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超级召唤系统-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召唤第二人,北宋文学家苏轼,武力76,统帅58,智力83,政治89。苏轼特殊属性,作词1。”

    “又是一个大咖,李白的诗,苏轼的词,这个可是中华文学史的最高成就啊,若他们二人能出其一,吊打建安七子,不成问题咯。”

    “召唤第三人,北宋末南宋初女词人李清照,武力34,统帅32,智力82,政治62。特殊属性作词99。”

    “千古第一才女,这个也不错啊,用来对付建安七子,参观把他们的脸打的啪啪作响。”

    “召唤第四人,唐代诗人李绅,武力52,统帅47,智力86,政治87!特殊属性作诗94。”

    “李绅?这可不是个好东西啊!”刘辩摇了摇头,心中下定决心要将此人pa。

    李绅或许名气不大,但他有几诗世人一定熟知,那就是《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便是出自李绅之口。但这种悲天悯人的诗句的作者李绅,却并不是一个好人,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这样的人居然是悯农的作者,刘辩知道后,也是非常惊讶。

    “召唤第五人,南宋词人辛弃疾,武力92,统帅93,智力86,政治82。特殊属性作词99!”

    “请宿主pa两人,系统将在剩下三人中随机抽取一人!”

    李白,苏轼,李清照,李绅,辛弃疾!

    毫不犹豫的刘辩做出了选择:“pa李绅和李清照吧!”

    五人之中李绅作诗能力最差况且人品不好,自然要排除,其他四人能力不相上下,但却是李白和苏轼技高一筹,剩下的李清照和辛弃疾,刘辩选择了辛弃疾,因为辛弃疾除了作词之外,还是一员大将。而李清照只有作词能力,四维属性不高,单单花费积分召唤她出来,就得不偿失了。

    “宿主选择pa李清照,李绅,系统将在剩下三人之中随机抽取一人,叮,恭喜宿主获得盛唐诗人李白!当前李白植入身份为大汉游侠,被宿主的治国理念所吸引,如今在武当山一带道观之中栖身。并且由于被谢安名气所吸引,时常旁听谢安的课程,也算武当书院的半个学生!”

    刘辩抚掌大赞:“这个植入身份不错,省却了许多事情。”

    “请问宿主还要进行召唤吗?”

    “不了!”刘辩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先前名单出现李清照,让刘辩有了个不成熟的想法,刘辩决定去后宫看一看。来到后宫一座宫殿前,便听到殿中传来一阵琴音,刘辩摇头一笑,对着一边的宫女道:“琰儿也在这里?”

    宫女点了点头,刘辩大步走进宫殿,这宫殿是谢道韫的,自谢道韫进宫以来,与蔡琰的关系是最好的,二女都是才女,有共同的爱好,走进宫殿便看到蔡琰抚琴,谢道韫读诗,欢笑声不时传来,好不自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百合盛开呢。

    刘辩走进大殿,二女连忙上前拜见:“臣妾见过陛下。”

    “儿臣白见……父慌。”一边两岁大的刘炎在蔡琰的的引导下也向着刘辩行礼。

    “爱妃平身!皇儿来父皇这里!”刘辩哈哈大笑,弯腰将刘炎抱在怀中。刘辩抱着刘炎坐上主位,谢道韫让人奉上茶水,刘辩便向二女说起了正事,这事便是天下文士攻击武当书院的事情。

    “妇道人家从不干预政事,陛下向臣妾说起这个,莫不是有求于臣妾。”谢道韫听后笑道。这是谢道韫的寝宫,刘辩来到这里,说起这件事肯定是与谢道韫有关系的,聪慧的谢道韫便听出了刘辩的意思。

    “哈哈,爱妃果然机智啊,那些青年俊杰攻击武当书院,书院那边能拿出两三个出来抗衡,朕这边也要出一两个,事情便迎刃而解!”刘辩哈哈大笑道。

    蔡琰沉思道:“按照陛下所说,前来闹事的都是年轻俊杰,那按理,咱们这边便也该出年轻俊杰,我父亲,卢公,曹将军等人文学斐然,怕是都没有机会上场了。而其他人嘛,大多在各地镇守,也离不开身,洛阳这边的年轻俊杰,郭奉孝算得上一个,其他人嘛,怕是没人入得陛下的眼,所以陛下就把主意打到了妹妹身上!”

