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区别了,谁敢站光秃秃的城墙上吃炮弹,等着被砸成肉泥吗?

    但是,轻型铁甲舰上配备的并不是两千斤的佛郎机炮,而是五百斤的佛郎机炮,只比拳头大一点的炮弹能将城墙上的箭垛和女墙扫平吗?

    这个,他也没有把握,只有试过才知道。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开始试,因为他这趟运过来的主要是士卒和战马,连粮草都没带多少,就更不用说弹药了,每艘轻型铁甲舰上也就一轮五发炮弹,打完就没了,这点炮弹给城墙挠痒还差不多,根本就没什么用,所以,他率军抵达武昌城外之后只是命人扎下大营,修整操练,貌似并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

    武昌城里的是罗汝才和他手下的五万人马,这个张斌早就收到探报了,他甚至想着先招抚一下看看,毕竟罗汝才不是张献忠,这家伙并没有太大的劣迹,就如同刘国能和李万庆一般,如果能接受招抚,崇祯肯定不会有什么意见。

    他又不是真要跟反贼拼个你死我活,只要人家能接受招抚那就行了,在自己手里他还想玩什么降而复判,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张斌扎下大营之后,便亲笔写了封招降信命人射入城中,看城里的罗汝才降是不降。

    罗汝才会不会投降呢?

    他当然投降,不过不是真降,而是玩诈降!

    招降信射入城中还不到半个时辰,罗汝才便派了使者来到明军大营,表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抚。

    他大致意思就是,我投降,我投降,只要朝廷给我提供五万人马的粮草,我保证待在武昌城里哪儿都不去。

    张斌听了使者的转述,差点没笑掉大牙,想玩我,好啊,大家就先玩几天再说。

    他直接让使者回去转告罗汝才,这个他做不了主,得请示皇上,请罗汝才等个十来天再说。

    罗汝才听到使者的回复,心里那个得意啊,看样子明军的火炮也拿城墙没办法,这张斌也只能跟熊文灿和杨嗣昌一样,望城心叹,无可奈何。

    他想着,接下来应该就是漫长的谈判了,这方面他早有经验,张献忠当初那招慢慢降价正是他的主意。

    上次这招拖延战术玩的相当成功,降着降着,建奴便跑去进攻京城了,明军不得不回师勤王,他们没费一兵一卒,官兵便撤走了,而且还白送了他们二十多万石粮草!

    这次,他准备先将一万,降到四万便开始压价,五千五千一降,降到三万又开始压价,两千两千一降,降到两万又开始压价,一千一千一降,这样来来回回足可以玩将近三十趟,一趟就是十多天,三十多趟下来就是将近一年时间。

    官兵扛一年吗?

    建奴会乘机再次进攻京城吗?

    李自成、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又会老老实实等着看这边的结果吗?

    他相信,官兵肯定扛不过一年就得走,不说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等结果,他们一看官兵主力陷在这里,肯定会继续攻城掠地,到那时,就看官兵退不退!

    他如意算盘倒是打的啪啪响,可惜,张斌并不是熊文灿,更不是杨嗣昌,他还想玩诈降,那真是门都没有。

第八卷 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坏习惯一旦形成,要改掉真的很难,比江山易主还难。

    崇祯就是这么个典型的例子,直到大明亡国,江山易主,他生性多疑的毛病还是没改掉。

    现在,大明还没有面临亡国之祸,他自然更不会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会儿他反而将自己生性多疑的毛病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又开始怀疑张斌想通过掌控太子朱慈烺,谋夺大明的江山了。

    张斌的确是想掌控太子朱慈烺,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谋夺大明的江山,而是想将大明的江山延续下去。

    有时候对人对人的印象也如同习惯一样,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张斌并不是什么曹操,曹操那是罗汝才的外号。

    但是,自从温体仁、王应熊和唐世济联合起来在他面前毁谤张斌,说张斌是如同曹操那般的枭雄之后,崇祯便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张斌就是如同曹操一般的枭雄!

