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廷还未从战败的困境中走出来,便遇到了这百年难遇的天灾,使得掌控权力的曹纪不得不全力赈灾,若是任由天灾肆虐,不但要失去天下民心,致使天下暴乱四起;还将使朝廷实力进一步削弱,到时便再无力掌控地方了。
为了给天下臣民一个交代,曹纪逼迫皇帝下罪己诏,承认是自己无德,惹怒了上天,以此进一步削弱皇帝在天下人的威信。然后便将皇帝深锁宫中,祷告自省。至此,朝堂之上,唯曹纪一人发号施令,总摄朝政。
北方草原,金狼汗与东胡部族交战一年多,双方各有胜负,金狼人始终无法将东胡人驱逐出左贤王领地。战到此时,双方早已疲惫不堪,于是在各自首领的授意下,商谈停战事宜。原本高傲的金狼人是不肯善罢甘休的,直到右贤王巴罕战死的消息传来,才让金狼汗不得不接受停战的请求。
右贤王战死,其部族数十万人口被劫掠南下的事,彻底震惊了整个草原,所有金狼人都感到不可置信,威名赫赫的巴罕怎么可能会被一群中原人击败,还死在他们手里?要知道,就在前年,他们才刚刚南下中原,肆意屠杀劫掠中原人。这些懦弱的绵羊怎么可能干掉一群凶猛的狼群?
为此,金狼汗还特意派人前往右贤王部查探真伪。不想,回来的人神色恐惧的向他描述亲眼所见的可怕场景。在右贤王王帐废墟中,堆砌着一座庞大的京观,少说也有十数万人,血肉早已腐烂,臭气弥漫数十里外。
听完这些话,金狼汗脸色顿时变了。原本他还想等停战之后,亲率十数万铁骑将那横山夷为平地,为巴罕报仇雪恨。可现在他隐隐有些害怕了,强悍如右贤王部近十万铁骑竟然败在横山军脚下。即便是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又如何?难道为了巴罕,自己还要再损失十数万人于夏阳山下?如今金狼汗国实力大减,兵力折损过半,向东已经无力压制东胡人,西面还有伪金狼人虎视眈眈,此时向横山开战,并非明智之举。
但是,经历这一年的两面作战,原本从中原劫掠的物资基本挥霍干净,剩下来的数十万奴隶和不能用于制造兵器的金银,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了。于是他将目光落在了南方的明州,如今唯有再次南下,才能获得充足的物资,迅速恢复实力。
在和东胡人停止交战后,金浪汗立即率领十数万大军兵临铁墙关。在他眼里,横山用十数万金狼人,还有右贤王的尸骨证明了自己的强悍,他自然不会愚蠢的踢那块铁板。而明州势力就弱了许多,他相信凭借着十几万铁骑,足以敲开关口,再次饮马龙江,这次他要拿下中原都城,将中原人的皇帝吊在旗杆上,让那些孱弱的中原人知道,金狼人的威势。
随着金狼人寇关的消息传入杨明远耳中,原本准备借着这场水灾,南下浑水摸鱼的杨家军,不得不紧急北调,调派五万大军急速增援铁墙关。面对来势汹汹的金狼人,杨明远不得不亲书两封求援信,派人送往横山之主林逸凡,以及燕州防御使齐睿。恳求他们出兵牵制金狼人,待击退金狼人,必有厚谢。
只是杨明远没有想到,与此同时,燕州千仞关以北,近十万东胡铁骑滚滚而来,在他们身后,数万身着中原服饰的步兵携带着巨大的攻城器械,缓缓向燕州逼近。
(本章完)
第341章 同文同种皆一家()
八月中旬,杨明远的求援信终于抵达横山。当林逸凡接到这封信时,脸色不由大变。他万万没有想到,金狼人与东胡人休战之后,竟然直接进攻明州。若是让金狼人打下明州,只怕那里的百姓们将又要遭受一番屠缪之难。横山之前便饱受金狼人凌虐之苦,对此感同身受。
当即,林逸凡马上召开横山军事会议,商议是否出兵援助之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将金狼人攻打明州的事说出,现场群情激愤。不仅将领们咬牙切齿,恳请立即出兵;便是在座的文官们,也纷纷力主出兵支援。
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众人一致决定出动三万骑兵北上,袭扰金狼人后方,缓解明州的压力。同时调集一批军备物资以及战马,援助明州抵抗金狼人。只是单单凭借横山的力量,只怕还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林逸凡准备派出使者,游说各方势力出钱出粮支援明州。
做出了决定后,横山府衙随即贴出告示,印发报刊,详细讲述此次支援明州的原因和意义。林逸凡以横山总统之名发起《告同胞书》,向百姓们阐述为何要支援明州的道理,他在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华族之称,告诉百姓们,天下所有中原人都是出自同源同脉的华胥氏一族,谓之华族。既然大家同出一族,即便是兄弟睨于墙,也当外御其晦。如今金狼人再度侵袭我中原大地,凌虐华族兄弟,我等同胞兄弟岂能坐视不管?
