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战长空-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发现直升机的“天敌”,对突击编队来说就是个好消息。
在北约战术空军的掩护下低空突袭,不得不说第101师的大兵们运气还算不错;虽然这时候前方一百千米左右的天空中,第八联队的f…15c们正接二连三的被“高加索死神”变成一团团火球和残骸,但是这些横死沙场的“鹰”们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他们竟然靠这种方式拖住了“死神”的脚步,也吸引了俄国人的全部注意力,为低空前进的直升机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空中遮断。
话虽如此,昂贵的战机竟然成了消耗品,这又算是一种什么样的空中遮断啊!(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s:感谢书友*小小罗盘*的宝贵月票!
有推荐票的兄弟们多多支持啊,咱们敢不敢也上一回推荐榜,打不了科幻、还打不了军事吗!
第六五七章 护航与机降()
不过不管怎样,是战斗也好、挡枪也好,总之“死神”的威胁暂时还没有来到。
对于前方天空中的一边倒恶战、或者说就是一场屠杀,贴着海面飞行的直升机们当然一无所知,中央司令部的指挥官们却“看”得很清楚。然而对“死神”的镰刀熟识已久,他们现在所能做的除了跺脚咒骂之外,也就只能暂时把希望寄托在“鲨鱼”的身上;与此同时,海军方面提供的护航力量也终于就位,cvn…65“企业”号上vfa…136中队的全部二十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已经飞越了土、伊边境,进入到了黑海上空。
得到了这些新生力量的有力支援,战区指挥官克拉克上将的脸色才变得好看了一些,不过他心底里还是希望空军的小伙子能争口气,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击退那个可恶的“死神”、不要又被海军看了笑话才好。
呃,说是“靠自己的力量”,其实现在也只能指望“鲨鱼”了吧!
指挥部里的紧张气氛,前方作战人员固然无从体会;不过身处危机四伏的战斗第一线,第101突击师的官兵们一开始还真是很有些心里没底。
就在几分钟之前,和平时训练时一样两腿垂在机舱外、伸手紧紧抓住舱门扶手,遥望视线中不断后退的大片暗蓝色海面,全副披挂的美国大兵们还在不时高喊着互相说话、神色间都带着几分紧张和忐忑。
在战前进行的作战会议上,虽然指挥官一再保证部队前进途中的空中掩护,但是大兵们对眼下的作战形势都心知肚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北约战术空军并未真正取得黑海上空的制空权——换句话说。他们现在是冒着被米格机撵上痛打的风险在执行任务。这对于一向倚仗空中优势的美军来说还是有一点不习惯。
不过随着机队的轰鸣前行,仿佛是为了给大兵们注入信心一般,天空中逐渐出现了从南方追赶上来的战机身影;见到这些特意排成一线低飞掠过、机翼下挂满灰白色导弹的十字形战机,嚼着口香糖的突击队员们才算是吃了定心丸,他们向天空中的战机频频挥手,当然飞行员能不能看到就是另一回事了。
低空的安全暂时有了保障,那么前方天际里的情形又如何呢?
就在“大黄蜂”们越过密集编队的直升机、展开一条拦截线为其提供空中遮蔽之时,黑海上空的一场空中激战刚刚尘埃落定。美国空军再一次被“死神”打砸了大量财产,和盟友土耳其空军一起付出了近十架战机的惨重代价!
但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场有“鲨鱼”亲自上阵的激烈战斗中,被寄予厚望的哈罗德*费希尔少校虽然竭尽全力、却没有伤到“死神”的一根汗毛,最后更因为战机燃油吃紧而被迫返航。
对于安装了f100…pw…229发动机的“敏捷鹰”,大推力引擎的油耗也会更高、然而战机的内油量却没有变化,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视,实际上对战机的持续作战能力却是一种不小的负面影响。在归航途中,精神疲惫的少校通过数据链向指挥中心报告,确认“高加索死神”在空中出现、并且现在已经脱离战线。他对此给出的一种推测是“俄国人大概是打光了导弹,或者就是他也没油了”。
出动包括“敏捷鹰”在内的精锐。却又迎来一场可怕的失败,这种情形原本是足以让任何指挥官都暴跳如雷。
然而和一般性的推测完全相反,出动大批战机应战、却被“死神”如同砍瓜切菜一样消灭掉,这样的消息传到了美国中央司令部,在场的指挥官们却非但不觉得震怒、反而感到一阵如释重负——毕竟,如果可怖的“死神”已经在天空中大开杀戒、打光了所有弹药后驾机返回,那就意味着这个残忍嗜杀的“疯狂伊万”会暂时从黑海上空消失,也就没有人会神出鬼没的冲进直升机群、疯狂砍杀那些毫无反抗能力的“阿帕奇”和“黑鹰”咯?
——哈哈!
只要能确保这一点,那合众国的战斗就还有希望!
至于那可怖的“死神”,反正他的“侧卫”已经没弹药了,俄国人就算能保障他的空中加油,总不见得会有“空中挂弹机”这种逆天的玩意——
所以就算这家伙真是死神,也不能赤手空拳打仗不是吗!
