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策-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绝对生活水准大幅度提高。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看,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体就其基本生活状况的变化而言,用“翻天覆地”一词来概括并不为过。比如,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为元、元;2003年,分别增至2 元、8 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分别增加了倍和倍。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和,到2003年则分别下降至和。
  第二,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比如,通过改革,中国社会改变了过去国家包就业、企业包工人的办法,普遍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工人阶层改变了此前长期形成的诸如平均主义、“大锅饭”、“单位制”等弊端,而越来越具有竞争的意识和竞争的能力,越来越充满活力。
  第三,以往的“虚高”成分已经消退,以职业分工为阶层定位基本依据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0年,由于中国的时代中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结构相对简单,所以当时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往往是以政治成分而不是以职业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其经济与社会的境遇存在着某种明显的“虚高”成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中心的替代,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的职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晰化,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城市,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随着新兴经济部门的出现,工人的行业分工越来越明显;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知识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工人的人数迅速增加,而且这种情形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民出现了全面的职业分化现象,从农民当中分化出了一系列的职业群体。除了原有的农业劳动者之外,出现了大量的职业群体,这主要包括:农民工;农业经营大户;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里的雇工;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干部,等等。在这样的情形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的经济与社会境遇获得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常态发育”和“正常回归”。
  第四,人员构成比重发生了正向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流动人为阻碍因素的大幅度消除,农民阶层的人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中的工人人数始初呈增长的态势、继之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中的工人则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增长趋势。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的变化轨迹大致可以印证这种情况。1978年,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二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1997年,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二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2003年,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二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员比重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2)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发展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形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从基础阶层层面或者说是从民众层面上来看,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当中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分层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在社会当中存在着拥有不平等财富和权力的群体。在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过程中,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当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重要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弱势群体通常是指那些不能给予广泛赞同或者容易受到影响的个人,一般包括儿童、罪犯、怀孕的妇女、身体残疾或精神失常的人、经济地位低下或者缺乏教育的人。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一般都存在着弱势群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不仅仅存在着一般意义上的、数量十分巨大的弱势群体成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社会的一些主要群体如工人阶层(包括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工人)和农民阶层中的许多成员呈现出一种弱势化的趋向。这里所说的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是指:主要群体中的许多成员的生活状态没有能够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种同步的关系,而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边缘化状态;他们的竞争能力表现出某种弱化和退化的状态;他们的基本权利有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开始减小等。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问题只是一种“趋向”,还没有“定型”。之所以说只是一种“趋向”,其理由在于:其一,这一现象只是涉及到主要群体当中的一些成员,而不是所有成员。其二,在现阶段的中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发育和成长过程尚未完成,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尚未完全明朗化。其三,中国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尚未形成,对于社会阶层利益结构所进行的必要的政策调整尚未大面积地予以实施,所以,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问题还没有“固化”和“定型化”。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趋向问题,是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几乎对中国社会的各个重要层面均产生了十分复杂和广泛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一问题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是,目前学术界尚没有明确地将此问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课题来进行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现象
  中国现阶段之所以会出现主要群体弱势化这一现象,其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其中,有两个十分突出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背景原因,一是“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的时代条件,二是中国渐进型改革中的失误所引致的问题。
  (一)“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
  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大的环境和政策层面上呈现出某种“自由有余而平等不足”的状况。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
  平等意味着对社会成员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的肯定和保护,“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自由则意味着对社会成员的个体差异包括有所差异的个人自主选择、个人秉赋、个人能力和贡献等的尊重和保护。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社会,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和自由体现在社会基本制度的安排方面。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必定意味着这个社会的平等和自由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个社会的平等和自由的具体状况,反映了各个社会群体相互间具体的互动方式,反映了社会分层体系的具体状况,也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所允许、所容纳的社会成员利益结构改善的空间余地。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3)
