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婆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样两代不同的人相处起来就需要智慧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婆婆和儿媳之间矛盾的症结所在也就有所不同。我们应该相信,没有一对婆媳是真心想彼此作对的,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要相互包容理解,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花些心思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首先,作为晚辈的儿媳,不要太跟婆婆计较,婆婆能为你养一个将来跟你共度一生的丈夫就足够伟大了,足够将一些小小的过错抵消了。因此,怀抱尊重和感激的态度看待婆婆是最首要的一点。
其次,为婆婆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婆婆有改造你的欲望,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上好日子,身体健康,生活富足,并期望将自己节俭治家的经验传授给儿媳。这种观念其实是因两代人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作为儿媳应该从她们的内心去体谅而不是抵触。可能婆婆的一些观念放在今天不一定能好用,你可以不接受,但也不必因为抵触而全面否定,要用公心去衡量,对的就听,不对的无关原则性的问题,退让一两步以争取更大的空间则比较明智。
对于儿媳来讲,认为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想让婆婆接受你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改变要一点一点来,久而久之,情况便会有所改变。如果我行我素,或操之过急,强迫老人来接受你的观念,很容易让婆婆出现抵触心理,抵触心理一旦形成,再想让她接受你的观念就更加难了。同时,儿媳也应该记住,勤俭持家也是一种美德,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
其实,小夫妻俩可以劝说一下婆婆有空去参加一些社区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娱乐一下,都可以。如果婆婆属于闲不下来的人,愿意去捡垃圾,那么至于垃圾堆满阳台和房间的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婆婆能够自食其力,而且能够每天过得充实,顺便去捡垃圾也是一件好事。晴和丈夫只要稍加留心一下,小区附近天天都有专门收垃圾的人,隔两天就可以叫收垃圾的来把这些东西收拾走,由垃圾换成钞票,这并不是一件多么费事的事情,或者告诉婆婆,每天捡了都可以顺便送到垃圾回收站,这样每天的成果都能够换成钞票,既不占地方又省得搬上楼,何乐而不为呢?
2 孩子的教育听谁的
安然结婚6年来,一直跟婆婆相处得还算融洽,基本没有什么矛盾。但随着女儿嘉嘉一天天长大,家里逐渐开始有了硝烟味儿。
嘉嘉今年马上就4岁了,每次吃饭还要安然的婆婆喂,安然想锻炼一下嘉嘉独立做事的能力,让女儿自己吃饭。可到吃饭的时候,婆婆却像往常一样,拿起小勺盛上食物就让嘉嘉张大嘴巴吃。安然一看,就忙说:“妈,不是说了,让她自己吃?不能锻炼她依赖人的性格。”婆婆就把勺放在碗里,张大嘴巴等着吃的嘉嘉不干了,摇头说:“奶奶喂,奶奶喂。”婆婆就又拿起勺来,要喂她吃。安然忙说:“让她自己吃。”安然想到不能惯她,就严厉地跟嘉嘉说:“妈妈说了你要自己吃就自己吃,不能让奶奶喂!”嘉嘉愿望没得到满足,“哇”的一声哭了。嘉嘉一哭,奶奶慌了,忙说:“咱不听妈妈的,就奶奶喂。”安然一看生气了,对嘉嘉喊:“不许哭,饭必须自己吃,不吃拉倒!”嘉嘉当然是哭得更凶了,婆婆急了,埋怨安然:“孩子才几岁,用得着这样吗?喂她吃个饭,能浪费个什么事!好好一顿饭,看让孩子哭得怎么吃,吃了饭能舒服!”安然也生气了:“孩子从小就这么宠,看她大了怎么办!”婆婆更生气了,抱着哭着的嘉嘉就站起来了:“我养,拼了老命我也养,你看看你一个大人跟小孩子吼什么!”
