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若是赵光义能够以优势兵力击败大汉皇帝刘辩,那么兖州之围可解。

第1010章故地重游() 
刘辩为一举拿下兖州,下令从三个方向攻打兖州。

    岳飞兵出邺城,南下攻打陈留。

    陈庆之屯兵徐州琅琊,对兖州泰山郡虎视眈眈。

    刘辩则亲率五万禁军,自河南尹出兵向东,进攻兖州东部大郡陈留。

    赵光义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辩,也做出相应的准备。

    首先赵光义收缩麾下州郡的兵马,派遣大将李继隆率领呼延赞以及徐州文武班底。率领五万兵马,陈兵琅琊边境,牵制驻扎在琅琊的陈庆之部。

    又派大将荆嗣,军师崔浩分兵三万驻守在兖州北部东郡,在白马一带依靠黄河天险抵挡冀州岳飞。

    而赵光义则亲自率领七万主力,以及麾下剩下的文武将校,直奔东部陈留而来。

    赵光义认为,若是能够击败从东部而来的刘辩,那么此次刘辩对兖州的围攻计划也会落空。

    至于兵败,赵光义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一鼓作气决一死战,是赵光义当前的唯一生路,三方围攻之下,他根本无法防御,只能以优势兵力,对决刘辩这路兵马,力求取胜。

    若是能胜,赵光义便能一举崛起,历史上以少胜多,兵力多的一方阴沟里翻船的事也不少。如袁绍败于官渡,曹操败于赤壁,苻坚败于肥水。

    不过赵光义面对的乃是刘辩,一个来自后世的人,刘辩拥有无数经验,深知骄兵必败的道理。

    袁绍,曹操,苻坚都是骄兵,有前人的经验,此次大战又是定鼎中原的大战,刘辩必然会小心翼翼。

    刘辩率兵抵达陈留之后,来到酸枣驻扎,酸枣乃是陈留边境小城。占据酸枣,刘辩下令兵马在酸枣城外宽阔处安营扎寨。又派遣李显忠率领一万兵马驻扎在酸枣城中,双方互为犄角之势,以保万全。

    同时刘辩又派出斥候,打探陈留动向。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董,便是在酸枣会盟,当年刘辩从并州南下,汇合诸侯讨董,也来过酸枣。

    刘辩的霸业,便是从酸枣开始,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

    站在酸枣城头,眺望城外大营,刘辩依稀记得,当年在此地,他收服赵云。与张绣,薛安都发生大战,在往后,便兵进虎牢,杨延嗣,杨再兴,杨妙真三人合力,斗败吕布……

    只可惜物是人非,张绣早已经死去十多年,薛安都后来臣服,也在祁山一带被吕布杀死。杨再兴也离开了他的身边,在冀州为将,当年的那些诸侯雄主,袁绍,袁术,公孙瓒,赵匡胤,孙坚也早已经死去,如今也只剩下一个赵光义了……

    “陛下,斥候带消息回来了!”杨妙真走到刘辩身后,低声道。

    “嗯……”刘辩点了点头,身形未动。

    见刘辩眺望远方,杨妙真笑道:“陛下是在想当年诸侯讨董之事吗?”

    刘辩这才回过神来,沉声道:“距诸侯讨董,一晃已经过去十三年,朕也已经步入不惑之年。酸枣依旧屹立于此,但天下却早已经物是人非!”

    “不管天下变得如何,我一直陪伴着陛下啊!”听了刘辩的话,杨妙真盈盈一笑,那笑容在阳光下,是那么的灿烂。

    “是啊,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刘辩哈哈大笑,迈开步子向着城内走去。

    周围士兵见此一个个憋着笑,却将杨妙真闹得脸色通红:“呸,还以为你心情欠佳,没想到还是这么下流!”

    随后刘辩来到城中府衙,此刻府衙大殿,众将已经再此等待。

    左边是李显忠为首,身后站着杨延嗣,典韦,徐晃尉迟恭,鱼俱罗,程咬金等将校。右边乃是此次刘辩从洛阳带来的军师,韦孝宽,郭嘉,以及军中的文官佐吏。

    徐晃为虎牢关守将,如今刘辩已经决定攻打兖州,徐晃自然也从虎牢关解放出来,不过虎牢关也并非不派人驻守,只是换了一个四维能力不错的校尉代替徐晃罢了。

    刘辩进入大殿,来到主位坐下,杨妙真来到杨延嗣身后站着。

    “你们斥候打探到什么消息了?”刘辩目光看向大殿中央站着的斥候校尉,沉声问道。

    斥候校尉拱手说道:“陛下,我等打探到如今赵光义已经将治所搬迁到了济阴定陶。他派出麾下大将荆嗣,军师崔浩率兵三万在东郡延津一带驻守。

    而赵光义则亲率七万大军,带着麾下其他大将直奔酸枣而来,应该是为了迎战陛下。至于兖州原本的治所泰山,以及徐州一带,暂时还没有消息传来。”

    刘辩闻言点了点头,看着殿下文武说道:“不知诸位怎么看?”