    “哈哈!”刘辩摸了摸鼻子笑道:“不错,爱妃才学卓越,对付那些人还不是手到擒来,更何况爱妃是谢安的侄女,也算是谢安的半个徒弟,这样代表武当书院一方,也是合情合理的!爱妃,你意下如何?”

    说话间,刘辩又让系统检测二女的四维,果然是有特殊属性的,蔡琰特殊属性是曲艺,97点,谢道韫的是诗赋,也高达97点。建安七子虽然闻名,但却没有曹植那般变态,在三国时代独树一帜,但相比整个中华历史,便不够看了。

    按照刘辩的估计,三国时代的文艺能力,建安七子大约是95点左右,曹操98左右,曹植则可能是满百。而谢道韫凭借97点的诗赋能力,对付建安七子,就算不能胜,也不会败。

    “既然陛下开口,臣妾又怎么会拒绝,更何况一年来我也没见过叔父与二弟,甚是想念。”谢道韫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对了,听陛下所说,武当书院那边出两人,算上妹妹与郭奉孝,也才四人,而闹事的名气高的有六人,咱们这边好似还不够啊。”蔡琰看着刘辩说道。

    “姐姐怎么把陛下忘了,陛下的诗赋功底远胜于我,看样子陛下是打算亲自出马了!”谢道韫顿时笑道。

    蔡琰恍然大悟:“原来陛下是打算亲自出马啊,有陛下亲自出手,若是如此,这人手便够了!”

    刘辩亲自出马,蔡琰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妥,这个时代,文学盛会若是能够出彩,可是长脸的事情。洛阳几乎每年都有这种盛会,不过刘辩出场不多,但时常也有诗赋问世,这也因此让刘辩在文学一道上有不小的名气。

    历史上的曹操,就经常参加这种盛世,参加父子三人的名气堪比建安七子,就是凭借这个打出来的。文学切磋不分身份,刘辩亲自出马有何不妥?若是能击败几个对手,那是给皇家长脸。

    若是这种盛会刘辩不参与,那在文学一道上,便会让人轻视,相反刘辩在士林之中占据很高的地位。就会博取读书人的肯定,获得他们的支持。

    曹操历史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投靠他,就是因为自己的文学造诣。若是曹操跟董卓,何进一样,就会让人轻视,在世人之中一点地位都没有。刘辩也是这样,文学盛会他若不出场的话,别人就会说他是马上皇帝,不过一莽夫,会受到旁人的轻视。

    文治武功,刘辩要的不仅仅是武功,还要文治。自己亲自出马,刘辩也没有感觉到不妥,就算告诉群臣,群臣也是会大力支持的,因为这是给皇室长脸的好事。甚至洛阳长安的几次盛会,蔡邕等人邀请刘辩参加,刘辩拒绝还被他们喷过几次呢。

    主要还是刘辩这个冒牌文学家,能不能顶住建安七子,不过刘辩还是有些底气的,作为主修历史的学生,脑海中关于这种景色,时局的诗赋都有不少,想来应该能够应付。

    “收拾一番,后日便要南下了,至于琰儿的话,咱们皇儿还小,待过些年,朕在带上你!”

    蔡琰乖巧的点了点头道:“诺。”

    放下刘炎,刘辩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道:“皇儿先陪你母亲,父皇先去处理政务,晚些在来找你!”

    小家伙一双小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刘辩,被蔡琰抱了过去。刘辩则返回书房,处理政务起来,眼下他要离开几日,堆积的政务要先解决,有些事情也要交代下去才行。

    到第三天,刘辩便带着谢道韫启程南下,随行保护的有杨妙真,杨再兴,杨延嗣,典韦,陈到等武将,率领三千御林军随行。

    过函谷,下武关刘辩一行直往武当而来。武当书院坐落在武当山上,位于武当县外,刘辩并未进城,而是直接前往了武当书院。

    三千兵马的阵仗,却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不过却没有人知道来人的身份,因为来时刘辩在武关让御林军与武关的兵马替换了铠甲。御林军的铠甲是红色,头戴红羽,很好辨认,换上普通的铠甲,又撤去了旗帜,因此无人知道来的是何人。

