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时空城管-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03章、最没出息的穿越者(下)
事实上,作为一个极为理想的穿越基地,英国的“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不仅物资储备丰富,自持能力强大,就连它降落古代不列颠的位置和时间,也同样是恰到好处,得天独厚。
第一、“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穿越地点,位于古代不列颠的南部,一方面对于站内的现代英国人来说是“祖国的土地”,比较熟悉这一带地区的地理、物产和气候,不至于两眼茫然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当地气候环境也相对温和,适宜农耕和生存,不会像苏格兰高地和更北方的挪威、冰岛那样冷得过了头。
第二、“卡梅洛特”科考站降临的温泉之都巴斯城,之前早已被渡海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烧杀成了一片白地,随即又被残存的凯尔特人主动放弃,故而在附近根本没有什么强大的军事势力,甚至连常住民都没有。让这些来自现代世界的英国穿越者们,不至于懵懵懂懂地刚一抵达,就要在家门口跟别人开打。
第三、温泉之都巴斯城附近的这片土地,虽然在此时渺无人烟,但却又并非真正完全未经开发的荒野,而是曾经兴旺发达的繁华之地,其自然资源条件完全可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就连“卡梅洛特”科考站在附近开垦的农场,之前也并不是真正的荒地,而是曾经被罗马殖民者开垦耕种了几个世纪的熟地。只是在先前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跟凯尔特人和罗马遗民打拉锯战的时候,整个巴斯城都被杀掠焚毁一空。而随着凯尔特人市民的纷纷逃亡,四周的田地自然也都被废弃了
所以,当“卡梅洛特”科考站降临的时候,这些土地就相当于是被休耕了很多年,早已完全恢复了肥力。此外还附赠有罗马人遗留的灌溉沟渠,只要稍加修缮和疏浚,就能直接进行使用。
第四、巴斯城的附近确实没有什么强大势力,但距离大不列颠岛上残存的文明城镇也不算遥远,还位于连接着威尔士和康沃尔半岛这两大凯尔特人聚居地的交通要道上,想要招揽人口也比较容易。
事实上,对于一些被“卡梅洛特城堡”招揽过来开荒的凯尔特人农夫来说,他们自认为并不是背井离乡,而是在重返故土——有些人原本就是当年从巴斯城逃出去的——因此在心理接受上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在这么多有利条件的叠加之下,这帮人在黑暗时代的大不列颠岛上又折腾出了些什么成绩呢?
嗯,王秋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初步归纳一下,“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众人在这两年多以来的奋斗成果大致如下:一座豪华坚固的“城堡”,三四百公顷的田地,几个乱七八糟的破烂小村庄,一座只有一个神父和几个小侍童的教堂,一个利用埃文河水路不定期开张的沿河集市还有一座从古罗马废墟的基础上,依托于教堂、集市和内河航路刚刚萌芽起来,在多年之后的未来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形的“自治城市”
这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中世纪贵族领地吗?从社会组织形式上来看,连一点儿进步都没有好不好?
即使是从技术的角度上来看,这样的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由于文明的退化和冶炼技术的失落,在中世纪早期,欧洲人最缺乏的东西之一就是金属,无论铜还是铁都很缺。由于数量有限的钢铁必须首先用在骑士们的刀剑和盔甲上,所以很多西欧农夫都只能用木犁来耕地,结果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率。
可是,尽管在距离巴斯城不远的地方就有煤矿和铁矿,而在科考站的电子图书室里,也有着记录各种原始冶炼方法的科普书籍,但生活在卡梅洛特的人们似乎从来都没有大炼钢铁的想法,只是用科考站内富余的金属制品,给辖下的凯尔特人农夫打造了一些简陋农具,或者用于跟其它势力进行贸易交换。
这样一来,等到穿越者们离开或死去,这个小小的迷你王国又会再一次退化回石器时代
总之,如果是一个穿越者孤身穿越到中世纪黑暗时代,能够白手起家鼓捣出这么一份家业来,那么确实是很值得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可现在的情况却是几十个穿越者带着一座物资极度丰富的南极科考站穿越过来,折腾了两三年却只搞出了这么点儿明堂这样就让人觉得很失望了。
这样一来,在得知了这帮英国佬近年来乏善可陈的表现之后,王秋都快要拍桌子骂娘了——守着这么一个储备丰富的穿越基地,身处于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大时代,却只占了巴掌大小的一块地盘,当上了一个村长级诸侯就心满意足你们能不能别浪费了这么好的基础条件,也给我稍微有点儿追求啊?