林逸凡的告书已经刊出,顿时引起横山百姓巨大的反响,有之前惨遭金狼人肆虐的悲惨境遇,他们对金狼人无比痛恨仇视,对处于金狼人压力下的明州百姓产生极大的同情。如今再加上他这一篇文章,更是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认同感。以前,在他们眼里,亲人只在一家一族之中,至于其他芸芸众生,与自己并无任何关系。但今天,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祖先们与天下人密切相关,他们共同起源于一个叫做华胥氏的部族。在经历了万年的繁衍生息之后,才慢慢的遍布整个天下。这让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血脉与天下人的联系,是那么的源远流长。
于是,横山百姓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到官府门前,恳请为明州百姓捐献物资。面对百姓们殷切的期盼,横山府衙允许各地官府收纳百姓们的捐赠,一起运送往明州。
原本刊出这份告书,只是为了让百姓们理解此次援助明州的义举,却万万没有想到会引起民众的热议。林逸凡在收集了民众的讨论讯息后,很快便找出了其中的关键词”华族“。华族的称谓是他在查看古籍时,从中发现,上古先贤都与这个华胥氏有关系,结合现代华夏起源的神话,便顺势写下了华族的称谓。这既是他不想割舍现代人的身份,也有意在这个世界建立与现世的联系。
可他没有想到,这个称谓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在天下人的思想中,原本并无民族的概念,他们所谓的族只是一家一姓的族群,并无涵盖整个天下百姓的称谓,若说有,便是一朝一代的名称。林逸凡知道,想要让一个国家长治久安,想要让统治下的百姓紧密团结在一起,便要实行民族主义。以文化,血脉以及族群为纽带,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血溶于水,同文同种。唯有如此,以民族之名,行大一统之制,即便后世再次改朝换代,也无法动摇国本,更改族号。
心中激荡,浮想联翩。林逸凡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当即召集韩松与郭怀理两人商议,提出四点建议。其一,编写一部华族史,将天下人的根系梳理清楚,正本清源。其二,今后横山百姓皆以华族为名,不再以中原人,天武人自称,统一混乱的称谓。其三,加强舆论引导,增进横山百姓对华族的认同。其四,广告天下,传播华族文化,引导天下人的思想。
对此,韩郭两人深以为然,觉得这是一场十分重大的变革,若是实行成功,将使百姓在面对外族之时,更加团结一起。即便是内乱,也能稍微顾及同族之情,而不敢太过煎迫。
“大人,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属下认为,此事当尽快实行,扎根于民间,方能万世不移。”韩松激动的说道。他知道,只要将民族之意深植下去,终有开花结果,蔚然成林的一天。那么自己将能名垂青史,位列先贤。这不正是自己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吗?如今一条康庄大路就在眼前,他岂能轻言放弃。“属下不才,愿意主持编写华族史之事,还请大人成全。“
“韩大人如此是不是太辛苦了?”郭怀理顿时急了,连忙阻住,“属下主管教务部,辖下文士才子如云,这编写史书之事,还是交由我们教务部更加专业。大人,您说是不是?”
