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我带他去潘家园,直奔那个地儿,我一指:“你看看,是不是这一堆?”他一看,当时就跟瘪了气的皮球似的,说:“我上回来的时候,怎么没看见这人啊?”我说:“你上回来是有人带着你,那个人在里头转了半天,就把这儿特意给绕出去了。”潘家园地摊上的都是一百多块钱一个,各种样子的都有,跟他床上的一模一样。他宁肯相信他的“眼见为实”,不相信有陷阱。
主观臆造的红山玉常常超出历史局限。造假的人有时候没那个工夫去研究得很深,大概看看差不多,就开始造了。造的时候,为了省事儿,他可能臆造一些。但历史上所有的事情都有局限,简单说,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一个边缘,你一定要知道边缘在哪里。举个例子,比如手机,今天大家都很熟悉,都在用。那么手机是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呢?1990年以后,再早一点儿的手机也是1980年以后,1980年以前全国没有人拿手机,撑死了有个步话机。问题是五千年以后,如果有个人拿着“大哥大”手机说:“这是1990年左右的东西。”这个人就是专家,他知道历史的界限在哪里。我们看文物,就是要知道历史的框架。每件东西,历史都相应地划了一个框,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框在哪里。我这个台湾朋友是一个无框的人,没有拘束,没有限制。所以那些让我看根本不是红山玉的玉,他认为全是真的,真正体现了无知者无畏。
良渚文化
刚才讲的是中国早期的北方玉,现在讲中国早期的南方玉。良渚文化发现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所以就以地方命名。良渚文化的发现时间跟红山文化相差不远,是1936年发现的。红山玉的动物造型非常多,良渚玉的礼器造型非常多,首推就是璧和琮。
璧,造型是外圆内圆,片状,著名的成语“完璧归赵”讲的就是璧的故事。另一类是琮,外方内圆,中空的,有时候外方还带一点儿曲线。“琮”这个字,很多人念“宗”,是不对的,应该念“从”。
我很多年前和一个朋友去杭州,在人家里看到一块璧,碧绿,非常漂亮。当时大部分人对良渚文化还不是很了解,那人身处杭州也不了解,就跟我说:“这个东西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多少年了我奶奶都用它腌咸菜。”这玉重啊,腌咸菜的时候把玉压在上面,能把咸菜往下挤压一点。我就劝朋友:“这是个有意思的东西,你可以买。跟他商量,看他开个什么价,你出个什么价,我给你捏合捏合,你就买了吧,很重要的一件东西。”然后这个朋友跟我说:“这个璧里面的圆孔不圆啊,有一个台阶,我摸着不舒服。”我说:“这恰恰是它的特征。”早期的玉,要在上面打个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可能一次从这边打,打不到头,再从对面打,打通后会错位,中间形成一个台阶状。早期良渚文化的这种玉器,大量的孔都是错位的,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我们在收藏中会时时遇到新问题,按今天的眼光看,这是一个缺陷,但在历史上它反倒是一个证据。
乾隆皇帝的头
宋代以后,我们的书上对琮有明确记载,但没有画图,人们干脆不知琮为何物。我刚才说了,琮是一个外方内圆的东西,但具体什么样呢?由宋到清没有一本书能画出图像来,不知道,所以人们就一代代误传。到了清朝乾隆的时候,宫廷收藏的琮,乾隆皇帝也不认得。乾隆管它叫什么呢?叫头。这叫法也不是乾隆编的,古人就管这东西叫头。头是什么呢?车轴的一个部件,在记载中也是外方内圆。
乾隆在宫廷的旧藏中发现一件琮,非常喜爱,然后就写了一首诗,命工匠刻在这件琮的内壁,然后又在里头套了一个景泰蓝的芯,搁在案头插花、插笔。诗是这么写的:“头曰汉古于汉,入土出土沧桑更。”乾隆这诗写得确实不怎么样,得解释。他说这个头(琮)比汉朝还古老,入土又出土,记录了历史的沧桑。乾隆对汉朝的玉很清楚,他看着这个更古老,但也弄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的。乾隆还是一个非常有雅兴的帝王,他对高古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当时宫廷有大量收藏品,都是乾隆所不知的,他也愿意去探究。乾隆的这种精神,实际上影响了乾隆盛世的收藏。
琮的神秘面纱,直到清末民初才被揭开。光绪时期有一个学者叫吴大,他对古玉做了非常严谨的考据,从他以后,才知道琮是什么样子。