于是,在初步了解过情况之后,王秋就在心中给这帮英国佬打上了“败家子”和“窝囊废”的标签
然而,等到王秋在一间小会议室里,单独会见了刚刚被推举出来的“亚瑟王”,跟这位大学未毕业的同龄人进行了一番长谈之后,才愕然得知,“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众人,之所以在穿越到中世纪黑暗时代的不列颠之后,一直显得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在背后也实在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确实曾经有人提出过一些宏图大计,但光是在穿越者集体的内部,就根本没法做到统一思想。
原来,在“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众人,集体穿越到了中世纪黑暗时代初期,罗马帝国刚刚崩溃的不列颠,并且开垦了几片田地,收罗了一批农奴,初步解决了生存危机之后——事实上,所谓的“生存危机”从一开始就不存在,他们即使一直缩在科考站里闭门不出,光靠科考站内的燃料和存粮,也足够这一小拨现代人坚持到虫洞出现的时候——这些安稳下来的英国人,就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是谁?
嗯,在跟着“卡梅洛特”科考站一起穿越过来的成员之中,除了少数几个外国移民和苏格兰人之外,他们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说英语,信仰上帝,曾经趾高气扬地制霸欧洲,用舰队、枪炮和工业文明殖民全球、“教化万邦”,迄今还留下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英语国家
咳咳,似乎有些扯远了。言归正传,总之,除了“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公民”这个法律概念之外,他们这帮穿越者对“自己人”订下的身份标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基督徒,二、盎格鲁撒克逊人,三、文明人,四、说英语。
然而,在公元500年前后的大不列颠岛上,却根本找不到同时符合这四个属性的族群。
首先,继承了罗马文明遗产的红头发凯尔特人,说的是凯尔特语和拉丁语,他们的语言文化,最终都将会在英格兰王国的时代消亡。可以说他们是未来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的先祖,却绝对不是英格兰人的。
而嘴里说着古代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这会儿却依然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并且如此的残暴、野蛮和愚昧,毫无文明可言——他们信奉着用活人献祭的德鲁伊教,崇尚暴力,把战争与劫掠看做是一种荣耀,把劳动和种田当成是无能的表现;除了少数受到罗马文明影响的盎格鲁撒克逊贵族之外,绝大多数的普通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这会儿依然不知婚姻为何物,一辈子仿佛马和驴一样胡乱地交…媾与生育,他们部族里的小孩,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面对这样不堪入目的老祖宗,还真是让人不由得深感压力巨大。
而且,在罗马帝国时代建立的不列颠基督教会,将会在蛮族入侵的狂潮之中,被野蛮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几乎完全摧毁,只是在威尔士山区残留下少量的修道院,使得大不列颠岛从此脱离上帝的荣光。直到两百年之后,那些变得文明起来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才会逐步皈依基督教,再一次让这座岛屿归属于上帝。
总之,在此刻的大不列颠岛上,凯尔特人是文明人和基督徒,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是野蛮人和异教徒。
凯尔特人和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同时关系到信仰、文明和民族存亡的残酷拉锯对抗。
于是,一边是作为文明人和基督徒的凯尔特人,一边是说英语信异教的盎格鲁撒克逊野蛮人——英语的直译就是“盎格鲁语”——“卡梅洛特”科考站的现代英国穿越者们,到底应该把谁看做是自己的同胞?