”哼,教务部难道不是在政务院的管辖范围之内吗?“韩松不满的看了他一眼,”此事事关重大,本官身为总理,岂能置之不理?“
“呵呵,总理大人日理万机,岂能屈尊降贵做这种笔杆子的事?“郭怀理微微一笑,反驳道,”若是大人因此耽误了其他事务,那岂不是属下的罪过?“
“好了,都不要再争了。”韩松正欲反驳,林逸凡立即阻止,“修史之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事关民心思想,决不可草草编撰。本官以为,可成立文学院,设立学士之职,负责撰文史,审核文章,以及草拟文书等诸事。这编撰华族史的任务就交由文学院来做吧。“
“这,不知大人欲与何人担任学士之职?”韩松迟疑了一下,反问道。
“学士自然是由德高望重,学识过人之士担任了。”林逸凡含笑道,“不过韩大人无需担心,学士并非只有区区一人,但凡通过考核进入文学院的,都为学士。文学院乃自由开放之地,学士之职无分高低,无论品级。即便是韩大人身为总理,若是加入文学院,在其中也与他人没有差别,只是一员普通学士而已。”
“大人,既然有文学院,那自然便需由院长负责管理文学院事务。”郭怀理满怀希翼的看着林逸凡,“不知大人属意何人担此重任?”
“郭大人所言甚是,文学院确实需要一名院长来管理。”林逸凡略一思索,赞同道,“那便由你来兼任文学院院长一职。”
郭怀理大喜,连忙俯身拜谢。韩松者一脸沮丧,颇为失望。
但林逸凡话音刚落,便又继续说道,“文学院既然要开自由开放之风,要广开言路,自由辩论,阐述己见,便不能受到来自上级的约束。因此,这院长之责,只在管理学院日常事务,不得干涉学士著书立作,言论自由之权。“
“什么?”郭怀理以为听错了,感情自己争取的院长之职,只是一个大管家,根本没有什么实权。
韩松此时满脸笑意,连连躬身直呼大人英明。
“怎么,郭大人不愿意吗?”林逸凡强忍着笑意,沉声问道。
“没,属下遵命。”郭怀理哭丧着脸答应道,他似乎可以预见到,自己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以后还要分心照顾一群大爷了。
附言:这章完全就是硬凑起来的一堆文字,写得不满意还累,太痛苦了。
最近写作状态不好,还是厚颜求票。
(本章完)
第342章 南方乱援明物资到()
转眼间,九月份到来,南方的水灾开始消退,朝廷忙于赈灾防疫,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可面对数百万灾民饥肠辘辘的肚子,即便是朝廷也无力顾全。再加上数不胜数的贪官污吏从中克扣贪墨赈灾钱粮,以至于大多数百姓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救济。
终于,在百姓们郁积的怒火越积越高,最终爆发了抢夺官府富户钱粮的暴乱。随后,仿佛星星之火一般,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暴民们冲击县郡,劫掠地方富户豪绅的钱粮,在混入队伍中的野心家的蛊惑下,渐渐转变为叛乱,一路攻城略地,沿途横扫而过,有如蝗虫一般啃食一切,说过之处尽为白地。家园被毁的百姓们走投无路,不得不被裹挟入大军之中,跟着一起劫掠其他地方。
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海商两州一片混乱,群贼四起,席卷南方各地,便是金青两州也有波及。曹纪不得已,只得委派儿子曹子彦率领十万朝廷兵马南下平叛。只是这十万大军之中,只有不到两成为老兵,其余都是新近招募,训练几个月的新兵而已。所幸北方群雄已有两个被草原人拖住,不得南下。而安州李家此刻正在平定华州内乱,根本无暇东顾。至于横山,隔着一个华州,自然无需担忧。也因为此时情势大好,曹纪才敢调派十万大军南下,否则,被北方贼人牵制,恐怕就无力南下平叛了。
此时的铁墙关,杀声如潮,金狼人驱赶着囚禁的奴隶,一波接着一波的向关下冲锋。此时的战场上,倒下了一层层尸体,密密麻麻的堆垒起来。六万杨家军驻守在关上,麻木的用箭矢将冲上来的奴隶射倒。看着那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哀嚎,操着相同口音的“敌人”死在自己面前,所有人的心里都十分不好受。