    郭嘉率先说道:“首先是治所的迁移,原本赵匡胤是在泰山起家,故而其治所一直在泰山,不过泰山位于兖州西北。如今陛下三方围攻兖州,不利于指挥以及粮草的调度,济阴定陶位于兖州中部,应该是为了方便粮草的调度,迁移治所,也在情理之中。”

    “嗯!”刘辩颔首,对于郭嘉的分析表示肯定。

    郭嘉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延津,位于黄河水流湍急之处,乃是兖州屏障。赵光义派兵三万兵发延津,估计是想依靠黄河险峻,来抵御岳都督的冀州兵马。

    赵光义治下三州兖,徐,豫,豫州已废无兵可用,兖州可用兵马八万,徐州可用兵马七万。如今有三万兵马在延津抵御岳都督,又有赵光义发兵七万前来迎战陛下,剩下还有五万兵马,应该是留守徐州,牵制位于徐州琅琊的陈都督兵马。”

    郭嘉经过斥候的探报,便将赵光义的布置给分析的个八九不离十。

    韦孝宽也拱手说道:“赵光义发兵七万迎战陛下,只怕是要与陛下决一死战,力求击败陛下,如此陛下若败,兖州之围可解。赵光义来势汹汹,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其兵马士气如虹,陛下不可与之硬拼啊!”

    一旁的郭嘉也连连点头,赞同韦孝宽的说法。

    二人也看着刘辩,希望刘辩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到底他们还是有点担心刘辩连连胜利,已经变得狂妄自大。

    当初审判波调兴师动众,众臣便觉得刘辩是好大喜功。虽然刘辩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可他们到底还是有所怀疑。

    如今听刘辩针对赵光义的态度,便可以看出里刘辩是否自大,还是始终如一。

    若是刘辩看不起赵光义,想要与之硬拼,便是生了娇纵之心。若是刘辩以稳为主,不与赵光义硬拼,那刘辩还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明主。

    刘辩默不作声,看着武将一方,说道:“尔等意见呢?”

    李显忠拱手说道:“赵光义来势汹汹,且兵马有七万,不可力敌,当以稳为主。”

    杨延嗣则不屑道:“赵光义面对我大汉天兵,连年兵败从未胜过。如今他虽有七万兵马,又能如何,末将愿为先锋,迎战赵光义,砍下赵光义人头献于陛下!”

    典韦,尉迟恭等将也连忙拱手请战。

    徐晃听了杨延嗣等将请战的话,摇了摇头道:“兵法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赵光义来势汹汹乃是为了跟陛下决一死战。陛下若是迎战,正中赵光义下怀,虽然我军不惧,但若是硬拼,也势必死伤惨重。所以末将建议陛下避而不战,等过些时日,赵光义兵马士气定然衰竭,到时候则突然袭击,定然大胜。”

    “哼!”听了杨延嗣等将的话,刘辩看着杨延嗣,典韦,尉迟恭等请战之将,冷哼一声一拍桌案喝道:“狂妄自大,骄兵必败的道理没听说过吗?”

    韦孝宽,郭嘉二人听了刘辩的话,皆面露喜色,他们已经知道了刘辩并没有因为连年的胜利而被冲昏头脑。

    对于杨延嗣,尉迟恭,典韦等人的态度,刘辩非常不喜。

    想那官渡之战,袁绍以及他麾下文武也是那般狂妄自大,先是派遣颜良攻打白马,但却被关羽斩杀。颜良不厉害吗?并非如此,想那颜良身为袁绍麾下大将,在助袁绍平定河北四州之时可谓所向披靡。徐晃,张辽,许褚都败在颜良手中。

    为何兵败,主要还是狂妄自大的缘故,关羽斩杀颜良之后,也一度威震华夏,后来发动襄樊之战,又被吕蒙白衣渡江突袭后方,以至于兵败身死,主要还是吃了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亏。

