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元,分50年还清,不过其中硬通货的比例并不大,首付不过2亿美元而已,其他的均以胡卫东主持制定的《日本对华战争赔款解决办法》中规定的各种替代办法来进行偿还,否则以日本政府捉衿见肘的财力,是绝对付不起的。
  更重要的是,离开祖国母亲环抱已近半个世纪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归了,这不但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也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虽然日本带走了之前在台湾工作的本国技师和那些带有日本血统并且心向日本的台湾人(如李登辉兄弟俩),令台湾工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在胡卫东精挑细选的接收工作组的努力下,台湾的工业生产还是得到了迅速恢复,而中国的整体工业实力也因此明显增强了很多。
  而对于台湾的几百万受教育人口,胡卫东既要充分利用他们加快中国普及教育的进程,也要防备其中不少人深受日本奴化教育影响而对其教授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此胡卫东不惜从台湾强制迁出了一半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再从内地迁了不下五百万人前往台湾(为此花费自然不小,但计划经济的优势再次体现了出来。现金支出加起来也不到1亿美元。当然那些隐性的投入就另当别论了。),起到了明显的稀释效果。加之此时全国人民都在为抗战的伟大胜利而欢欣鼓舞,中国的国力也蒸蒸日上,那些家伙畏日媚日的思想根本就没有多大市场。因而胡卫东担心的“哈日族”后来始终没成什么气候。
  为了避免三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胡卫东在重要性仅次于台湾问题的战犯方面不得不作出了一定的让步。首先是属于海军系统的几个原定战犯被从名单中剔除,不过毕竟陆军系统的战犯数量要多得多,所以这也算是抓住主要矛盾了;然后是顾全日本的面子。除了几十个犯有严重反人类罪行的畜生送到中国进行公审之外,其余的家伙则只要求他们死了就行,至于他们是自杀谢罪还是被日本政府处死或者被人“天诛”,中方就不管那么多了,而之前已经死亡的,中方也不再追究。结果,那些战犯基本都被崇仁勒令切腹谢罪(面对中方代表时的解释是向中国人民谢罪,而日本国内则宣传他们是为战争的失败而谢罪。。。。。。),虽然免了公审的羞辱,但临死前的痛苦比之枪决,可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另外朝鲜问题也值得特别说明一下,因为对日本趁着中国再树强敌的机会在谈判中向自己施加压力不满,胡卫东在朝鲜划界的问题上顺便阴了日本一把,只在和平协议中注明“鸭绿江、图们江以南,北纬39度线以北的土地为朝鲜人民共和国所有,中日军队均不得驻留,否则本协议自动失效。”,这也就意味着日军不能进攻朝鲜,而朝鲜军队南下却不受限制。日方未必没人看出其中的问题,但是日本人对于朝鲜军队十分蔑视,认为只要中**队不参战,光靠朝鲜军队根本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何况协议中也只是说“不能驻留”,也即是地面部队不能进入,动用航空部队进行报复却不在其内,所以日方并不认为朝鲜有胆子向南边的日占区发动进攻,即使真敢,也不过是给驻朝日军奉送练兵的机会罢了。。。。。。
  日本政府愿意和中国议和,除了急于摆脱战争持续带来的巨大经济负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中国释放俘虏的众多日军官兵(注1)。历史上日本当局对于本国战俘都是持有鄙视甚至敌视的态度,除了飞行员之类的精英,日本当局很少会想到要将他们救回或者赎回,但是崇仁对于战俘的态度却与此前的历任天皇不太一样,他认为日军被俘的比例之低已经是世界历史上十分罕有的了,这说明他们在战场上已经竭尽全力,战败的责任不在于下层的普通官兵,而在于上层的错误决策和战场指挥的不力,因此强烈主张要将这些战俘要回来。
  不过,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损失实在太大,光是战死的人数就有200多万,不但陆军部队里的老兵几乎损失殆尽,甚至就连工农业生产也因为青壮劳力不足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总人数多达130余万的在华日本战俘就变得价值连城了,他们若能归国,无论对于日军地面部队战斗力的恢复,还是日本经济的恢复都将起到巨大的帮助,
