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隐王-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训见她眼睛又红又肿,想是与长孙冲大闹了一场,哭了一下午,可又不好过问,只得装作未见,低头匆匆吃饭。
长乐公主也没似往日缠着李承训讲故事,或者在母后面前撒娇,吃过饭后,也不与任何人打招呼,便一声不吭出了房门。
第十四章 再见魏徵
第二日,卯时刚过,李承训便匆匆起床,洗漱一番便去给长孙皇后请安。
他寄人篱下,不得不小心应对,这礼数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你客人睡到日上三竿,而主人早早起来忙碌,何况,他还算不得客人,只是被软禁的犯人而已。
“奇怪,怎么长乐公主没来?”他从皇后殿内出来,心下嘀咕。
长乐公主虽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溺爱,却是没被放松了管教,别看她在李承训面前是个活泼可爱的萌妹纸,那是由于她常年没个知心的玩伴,总算有个宫外的朋友,自然童心爆发。
她颇有乃母之风,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每日一早定会来给母后请安,可今日是怎么回事?
李承训神思不定地打了趟拳,吃过早餐后,便回到房间,展开昨日尚未读完的古籍,又覆身躺在床上看了起来。
他可没有古人那悬梁刺股的劲头,也是武功尽失以后,身子虚弱,看不几页便又昏昏睡去。
这个回笼觉当真舒坦,直到日上三竿他才醒来,好像还做了个梦,梦到无忧回来了,小英子也回来了,长乐公主却始终不见,他找来找去,竟发现公主被关在了地牢里。
“呵呵,什么乱七八糟的!”他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气,感觉格外舒服。
李承训住在立政殿的后园中,每到夏季,庭院中鲜花盛开格外的芬芳艳丽,他起身来到院子里,用力呼吸了几大口新鲜空气,而后,便喊来了李世民指派给他服务的小太监德贵,询问是否长乐公主曾经来过,见他的脑袋晃得更拨lang鼓似的,心中不免担心起来。
“李公子!”碧桃从前殿转过当煞山石来到后园,她是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皇后娘娘有请!”
“多谢姐姐!”
李承训跟着她几转来到前殿,见长孙皇后站在殿厅中央,正与一位花白头发的老者说着话,脸上笑意盎然。
他见那人头戴流白衮冕,身着紫袍官服,束金玉带,心道:自己朝中并无朋友,这人谁是,来者为何?
及至那人转过身来,方见他胸前那鹤衔灵芝的图案,心里一惊:这是正三品以上文官服饰。细看这人面容,竟似曾相识。
“承训,这位是魏徵,魏大人!”长孙皇后笑着介绍道,“魏大人为来看你,可跟皇上狠狠吵了一架呢!”
“娘娘严重了,”魏徵连忙躬身行礼,“圣上宽宏雅量,倒显得魏徵小气了!”
“你们谈吧,”长孙皇后点头示意,然后喊着碧桃去后园赏花去了。
李承训本是心坚如铁的人,也许是自己的身子弱了,意志也有所削弱,或者是想起了七年前,自己九死一生之际,这位老人出手相救,才使得他有昨日之风光无限,今日仍能苟延残喘,有机会可以替自己的今世父亲伸冤鸣白。
他的眼眶红了,千言万语填塞于胸,却无法张之于口,因为他身后有个跟屁虫,那个德贵的小太监。他想把他赶出去,却硬生生忍住了,他不想让魏徵落得个朝廷重臣私会钦犯的罪名。
“孩子!这些日子可苦了你了!现在回来也好,给皇上认个错。”魏徵伴君多年,自然知道说话的分寸。
李承训心领神会,自然顺杆便爬,“多谢魏大人,久闻大人刚正不阿,敢于向皇帝谏言,还请大人代为言明,此次承训来京绝无行刺皇帝之意。”
“小兄弟放心,这点皇帝也与老臣说明,因此才赦免了你的死罪,还法外开恩,让你在此养伤。你一定要知恩图报,按照陛下的意思去做!”魏徵引着李承训做到了大厅客位上。
两人一来二去的说着家常,无非是陛下圣明,草民知罪之类的,但心中那份亲近与信任,从相对的眸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德贵!”碧桃突然出现在门口,“娘娘让你去花园一趟!”