    这个印象,一直改变不了,就算他不得不再次启用张斌的时候,嘴里是在说再也不相信那些奸佞小人的鬼话了,心里却在想,温体仁他们是奸佞小人,没有错,但是他们说的,张斌是曹操般的枭雄,也没有错。

    也许,这就是崇祯在历史上一直任用奸佞小人的原因,因为奸佞小人在他面前只会一位的阿臾奉承,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而张斌却是有原则有底线的,想让他不分对错,不辨是非,一味的讨好崇祯,他真办不到。

    崇祯就是这么个人,奸佞小人怎么了,只要对他“言听计从”,他照样敢用;张斌这个家伙,有时候就是有点不听他的,他就是不想用这种人,这种人,他就是要提防,不但他要提防,太子朱慈烺也要提防!

    现在,太子朱慈烺貌似已经被张斌“蛊惑”,跟张斌打的火热,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太子刚回来的那天下午,崇祯便对曹化淳道:“伴伴,今天的晚膳加个菜,让烺儿来陪朕吃个饭。”

    曹化淳还以为是太子离开的时间太长,崇祯有些想念了呢,他并没有多想,直接道了声遵旨,便下去安排去了。

    很快,晚膳时间便到了,曹化淳端上来的果然是五个菜,太子朱慈烺也应招而来。

    崇祯挥退曹化淳,随后拿起筷子给朱慈烺夹了块肉,这才试探道:“烺儿,你觉得你师傅怎么样?”

    朱慈烺一把把肉叼嘴里,毫无心机的回道:“父皇,我觉得师傅是这天底下最贤能的人。”

    崇祯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端起碗,扒拉了几口,又试探道:“如果你继位登基,会怎么用你师傅。”

    朱慈烺仍旧毫无心机的道:“肯定是让师傅当内阁首辅啦,有师傅相助,大明必定变得强大无比。”

    果然是这样,这个张斌,果然在暗地里蛊惑自己的儿子,想以此来掌控朝堂!

    崇祯这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他丢下饭碗,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怒斥道:“愚蠢,你这样会葬送大明的江山,知道吗?”

    朱慈烺吓得一哆嗦,那脸刷的一下就白了,手里的碗都差点没拿稳,他满眼惊恐的看着崇祯,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崇祯见他这副模样,压了压心中的火气,耐心的教导道:“让你读书,是学文习字,为今后治理国家打下基础,不是让你被人蛊惑,将大明江山白白送给人家。文人皆不可信你知道吗,你读过史书应该知道,宋朝就是文人掌控朝堂,结果落了个什么结局,你清楚吧?还有元朝,那些文人呢,干什么去了,还不是靠我们老祖宗英明神武,才驱除鞑虏,恢复了汉室江山。这帮文人,驱除鞑虏的时候没见他们出什么力,却一直想掌控朝堂,你知道吗?你把权柄全交给他们,这大明还是我们朱家的大明吗?“

    朱慈烺见父皇不再那么吓人了,忍不住辩驳道:“父皇,宋朝是以文治国,国祚延续了三百多年;蒙元是以武治国,不到一百年就亡了。”

    崇祯闻言,恨铁不成钢道:“不管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你都要明白一点,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天下,只能由我们朱家人来管,如果你交给别人来管,那这天下就会被人谋夺,你知道吗?”

    这话说的,着实有点偏激了,但是,这并不是崇祯的思想,而是朱元璋的思想,朱元璋就是这么教导子孙的,所以,朱家人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的防着,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压制,如果自己没能力,就培养太监去压制。

    像朱元璋,他能力的确很强,而且手段相当狠辣,动不动就举起屠刀狂杀一气,他当皇帝那三十余年时间里,杀掉的文官就不下五万!

    文人跟他老朱家有仇吗?

    他们根本就没什么仇,相反,当时的文人还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帮助,大明的天下不是他朱元璋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是单靠那些武将打下来的,像刘基、李善长、胡惟庸、宋濂等文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也给了他很多帮助。

    但是,这些文人最后都没捞到什么好下场,只有刘基一个,一看形式不对立马急流勇退才落了个寿终正寝,李善长和胡惟庸都被朱元璋灭了族,连宋濂都被朱元璋流放三千里,最后客死他乡。

    他老朱家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防着最终又落了个什么结果,两百多年就亡国了,还没宋朝坚持的久呢!