对于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纠结,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面对的巨大难题。
由于在理智上实在无法接受跟一帮茹毛饮血的异教徒和野蛮人为伍,所以,经过梅林这个苏格兰人(凯尔特人在英国的后裔)的一再劝说,“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诸位穿越者们经过投票表决,最终在当前大不列颠岛上的阵营站队方面,选择了相对文明一些的凯尔特人,确切地说,是南部罗马化的凯尔特人。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列颠基督教会的牵线搭桥,向四周的“文明人”邻居们馈赠了一批漂亮的瓷器和玻璃器皿,还有更加实用的现代刀具和铁锭(在狂风呼啸的南极冰原上扎营时用的压舱石,但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大不列颠岛上显然没有这个必要),赢得了附近几个凯尔特人和罗马遗民聚居地统治者的好感。同时又在一次讨伐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者的战斗之中,用自动步枪和枪榴弹发射器展示了一番武力,震慑了某些贪心不足之辈。在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软硬兼施之后,穿越者们跟他们建立了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协议,让卡梅洛特得以在这个崇尚暴力的黑暗时代扎下根来但也仅止于此了。
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忘记,对面那些蒙昧野蛮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异教徒,才是跟自己血脉相连的真正祖先,才是最早那一批说英语的人——虽然古代英语和现代英语的差距确实有点大,但还是同一种语言。
更何况,“卡梅洛特”科考站的其它囤积物资倒是非常丰富,偏偏弹药的存量却非常有限——虽然为了应对阿根廷在南极地区的挑衅,伦敦国防部把这支陆军小部队派驻到了英属南极领地的“卡梅洛特”科考站,但根本没有谁真的认为会在南极爆发一场地面战争,而是普遍将其视为政治作秀。所以,这些英军士兵携带的全部弹药,也就是随身的一个基数而已,只要稍微打上几仗就用完了。
这样一来,为了自身的安全,这些英国佬最终确立了一条得过且过、消极避战的保守主义总路线。
——没有了改造社会的远大理想,放弃了征服世界的雄心壮志,失去了传播文明和信仰的使命感在丧失了一切积极主动性之后,这些现代英国穿越者在中世纪黑暗时代不列颠的全部人生目标,似乎也就只剩下坐吃等死,能活一天是一天,同时期待着连接现代世界的虫洞尽早出现,好让大家得以解脱了。
总的来说,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开拓进取的殖民者,而是把自己看成了等待救援的荒岛鲁滨逊。
更何况,即使“卡梅洛特”南极科考站的诸位现代英国穿越者们,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是如此的消极无为和闭关自守,但似乎是由于没有得到主角光环加持的缘故,这群意外踏上穿越之旅的可怜人们,依然在厄运女神的“眷顾”之下,前前后后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失踪和死亡
第604章、亚瑟王陛下提不起劲(上)()
第604章、亚瑟王陛下提不起劲(上)
“虽然在过去的三十多个月里,我们已经尽量以自保为主,尽可能避免参与那些危险的事情,但死亡还是接二连三地纷至沓来。不管我们如何小心谨慎,包括我的父亲在内,依然有十五个人相继遇难。
这位是科考站的医生阿曼达女士,她在得知自己穿越到异世界的消息之后精神崩溃,吸毒过量而死;
这位是机修工兼电工达克曼先生,他在冬天驾驶雪地摩托车外出的时候,很倒霉地掉进了冰窟窿里;
这位是斯科特上士,他在试着骑马去东方荒野狩猎野鹿的时候,不小心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脖子;
这位是研究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伯纳德教授,他在放羊的时候不幸被一头野猪撞翻,然后滚下了山崖;
这位是金小姐,她在田野里栽种土豆的时候不幸被一条毒蛇咬了,当我们发现时候,她已经断了气;
这位是奥哈拉先生,他在乘着橡皮艇去侦察埃文河上游情况的时候,不幸触礁翻船,然后溺水而死;