“这,”德贵听到,颇感为难,可又不能拒绝,迟疑了一下,还是颠颠地跟随着去了。
“一代贤后啊!”魏徵不由得叹道。
李世民心头也是一热,的确如此,他在现代读史的时候,便对这位皇后新生艳羡,她端庄美丽,饱读诗书,且胸襟广阔,从不因为皇亲而纵容家人,反倒是经常阻止李世民给他的兄长、子侄封官,绝对是男人标准的好媳妇。
没有了德贵这个眼线,李承训再也无需掩饰,直接跪倒在地,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魏徵连忙阻拦,却是没来得急,“你这孩子,快快起来!”
“魏大人,承训得你活命之恩,终身难报,决不能再牵连大人。”李承训言语激动。
魏徵携李承训的臂膀,回到座位上,“承训,暂且这么叫你吧,你别激动,慢慢说,皇后既然把德贵叫了出去,便是给咱好好叙谈的时间。”
“皇后知道您当年私放我的事情?”李承训疑惑地道。
魏徵摇了摇头,“那日放了你之后,没想到王石卖主求荣,老夫便被皇上抓了,就要问斩,幸亏皇后苦谏。她说是老夫曾为太子肱股之臣,若是见着少主不救,当真便是没有血性,不忠不义,如今这般,反倒可以放心大胆的启用老夫,总不能因为一个跑了的犯人,而损失掉帝国的栋梁。”
李承训听得暗暗松了口气,“有如此气魄的皇帝,当真世所罕见,其实,我真不是来行刺的!”
“老夫知道!”魏徵笑道,“听闻你关于丐帮,暗影门的事情,老夫便猜测你绝对是个聪明的憨厚人,断不会斩断大唐盛世,而使民众处于罹难。其实,你的心意,别人不懂,老夫懂。”
李承训见他皱着眉头,一脸的追忆,便没有打断他。
“当年,老夫颇被你父重用,还曾谏言早些对当今圣上下手,铲除掉他,可惜他毕竟心慈手软,下不得手,”说道这里,魏徵摇头苦笑道:“所以说,皇族之间的争斗便是这样,亲兄弟也是刀剑下见,假若换做你父亲是个有决断的人,此刻他便是当今天子。所以,你也无需责怪当今圣上杀你父亲之事,毕竟,上代的恩怨,他们清楚,就在上代了吧。”
李承训见他这番话正说到了自己心坎中,颇为动容,“魏大人,您放心,小子懂得社稷为大,君为轻的道理!”
“行,咱不说这了!你今后有何打算?”魏徵似乎终于放下心来,背靠在了椅子上。
“我是建成儿孙,必不得陛下信任,还能怎样,能做个闲散王爷,幽居京城便好!”李承训说的颇为寞落,哪个英雄豪杰不想建功立业?
“你的才能不至于厮,大唐不用,太过可惜!”魏徵一脸遗憾,却又心有不甘,“当今天子也是知人善任,像老夫,王珪都曾侍先太子,而尉迟恭、秦琼等也是降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要你忠心,相信陛下定会用你。”
李承训才不在乎李世民是否启用他,他宁愿lang荡江湖,自由自在,也受不得这朝堂庙宇的束缚。可如今,他不拿出诚意来,李世民是绝不会对他放松警惕,因此也只得忍辱负重,需以委蛇。
这番心里话,他可不想现在说给魏徵听,他不想让这个老人家失望,含混地道:“总之,我从未想过要取陛下性命,走一步看一步吧!”
魏徵似乎感觉到李承训对他的话有所怀疑,想了一想,继续开导道:“今日下了朝,老夫没有回去,直接去了内廷见陛下,你猜所谓何事?”