    他们的对手后金一开始只是治下建州卫的一帮土著,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而宋朝的对手蒙元却是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的超级大帝国,人口五百万都不止。

    而且,宋朝自公元一一二五年与金国开战,一直到公元一二七六年被蒙元灭国,前后总共坚持了一百五十多年,而明朝自万历四十七年与后金开战,到崇祯十七年亡国,前后总共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就算后面的南明也算上,总共也才坚持了五十多年,孰优孰劣,一望可知。

    明朝之所以灭亡的这么快,有天灾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的治国思想有很大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做什么事都不能太偏激,有的文臣是该防着,但是,不能不论忠奸,把所有文臣都幻想成想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把手下臣子都当仇寇一样对待,谁给你拼命呢!

    人都是有思想的,并不是毫无头脑的猪,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

    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朱明皇室一直把文臣当仇寇,文臣自然离心离德,他们虽然不敢对皇上以仇寇待之,但却会逐渐走上与皇室对抗的道路,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总之,君臣如若不能齐心,国家必然走向灭亡。

    朱慈烺这会儿才十岁,哪里能明白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师傅张斌是好人,是能臣,根本就不可能谋夺他的江山,但是,父皇为什么说师傅会谋夺他的江山呢?

    他真的想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这么说。

    崇祯见他满脸疑惑的样子,不由摇头道:“算了,你还小,这些东西一时半会你也想不明白,总之,你要记住,文人可用不可信,权力不能全交给他们,治国,还是要自己来。”

    说罢,他拿起碗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放下筷子坐在那里皱眉沉思起来,这儿子,被人这么蛊惑还不自知,着实让他恼火,搞得他一点味口都没了。

    崇祯没一点味口朱慈烺更没一点味口,今天崇祯这样子着实把他吓得不轻,他那还有心思吃饭啊!

    崇祯刚放下筷子,他便跟着放下筷子,匆匆告退,一溜烟跑回慈庆宫去了。

    师傅真会谋夺他的江山吗?

第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 
师傅真的会谋夺自己的江山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年幼的朱慈烺,以至于他都没有心思温习功课了,回到慈庆宫之后,他便呆坐在书桌前,脑袋里面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戌时许,皇嫂张嫣准时来到书房,一般这个时候,她都会来检查一下朱慈烺的学习情况,然后跟他聊一聊,哄他去睡觉。

    朱慈烺的学习一般也不需要她操什么心,因为张斌的教导的很好,再加上朱慈烺一直都很自觉,所以,她每次都只需看一看,验收一下朱慈烺的学习成果便成,根本就不需要督促朱慈烺读书。

    但是,今天却出怪事了,朱慈烺竟然没有学习,而是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发呆!

    她一看朱慈烺这副模样,不由疾步走上去,轻抚着朱慈烺的头,关切道:“烺儿,你怎么了?”

    朱慈烺靠在她怀里,委屈的道:“父皇刚骂我了。”

    张嫣见状,心疼的道:“怎么了,皇上为什么骂你?”

    朱慈烺老老实实的道:“父皇说我不该重用师傅,他说这样会断送大明的江山。”

    “啊!”,张嫣闻言,不由娇呼一声,她以为崇祯就是为了点小事训了朱慈烺几句呢,却不曾想是为了国家大事。

    她更没想到崇祯会这么看张斌,张斌那温文尔雅的模样,怎么可能谋夺大明的江山呢?

    这个问题,正是朱慈烺想知道的,他忍不住问道:“皇伯母,你说师傅会谋夺我大明的江山吗?”

    张嫣闻言,眼神不由一阵躲闪,她内心其实也对张斌有好感,她根本就不相信张斌会谋夺自己侄儿的江山,但是,这种事,她不能摆明了偏袒张斌而否定崇祯的说法啊。

    她想了想,干脆问道:“烺儿,你为什么想重用你师傅呢?”