需要说明的是,平等和自由这两者密切相关,难以分割。两者必须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方能使社会保持着一种合理、公正的状态;否则,便会造成畸形化的状态。如果只是从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判断社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则势必会走入以偏概全的误区。比如,有的学者采用当时美国社会学界公认的社会不平等的分析框架,亦即从阶级分化、结果不平等、机会不平等这样三个维度来分析中国的社会分层体系,从而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分层体系较之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分层体系具有合理性的片面结论。
  由于平等和自由不可能总是处在一种平衡、协调的状态,这就对一个社会产生了十分复杂的影响。具体到中国社会尤其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平等和自由之间关系的具体状况,成为影响中国阶层结构化过程中的重要变数。这个变数在很大程度上规定或影响着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具体状况和基本趋向。
  自建国以来,随着时代条件的急剧变化,平等和自由在中国社会也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表现出某种十分明显的畸轻畸重的情状。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初步获得了平等,但同时却在不小的程度上丧失了自由;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人们初步获得了自由,但同时却在不小的程度上丧失了平等。而缺少自由的平等不可能是真正的平等;缺少平等的自由不可能是完整的自由。畸轻畸重的平等和自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国社会通过纯而又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高强度的社会动员等多种十分有效的方式,通过国家全面垄断社会经济资源并实施再分配,从而实现了大面积的社会平等:以往阶级之间严重的不平等现象被消除,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成为整个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占人口1/2的女性获得了解放,大众教育迅速普及,等等。这种平等曾经对中国社会产生过巨大的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并且阶级斗争理论成为主导性的、绝对的意识形态,所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社会成员作为个体人的自由,同时也使得平等逐渐地丧失应有之义。具体来说,这至少造成了两个十分有害的结果。一个结果是严重的人身依附性和隶属性。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公权几乎得到无休止的扩张,个体人必须依附于某个单位或公社,而不可能拥有自我选择的空间,甚至不具有自主流动的权利;况且,从当时的阶级分析理论出发,显然是阶级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只不过是阶级的附属物,所以,在涉及到国家、集体同个人的关系问题时,毫无疑问的是前者对于后者的绝对优先位置,为了前者的利益哪怕是最小化的利益,也可以牺牲后者最大化的利益。另一个结果是,形成新的身份等级制。计划经济体制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为两个在生活及工作待遇上有明显差别的、十分不平等的身份系列;而基于当时阶级分析理论,则形成了以个人的政治成分和“家庭出身”为依据的先赋性的阶级身份系列,这种不平等的阶级身份系列将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包括进去,并以特定的政治档案管理相配套,从而直接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的发展前途。严重的人身依附性和隶属性以及新的身份等级制直接损伤了社会的活力,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4)
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随着“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提法的被摒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社会经济资源垄断的局面明显松动,社会中的自由流动资源出现并增多,社会成员的自由流动空间迅速扩展。与之相适应,中国民众原有的人身依附性和身份系列开始瓦解,社会成员开始具有了自我意识,具有了自主选择的可能,其自由的程度开始大幅度提高,社会的创造力得以大幅度提升,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得以大面积涌流,这就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中国人民正是通过基于自由的创造,初步有效地突破了原有身份、地域、行业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人为限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巨大变革。
  同时还应看到,这个时期人们所得到的自由只是一种初级的自由,是一种缺乏在制度和政策层面上能够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提供保护的自由,而远远不是制度化了的自由,因而不可能具有长期稳定的意义。就总体而言,中国社会这一时期的自由同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缺乏必然的联系。中国改革初期的自由空间并非市场经济所提供的,而是解除了束缚之后的、没有限制所造成的,或者说是规则真空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改革初期,中国发展进程的迅速推进,与其说是得益于新体制的建立,倒不如说是得益于旧体制的瓦解,换个角度讲也就是得益于某种“无序”状态的形成。由于在改革初期还不可能有一整套新的社会运行规则体系和市场经济规则体系来代替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中国的改革缺乏经验而不可能有一整套周详细密、可行的方略,因而对于中国改革进程的推动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对于社会成员来说,即便是有一整套新的规则体系,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这一切,造成了在改革初期这一特定时期内中国社会的某种“无序”状态亦即规则的混乱和匮乏现象。这里,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人身束缚,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市场经济背景,因而只能说是一个初级的、有限的、不确定的、易于走样的自由空间。当然,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这样的一种自由空间和自由状态显然只能是短期的、脆弱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自由缺乏制度层面上的系统保护。一个形成鲜明对照的事实是,在这种自由开始20多年之后的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的规定方被列入《宪法》。在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缺乏有效保障的条件下,自由同平等两者之间势必会产生相互脱节的情形,自由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市场转型最初缩小了城乡不平等,但是,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社会不平等也随之加剧。因而,当改革进程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必然会面临着系统建立新的规则和制度体系的任务。
  “自由相对有余而平等相对不足”这一特定的时代条件必然会导致社会主要群体的弱势化。“自由有余而平等不足”意味着,社会主要群体如工人阶层(包括农民工群体)、农民阶层在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竞争中很容易处在明显的劣势位置。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一方面中国市场经济的意识开始普遍形成,各个群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互竞争的情形;另一方面,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处在规则真空的状态,旧的规则已经不管用了,而新的规则体系尚未系统地建立起来,市场经济没有一整套有效的、系统的规则体系。于是,在这样一种竞争激烈却又相对无序状态当中谁能够获益或取胜,常常取决于其自身资源(包括资本资源、权力资源、知识资源等)拥有量的强弱。在这样一个时期,人们在占有自由流动资源以及左右一部分国有资源变为有利于自己的自由流动资源的过程中,摆脱不了社会各个群体按照实际实力及潜规则进行占有或控制的局面。于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谁占据了有利的位势,谁就往往能够在新的资源再分配过程当中占据优先的位置。这时,缺乏资源优势和基本权利保障的社会主要群体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因而往往会面临着机会不平等的局面,处在十分不利的、弱势化的境地,其基本利益往往会受到严重的损害。以人数最多的农民阶层为例,在现实社会中,中国农民自致性的获益及发展空间往往有着特定的“边界”,即:经常地被限定在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时形不成“争利”的某些部位,或是其他社会群体不屑从事的某些行当,或是其他社会群体尚未察觉到是能够“赢利”的某些事情。“在80年代的经济发展中,虽然不能排除价格的因素,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惊人提高则是主要推动力。……其后,农业完成了其暂时的火车头的作用,回到了常规增长的轨道。”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民之所以获益很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农民人身同以往相比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同时这种自由又同当时资源的具体状况有关,即:当时是很多资源处在“无人认领”的情形,因而可以进行基于自由的创造。但是,应当看到,农民赖以发展的行当、地域主要是在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村区域,而且当时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意识、市场意识相对来说尚未形成。农民一旦越过此边界,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所以,一旦形成与其他社会群体某种“争利”的态势,那么,来自强势一方的种种歧视、限制及“打压”便往往会相继而来。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