看着老人家神神秘秘兮兮的样子,李承训笑道:“猜不到,不过应该不是朝堂国事,国家大事,大人当不会与我一届草民透露,想必是李家家事。”
“嘿!”魏徵一拍巴掌,“你小子真是聪明,老夫没有看错,你听老夫给你讲个故事,便能看出当今圣上的胸襟。”
今日早朝后,太宗皇帝单独留下几位老臣,商议长乐公主下嫁的问题,当谈到陪嫁之时,以房玄龄为首的诸位大臣心知李世民爱女心切,便提出以倍于太宗皇帝之妹永嘉公主的嫁妆置办。
魏徵当即以“明汉帝封子不过于先帝”的典故,谏言说:“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礼有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
太宗深以为然,并大赞魏徵“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
老魏徵说完,并无得以之色,而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濡濡之情,却见李承训神不守色的样子,轻声唤道:“承训,承训?”
“啊!”李承训立觉失态,忙道:“是,是,陛下圣明!”
其实他在听到魏征说到长乐公主“出嫁”二字的时候,便感觉到心中一滞,至于他其后说的什么,根本就没有在听,而是心下一直盘算着,“怎么这么快就出嫁了呢?”
他在心中屈指默数,今年是贞观七年,长乐公主十三岁,史书上载正是这一年她下嫁给长孙冲的。想到此处,不知为何,他心下竟然微微泛起一丝酸意。
他又顺着这丝酸意去探究它的出处,想是这两个月来一直得她照顾,从内心深处,已把她作为这皇宫里唯一的依靠,而按照古代的礼法,女子出嫁从夫,一切便不自由了,他很有可能连再见到公主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怎能让他不失落伤感。
“噔噔噔”德贵从后门跑了进来,见到二人相谈正欢,立刻变为缓步而行,一遍擦掉脸上的汗水。
“你跑什么?”李承训正心情低落,见是这个很讨厌跟屁虫,没好气地道。
“没,没,什么,怕公主有事吩咐小奴,所以,紧着赶回来!”德贵卑躬着道。
魏徵与李承训一袭推心置腹的谈话,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可以说心情是非常的好,此刻见德贵回转,心知是自己离去的时候,便起身道:“承训,你好好休息,老夫就回了,陛下圣明,不会亏待忠臣良将的!”
“是,承蒙魏大人关照,承训谨记!”李承训起身,把魏徵送出殿门。
魏徵出了立政殿,没有向午门出宫的方向走,而是直奔前朝的太极殿。
第十五章 神秘信件
李承训回到房间,躺在炕上,唏嘘短叹起来,也说不清自己是个什么心态,总之不是那么高兴,那么痛快。
未穿越之前,对于唐宫公主婚配问题,他还做过专门的研究,写过报告,对于长乐公主大婚因由也是知之甚详。
唐代公主的婚姻可分为和亲婚、赠赐婚、表亲婚和转房婚四种类型。
史书记载:自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阶层,几经动荡离乱,很多士族到了唐代都已是江河日下。因此,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用名望换取寒门新贵们的钱财,一为求名,一为求财,于是士族卖婚蔚然成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唐太宗下令修订《氏族志》,重新排定士族座次,以皇族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他自己以身作则,“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
另外,唐代公主的婚姻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公主的婚配对象往往随着唐代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此而论,按照这个标准,长乐公主的驸马人选很快就定下来了,国舅长孙无忌之子长孙冲,即是表亲婚,又是政治联姻。
“哎!”李承训轻叹一声,“公主从小养在深宫,未见过其他男人,皇上许给谁,便是谁的,好不悲哀,好在长孙乐也是翩翩君子,才貌双全,否则说什么我也得拆散他们。”
李承训这下知道长乐公主为什么没来请安,为什么两只眼睛红红肿肿,看来,应该是为这事儿在闹别扭。
现在,距离公主大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又想到了自己,假设公主一走,他要离开皇宫便不好寻得机会了。得想个法子,尽快出去,可思来想去,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后来便沉沉睡去了。
晚饭时,李承训准时到达,这是他与长孙皇后交流的时间,每每此时便能见到长乐公主亲昵的坐在长孙皇后身侧,可今天,那座位上空空如也。
“皇后娘娘,五公主,是不是有什么事?”李承训终于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道。
长孙皇后笑道:“没事儿,小丫头出嫁前与准驸马闹闹别扭,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啊!”李承训虽已从魏徵口里得知此事,但乍听得皇后说出,心里还是不自觉的抖动了一下,“哦!”了一声,便埋头吃饭。
长孙皇后见他神色寞落,心知是因为公主出嫁的事情,这些日子长乐公主与李承训的交往,她是看在眼里的,也曾提点过公主,暗示过长孙冲,直到近日,才下了严令,让公主安心待嫁,不许乱跑。
“公主和冲儿的婚事,几年前就定下了,他们感情也一直很好。这人和人的缘分,是天注定的,无法改变!”长孙皇后误以为李承训对公主有意,解释道。
“天注定?”李承训愣住了,夹菜的手,久久没有收回,他在想:虽然这只不过是皇帝为了巩固其政权的常用手段而已,可这天,便是天子,天注定,多么贴切的比喻啊!