。 想看书来
神徽之谜
良渚文化有一个谜,特别有意思,是由图案引起的。良渚文化大量玉器上都刻有一个统一的图案,样子非常奇怪。这个图案有个名字叫“神徽纹”,神的徽记。我们首先注意,这个图案是对称的。我曾经讲过,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原则,或者说第一原则,就是对称。那么,神徽纹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目前大致有三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人兽合一”,可能代表当时神化了的酋长形象,有着人的头,羽化了的胳膊和腿,脚变成鸟爪形。第二个说法是巫师骑在一个可以上天的神兽身上。上面的是巫师,戴着一个夸张的冠饰,底下是神兽,兽足呈鸟爪状,代表它能飞起来。第三个说法,它整体是个大面具,面具上眼、鼻、嘴齐全,用来吓唬人。吓唬谁呢?就是吓唬自己。人类早期在不了解周围环境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自己吓唬自己,今天有时候也是。比如你一进楼道,倍儿黑,就先自个儿吓唬自个儿:“嘿!干嘛呢?!”大声喊两声,其实没事儿,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神徽纹在良渚玉器上大量出现,还有一个问题无法解释,就是它的阴刻线非常细。拿什么工具刻的呢?我们的文明沿着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顺序发展,冶炼出来的东西越来越硬。但石器时代没有冶炼,没有金属工具,这些细如发丝的线条用什么刻呢?
后来,在良渚文化的遗址里发现了不少鲨鱼牙。专家用它做过试验,发现鲨鱼牙非常坚硬,可以刻动良渚玉器。于是有专家认为,这些鲨鱼牙可能是被捆在一个带柄的东西上,用来刻划玉器上的纹饰。还有一个可能,是用玛瑙。玛瑙也算玉,但玛瑙属于非常硬的玉。良渚的玉相对来说比较软。另外,有学者认为良渚的玉经过火烧,降低了它的硬度,所以完全可以用玛瑙刻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鸡骨白
良渚文化的玉大部分都非常白,很奇特,跟其他玉不一样,它一点儿都不透亮,有个非常形象的叫法:鸡骨白,跟鸡的骨头一样白。那么鸡骨白的玉器是怎么形成的呢?是因为它曾经被火烧过,再经过长时间的埋藏,就慢慢钙化了。我刚才说的那个台湾朋友,红山玉没买着真的,就奔良渚了。他觉得那边没沙子,不用买机器了,所以就奔了杭州,真的买了很多这种良渚玉器,都比鸡骨白还白。他拿来给我看,说:“你看雕得多细啊!”我说:“您这都是粉笔白,一掰就折。”我想结果都不用说,大家可想而知。
学习和收藏需要一个认真严肃的态度,不能投机取巧。我这朋友还真花了很多钱,你想,他送人家挖沙子的机器,那钱都是他出的!他是从内心真正喜爱,但他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文物的学习和收藏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随便几下蜻蜓点水就能学会的,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才能进入收藏的领域。你不愿意学习,也可以进入这个领域,但要有一个拐杖,就是说你要依赖这个领域的专家。
第一讲我们讲了新石器时代玉器,主要是北方玉的代表红山玉器、南方玉的代表良渚玉器。红山玉器、良渚玉器都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主要都用于殓葬,这个现象在其他国家的原始社会没有见过。
西方人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石器文化、铜器文化、铁器文化,但中华民族与此并行还有一个玉器文化。我们的玉器文化超越了石器文化,启发了铜器文化,是我们民族独有的,在全世界人类文明进程当中,是一支非常灿烂的文化。今天可以说,中华文明的玉器时代,在新石器时期就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么,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玉器将会变成什么样呢?下一讲从夏代玉器讲起。
文字的证据
第二讲:维天之命 玉为祥瑞—夏、商、西周玉器
文字的证据
我们先从“玉”字本身讲起。