两代人观念的分歧(3)
安然想了想,婆婆也是心疼孩子,干吗要朝老人家吼呢。事后,安然主动给婆婆赔不是,婆婆也不计较,说她管孩子也是应该的。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随之而来的一件事,直接就将婆婆儿媳推到对立面去了。一天早上,爱吃葡萄的嘉嘉见自己的小橱柜里没有葡萄了,就缠着奶奶:“奶奶,我要吃葡萄,你给我买!”婆婆正好要出去买菜,就答应了。结果就遇到一家卖葡萄的商铺,葡萄还不好,就没买。谁知嘉嘉急了,居然对着奶奶乱吼:“奶奶,你不给我买葡萄,我就拿刀把你杀掉……”天哪!女儿竟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安然一下就震惊了,接着就异常愤怒,心想这还得了,小小年纪就敢这么对老人说话,吼道:“你怎能跟奶奶说这种话?”盛怒之下的安然,巴掌拍到嘉嘉的屁股上。其实安然知道女儿说那样的话,根本就是无心的,也许都根本不懂那句话的意思。但安然觉得并不能因为女儿的无知而不加管束、自由放纵。加上最近她发现孩子越来越骄纵任性,决心正好找这个机会好好杀杀女儿的这种不良习气。这时,在一旁的婆婆坐不住了。她上前将嘉嘉抱起来,为她擦去脸上的泪水:“你别再哭了,奶奶马上去买!”
安然看到这样,一时间肺差点被气爆了。想想每次当自己义正词严地拒绝着女儿的无理要求时,总是婆婆出面维护着女儿。想到女儿现在被宠得越来越骄纵,自己在育儿上的力不从心和婆婆的“从中作梗”,安然便忍不住埋怨道:“都是你宠坏了她,你看现在她成了什么样子了!”这时,婆婆也生气了:“好事全是你们的,坏事全是我,你说我到底图的是什么?”看着婆婆气红的脸,安然明明有好多道理要讲的,最后只好哑口无言地退回自己的卧室。
关紧房门,安然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心想,难道我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有错吗?难道婆婆就不明白“养不教父之过”吗?无奈,安然跟丈夫商量将嘉嘉送托儿所去。婆婆一听不干了,说嘉嘉还小,这么小的孩子送托儿所,真是狠心的爸妈,如果嘉嘉送托儿所,她就回老家不回来了。
这下,轮到安然跟丈夫没招了……
解 语 儿 媳
从科学角度讲,小孩是张白纸,0~6岁时,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婆媳如何解决矛盾,统一观念,对教育孩子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如果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婆媳关系不和,这确实是最不应该的,因为,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都希望家里这唯一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因这个问题产生怨恨,是不值得的,要解决因这个问题引发的婆媳矛盾,应该先在教育孩子上下一番工夫。
儿媳要多体贴老人的心情,由于我国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能要一个孩子,婆婆就这样一个宝贝,自然心头要宝贝一些也属正常。再说,子女长大后,都忙于各自的生活,很少顾及到老人的孤独和寂寞,有了孩子的相伴,老人有事情做了,一天天看着小生命长大,自己心灵也有了寄托,所以也就更加宝贝孩子了。再就是,作为婆婆也养过子女,自有自己的一套经验,由于文化层次、科学知识方面肯定会有所欠缺,但她爱孩子的心肯定是实实在在的,这些作为儿媳的也要理解婆婆。
作为孩子的妈妈,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耐心不太够,有些操之过急了呢?如果教育孩子不讲究策略,孩子很难接受,老人也当然会看不下去。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还是要冷静,不能吓着孩子也不要太情绪化,不然很难服人。更不能凭一时之气来否定婆婆对孙女的爱,既然大家都爱孩子,那么就不如从爱出发,找到共同的切入点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像安然这种情况,比较强硬的冷策略,也很容易让婆婆认为她自己一无是处,多少也会认为儿媳有针对自己的嫌疑,所以,在婆婆面前尽量不要对孩子大喊大叫。
最好的办法就是团结婆婆,讲究策略。可以拿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给婆婆看,并向婆婆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让婆婆明白只有统一家庭内的教育力量,才能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如此,平时也要多跟婆婆沟通育子心理,让婆婆及时理解你的心理,从而引起共鸣。也许婆婆原先就明白这些道理,只是太爱孩子,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有了科学知识的帮忙,加上你的心理攻势,相信婆婆会比较容易接受。