“承训,你在想什么呢?”见他一脸傻笑,长孙皇后好奇地问。她的饭量不大,早就吃饱了,不再动筷,只是陪着李承训说话而已。
“没事儿,”李承训笑道:“长孙冲我见过,那人不错,又有学识,公主嫁给他,能过得好。”
他这顿饭可谓吃的食不知味,与长孙皇后又说了些没有营养的闲话后,便说已吃饱,怏怏的离去了。
一连两日,长乐公主都没有来立政殿,他从德贵、碧桃等太监、侍女嘴里听说,公主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太医看过了,开了几副药,也不见好转。
李承训在长安就这么个朋友,朋友有难,岂能不管,“小公主到底怎么了?生得什么病?自己好歹也是跟医佛学过医的,”他找到长孙皇后,希望她准许自己给小公主诊病。
长孙皇后宛然拒绝,她始终坚持小公主就是闹别扭,耍脾气,过些日子自然便好。
李承训是何等精明,从长孙皇后的神态已然料定,此事一定与自己有关,难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他不敢再想下去,也不愿再想。
“不行!我得看看她去!”他心里思付着,可如何才能神鬼不知的到得长乐宫呢?虽然立政殿和长乐宫只有一门之隔,也并无守卫,但他总不能明目张胆的过去,即便翻墙过去,也一定会被人看见。
连日来的寝食难安,终于使他在这天晚上想到一个注意,自己都拍案叫绝,“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记了?一准行!”
想罢,他披衣下地,点亮烛灯,一边磨砚,一边愣愣出神。
墨已研好,纸也铺就,李承训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写了开去,直到天明才算告一段落,舒展着酸痛的肢体,打了个哈气,不由一叹,“这要是有内功在身,何至于此如此疲惫?”
他按照先后顺序,把铺满房间晾干的数十几张纸,依次卷了起来,然后用碎布条轻轻捆了起来,再用毛笔标上“一”;“二”,以此类推,竟然标注了四十六个。
雄鸡破晓,他手忙搅乱的把这些纸卷又捆在一处,然后轻轻抱了起来,来到院子中央,正见到立政殿连通长乐殿的小门被打开。
一个侍女匆匆从那门内走来,看了一眼李承训,也没有停留,直奔前殿,显然是去给长孙皇后汇报公主昨夜的病况去了。
李承训就像一个稻草人一般,捧着一大卷纸,傻愣愣的站在道旁,只等着这个侍女汇报结束回返。
片刻之后,侍女从殿内出来,路过李承训身旁。
“请等一下。”李承训快步拦在她身前,“请把这东西转交给公主。”
那侍女不发一言,绕开他的身侧,加快前行。
“请你帮我,公主看到会开心的。”李承训跟在后面,急道。
“咣当!”一声,那侍女已出门,随即便是铁链门锁之声。
“德贵!”李承训抱着这一大堆纸卷来到小太监居住的下房,敲门喊道。
这德贵是长孙皇后安排给李承训办事的人,也是皇家的眼线,每日都屁颠屁颠的跟在李承训后面,名为服务,实则监督。
“来了,来了!”德贵推门而出,“公子今儿怎么起的这般早?”
“你帮我个忙,把这些东西给长乐公主送去。”李承训把一大堆纸卷搂抱给他,嘱咐道:“千万别弄坏了,亲自交到公主手上。”
“公子,这!”德贵面有难色,“您给公主私传信笺,德贵可是不敢做这中间人!”
李承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