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借天改明-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噶塔勒也和额哲差不多,虽然听说明军打了几次胜仗,但实在想不到建虏会到要完蛋的地步。他可是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年前,建虏有多嚣张。这一转眼间,竟然要完蛋了,实在是反差太大了。
    伊日毕斯知道他们不会信,就点点头解释道:“明国的新军实在太厉害,步步紧逼大金,使得大金在野外的优势越来越小,现在辽东的野外斥候战,基本都是明军胜。大金丧失了野战优势,攻城又是明军的专长。大金的灭亡也就在这几年了。”
    “怎么会,那皇太极可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还有其他和硕贝勒,也都不是好相处的。”马噶塔勒出去办事的机会多,因此见识也广。
    伊日毕斯露出一丝苦笑道:“那也要看和谁比。你大概不知道吧,大金的三大和硕贝勒,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死在明国中兴侯手中,就连皇太极,也喊出了既生亮何生瑜的悲呼。”
    额哲一听,忽然兴奋起来,他大声地道:“明国的中兴侯,本王认识。说起来还真是,本王就觉得明国的中兴侯比建虏那些什么贝勒要厉害百倍。要不是如此,本王如此人物,也不会那么早就和明国交好了!”
    马噶塔勒听了有点无语,当初在张家口的时候,他也在。额哲明明是被那中兴侯给吓到的,经伊尔扎木一劝,就投靠了明国。
    要说那中兴侯有本事,他信;但自家汗王嘛,马噶塔勒就只能呵呵了。
    不过他也只能在心中想想而已,马噶塔勒追问伊日毕斯道:“就算如此,你们科尔沁族又怎么得到皇太极的头颅?”

第七百三十三章 荷兰人的反应
    伊日毕斯态度始终恭敬,哪怕是马噶塔勒问话,也是一样:“明军攻城时,我科尔沁族几万人突然倒戈一击,说不定不止皇太极的头颅,就是其他几个和硕贝勒的头颅,也能拿到。”
    “那我察哈尔有何好处要帮你们去联系明军?”马噶塔勒听完后抢先问道。免得额哲一口答应,就不好反悔了。
    伊日毕斯显然对此问题早有答案,他马上回答道:“如果察哈尔肯帮我科尔沁族的话,不但能卖明国一个好,显示察哈尔和明国的友谊,而且还能得到我科尔沁族的效忠。经此教训,我科尔沁族对黄金家族永不背叛,否则长生天不容。”
    他说到这里,又转向额哲,诱惑他道:“还能通过此事向草原上所有蒙古人证明,汗王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科尔沁族不服林丹汗,却只服汗王一个人。”
    额哲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表情极为满意。伊日毕斯一见,便知道自己这话触动额哲的痒处了。
    马噶塔勒心中无语,其实伊日毕斯刚才的话里已经透露了他们想改旗易帜的真正原因是怕被明军灭族,和额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去扫额哲的兴。
    等额哲得意完了,马噶塔勒才又问道:“这个做法可是得到了察罕的同意?”
    “当然,是大王子和二王子两人商量的结果,才会派我前来。”伊日毕斯点头回答道。
    马噶塔勒问完了自己所有要问的问题之后,便看向额哲,等他下最后决定。
    “好,大家都是蒙古人,这个忙,本王帮了。”额哲满面笑容,大声地道。
    伊日毕斯见达到了目的,弯腰致礼道:“长生天在上,我科尔沁族永远臣服于察哈尔额哲汗王,永不背叛。”
    “好,本王要重新一统蒙古草原,重现我黄金家族的辉煌。”额哲仰着脑袋,得意地做梦道。
    伊日毕斯暗自鄙视了一把,就凭你这个怂包,全靠着抱明国的大腿,才有了今日,是个人都能做到这点。现在还想要有成吉思汗的辉煌,真是不自量力!