这位是米德下士,他在北面森林中一次抵御盎格鲁部落袭击的战斗里,被一块石头砸开了脑袋。
这几位是苏妮女士、宾利小姐、斯宾塞中尉和阿希尔少尉,他们在去年夏季的一个晴天里结伴出去狩猎和钓鱼,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我们反复搜索也没有查出任何痕迹,只好在这里埋了他们的照片作为纪念;
这位是工兵夏尔,他在独自去巴斯城泡温泉回来的时候遇到了狼群,在子弹打光之后被围攻而死;
这位是科考站的临时站长兼厨师安布罗斯先生,他在我们刚刚降临的那一个春天,到野外去搜集野菜和可以食用的蘑菇,结果却不幸遇上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在荒野上被雷击而死,浑身都成了焦炭”
站在巴斯城教堂后院的墓地里,指着面前那一排白色的十字架,亚瑟对王秋如此介绍说道,“然后,在这里,是我父亲尤瑟少校和加西亚下士,他们在埃文河的出海口附近驱逐一伙爱尔兰海盗,原本以为凭借手中的枪械,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想到敌人的破船上竟然装备着罗马帝国的远程弩炮”
说到这里,亚瑟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虽然说起来确实可能有些窝囊,但仅仅是消极无为地守在卡梅洛特,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战斗和冲突,一心等待着来自现代世界的救援,我们就付出了如此可怕的死伤,而且制式的军用弹药也已经快要耗尽,接下来马上就只能用信号枪和土豆枪来吓唬人了。那么,如果我们真的带着一腔雄心壮志,想要征服不列颠,乃至于重建罗马帝国,那又得死上多少人?”
——不得不说,在不到三年的短暂时间里,就出现了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死亡率,还是在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这帮养尊处优的英国佬们,在穿越到中世纪黑暗时代之后的运气,还真是够糟糕的。
当然,跟西方大航海时代那些艰苦卓绝的探险队相比,这点死亡率又算不得什么了——当年麦哲伦船队组织环球远航,出发时的两百七十号壮小伙子,等到回来的时候却只剩了十八个走路打飘的饿殍病鬼,连麦哲伦司令官都葬身在了东南亚没有前赴后继的累累牺牲,又哪来西欧人全球殖民的伟大辉煌呢?
“更何况,即使我们真的击败了盎格鲁撒克逊人,降服了凯尔特人,征服了这个时代的大不列颠岛,可是最终我们又能够得到什么?盎格鲁撒克逊野蛮人的山洞和兽皮帐篷,还是凯尔特人的茅屋?”
亚瑟撇了撇嘴,“首先,我们不缺吃的,反而还有余粮可供出售;其次,来自埃文河下游的海产,来自山里的飞禽野兽和毛皮,取暖用的煤炭,建设和生活需要的木材,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用土豆来交换。至于其它更多更好的东西,这个时代的大不列颠岛上根本没有出产。这么穷的地方,谁会想要去征服?”
确实,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前期的大不列颠岛,正处于一个文明大崩坏的蛮荒状态之中。
昔日罗马人遗留下来的几座城市,比如说伦敦、林肯和科尔切斯特,如今都是一片废墟。曾经繁荣昌盛的商业贸易和手工业生产,此时几乎完全断绝。很多地方甚至连陶器都无法出产,只能改用木器吃饭了。
——城市变成废墟,农田变成荒野,矿山、码头和作坊被废弃,文明之火在愚昧的黑暗中熄灭
雪上加霜的是,在哈德良长城以南的原罗马帝国不列颠尼亚行省境内,也就是日后的威尔士和英格兰,总共不过十五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上,竟然分布着大大小小五十多个“王国”,凯尔特人和日耳曼入侵者的王国大致上各占一半。凯尔特人的阵营之中,比较著名的有南威尔士的德梅泰王国,北威尔士的格温内斯王国——日后曾经统治英格兰的都铎家族就发源于此,东威尔士的波厄斯王国,英格兰西北部的雷吉德王国,西南部的康沃尔王国等等。日耳曼入侵者的阵营之中,主要有东北部盎格鲁人的伯尔尼西亚王国和德拉王国、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王国,撒克逊人的埃塞克斯王国、苏塞克斯王国和威塞克斯王国等等。
嗯,以“卡梅洛特”科考站为中心建立的“红龙王国”,或者说“潘德拉贡王国”,也算是其中之一。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都有着各自的好听名号,比如岩石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