儿媳跟婆婆的观念统一起来,意见达成一致,不仅教育孩子的效果有了新的提升,婆媳关系也会因此而踏上一个新台阶,毕竟有共同语言的婆媳二人沟通起来是非常容易的,小家也会越来越和睦。
婆婆的挑剔(1)
1 总戴着变色眼镜看儿媳
姚春跟丈夫田涛在高中的时候就相恋了。姚春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去了一家工厂做会计。而田涛考上了大学。两个年轻人经不起诱惑,偷尝了禁果,后来姚春怀孕了。做人流的那天,田涛的妈妈在医院的手术室重重地甩了田涛一记耳光,对姚春非常不客气地说:“把你妈妈叫来,我要看看你们家是怎么教出这样的女孩的。”
田涛毕业后,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而姚春还是在厂里做会计。一切稳定下来后,两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田涛的母亲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她认为姚春这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儿媳远远配不上她家优秀的田涛,并且对她小小年纪就流产,一点也不知道自重的作风非常看不惯。
由于田涛的坚持,在他工作第二年,他的母亲才勉强同意了姚春的第一次登门。姚春那天特地花了很多钱为买了一身名牌服装,给田涛的母亲买了一大堆营养品。尽管田涛的妈妈勉强同意了登门,也没打算放过姚春。一见面,就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挑剔地说:“这身衣服颜色跟你的皮肤一点都不配。”对姚春的营养品更是有意见,说:“我还没那么老吧,不至于要喝营养品。”姚春第一次登门就被田涛的妈妈冷落了一天。
姚春想想自己跟田涛的感情,最终还是放不下。田涛也因为妈妈的态度问题,跟妈妈大吵了一架,说如果不同意他们结婚就跟妈妈脱离母子关系。几个月后,两人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去领了结婚证。婚后,由于两人存款不足暂时无法买房,只好与公婆住在一起。
此时婆婆已经退了休,公公上班去了,婆婆就在家练练字,或是出去跳舞,家务事她决不沾手,但非常喜欢指挥。姚春每天工作完回到家还要承担所有家务,菜咸了淡了,衣服的洗衣粉放多了少了,婆婆都会有话说。
姚春一直努力在讨婆婆的欢心,什么事都抢着做,但渐渐地,她失望了,无论她做什么,婆婆总能挑出刺来,而丈夫田涛呢,由于妻子哭诉、婆婆挑拨,加上工作累、耳根软,对妻子的态度竟然开始淡了,越来越向着他妈妈。
半年后,姚春又怀孕了。这时单位派田涛出去进修,他的时间全用在学习和工作上,几乎不能分身来照顾她,婆婆仍是老样子,什么事都不做。有时候公公看姚春大着肚子还在做饭,就自己去主动帮她刷个碗。姚春怀孕有6个多月时,有次在厨房择菜时不小心摔了一跤,送到医院孩子已经保不住了,只能引产。过后,医生告诉姚春,因为她身体原本就弱,又加上两次流产,恐怕以后都无法再生育了。
这下婆婆急了,不顾姚春还没出院,动不动就黑着脸指责姚春:“你怎么能这么不小心?笨死算了,择个菜还摔跤!成心让我田家断后啊!”“我家怎么这么背时,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而田涛却一声不吭,坐在一旁任由妈妈的指责。那一瞬间,姚春伤心绝望到了极点。
解 语 儿 媳
通过姚春的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婆婆对她的挑剔是有渊源的。任何一个母亲对于自己的儿子选择妻子都是非常上心的,即便有些母亲口头上说儿子愿意就行,但是心里还是放不下,姚春的婆婆也不例外。母亲不期望自己的儿子跟一个不自重的女人在一起,虽然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有可能做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当她做了母亲,这一点是绝对可以理解的。
婆婆的挑剔(2)