  注1:战争期间滞留在中国的日本平民则不须交涉,本来就要遣返,但其中有技术特长的还是被胡卫东大都扣了下来,由于日本无法确认那些人是否还在人世,所以拿胡卫东的赖皮没有办法,就像中国对待被鬼子掠走的文物一样,不知道算不算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停 战(下)

  在日方作出让步、同意让那些战俘中的新老技工留在中国并将他们国内的家眷也一并送来之后,胡卫东代表赤色党同意将其余的战俘放回日本,但同时要求日本政府承诺不会对那些接受、或者是部分接受了赤色思想的战俘进行迫害。对此崇仁倒是显得颇为大度,他不但爽快地接受了这个要求,甚至还表示可以承认日共为合法政党,允许他们通过议会斗争为工农争取合理权益,只是前提是所有的日共成员必须公开身份。赤色党有过当年“四一二”的教训之后,自然不会再这么天真,不过胡卫东还是同意要求日共以后放弃武装暴动的斗争方式,并让部分人员公开身份以便加强与日本政府的沟通,前提是日本放弃对外侵略扩张、对内残酷剥削的国策。
  这个要求自然不低,但是胡卫东把话说得很活,比如“解放殖民地”就不算在对外侵略扩张之内,而只要平民百姓还过得下去,就不算是残酷剥削,因此日本政府最终还是接受了胡卫东提出的条件,尽管包括崇仁在内的日本高层都很明白,胡卫东这是有意将日本这“祸水”引向南洋的西方殖民地。。。。。。
  值得一提的是,胡卫东签署和约时,代表的不仅仅是赤色党与解放区人民政府,而是以中国中央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在和约上面签字,这个身份的得来,自然是因为此时国内的解放军已经基本完成了祖国统一的伟大使命。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早在东北战局还未完全明朗之前。赤色党中央就要求各大军区作好解放全中国的准备,但是先动手的却是**。。。。。。
  当时**的总兵力虽然也有500万之众,但其中大半都是强拉壮丁拼凑出来的,无论是士气、训练还是作战经验都远不能与解放军的精锐之师相比,甚至连武器装备与后勤补给都明显不如,而解放军纵然有一半的主力部队在与鬼子进行最后的决战,但哪怕是仅仅一半的野战军,也绝非**的乌合之众可以匹敌,老蒋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却竟然主动撕毁和平协议。白白送给赤色党以武力统一全国的口实。他难道是脑子进水了吗?作为民国时期最成功的军阀,老蒋自然不会这么愚蠢,他之所以抢先动手,实在是没有别的选择了。因为此时他的重庆政府已经穷到快连军饷都发不出了。打固然是找死。可不打那就是等死啊!
  历史上抗战进入第二年后,重庆政府的财政就已经严重入不敷出了,很大程度上是靠海外华人有意(捐款、认购公债等等。)或者无意的资助(侨汇之类)才能坚持下去;而在这个时空。这笔收入一开始就被赤色党分流掉了一部分,当中原野战军渡过长江、收复了沪宁杭地区,并力助江南军区迅速发展壮大、而日军则全力收缩退出大陆之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很快就全都变成了解放区,这样一来就算还有很多海外华人支持蒋政权这个“合法”的中央政府,他们的资助也没法运进国统区。。。。。。
  可在财政濒临崩溃的窘境下,老蒋出于对解放军的恐惧,却不得不将军队规模维持在500万上下,光是这些官兵所需的军饷就超出了重庆政府的财力极限。无奈的老蒋只得疯狂加税,再加上各级官吏纷纷从中贪墨,使得实际向老百姓征收的税款大得惊人,其中四川的情况最为严重,提前收税居然收到了二十一世纪。。。。。。
  可即使如此,也依然无法填满巨大的财政黑洞,但重庆政府还有一招,那就是拼命开动印钞机,以恶性通货膨胀来饮鸩止渴,将沉重的财政负担间接转嫁给了国统区的老百姓,再加上胡卫东提出的“经济封锁”策略,导致国统区大中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使得物价愈发失控,仅仅1938年下半年这6个月内,国统区的平均物价就暴涨了一百倍以上,以致于国统区包括原本收入不错的知识分子与地主乡绅在内、除了最上层的权贵之外的绝大部分阶层普遍破产,一位美国记者在他的一篇报导如实地记录下了当时国统区的状况。。。。。。
  “对于城市的居民说来,切身的问题不再是要**还是要独裁的问题了。忠于职守的中国教员以前曾经宣称,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岗位。但是,他们现在面临着真正饿死的危险,而不是挨饿的可能,他们的想法很快就变得不一样了。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西南联合大学八十二名教授宣布罢教,说他们的月薪只够维持自己几天的生活。两天后,国立中央大学、浙江大学等七所主要大专院校都举行了罢课、罢教。重庆的十六所市立中学和二百三十四所小学也相继响应。从十一月十三日起,汉口地区的十八所高等院校和中学以及昆明、成都、重庆、长沙等城市成千上万名教授、学生都加入了罢课浪潮。西方意义上的教育陷于停顿。教师们不得不花好几个钟头去借钱买粮。学生们替清寒的教授去排队买米。。。。。。