甲骨文里就有“玉”字了,但跟今天的字有一个小小的区别,就是没有那个点,让我们看起来就是个“王”字。小篆的字看得比较清楚,三横等距的时候(玉),念“玉”;上面两横挨得近,下面这横离得远(王),念“王”。汉代以后,“玉”字才加了一点,与“王”字有了区别,这就是“玉”字的来历。最早的“玉”和“王”,都不点点。所以,我们将“玉”作为偏旁部首的时候,也不点这个点,叫“斜玉旁”。但是,“玉”字作为偏旁部首,也有特例,就是用在字的下面,要点上点,比如“璧”、“玺”等等。
凡是用斜玉旁的字,90%都跟玉有关。比如数字9的大写“玖”,一个斜玉旁,一个长久的久。“玖”的本意是仅次于玉的黑色美石。《诗经》里有“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就是说:你给我一个李子,我给你一块美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说:你给我一个桃子,我给你一块美玉。“琼瑶”两个字都是斜玉旁,也指美玉。古人比我们仗义,是吧?给个桃就换块玉。我们今天都是“投桃报李”,你给我一个桃子,我就给你一个李子,两者肯定是等价的。如果说你给我一个桃子,我给你一块美玉,你再给我一个李子,我又给你一块玉。那今天的人都上街买桃,跟人换玉去了。
比如“”字,大贪官和的“”,就是一种美玉的名字。再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个字“理”;本意是治玉,就是说制作这个玉器,所以后来衍生出来的意思就是治理。还有一个字就更有意思了:“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球”,也是一种美玉的名字,后来被借用了。我们古代的“球”字,实际上写成“”。最早的球不是充气的,里面塞的是毛团,用皮子绷起来就可以踢。如果真是用玉做的球,咱的足球队就更瞎了,上去一踢,脚丫子全得骨折。了解这个偏旁部首,对我们理解玉的古意非常有好处。
古人的诚信
我重点讲一个字:“瑞”,祥瑞的“瑞”。“瑞”的本意是玉制的信物,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文》这样解释“瑞”字:“以玉为信也。”就是用玉来表示诚信。从秦朝起,一直到清朝,国家的信誉是用玉来表示的,叫玉玺,就源于这个“瑞”字。国家的最高权力一定用玉玺来体现,而不用黄金或其他材质的玺,表明中华民族信守承诺。“瑞”这个字,就作为信用体制的一个确切的实物、证据,我们用它来说话。
国家最高权力用玉玺表现,我们个人的信誉则用盖章体现。西方人是认签名不认章,中国人过去是认章不认签名,这就是玉文化带给我们的。我记得小时候领什么东西都得带个章,人家根本不认签名。现在允许你签名领东西;过去签名领东西,根本领不走,必须要盖一个章。上点儿岁数的人都经历过那个时期,随身带个人名章。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文化呢?主要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最虚的东西是什么呢?是诚信,谁也看不到。有句老话“人心隔肚皮”,你看不出来别人怎么想。那怎么表现自己的诚信呢?一定要有礼仪感,要盖个章。所以历史上有大量名章存世,尤其汉代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物,能帮我们找到历史人物的证据。
由于人对自然界的未知,过去祈求风调雨顺的时候,常会做一些礼仪来呼风唤雨。一旦真的下雨了,我们就认为上天守信用了,所以叫“祥瑞”。比如我们常说“天降祥瑞”、“瑞雪兆丰年”,就是觉得自然跟人之间沟通了,能够遵守这种信誉。后来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君与臣之间的一种信任关系。
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文字的复杂,表明文化的复杂。越简单的文化,文字就越趋于简单。我们的文字都是逐渐积累的,甲骨文上的字现存的不多,到了《康熙字典》,字数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中华民族创造了如此复杂的文字系统,表明了文化的昌盛。“玉”,作为文字,实际上就是一个符号,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七孔玉刀
玉器的童年时代有一个特征:早熟。我国的玉器时代比西方的石器时代显得早熟,表明我们是一个非常聪慧的民族。从夏代起,中华民族就进入了奴隶社会,阶级由此产生,也就是进入了玉器的少年时代。我们说“三代玉”,一般有两个说法,一是这个时期,也就是夏商周;一是商周汉。
