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床-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行,加之身着那种令行动极不便的奇怪服装,以致“仆马相失,曳走泥淖中,衣尽沾湿。夜半后,仅得入城。有几殆【垮掉】者”{139}。

“你们可看见过杀头吗?”从城里回来、见过革命的阿Q,这样问未庄的乡亲们。“朕在榆河亲斩虏首一级,亦知之乎?”以“威武大将军”之名在外闯荡的朱厚照,回到京师则这样问他的大臣们。如果这对相隔四百年的冤家能够聚首,搞一篇对话录,我想是会有一些可观之处的。

当然,我们还是尽可能把他看成“东方堂·吉诃德”,毕竟阿Q是没有贵族头衔的。

这位大明国“最伟大的武士”,似乎从他的第一次历险中尝到了甜头。回到北京只呆了十来天,便又一次去宣府,本拟开展更大规模的西北远征,不巧的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后老人家偏偏这个时候死了,他只能回来奔丧。

皇家丧事手续极其繁复,到最后发殡需数月之久。二月,太皇太后刚死,朱厚照就回到北京。倘要他一直等到出殡完毕都呆在豹房不挪窝,他会郁闷坏的。不能远行,则就近游历。所以三月份,他借去皇家陵区(即现在的十三陵,当时陵墓尚未达“十三”之数)谒祖之名,再次出行。这次足迹所至,方向是京师东北长城一线,包括密云、遵化、蓟州镇(今河北三屯营),历时一个多月。其重头戏据说是将在要塞大喜峰口“召朵颜卫夷人至关宴劳”{140},享受对他的个人崇拜。然而巡抚蓟州都御史臧凤,剥夺了他所期待的荣耀时刻。臧凤泼凉水说:“此夷……豺狼之性难驯。今屈万乘之重以临之,彼怀谲诈未必肯从,纵使率其部落而来,恐无以塞无厌之求。请早回銮,垂拱大廷,四夷自来王【遵您为王】矣。”{141}臧说得婉转,但真实意思是:您想见人家,人家还未必赏脸;陛下真希望得到“四夷”尊崇,那就呆在皇宫里,比哪儿都强。朱厚照很扫兴,但自认为不如臧凤了解“野蛮人”的习性,只好作罢。

由这件事可见朱厚照内心的虚荣。这颗心,他是放不下的了。太皇太后丧事终于完全打发毕,那个曾被搁置的雄伟计划可以提上日程——经过一番准备,这年七月初,朱厚照发布了远征令:

近年以来,虏首犯顺【侵扰和平】,屡害地方。且承平日久,诚恐四方兵戎废弛。其辽东、宣府、大同、延绥、陕西、宁夏、甘肃尤为要甚。

今特命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统率六军,随带人马,或攻或守。即写各地方制敕【允许调动和指挥军队的命令书】与之,使其必扫清腥膻【指所谓“胡夷”】,靖安民物。至于河南、山东、山西、南北直隶,倘有小寇,亦各给予敕书,使率各路人马剪削。{142}

这道圣旨好玩至极。它的好玩处,并不是自己委任自己这套旧把戏,那对我们已无新鲜感,而是其中透露出的“气吞山河”的壮丽想象。此种想象全非任何具正常理智之人所能有,越出现实界限之外,成为十足的妄想狂表现,兼有自我强迫综合症。在这想象中,朱厚照指认朱寿——也就是他本人——将统率六军、或攻或守,靖平从辽东到甘肃这样一个广大区域内的全部“虏寇”;不唯如是,连中原腹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直到两江一带,“倘有小寇”,他也将不惮其烦,亲自领兵一一荡除。

在此,朱厚照之堂·吉诃德化,已登峰造极。且不说他要将先前百余年从未止歇的边患独自消弭,且不说他发誓连一切“小寇”都不放过,让他们统统在他手下被扫平——单说从辽东到甘肃,从北京到南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范围,全部跑下来,已很够他戗。

但陶醉在自我崇拜里的朱厚照,显然不曾考虑其难度。七月九日,远征军出发了。

独裁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总是以靡费国财、空耗民物为前提、为代价、为保障的。堂·吉诃德外出历险,只带桑丘一人。朱厚照的远征军却达一万七千余众,而且特发赏银每人三两,单此一项即耗去五万二千余两白银。这还是小头,如将军粮支出、运输,其他给养的补充,军队减员后随时增调新兵力所需费用,庞大的随侍队伍的日常用度,以及朱厚照一个人沿途玩乐挥霍掉的钱财等等这一切加起来,无论如何是一个天文数字。