    武当书院位于天柱峰之上,乃是主峰,位于山脉深处,想要上山也要半日时间。谢道韫乘坐的马车,这个时候也无法上山了,在士兵的保护下,也只能步行上山。

    一路所过,尽是雄峰耸立,正值深秋山中多红叶,云雾缭绕,当真是美轮美奂,山雾之中,隐约见各处有道观若隐若现,流水声拍打山谷,空气中好似都有一股道观中传来的檀香味。

第554章 论李白的出场方式() 
由于各地学士齐聚武当,而武当山又是洞天福地,山中前来关景的文士数不胜数,因此山道两旁但见成群结队的文士,不时传来吟唱诗赋之声。

    刘辩在大军的保护下,直奔武当书院所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所在。

    道路两边的文士皆是打量着兵马,猜测此次武当书院的盛举,朝廷派来支援的究竟是谁。但兵马将刘辩与谢道韫保护在中间,可谓是水泄不通,谁也看不到里面的刘辩。

    待到山间深处,行人却越来越少,武当山多道观,这群学子除了在武当县借宿,想要在山中多待,只有在道观借宿。而武当书院,因为提前接到刘辩到来的消息,也不在接待借宿的学子了。

    行人渐少时,大军保护中的刘辩才露出身形,与谢道韫,杨妙真等欣赏沿途的风景。

    中午十分,刘辩大军抵达天柱峰,远远望去,其巅峰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仿佛一根擎天之柱。屹立在群山之间,天柱峰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峰下,是一道比直的阶梯通向山中,入口处阶梯两侧一道拱门,拱门之上一块牌匾,上书武当书院四个大字。沿着阶梯往上,便是依靠着陡峰建立的一栋栋宫殿,依托着悬崖峭壁,宫殿磅山而立,让人叹为观止。

    十几座宫殿相互依靠,如此便形成了武当书院,如此大的建筑建立于群山之中自然是不容易的。原来这天柱峰本来就有这么一处建筑,乃是破旧道观,刘辩命人在武当建立书院,最后便挑在了这里,以原来的道观为基,因此才在短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如此庞然大物。

    台阶之下,荀爽带着一众武当书院的师者前来迎接刘辩,有荀衍,荀谌,谢安,谢玄,还有因荀爽吸引过来的一众大儒,在书院之中任教。

    刘辩事先通知荀爽,让他不要张扬泄露身份,因此众人并未朝拜,荀爽便将刘辩等人迎入书院,沿着台阶向上,不多时,便见着一排排青砖红瓦,古香古色房屋。

    蜿蜒曲折,刘辩一路所过,见到了学堂,食宿之地,而在建筑群的正中间,则是一块巨大的广场,广场乃是石砖铺就而成,在广场正北方向,数道阶梯之上是一栋大殿,这里是武当书院的正殿,平时有什么盛事,便在此处举办。

    进入大殿,大殿正北方向供奉的是一副孔子的画像,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万世师表四个大字。

    刘辩坐上主位,谢道韫则被带下去休息了,这个时候荀爽便向刘辩问道:“没想到这次是陛下亲自出马,不知陛下此次,带了哪些人前来解书院之危啊?”

    刘辩笑道:“那不知武当书院,又有哪些才学过人之辈?”

    “哎,若是在过三五年,我书院何惧他们挑衅,只是现在建成才不过两年,虽有过人之辈,但能与那些名扬四海的学士相比,仅仅不过两人而已。所以老臣不得已只能求助陛下了。”荀爽苦笑道。

    “武当书院为朕为国家培养人才,他与大汉的荣誉是连接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朕助武当书院,乃是份内之事,你且说说,如今学院中,哪些人能抗衡弥衡,王璨之流?”

    “其一是谢夫子的侄子,谢玄,其二乃是原荆山书院的诸葛亮诸葛孔明!”荀爽回答道。

    “谢玄,诸葛亮!”刘辩点了点头,谢玄他一早便料到了,以谢玄的能力,武当书院的学生只怕没人能抵得上他,只是没想到另外一人居然是诸葛亮。

    诸葛亮原是徐州琅琊人,后来隐居隆中,在荆州荆山书院学习,司马徽是主持荆山书院的。按照刘辩的猜测,诸葛亮的老师应该是司马徽,当然只是老师,传授经学这些东西,而诸葛亮的一身才华,主要是家学,自学,以及他人传授。

    一个人的才学,是不可能靠个人传授就行的,诸葛亮可谓是海纳百川,以前人为目标,与名士为友,相互学习。四处游历增长见识,而此时的诸葛亮不过十六岁,武当书院名气极大,藏书之多远胜其他书院,能够将他吸引过来,也不足为奇。