    若是刘辩听了杨延嗣,尉迟恭等人的话,让他们担任先锋迎战赵光义。只怕他们狂妄自大之下,会步入颜良,关羽这些人的后尘。

    三将闻言,一个个将头低着,但眼神却倔强得很,对刘辩的话不以为意。

    “你们是不想听朕的话了吗?”见三人如此态度,刘辩便知三人不服,眉头一皱说道。

    “末将不敢!”三人连忙拱手说道。

    刘辩沉吟一阵说道:“你们说要担任先锋,迎战赵光义,砍下赵光义的人头,牛皮可别吹大了。”

    杨延嗣闻言顿时脸色通红,说道:“末将可没吹牛,赵光义屡屡兵败,大哥他单人独骑便杀得赵光义十万大军束手无策。末将虽不如大哥,但陛下若能将玄甲精骑兵交于末将指挥,末将定然砍下赵光义的人头献于陛下。”

第1011章首战开启() 
杨延嗣所说的大哥,自然是杨再兴了。

    去年杨再兴于青州驻守高密一战,威震天下,在赵光义三员大将的围攻之下斩杀王彦章。伤愈之后单人独骑出城战斗,打乱了赵光义攻城的节奏。

    如今杨再兴之名,在兖,徐二州,可止小儿啼哭。

    杨延嗣身为杨再兴的义弟,自觉武艺不差杨再兴多少,心生攀比,不想落后。觉得杨再兴一人都杀得赵光义十万大军束手无策,他若是率领五千玄甲精骑与赵光义作战。还不杀得赵光义抱头鼠串,溃不成军?就是斩杀赵光义,又有何难?

    “哦?可敢立下军令状?”对于杨延嗣的狂妄,刘辩并没有训斥。若是训斥,责骂,只会让杨延嗣这种骄傲的武将心声不满。只有主动引导,才能让其知错,因此决定刘辩成全他,让他吃吃苦头。

    “有何不敢?”杨延嗣挺着胸膛说道。

    刘辩一拍桌案说道:“好,那便由你率领玄甲精骑前去迎战赵光义,去取军令状来。朕也不要你砍下赵光义的人头献给朕,只要你小胜一场便可,若败,休怪朕不讲情面,杀你以正军法!”

    “签就签,末将若率玄甲精骑,赵光义麾下七万兵马,岂能拦我!”杨延嗣还是看不起赵光义,当即在军令状下写下大名,又按上手印。

    一边尉迟恭,典韦二人也拱手道:“陛下,末将二人也曾请战,怎么只派杨将军,却不派我们?”

    “你们要去,便一起去,但却须得立下军令状!”刘辩摆了摆手道。

    “那感情好!”二人大喜不已,当即也签下军令状。

    三人签下军令状后,刘辩收好军令状,说道:“除了五千玄甲精骑,朕还给你们派一千骑兵,一人两千骑兵,怎么打随你们安排,但若是没有胜,休怪朕不讲情面。”

    这些年来与蒙古交易,刘辩获得大量战马,在并州建立牧场,如今刘辩麾下拥有大量的骑兵,就比如司隶州,抛去玄甲精骑不说,还拥有十万兵马,这十万兵马之中,又有三万骑兵,刘辩此次出兵,便带了两万骑兵。

    “陛下只管等好消息吧!”三人不以为意,自下去整军出征,前去迎战赵光义。

    三人走后,李显忠皱着眉头说道:“俗话说骄兵必败,杨将军等人心生自大,玄甲精骑虽未精锐,但也是骄兵。几位将军又完全看不起赵光义,此去只率六千骑兵,只怕必败无疑啊。”

    “哼,让他们吃吃苦头也好!”刘辩沉声道:“朕光是训斥他们,他们也不心服,娇纵之心不改,日后势必吃大亏。朕现在让他们吃吃小亏,他们才长记性,也比以后为此丢了性命要好。

    另外将士们也有自大之心,也让他们长长记性。不过也不能坐视他们兵败,显忠,你派出斥候跟着他们,别让他们乱来,杨妙真,鱼俱罗,公明,你们各率领五千骑兵随时待命,准备支援他们。

    与赵光义交战,除了让他们吃吃亏,长长记性之外。顺便还可以试探赵光义兵马的实力到底如何,若赵光义当真不堪一击,朕也不必避而不战,若能歼其主力也是好的。”

    “诺!”李显忠,徐晃,鱼俱罗,杨妙真等将拱手领命。

    郭嘉,韦孝宽二人对于刘辩的用意,以及安排都非常满意,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却说杨延嗣,尉迟恭,典韦三将,领了三千骑兵,便前去迎战赵光义。

    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出征之事。

    尉迟恭首先说道:“陛下让我们一人率领两千骑兵,如此咱们便分头行事,各自为战好了。”

    “我看行!”典韦也点头表示赞同。

    杨延嗣却摇头说道:“如此不好,咱们先前可把话放出去了,要斩杀赵光义,大胜赵军。虽然陛下只要求我们小胜即可,一人两千骑兵,小胜容易,大胜却难。

    陛下瞧不起咱们,认为咱们必败,小胜一场算什么?难道你们就不想大胜一场,让陛下对我们刮目相看吗?”