从正德十三年七月到正德十四年二月,“东方堂·吉诃德”此次西征壮举,历时长达七个月。这个超大型的公费旅游团,沿长城一线,历经河北、山西和陕西,最远到达延绥镇榆林卫(今陕西榆林)。一路之上,并无报道曾与“胡虏”动过一刀一枪。十一月,在榆林,朱厚照得到巡抚陕西监察御史樊继祖的报告,称入秋以来甘肃宁夏一带屡遭蒙古骑兵侵犯,“大肆杀掠”,“虏所屯聚,不下二千余里”,且近来闻知其中叫作“亦卜剌”的一支,“已离西海【即今青海湖】渐徙而来”{143}。这个报告的用意有点奇怪,似乎是在吓唬朱厚照。无独有偶,不几日,朝中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等也有信来,名义是“问安”,内容却挺让朱厚照“添堵”。信中先是指责朱厚照“陛下但知驰骤鞍马、纵情弋猎,以取快于一时”,然后与樊继祖报告如出一辙,极力渲染陕甘宁一带“虏情”:“北虏屯牧黄河套内,不下二三十万,自西而东一带,边墙【长城】外无处无之,日夜窥伺,欲骋奸谋。万一堕彼奸计,智勇俱困,将何以处?”{144}我很疑心这是中央官员与地方官串通一气,吓退皇帝,阻止其继续冒险。按照公布的野心勃勃的计划,朱厚照的目的地应该是到达祁连山以北的甘肃镇(位于今天甘肃张掖),榆林距此,尚十万八千里。也许是被情报吓倒,也许朱厚照已经疲惫不堪。总之,“远征”以榆林为终点,再未西进。十二月,朱厚照已退返大同,嗣后又在宣府的那座“镇国府”盘桓月余,于第二年二月回到北京。

有一点必须指出:尽管朱厚照这个雄伟计划最后以虎头蛇尾的喜剧结局收场,尽管未费一枪一弹的“西征”纯属名不副实,但“东方堂·吉诃德”还是用一种行为保住了尊严——他在往返数千里的路途上,始终坚持骑马,不坐车辇。“上乘马,腰弓矢,冲风雪,备历险阨。有司【有关职官】具【备好】辇以随,亦不御【乘坐】。阉寺【太监】从者,多病惫弗支,而上不以为劳也。”{145}至少在这一点上,朱厚照表现得还像一个勇士,并且可以窥见他的内心,确有以“英雄”自诩自任的情结。历史就是这么有意思,一些恶贯满盈的独夫民贼,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上,可能出人意料地显示出值得尊敬、令人感动的品质。当只宣扬他的这类品质时,人们会觉得他是英雄、伟人。秦始皇、希特勒都有自己的另一面,但是不要忘记,他同时也在做着祸国殃民的事情。即以眼下的朱厚照而论,他在长途跋涉中备尝艰辛、拒绝舒适的同时,却在所到之处大肆扰民,花天酒地,“设酒肆【造专用酒馆】,劵而不价【强买强卖】,索女乐于晋府,嬖乐人腾妻刘氏”。而他驻跸的宣府“镇国府”里,“辇豹房所贮诸珍玩,及巡游所收妇女贮其中”{146}。

朱厚照对他的“光荣与梦想”的最后一次追求,便是前面提到过的南巡。

当时,整个叛乱已然敉平,叛王朱宸濠被王守仁生擒。朱厚照对此消息,大抵既欣慰又不免有些惆怅。欣慰的是,当年惠文帝被推翻的一幕未在自己身上重演;惆怅的是,如此难得的显身扬名的机会,居然旁落他人。不成,他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从来不惧荒唐与耍赖的他发出密旨,把叛乱平定、宁王被俘这当世头条新闻压住不予报道,并由一帮太监和江彬等人想出点子,纵放朱宸濠于鄱阳湖,让朱厚照亲手将其捉拿。可惜彼时通讯不发达,既无电报、电话,更没有伊妹儿。这边圣旨发出时,王守仁已押着朱宸濠一行上路来京,两下里错过。王守仁走的是水路,从江西取道浙江,准备经京杭大运河解至北京。朱厚照得知,赶紧派太监张永到杭州截住王守仁,要他把朱宸濠交给皇上。王守仁只得从命。同时朱厚照指示王守仁把捷报改写后重新呈上,务将“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的功劳写进去——这篇公然造伪的文件,收在《王阳明全集》里,不妨摘来看看{147}:

重上江西捷音疏

十五年七月十七日遵奉大将军钓帖

照得先因宸濠图危宗社,兴兵作乱,已经具奏请兵征剿。间蒙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朱厚照及其自封的所有头衔】钧帖,钦奉制敕,内开:“一遇有警,务要互相传报,彼此通知,设伏剿捕,务俾地方宁靖,军民安堵。”

……

续蒙钦差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统率六师,奉天征讨,及统提督等官——司礼监太监魏彬、平虏伯朱【江】彬等,并督理粮饷兵部左侍郎王宪等,亦各继至南京。

臣续又节该奉敕【官样文字,大意就是接到皇帝命令】:“如或江西别府报有贼情紧急,移文至日,尔要及时遣兵策应,毋得违误,钦此。”俱经钦遵外【官样文字,指皇帝命令全都得到遵行】。

王守仁,这位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大哲学家,以心学著称于世的明代大儒,在这里被逼说谎。不知他草疏之际,是如何面对自己“致良知”的学说的?上述文字,想方设法表达了一个意思,即:平定叛乱的伟大胜利,完全是在英明统帅朱厚照亲自关怀、亲自部署和亲自指挥下取得的;胜利属于“大将军”,属于“大将军”的正确路线。

将朱宸濠这“战利品”收入囊中,朱厚照便安心在南方游乐,“讨逆”直接转化为虐民,到处搅得鸡飞狗跳。这是他在“温柔富贵乡”扬州时的情形:

经【太监吴经】矫上意【曲解、假托朱厚照的用意】,刷【搜觅】处女、寡妇。民间汹汹,有女者一夕皆适人,乘夜争门逃匿不可禁。

……经遍入其家,捽【揪】诸妇以出,有匿者破垣毁屋,必得乃已【罢休】,无一脱【幸免】者,哭声振远。{148}

而《明史》中的记载,除上述情节外,还说“许以金赎【准许被抢的妇女用钱赎身,敲诈】,贫者多自经【上吊】”{149}。——如此大弄,当然不是什么“矫上意”,没有朱厚照的旨意,一个太监,借他一个胆儿也不敢。扬州“有女者一夕皆适人”这个经典瞬间,被晚明小说家写入故事《韩秀才乘乱聘娇妻》,此篇收于《初刻拍案惊奇》,其中说:

又过了一年有余,正遇着正德爷爷崩了,遗诏册立兴王【嘉靖皇帝原为兴献王世子】。嘉靖爷爷就藩邸召入登基,年方一十五岁。妙选良家子女,充实掖庭。那浙江纷纷的讹传道:“朝廷要到浙江各处点绣女。”那些愚民,一个个信了。一时间嫁女儿的,讨媳妇的,慌慌张张,不成礼体。只便宜了那些卖杂货的店家,吹打的乐人,服侍的喜娘,抬轿的脚夫,赞礼的傧相。还有最可笑的,传说道:“十个绣女要一个寡妇押送。”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但见十三四的男儿,讨着二十四五的女子。十二三的女子,嫁着三四十的男儿……

将正德的事安到嘉靖头上,只是小说家避实就虚的小滑头,而这一幕确确实实发生在正德十四年十二月的扬州府。近代诸多戏曲剧种如粤剧、潮州戏、黄梅戏等,都将此情节搬演成戏,名《拉郎配》,香港亦曾出品根据粤剧改编的故事片,近年又有央视制作的电视剧《拉郎配》。如今,“拉郎配”作为荒唐的同义词,在生活中广为运用,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始作俑者便是这位正德皇帝朱厚照。

在南方朱厚照尽兴玩乐,流连忘返。直到第二年十月下旬,才携着他的“战利品”回到北京。一路之上,“每令宸濠舟与御舟衔尾而行……及至通州,谓左右曰:‘吾必决【亲自审断】此狱!’”{150}对他来说,这些现已写入自己功劳簿的“战利品”,是一生荣耀的顶峰,他必会大张旗鼓加以张扬,以让世人尽皆拜倒在他的丰功伟绩之下。八月,离开南京之前,他就曾专门搞了一个献俘仪式,但他不厌其多,注定会搞第二次——在北京,这个他诞生的地方。他命礼部、鸿胪寺的负责官员,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来研究和准备北京的献俘仪式。待得一切停当,十二月十日,朱厚照以亲自押送俘虏的方式,正式回归皇城(此前一直驻跸通州)。遥想当日,颇有威尔第歌剧《阿伊达》第二幕终了前奏响《凯旋进行曲》、高歌《光荣啊,埃及》大合唱时的壮观。《武宗实录》描述了当时的场面,为使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其情景起见,今将原文转为现代语言如下:

皇帝终于回到京城,文武百官整整齐齐地守候在前门外正阳桥的南侧。这一天,军容大耀。皇帝一身戎装,策马而至,到了正阳门下,掉转马头,笔直地坐在马背上,注视着远方。但见那些叛乱者以及他们的家人,有数千人之多,被押着逶迤于道,然后顺序陈列在马路【即今之北京前门大街】东西两侧示众。所有罪俘脖子后都被插上白旗,上面书写着犯人姓名。已被斩首者的头颅,则被悬吊在竿子上,也插上白旗。一眼望去,数里不见头。皇帝就这样在正阳门下,一动不动,检阅良久。待皇帝回宫,浩大的俘虏队伍又特意被安排经东安门【今不存】穿越大内而出……这一天,北京城就像被白色所覆盖,举目眺望,四下皆白。

经历了这一时刻,朱厚照的光荣与梦想就走到了尽头。仿佛上天安排好了似的,“威武大将军”朱厚照用这样的场面做了他的人生谢幕。重返皇城和献俘仪式后的第三天,朱厚照一病不起,病情延宕了两个月,终在豹房一命呜呼。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能够这样地死去,也就不能算太窝囊。

研究朱厚照的心理,我一直认为他的成长发生了严重的障碍,以至于人格上的“断乳期”迟迟不能结束。虽然已经二三十岁,但行事的态度和方式实质仍是儿童的。细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他所谓的“尚武”不过是男性幼童对“骑马打仗”的普遍兴趣的延续,想当然、逞性妄为、全然不考虑主客观条件、缺乏计划和目的性……这些表现,与真正的理性的军事行为毫不相干,而只是一个男孩子的娱兴活动。在他眼中,军事从来不是一种科学,需要才智、理论,需要思考与研修。他认为,将军和统帅是想当就可以当的,任何人,随时上马提枪,便可以行征伐之举、打胜仗。最足以表明战争于他不过是场游戏的,莫过于南征朱宸濠这件事,他毫不在乎军事过程本身,而欣然接受一种纯粹表演性质的仪式,当他一本正经将别人俘获的敌人当做自己的战利品接受下来,并一再为此举行受降仪式的时候,整个场景已经完全戏剧化、虚拟化和游戏化,而他身处其间不过是行使一个演员的扮戏的本分,由此来取得快乐。这正是儿童时期人人爱做的“过家家”游戏的另一情节的版本。

人格存在缺陷,这种情形极普通。倘搁在平常人身上,可任由他在成长中和社会的磨炼、砥砺中,自行弥补和改善,抑或求助于医师,慢慢地加以纠正,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当它们发生在一个皇帝身上,就变得有些可怕。因为做皇帝者,只要他不乐意,是可以拒绝任何纠正的,无论来自社会还是来自医师,谁都不能给他一点教训,或让他明白与承认自己的缺陷。其次,皇帝一旦做了便是终身制,不会像别人那样,做得不好或不合适,就被换掉——他会一直做下去,不论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大不便,后者却只能注定去忍受。专制与独裁的害处就在这里,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只能仰仗皇帝这个人本身没有太大毛病,一旦不能这样,却并没有任何制度可以化解他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于是帝王的性格、性情、爱好以至癖好,就不再仅仅是他个人的私事,而成为国家政治的基本层面。如果不是皇帝,朱厚照尽可以耽于他各种不切实际的梦想,他心理和人格上迟迟不能摆脱“断乳期”也只是他个人的不幸;然而这一切与皇帝权力捆绑在一起时,整个国家都在为其支付高昂费用。当意识到朱厚照耗去国家大量物力的所谓“西征”,只不过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所玩的一次“超级骑马打仗”游戏,我们心里当是何种滋味?

双“宝”合体

朱厚照怎么死的?说起来也让人哭笑不得,他的死,起因于嬉水。

从南京返程途中,九月初九,朱厚照一行抵达苏北清江浦。这位贪玩的皇帝,“自泛小舟,渔【钓鱼】于积水池。舟覆焉,左右大恐,争入水中,掖【架着胳膊】之而出”。就是说,落水之前,小舟上只有他自己,而他显然是只旱鸭子,不谙水性,否则一片叫做“积水池”的小水不至于应付不了,还需要别人下水抢救。正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