为什么姚春婆婆会一直对姚春挑剔不满呢?首先是婆婆对儿媳先入为主的不满造成的,婚前就已经有了矛盾的积累……未婚先孕,挑战了婆婆的道德底线;姚春的家庭出身和受教育程度比儿子低,没有达到婆婆对儿媳的心理期待;最重要的一点是儿子为了她,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最后一点直接让婆婆感到了危机,儿子竟然为了一个女人会跟自己断绝母子关系!就这样,姚春就像个“外来物种入侵者”侵略了这个家庭,看似婆婆对这个家庭的无理取闹,实际是一个母亲的一种不满的反抗。因为儿子的爱被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分享了,原来对母亲很依赖的儿子找到了精神寄托,有了心爱的女人,母亲就被放到了容易忽略的地位。自己养育了二十几年的儿子,突然之间置自己于不顾,跟别人亲密起来,心理上的失落一下无法调整,对儿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敌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儿媳处理不好婆婆的心理危机问题,家庭和谐是难以企及的。婆媳关系不仅会影响家庭的和谐和幸福,而且也会关系到夫妻感情的稳定和发展,所以,遇到这样的婆婆,还是不得不下一番苦心的。
姚春最深层的问题就是自己留下的“劣迹”无法让婆婆释怀。姚春就面临着一个改变婆婆看法的问题,实际上“不自重”的范围很广,未婚先孕在一些人的观点里可以说只是其中一种,它并不能完全等于“不自重”。但是这种问题儿媳和婆婆摆到桌面上来谈,总有越描越黑的嫌疑,不如通过她们的中间人……既是丈夫又是儿子的男人来解决。如果儿子跟母亲把当初的责任归到自己身上,让母亲理解一下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够反抗得了,事情会出现很大转机。虽然母亲喜欢把“不自重”的评价放到儿媳头上,但如果她了解“真相”是自己儿子的责任,以后再有鄙视儿媳“不自重”时也会想到主要责任还是在自己的儿子,这种看不起儿媳的心理会慢慢变淡。
对于学历问题让婆婆耿耿于怀,姚春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趁自己调理身体的空当,加强学习,进一步深造。有了知识有了学问的女人不但会越来越有味道,而且知识和学问本身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大的。现在学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姚春趁调养之际提高自身修养,以后的空间也会更广阔。一个很有进取心的女人也会让已经稍稍落伍的婆婆暗升敬佩,鄙视的心理也会变得胆怯了。如果有一天姚春能够成为这个家庭里的骄傲,恐怕婆婆都要反过来讨好,她在外人面前也更有面子。
姚春对于婆婆来说就是个“外来物种入侵者”,对于婆婆有这样的看法,姚春是不能坐视不管的,因为这涉及感情的掠夺。婆婆的危机感就是儿子要不属于自己了,这种心理每个母亲都会有,只不过强弱程度不同。对于危机感极端强烈的婆婆来说,姚春要让她明白的一点是,她并不是来掠夺的,而是加入到这个家庭里,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为这个家庭付出一个妻子和儿媳的爱,也在这个家庭找到新的爱,这个家庭中缺了谁都不是完整的。
对于像姚春婆婆这种比较复杂的“婆婆观念”来说,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非常必要,受到歧视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地位,给自己挽回面子,记住,在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面子和地位都是很重要的,这都需要资本。
婆婆的挑剔(3)
2 对儿子的心疼再多也不够
当丹满怀激动和欣喜叫婆婆了一声“妈”时,婆婆的反应却很让丹尴尬。婆婆没有她期待的热情和亲热,丹的心一下就凉了半截。
但丹没想到的是,很快到来的一连串不愉快让她措手不及。由于丈夫做饭好吃,而且丈夫时间充裕,结婚以来,一直都是丈夫做饭她洗碗。婆婆看到了很不满意,有一天下午,当她看到儿子在厨房忙忙碌碌做饭时,就直截了当地问丹:“平时家里都是他做饭吗?你从来不做吗?一个家怎么可以让男人做饭?男人是一家之主,不应该让他做这些家务活,男人做家务太不像话了!”
在家务活上,丹和丈夫早有分工,他做饭丹洗碗,每次看见丹洗碗,婆婆的脸色才会好些。偶尔,丹身体不舒服,就说碗明天再洗,或者会撒娇让丈夫替自己洗,每到这时,婆婆立刻就把脸拉下来,故意把门关得很响,指桑骂槐地自言自语:“我儿子工作一天就不知道累?就你娇惯知道累……我老婆子来洗!”遇到这种情况,丹总是很尴尬,每次想撒娇耍赖的时候都心有余悸,生怕背后那熟悉的唠叨声传来。
三个月后,丹怀孕了,丈夫知道了欣喜若狂,丈夫对她更加呵护了,几乎不让她干任何事。可婆婆却说话了,“就惯着吧,怀孕之后什么都不干未必是好事。”婆婆的话其实也有道理,可是从她嘴里说出来,又是很生硬的语气,就很难让人接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