    典韦尉迟恭一听,颇为意动,尉迟恭说道:“那杨将军你说怎么打!”

    杨延嗣毕竟跟随刘辩多年,也学的精了,沉吟道:“想要大胜,就必须咱们三个合力,我看咱们得先选个主将出来,然后统一指挥,上下一心才能大胜。到时候回来,也好让陛下夸夸咱们!”

    尉迟恭,典韦一听,得觉得有理,典韦是个大老粗,也没有争斗之心,便说道:“我都听杨将军的,功劳有俺典韦一份就行。”

    典韦请求出征完全就是为了出来战斗,因此却不管谁是主将,不过他跟杨延嗣相处多年,跟杨延嗣的感情,不是尉迟恭可比的。因此杨延嗣一提出选出一个主将,典韦就表示听杨延嗣的。

    尉迟恭闻言大怒,指着杨延嗣骂道:“好你个杨小七,没想到你居然如此奸诈。你们两个感情深厚,老典自然是推举你当主将,让俺老黑跟着吃亏。”

    杨延嗣满脸笑意,却又正色道:“你要是不服我,那就自己率领两千兵马出征好了,到时候我立下大功,你可别羡慕才好。”

    “今天算是上了你小子的当了,那就一起行动好了!”尉迟恭冷哼一声,答应了杨延嗣的提议。

    尉迟恭心高气傲,有心自己一个人单干,但又见杨延嗣典韦抱团行动,担心他们两个建立的功劳大过自己。到时候他功劳不大,再刘辩面前丢脸,又恐被二人嘲笑。也只得尊杨延嗣为主将,三人一起行动。

    杨延嗣见混了个主将,喜不自胜,拿过地图说道:“根据探子来报,赵光义领军从定陶而出,如今已经抵达封丘,距离咱们已经不足百里。

    我决定由我和典韦率领四千骑兵从正面突袭赵光义,老黑,到时候你率领两千骑兵,趁着我们在前军大战之时,突袭赵光义后军,给他来个前后夹击!”

    “我看行!”尉迟恭闻言点了点头道:“我那玄甲精骑来去如风,有你们在前军拖延赵光义的主力,我便可破了他们后军,毁了他们粮草辎重。”

    “你们说行那就行,咱们速速领军出征吧!”典韦闻言催促道。

    随后三人便率领六千玄甲精骑领军出征。

    杨延嗣,典韦率兵往东南而去,迎战赵光义主力兵马,而尉迟恭则往东北方向,准备迂回包抄到赵光义兵马后方,突袭赵军后方。

    玄甲精骑速度飞快,很快便接近赵光义主力兵马。

    此刻的赵光义,却是不可小视。

    他如今决定于刘辩决一死战,故而麾下兵马士气如虹,麾下有猛将许褚,越兮,史万岁,夏鲁奇等人,又有李典,于禁这些历史上的五子良将。还有赵普,陈宫,等人出谋划策,可以说这等阵容,是赵光义出兵最强的一次。

    并且因为是生日成败的一战,赵光义也十分小心,用兵谨慎。

    他派遣许褚,越兮二人令两万兵马为前军,夏鲁奇,史万岁领两万兵马为后军。而他自己率领谋士,以及李典,于禁这等良将,亲自押运粮草辎重居中策应。

    杨延嗣制定的策略是由他自己和典韦与赵光义主力交战,在由尉迟恭率兵包抄赵光义后军,毁去赵光义兵马粮草辎重。

    可赵光义兵马的粮草辎重却在中军,因此杨延嗣的计策一开始就不管用。

    杨延嗣率兵来到距离赵光义兵马二十里之外,便被赵光义兵马斥候发现,斥候连忙回报赵光义。

    “启禀主公,二十里外发现汉军骑兵,人数大约在四千左右,打着杨字,典字旗号。”斥候来到中军,向着赵光义禀报前方情况。

    听得斥候报信,赵光义沉吟道:“刘辩禁军,麾下大将有杨延嗣,杨妙真,典韦,还有个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