中更有多名世界顶尖的大师级人物,才是最让罗斯福痛心的。。。。。。
说起来还多亏中医的养生观念提前传到了西方,每天坚持吃黑木耳让罗斯福的脑血管比历史上更具弹性而不易破裂,否则在这么大的打击下,他搞不好已经提前脑溢血发作丧命了,那样的话,后果就更是不堪设想了。
但不管怎样,美国的‘曼哈顿计划’还是受到了重挫,人员、实验器材、核燃料和部分资料的损失就已经相当大了,而且这次爆炸以后,这个国家实验室不可避免地得要另寻新址、同时必须制定更加严格的安保措施。这么多事耽搁下来,美国研究核武器的进度少说也得延缓一年,这不但令中国抢先造出原子弹的可能性大增,也让盟国与轴心国之间的战略平衡可以维持更久。。。。。。
而此事以及之前关于日裔的风波更在美国和日本之间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仇恨,双方政府之间再也没有了妥协的余地,只能一直打下去,直到一国撑不下去彻底认输,这对于坐山观虎斗的中国来说无疑是极其有利的,但造成这一切的王子才,却因为无人知道而彻底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胡卫东、加藤清源等少数几人隐约猜到了是他,但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却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