此时的杨明远早已经来到铁墙关主持防务,硬生生的将十数万金狼人挡在关下二十多天。但他脸上的神色并未舒缓,反而沉重了许多。倒不是手下兵马损失惨重,这段时间以来,己方战损不到一万人,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也不是因为城下死伤的多是曾经的明州百姓,致使己方将士士气大跌,军心动荡。而是在着二十几天里,军备折损太大,箭矢消耗无数。若是再这样下去,只怕大军便再无压制敌军的箭矢,也要缺乏阻敌的武器了。
原本明州在遭遇金狼人南侵之后,便已支离破碎,民生艰难。而后又有各方势力混战不休,明州人口已是凋敝不堪,各种钱粮物资更是短缺不足。虽然在歼灭北伐军后,得到了一批物资军备,可在这次战争中,再次消耗一空。杨明远现在已经在发愁怎么筹集粮草物资,正在催促工匠加紧制作军备器械。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匆匆赶到,向焦头烂额的杨明远禀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横山已经答应出兵支援,早已派出三万铁骑北上草原,袭扰金狼人后方。并且还主动援助一批物资,以支持他继续阻挡金狼人南下。如今援助物资已经抵达宁城,正向铁墙关赶来。
杨明远闻言,既是感动又是疑惑,他没有想到这个世间还有人会为了不相干的人,甚至是潜在的敌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同时心中也在盘算着,横山此举到底何意,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祥加询问未果之后,他只好耐心的等待着横山护送队伍的到来。
五天之后,铁墙关以南,一条延绵的长蛇阵出现在关上众人的眼底,粗略一算,至少有上千辆马车的规模。
杨明远心中激动不已,横山此次援助的规模也太大了吧,这得有多少物资啊?兴奋之余,他也不敢怠慢,当即下令打开关门,亲自出关前往迎接。
三千铁骑轰隆而出,向横山队伍赶去。待来到队伍跟前,杨明远挥挥手,众骑刹那停下马蹄,整个阵型没有丝毫混乱。
杨明远从马上下来,含笑着走上前去,高声喊道:“不知哪位将军出来答话?”
“末将石守义,见过将军,不知将军如何称呼?“便见一名年轻的军官从中走出来,打量了杨明远一眼,行着军礼道。
“我便是杨明远,想不到这位将军这么年轻,当真是少年英才啊。”杨明远目光炯炯的看着他,赞叹道。
“原来是杨大人,末将谢过大人夸奖,实不敢当。”石守义微微一惊,很快便知道他此来的用意,不由感动的说道。
“哈哈,石将军,这一路旅途劳顿,快快随我进关内休息吧。“杨明远热情的拉着他的手,邀请他入关,眼睛却时不时的往那些马车上瞟。
石守义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当即挣开杨明远的手,正色道:“杨大人,末将奉我们总统大人之令,送来物资援助明州军抗击金狼人,实在不敢耽搁。现在便请大人当场清点物资,再进关吧。“
也不能杨明远推辞谦让,石守义便掏出文书清单,交给他。”这是总统大人交给您的信,以及这次物资的清单。“
杨明远只好接过来打开阅览,在信中,林逸凡阐述了自己为何要救援明州的原因,一言以概之,就是兄弟睨于墙,而外御其晦。同为华族同胞,自当同仇敌忾。
虽然杨明远对于信中所谓的华族之称,颇为不解,但看过林逸凡这封信,心中还是感动不已,能有此胸襟者,必成大器。即便未来要与他为敌,也抹不掉自己对他的敬佩之意。
随后,杨明远打开手中的清单,仔细阅读。越看脸色越是大变,最终化作一片震惊之色,看着石守义,不敢置信的问道。“这,这是真的?”
石守义微微点头,转过身去,指着身后的马车,朗声道:“是真的,杨大人,这些物资就在眼前。我们总统大人为了支援杨大人阻挡金狼人南下,特意调集了五千石粮草,五千杆长矛,三千套刀盾,两千张弓,以及十万支箭矢,还有两千匹战马。杨大人,这是末将的公函回执,待您清点完毕,烦请在上面盖章,以便末将回去交差。“
杨明远当然不会让人明面上去清点,当场便大手一挥,表示对石守义十分信任,要来公函便在上面盖上自己的大印。
最终马车咕隆隆的进入关内,自有杨家军前来接收。经过清点,杨明远终于舒了口气,有了这批军备,自己终于能够继续压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