    不过没有人戳破额哲的美梦,只有恭喜和马屁,唯有如此,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忠言逆耳,那是只能对肯接受忠言的心胸宽广之人而言的。至于额哲,没人认为他会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
    “本王决定,为了你们科尔沁族,即日前往张家口,求见大明皇帝。”额哲说完这话,心中就想着上次觐见时看到的京师繁华,一颗心早就飞过去了。
    至于科尔沁族想改投大明的凭据什么,自然不是一句话说说而已,否则明国也不会信。
    虽然额哲没有问,但伊日毕斯还是主动给额哲进行说明,准备用行动证明科尔沁族的决心。
    第二天,额哲就带着他押着皮货前往张家口,然后求见张家口守将秦翼明,请他代为向大明皇帝通禀,允许他进京觐见。
    很快,一名信使从张家口快马奔出,沿着修好的水泥路,赶往京师而去。
    差不多日子内,在东南亚巴达维亚的荷属东印度公司总督府,总督燕…彼德尔斯逊…昆终于能吃下饭了。这段时间来,他的心情起伏极大。一会胃口大开,一会茶饭不思,把伺候他的几个仆人给愁坏了。
    他之前收到自己派出去的舰队在普特曼斯的指挥下,打得郑芝龙全军覆没的消息时,是非常高兴自己做出了英明的决策,盼望着早日传来和明国通商的消息,最好是垄断生意,那个财源才会滚滚而来。
    随后的进展一切都符合预期,同时他也为普特曼斯的大胆叫好,没想到这么大一个帝国,竟然是外强中干,会如此不堪一击。
    不过他马上又想起了在印度洋边的那个国家,其实不也是如此么,弱得只需要几支火枪就能让他们臣服。
    兴奋之余,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土著女仆都享受了这个土皇帝的雨露,大大地尽兴了一把。
    可是,昆高兴不了多少时间,竟然传来了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当时的情况,他还记得清清楚楚。这噩耗,真是宛如晴天霹雳,震得自己茶饭不思,还把没有眼力的几个土著女丢进了兵营,发泄自己的怒火。
    等他搞清楚普特曼斯的舰队全军覆没的原因后,直骂其蠢猪,竟然还上岸去和明军决战!
    他浑然就忘记了之前收到消息,说明军无战力,击败了很多军队,抢了很多明国城镇时的高兴。
    昆随后又为大员基地的人马是否撤回来而掉了不少头发,一直到今天,他收到确切消息,说明国只是口头说说要报复,但在海上却没有一点动静。
    这才让昆把心放了下来,看来明国也就是陆上强大一点,这海上还是自己的天下。
    虽然损失了不少战船,但刚好荷兰本部又来了一批战舰,补充了之前的损失。
    昆决定再为大员派出足够的力量,至少要做到之前走私明国货物的规模。在这次的事件中,他也看到了明国海盗的力量。决定好好利用他们,加大走私力度。
    首先保证了交给荷兰本部的利润不受损,才好向荷兰本部解释打了如此大的败仗。当然,这责任和他无关,都是那个死鬼普特曼斯的责任。他要不上岸,就根本不会有此败仗。
    至于明国所说要打大员,甚至说要打巴达维亚,昆只是当笑话听听而已。没有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这只是痴人做梦而已。
    昆决定接下来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东南亚,自己垄断香料,保住利润之后,再重新考虑对付明国之事。
    他相信,以荷兰舰队的强大,吸取这次的教训,不再登陆,就不会有败仗。
    昆想到这里,走到左边墙上,看着东南亚的势力图,一下又把算盘打到了西班牙头上去了。
    在本土,荷兰正在和西班牙打仗,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现在的荷兰人,没有谁会对未来的胜利感到不可捉摸。打赢西班牙人,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这又使得荷兰人在对上西班牙之时,心理上有很强的优势。昆早就垂涎菲律宾,之前是惦记着明国的垄断。现在受挫,就打算拿菲律宾的西班牙出出气。
    随即,昆又把目光聚到了交趾。要是在这个地方划为荷兰的势力范围,还可以通过陆路加大明国的走私,显然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因为蝴蝶效应,荷兰人比原本的历史要早了几年,把主意打到了交趾的身上。

第七百三十四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
    “今年的天气貌似不妙啊!”钟进卫骑在马上,往紫禁城去的路上,抬头看着天空,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李老四也跟着看看天,没发现什么,挠了挠头没说话。
    倒是顾百川发现了一点不同,问钟进卫道:“侯爷可是指这气温,好像比往年是要冷不少。”
    钟进卫收回目光,转头看向身侧的顾百川道:“对,天气更冷了。但我主要是叹今年还没下雪,去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下了。”
    顾百川一听,稍微有点尴尬。不过随即一想,中兴侯身居高位,考虑得更多,自己只是一个番役,主要职责是护卫中兴侯,想不到也是正常。
    于是,他顺着钟进卫的思路,坦然地道:“瑞雪兆丰年,不过好像今年的收成也不是很好。要是这个冬天又不下雪的话,明年的收成就更悬了啊!”