奴隶社会在中华文明史中存在了两千年。两千年当中,玉器开始发生改变。首先是兵器增加,比如斧、戚、钺、刀、戈,等等。为什么兵器增加呢?说明社会矛盾的加剧,有阶级就有冲突,有国家就有冲突。怎么解决冲突呢?当时都是靠武力,打仗,所以兵器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用玉做兵器,并不是用它来打仗。玉非常脆,再锋利也不可以直接用于战场,一砍就折了。玉兵器是作为一种礼仪性的物品,表明一种强大。就好像今天的国家仪仗队,军人手中持的枪都是仪仗用枪,并不用来打仗。这类象征性的玉兵器能有多大呢?现在存世的、能够看到的,大概有两尺长。玉兵器不会有使用的痕迹,主要是在腥风血雨的战争中取得一种象征力量,一种王权的力量。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人,他说:“马先生,我这儿有一件非常出众的玉器,你能不能给鉴定一下?”我说:“可以啊,你带来吧。”他就不远万里把这件玉器带到中国来,到我那儿一打开,我一看,是著名的夏代七孔刀。我很清楚这件七孔刀是一个工艺品,可以收藏,可以作为一个乐趣,但它不是一个文物。刀的玉面平整,每个孔都钻得非常等距,非常圆滑。我跟他说:“这是一个复制品,作为你心目中的礼仪式的摆放是可以的,但它不具备你心目中的那个收藏价值。”他一开始还有点儿不甘心,说:“我看这个东西挺老的,我在国外的一个古董店里买的。”我说:“你看看历史上的夏代七孔刀,就知道差距在哪儿了。”夏代的七孔刀是国家的国宝,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是夏代最重要的玉器。这把玉刀上钻有七个孔,因此称为“七孔刀”。我们注意看,这七个孔的距离是不等的,古人不会那么严格,拿尺子一个一个量着打孔,也没那个技术。不要说在玉器上打眼,你要是没经过训练,想在木头上打个眼都不容易,不能想在哪儿打就在哪儿打。有时候钻会滑动,就会使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不等。我说:“你这个刀,拿尺子精确地量,距离肯定都是相等的。肯定仿制的工人就是在钻床上直接推,多少距离一个,很容易做到等距。”
夏代是奴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遗留文物相对很少。七孔玉刀,实际上对夏代玉器做了一个总结,为商代玉器奠定了一个基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商代妇好墓
商代一共有五百多年,商代的文化,今天能够看到的主要就是玉器文化和青铜文化。此时进入人类文明史的第二个阶段,就是铜器时代,也叫青铜时代。到了商代,玉器的功能可分为祭祀、礼仪、佩饰、陈设、生产、殉葬,非常清晰,是什么玉就有什么功能。
商代的丝织品非常发达,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当时的织物不是丝就是麻,棉花进入中国是非常晚的事,而只有丝麻这样耐腐蚀的织物才能保存下来。比如大量汉墓里出土的丝织品,跟新的一样,还有强度。由于丝织品的发达,才使佩玉之风兴起,为什么呢?那时候有的玉是直接缀在衣服上的,跟一般的想象不一样。今天的人也佩玉,脖子上挂一个,手上挂一个;但当时很多玉就是直接缝在衣服上头。
稍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出土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商代最重要的大墓就是妇好墓。这个墓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发现,国家考古队在那儿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挖掘,最后证明墓主人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的配偶之一,叫妇好。现在是一夫一妻制,一说配偶就是一个,那时候是之一。商王的名字按照“甲乙丙丁”算,叫武丁。怎么确定墓主人就是妇好呢?因为大量文物上都有“妇好”两个字,最后被专家确定。妇好不但是商王的配偶,也是个大将军,说起来跟花木兰差不多,女中豪杰,经常带兵出征。今天到安阳看妇好的塑像,也是一个将军的形象。
妇好是个爱玉的人,在她的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其中有500多件都是佩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