  不久,开始有教员自杀。厦门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女教授服了毒,说她养不活她的孩子。国立广西大学的杜苏教授,因为付不起医院费用而跳楼自杀。汉民中学有一位教员自缢身死,因为有人看见他在路边卖自己的衣服,就怀疑他是偷了人家的东西。不光教员,军官也有自杀的。骆英超少将从船上跳水自杀,遗书中说,“余从军三十载,身为少将,仍无法养家小,不忍目睹彼等饿死”云云。。。。。。
  麻木不仁和绝望情绪急剧扩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怒火也不断高涨。成都的群众冲米店、饭馆、食品杂货店和煤球铺。警察抓走了数十名闹事者,但是后来又只得把他们释放,因为监狱已经人满为患。更有甚者,已经有警察在暴民冲进米店时,把头扭过去,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的样子。一个警察对我说:‘我干嘛要抓他们呢?说不定明天我自己也会跟他们一块儿干呢。’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风卷残云(上)

  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为纯朴善良的,他们即使生活再苦,只要自上而下一起节衣缩食共渡难关,大家就都能咬牙坚持下去,但在国统区经济全面破产的现状下,重庆政府内部的贪污**却愈发猖獗,中央收的税款,地方上至少要多摊派三倍,中央的财政支出当中也有超过三分之二被各级官吏中饱私囊。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老蒋自己虽然生活还算俭朴(相比他那些亲戚而言),但他的老婆宋美龄和她的一干亲戚、如孔祥熙、宋子良(宋子文自己也挺清廉,但他的弟弟宋子良却靠着巧取豪夺和贪污**成为了亿万富翁。)等等却都带头贪污,在国统区空前的危机中,两大家族的资产非但没有缩水,反而进一步膨胀到10亿美元以上,而老蒋其人一向是对外人狠辣残忍、对亲戚(也包括同乡之类,反正关系越近就越宽松优待,家国不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蒋根本不能称为政治家,最多算个政客。)仁慈宽纵,明知他们的所作所为会断送了自己的统治,却始终狠不下心来处理,结果上梁不正下梁歪,底下的各级大小官吏纷纷有样学样,将重庆政府的统治彻底送上了绝路。。。。。。
  一小撮人大发国难财,而其余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却都陷入了赤贫,有点见识的人都看得出国民党已经没有将来,纷纷来到解放区改换门庭。而即使是以前最为支持老蒋的地主乡绅,在如此严重的生存危机下。也纷纷改变了立场。在这种情况下,老蒋若还不冒险搏一搏,等到赤色党和日本人达成和议后腾出手来,他就连百分之一的胜机都不会有了。。。。。。
  可是,小概率事件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的全面进攻才刚刚开始,老蒋就挨了狠狠的当头一棒,他最为信任的学生胡宗南竟然率领麾下数十万嫡系中央军在西安起义了。。。。。。
  一直以来,胡宗南对老蒋都可谓是忠心不二,当初国民党第一次反赤**的时候。他率军死守西安。面对赤色党武装的三面合围都依然坚持了下来,可现在他居然不战而降,实在是出人意料,但说白了其实也很简单。无非是一个“钱”字。由于重庆政府的财政困难。不但西安**之前的犒赏迄今仍然没有发下来。就连最基本的军饷也都在本就打了折的“国难薪”基础上又降低了三分之一,再加上西安早就成了解放区包围中的一座孤城,纵然市民都被胡宗南赶出城去以减轻负担。西安**也没能多坚持太久便断粮了。
  在这种情况下,城外的解放军还十分缺德地架起大锅蒸肉包子,一下子就将城内**的士气完全瓦解了,听到城外宣传说“投降就有肉包子吃”之后,一夜之间西安城内的**就有好几千人开了小差,其中甚至不乏营长、团长。自知大势已去的胡宗南本想自杀以报答校长的知遇之恩,却被他那个其实是赤色党秘密党员的副官说动,而毅然率部起义,“司令您确实是委员长最信任的学生,可是即便是您,与他的那些亲戚相比,依然不值一提,要不然他为何放任亲戚们贪污**,而让您和您的部下连粥都喝不上呢?”