    朱慈烺毫不犹豫的道:“因为师傅说过,我如果有识人之明,任用贤能,自然能让大明变得强大;我如果老是被那些奸佞小人所迷惑,一天到晚想着勾心斗角,大明就会走向衰弱甚至灭亡。而一个人的贤能并不是靠嘴巴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他做事做的怎么样才是关键,如果成天吹的天花乱坠,做起事来却是一塌糊涂,那就是奸佞;如果说话诚实,做事勤恳,才能出众,成绩斐然,那就是贤能。我亲眼看到师傅治理过的福广,老百姓生活都很富足,屯卫也相当精壮,而且训练有素,还有那些城池,无一不富庶无比,如果整个大明都变成福广那样,大明必定变得强大无比,所以,我才想重用师傅帮我来治国。”

    张斌竟然说过这么富含道理的话,而烺儿竟然能记得这么清楚,看样子,烺儿心中也是偏向张斌的。

    张嫣顺势追问道:“那你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吗?”

    朱慈烺点头道:“那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根本就做不了假,我当然相信。”

    相信就好,暗暗松了口气,随即叹息道:“妇寺不得干政,治国之道,皇伯母也不能说什么,你既然相信自己看到的,那就按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做。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你不能跟你父皇对着来,起码,你跟你父皇说话的时候你不能跟他对着来,知道吗?”

    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眼中却是一片迷茫之色,又不能跟父皇对着来,又想重用父皇不准重用的师傅,这个不是自相矛盾吗,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崇祯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第二天早朝,他便宣布明天廷推阁臣,早朝过后,他又“请”徐光启帮忙推举礼部右侍郎文震孟入阁。

    文震孟这个状元郎崇祯一直比较欣赏,不仅因为他经筵讲的好,还因为他为官清正,这点在整个朝堂都是比较出名的。

    虽然有他东林背景,那也是因为当初魏忠贤想活活杖死他的时候东林出手相助,他出于感激才对外宣传自己是东林党人,其实,他跟东林党人并没有利益上的瓜葛。

    而且,他家世相当出众,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忠臣文天祥之后,又是弘治和正德年间有名的四大才子文徽明的曾孙,在清流中享有盛名。

    崇祯是想通过此举拉拢朝中的清流,向他们暗示,你们看,朕要重用你们这些清流了,有眼色的,赶紧给朕压住张斌这个谋国权臣!

    朝中清流有没有眼色暂时还不清楚,他有一点却错的相当离谱,文震孟本人就不会跟张斌对着干,因为文震孟并没有他这么蠢。

    文震孟相当清楚,张斌是为国为民的贤臣,而且张斌对他多有提携维护,于公于私,他都不会跟张斌对着干。

    当然,崇祯的手段还不止这些,紧接着,他又以张斌在外征战,无暇教导太子为由,免去了张斌詹事府詹事之职,指名少詹事孔贞运接任。

    孔贞运孔氏南宗的代表人物,又是当世孔圣人之后中最为出名的人物,可谓儒家代表,在那些以儒家文人自称的文臣中有很大的号召力。

    崇祯此举也是想拉拢这些儒家文人,让他们跟在自己后面摇旗呐喊。

    可惜,他又想错了,因为孔贞运也相当了解张斌,他也知道张斌是一位为国为民的贤臣,想让他带人跟张斌对着干,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就这,崇祯还觉得不够,紧接着,他又擢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薛国观为内阁次辅,以此来拉拢那些阉党余孽中的孤党,以期他们能帮自己压制张斌。

    就这,崇祯还觉得不够,紧接着,他又提拔杨嗣昌的嫡系,兵部右侍郎陈新甲出任兵部尚书,期望陈新甲能继承杨嗣昌的“遗志”,帮自己压制张斌。

    崇祯这一通自以为是的神操作之后,朝堂之中是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最欢喜的当属新科内阁次辅薛国观,他以为杨嗣昌这个铁杆盟友完蛋之后他铁定跟着完蛋,却不曾想崇祯不但对他恩宠有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