    钟进卫点点头,脸上露有忧色,语气低沉地道:“小冰河时期果然名不虚传,大明还得艰苦奋战才行!”
    原本想着等把建虏干掉了,会轻松一点。可看这天气,好像越来越和大明过不去,明年的灾情很可能会更严重。
    钟进卫不由得考虑起以后大明工作重心,恐怕不是开疆扩土,而是开荒种田找粮食。
    顾百川等人已经几次从钟进卫的口中听到小冰河这个名词了,已经见怪不怪,也没有人问他。
    钟进卫自己在一路上想着事情,很快就到了紫禁城。
    还是在老地方,钟进卫在文华殿觐见崇祯皇帝,并向一边的温体仁也打了一个招呼。
    或者是心有灵犀,今天的开会主题竟然也是和灾情有关。
    只见崇祯皇帝拿起御桌上的一大堆奏章,向钟进卫晃动了一下,又丢在御桌上道:“广东、海南两省,不少官员上书弹劾张同敞冷血无情,不适合巡视救灾。”
    这些奏章都是先到内阁,然后由温体仁送达御前的。因此温体仁都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表情。
    但钟进卫并不知道,他对张同敞的印象还可以。现在听到不少官员上书弹劾,可能是以前的电视剧看多了的缘故,脑中马上反应出张同敞在灾区表现得不错,得罪了人,一起上书来搞他了。
    不过现在他身居高位,说话的份量很足,影响很大。因此他并不敢还像以前的**丝一样,不管真相,只管自己的理解,随便喷几句。
    钟进卫认真想了一下,忽然记起一事,就问道:“陛下,东厂那边对此有什么消息么?”
    钟进卫一听,笑着点点头道:“朕已核实过了,这些官员的奏章多为夸大其词,或者避重就轻,企图让朝廷产生误会,把张同敞给撤了。”
    科举出身的进士老爷们,玩玩笔杆子,那是他们的专长。不一定要搞什么诬告、陷害之类的,只需要在用词的时候,笔锋稍微转一下,理解起来的意思就可以偏得十万八千里。但往往这种情况,却又无法定他们的诬告罪。
    钟进卫听崇祯皇帝已有定论,却还跟他说这事,不由得心中无语。不过他也有点好奇,问崇祯皇帝道:“陛下,那这事如何处置?”
    崇祯皇帝听了,先是看了温体仁一眼,然后笑着回答道:“朕就准了温卿的意思,打算把奏章都转给张同敞,同时升他为左佥督御史。”
    钟进卫一听,连声道:“妙,这么一来,地方官员就知道朝廷的意思,想再搞小动作就得好好掂量掂量。”
    刚说完,钟进卫忽然想起一个主意,就补充道:“这么多上奏章的官员里,不如挑选几个出来,再来个杀鸡骇猴,效果就更不错了。”
    温体仁听了,不由嘴角的胡子一翘,无声地笑了起来。
    而崇祯皇帝则看着钟进卫,也是笑着道:“钟师傅,你和温卿的想法一样。朕刚没说完,就是再准备说这点的,被你给说了。”
    钟进卫一听,稍微有点尴尬,好像自己有点卖弄了。他看向温体仁,心中也是佩服,有关这类的事情,其实以温体仁的从政经验和对人心的掌握,当是炉火纯青。
    温体仁把钟进卫的表情看在眼里,他却丝毫没有嘲笑钟进卫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反而表扬道:“中兴侯是越来越有进步了,和初见之时已判若两人。臣恭喜陛下!”
    崇祯皇帝一听,也是笑着道:“钟师傅来大明已有两年多了,确实改变了好多。不过钟师傅一心中兴大明的心思却是没变。”
    钟进卫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却换来了这么多夸奖,颇有点不好意思。他也不好接这个话题,就打哈哈道:“臣也觉得有进步了,原本是个小胖子,现在却是健美俊俏小郎君,作梦都能笑出声来!”