    “陛下,我书院中仅有此两人能抗衡弥衡,王璨之流,不知您此行到底带了哪些人呢?”荀爽继续询问道。

    “朕手下文武大臣虽然才学过人之辈不少,但他们大多身居高位,如何离得开身?所以这次,朕亲自前来,还有朕的爱妃谢道韫,她的才学也是谢叔父传授,也算书院的半个学生,至于朕,年幼时您也教导过不少,代替书院也不成问题吧?”刘辩笑问道。

    “哈哈,有陛下亲自出马,想来那群闹事的要败兴而归了。”荀爽哈哈大笑。谢道韫的才学荀爽了解不多,但刘辩的才学,荀爽认为是极高的,而刘辩既然主张谢道韫参与进来,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对面有建安五子加上弥衡,刘辩这边也不一定就要选出六人,只要刘辩这边四人能胜就行,六人赢了四人,同样是给武当书院长脸。更何况刘辩还召唤了一个李白作为秘密武器,而刘辩也带来了郭嘉,若真要凑齐六人,也不成问题。

    与众人商议一番,得知武当书院于三日后举行内部比试,刘辩遣散众人,由谢玄带着刘辩在武当书院内游览。

    没有旁人,刘辩向谢玄打探道:“幼度,你可知道李白?”

    “李白?此人倒来听过叔父的几堂课,不过并非书院的学生,他是屋顶听得!”谢玄回答道。

    “屋顶?”刘辩脸色一黑,这不就是小偷了吗?谢玄点了点头道:“此人行踪不定,我也只见过几次,那是在叔父讲课时,他在屋顶饮酒,被叔父的言论所吸引,不知不觉哈哈大笑,我们才知道有这么个人。本来我们要将其驱赶,不过被叔父阻止了。”

    “那他才学如何?”刘辩询问道。

    谢玄摇了摇头道:“才学?我也不知,偶尔叫他吟唱几句诗赋,但却不全,不过风格和陛下的诗赋颇为相似,不是如今大汉的主流诗赋。”

    “哦!”刘辩点了点头,既然李白是自己召唤出来的,那肯定是向着自己的,若是武当书院吃了亏,他定然不会坐视不管的。至于诗赋的风格,汉代的诗赋是断句,大多是四字,而唐代以五言,七言绝句,风格与大汉迥然不同。

    不过自从几年前刘辩盗版出几首诗句名声传了出去之后,这种风格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若真说起来,刘辩还是这个时代诗词的开创者,这个风格兴盛起来后,也有人模仿,但却打不到后世那种境界。

    以新式题材的诗句抗衡大汉主流诗赋,可以说是开了先河,这个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只等三日之后,各地的学子上山挑衅便是。

    只是刘辩心里琢磨着,这李白行事如此诡异,到时候出场别那么另类才是。

    很快,时间一晃来到三日之后。

    武当书院内部,热闹非常,正殿之前的广场之上,优秀学生坐于两侧,其他名气不显,或学艺未成的学子则现在周围房屋的走廊之上。

    大殿门口,以及台阶之上,武当书院的老师盘坐,正中大殿门口,刘辩坐在书案之前,两侧坐着荀爽,谢安等人。

    而此时武当书院之外的山脚下,弥衡,王璨,等建安五子联袂而来,六人一马当先,其后是荆山书院,颍川书院跟来讨伐的学子。

    在之后,则是看热闹的人,有当地的乡绅,百姓,也有各地的士子。

    刘伯温带着大小乔二女混杂其中,大小乔二人天香国色,自来到武当,引起了许多的注意。而二女索性便女扮男装,跟着刘伯温一同上前看热闹。

    二女一身白色儒袍,头发扎起,系一块方巾,虽难掩饰其天香国色,但普通人若不细看,却也察觉不出她们的女儿之身。

    三人远远跟在后面,大乔向刘伯温询问道:“兄长,在你看来武当书院这次能挺过各地学子的挑衅吗?”

    “这次他们只怕是即兴而来,败兴而归了!”刘伯温冷笑道。

    “怎么会呢?王璨,陈琳等人名气极高,弥衡又是出了名的狂士,武当书院虽然盖过荆山,颍川两大书院,但建成不过两年,只怕难以抗衡天下杰出之辈吧?”大乔惊讶道。

    刘伯温笑道:“话是这么说,但什么事都有其应对之法,几日前朝廷不是有兵马进入书院了吗?想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