  老蒋最为信任和看重的胡宗南都起义了,那些日子过得更加窘迫而且被老蒋当成炮灰来使用的杂牌军就更加没有理由顽抗下去,结果不过一个月之内,起义和投降的**总数就超过了三百万,原本在各大野战军中兵力偏少的西北野战军与江南野战军借着收编**战俘的机会大幅扩充部队,二者的总兵力都迅速增加到百万以上,而粟裕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留守部队也有不小的战果,兵力扩充到八十万之众。
  更要命的是,由于**的士兵大都是拉壮丁抓来的,上面根本就将其完全视为炮灰,光在抓壮丁的过程中就死了上百万(注1),而入伍之后,军官们也往往不将他们当人看,动辄打骂虐待,军饷又被克扣得一塌糊涂,因此这些士兵普遍对蒋政权恨之入骨。结果经过诉苦教育并更换了基层指挥员之后,刚刚改编的**部队大多会迅速脱胎换骨,变成一支支骁勇无比的精锐之师,再回过头来打得**哭爹喊娘。。。。。。
  注1:死亡原因主要是饥饿、劳累、疾病和虐待,当时由于层层克扣,被抓的壮丁在入伍之前平均每天的食物供应量连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量都达不到,直接导致不少身体瘦弱的饿死或者患病,当时押送壮丁的人员又大多草菅人命,对于那些病情较重的不但不肯花钱请医生,反而往往是直接活埋了事,加之当时很多**部队军纪不佳,部分军官以虐待为乐,被其害死的壮丁和入伍新兵也不在少数。。。。。。
  至于历史上抗战期间壮丁总的死亡人数,迄今仍无准确的统计,但历史上宋美龄在接受采访时(此女有的时候十分精明,但在很多时候又十分弱智,逃到台湾后她甚至还公开问美国人“为什么不对大陆扔原子弹”,引来舆论一片哗然。)说过,抗战八年**抓壮丁的过程中死了1400万,但结合其他的史料来看(大多都说壮丁的到位率只有不到50%,而最终抓到的壮丁总数是1400万,算下来死亡和逃亡的人数应该也大致是这个数目。),那1400万其实应该是死亡与逃亡的总数,不过考虑到当时抓壮丁都是用绳子捆着上路,并有持枪的**官兵押送,想要逃亡并不容易,因此几百万人的死亡肯定是有的,这已经比日本人杀的都多了,蒋政权的草菅人命委实令人心寒。。。。。。
  而在本书之中,虽然时间较短,但由于蒋政权的经济危机比历史上更加严重,死掉上百万其实或许还少算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五章 风卷残云(下)

  此外,当初老蒋出于对解放军的恐惧,将防御兵力大都布置在第一线,如今前线崩溃,其纵深薄弱的缺陷登时暴露无遗。眼见**兵败如山倒,而敌人越打越强,老蒋只得带着部分依然忠心于他的部队一路南逃到了昆明,希望借助云贵高原的特殊地形保住最后一点地盘,但他却没想过,就连“难于上青天”的蜀道都没难得倒解放军,何况是地势相对平坦得多的云贵高原呢?
  不过令老蒋惊喜的是,虽然桂系两大巨头当中的李宗仁响应了赤色党的呼吁、前往洛阳共商国是,但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却坚持了他一直以来的反赤立场,拒绝了赤色党对他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