    他这话一出口,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笑了起来,中兴侯有的时候还挺幽默的。
    一边站立得像个木头人的几个宫女,耳中听到钟进卫的话,不由得拿眼珠子偷偷去瞄。
    文华殿内的气氛一下显得轻松愉快,让宫女内侍心中很是欢喜。因为这样,他们的日子才是最好过的。
    过了一会,崇祯皇帝才拿起御桌上的另外一份奏章,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这份是张同敞上的奏章,说大明沿海每次台风之后,道路泥泞,河堤容易决口,建议加大水泥的产出,最好是每个县都有水泥厂。”
    “这个很好啊,南方多雨水,也确实需要普及水泥才行。”钟进卫听了点点头道。
    崇祯皇帝马上接口说出了招钟进卫前来的真正原因道:“但朕已问过国企,没法一下铺开那么大,产量无法达到南方受灾省份的要求。钟师傅,你可有什么办法?”
    崇祯皇帝这么问,肯定不是说增加国企人手,多去开厂的这种解决手段,否则就不用招钟进卫前来了。
    钟进卫听了一想,马上在脑海中出现了三个字,但仔细地想了下,却又觉得好像有问题。一时之间,钟进卫沉默了。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看到钟进卫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思考,便也不打扰他。等着钟进卫想好了,自己开口,免得打断了他的思路。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专利法
    过了好一会,钟进卫才抬头看向崇祯皇帝,稍微有点犹豫地奏道:“陛下,不若放开水泥的生产技术,让民间都能生产水泥。这样一来,水泥产量就会得到很大提高,成本应该也会降低不少,让普通百姓也能用得起。”
    温体仁一听,这眉头就皱了起来,没想中兴侯只是这么一个主意。水泥发明出来也才一年多点,朝廷从中赚了不少钱,但如果一下没有了水泥的红利,朝廷财政的收入就会少一大块的。
    “中兴侯,这怕不妥吧,朝廷还指望着这水泥的钱呢!”温体仁提醒道。
    虽然水泥是中兴侯搞出来的,可已经献给朝廷,并且产生了极大的收益。到现在为止,都是供不应求,并且主要供于朝廷修建水泥路之用,有时还会被当作宝贝赏赐给各国来使或者王公大臣之用。
    这么高大上档次的一个东西如果一下放开,免费给民间生产,方方面面的问题会有不少。
    崇祯皇帝也不是很同意,紧皱着眉头没说话。不过他了解钟进卫,既然他这么说了,就有他的道理。因此,崇祯皇帝就等着钟进卫的解释。
    钟进卫听温体仁问话,知道这也是常理之中,他能理解。
    于是,他转向温体仁,给他细心解释道:“温大人,我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你且听我分析。”
    温体仁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钟进卫。
    “第一,水泥生产,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现在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修建水泥厂,用于当地修建水泥路。这生产规模扩大,虽然有保密措施,但时间久了就难免会泄露出去怎么生产这个水泥。”
    崇祯皇帝一听,马上想起除了京师的水泥厂之外,还有张家口、山海关、锦州、陕西、西川、南京等地也已经建有水泥厂了。
    未来还会有更多水泥厂会建立,不说张同敞的奏章,光之前要求修水泥路的奏章,就已经压了一堆,自己都没有批。
    参与生产水泥的匠人越多,存在泄密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确实是个问题。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颇有点无奈地看着钟进卫,听他继续往下说。
    “第二,水泥的好处自然无须多说,就只讲水泥路吧。如果大明两京十三省的所有道路一下都修成了水泥路,不但交通方便很多,对于促进大明的经济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幼学也能马上就在全国开展起来,为大明早一日提供人才。”
    普及全民的教育,这点在之前就已经达成共识,并得到相当大的重视。如果能早日在大明境内实现全体百姓的识字,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特别是温体仁,他年纪大了,如果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个盛况,那就少了一份遗憾。因此,他听到这里,就有点心动了。
    “第三,就算是转让给民间自行生产水泥,朝廷也是可以收钱的。。。”
    钟进卫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有点惊喜地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