面对这一“难得”的战场机会,精神亢奋的将军们当然不会错过,克拉克将军唾沫横飞的指示前线突击机群继续执行任务,同时协调海军方面,让来自“企业”号的vfa…136“超级大黄蜂”中队坚持护航,务必要抓住机会一举突袭成功。
按照将军们的临战部署,一架架穿过伊拉克、土耳其领空风尘仆仆赶来的f/a…18e/f战机很快行动起来,飞行员们手脚麻利的抛弃了副油箱、分出一部分兵力爬升至数千米高空,随后就与迎面杀来的苏联vvs第177前线歼击机团狭路相逢。
在距离直升机群前方不远处,涂着星条机徽的“超级大黄蜂”战术一如既往,很快占据了超视距作战的有利位置。
在远离海面的数千米高空,机翼下挂满灰白色aim…120b导弹的f/a…18e/f正在艰难加速,虽然他们在接到预警机指示后就立刻抛弃了副油箱,现在一对尾喷口火焰明亮、显然是加力全开的在提速爬升,但是受到战机气动设计和大量外挂的拖累,奋力冲刺的“超级大黄蜂”还是飞不到六百节以上速度。
和这一批爬升接敌、准备打bvr空战的同伴相比,留在低空警戒的若干架f/a…18战机就好过得多,他们在预警机调度下互相疏开,以提防俄国战机的超低空偷袭。
和习惯高开高打、意在争夺战区制空权的f…14、f…15不同,中低速度下的格斗空战才是“超级大黄蜂”所相对擅长,也比较适合执行掩护低空直升机的作战行动——为了执行掩护任务,仅仅挂载空战配置、升阻比下降的战斗机需要在低空折返飞行,和一大票速度迟缓的直升机保持协调,才能在突击机群遭遇袭击之前发现、并拦截任何接近的空中目标。
突袭机队与掩护机群、再加上北方来袭的俄国战机,在并不十分广阔的黑海东南部集中如此之多的空中单位,给北约的战场协同调度系统制造了很大压力;随着e…3a“望楼”预警机的雷达扫描,东面的天空中出现了又一批米格机的踪迹,原本就很纷乱的战场形势一下子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接到预警机的数据传送,担任低空警戒任务的vfa…136机队一部转至威胁方向,雷达开机扫描的“大黄蜂”们很快就和数十千米开外偶然路过的几架米格机发生了bvr接触,一场中低空的超视距对战随即爆发!
天空中,拦截者与入侵者的战斗正在上演;而在波涛翻涌的海面上,低空掠袭的直升机队已经到达了出击航路的中途标示点。
借着一大批空优战机的掩护,在苏联前线防空系统的眼皮底下偷偷摸摸的接近了海岸线,搭载精锐突击兵力的直升机编队在标示点全体转向东侧飞行,兵不厌诈的脱离了佯动航线,对准了这次行动的真正目标。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打头的ah…64“阿帕奇”直升机上,导航员在核对了电子地图后抬头眺望,他几乎都可以透过厚重的防弹玻璃看到前方蜿蜒的海岸线;经过周密的行动策划、空军战机也终于不惜代价的前出拦截,这一大片看似杀气腾腾、在战斗机面前却极其脆弱的突击机群终于达成了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一架架引擎轰鸣、桨叶飞舞的空中怪兽很快越过了无人防守的黑海东部海岸,向预定的突击目标——格鲁吉亚重镇库塔伊西扑去。
所谓“蛙跳”战术,在实施得当的时候,的确具有非常强的战术打击能力。
就像今天上午,和情报部门刻意放出风去的苏呼米不一样,第101空中突击师的精锐力量在飞抵海面上空之后,就在黑海深处的预定集结点改变了航线:按照战术规划系统的统一调度,全队战机都原地转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转而从战火正旺的巴统、和防守严密的苏呼米之间飞进格鲁吉亚内陆。
由于行动发起的十分突然,进入陆地上空后,编队一直没有遭遇什么像样的防空火力;当然这么一大片直升机从头顶掠过,一定会被俄国人的前沿观察哨发现,但是空中突击倚仗的就是行动迅速、速战速决,等到这种情报一层层传递到俄国人的战场指挥部,那么一切就都已经晚了。
“all…units,all…units(各部队注意),距离预定战区五英里,全员做好一切战斗准备,预计三分钟后开始机降突击!”(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六五八章 库塔伊西()
“roger…that!——‘s裤lls’…are…ready!”(收到!——‘骷髅’小队准备完毕!)
隆隆轰鸣声中,听到耳机里传来的一阵呼叫,坐在uh…60直升机内的折叠椅上,带队军官扬了扬手上的m4卡宾枪、大声嘶吼着命令大兵们检查装备。
随着军官粗声粗气的几声吆喝,机舱里响起一阵弹匣磕碰和拉动枪栓的声音,忙碌起来的士兵们扎紧靴带、扣上凯夫拉头盔,检查战场通信设备工作正常,很快就神情紧张的拄着枪坐成了一排。
就在大兵们紧张准备的时候,直升机外的地貌已经不再是绿色的大片起伏田野,而变成了连片的各色建筑和一条条道路,显然突击机群已经抵达库塔伊西市区上空;随着uh…60“黑鹰”的机动规避,地面上的对空火力已经变得愈发密集,高射炮的曳光弹、拖着白烟的便携式导弹不时从视线里一掠而过,天空中爆炸与火光此起彼伏,在大兵紧张收缩的眼瞳里映出一个个闪烁不定的亮点。
隆隆的爆炸声在空中回荡,尖叫的流弹不时敲打在机身上,搭乘直升机的大兵们这时全都心跳加速、手心冒汗,真刀真枪和俄国人较量的时候就要到了!
眼见不远处的天空中,一架暗黑色的uh…60“黑鹰”突然间火光迸发、然后就一下子变成了刺目的大火球,饶是身为战场老兵的一名黑人下士也不由得心中发颤,他牢牢抓住机身一侧的铁质把手、向身旁同样脸色发青的同伴高喊:
“sh、**——!汤米。那是‘夏延人’小队搭乘的直升机吗!”
“真是活见鬼。——伊万们反应的还挺快!”
目睹天空中拖着浓烟的冒火残骸一路坠落。里面的突击队员显然都已死于非命,地面上“砰砰乓乓”的开火声简直就是一刻不停,脸色青灰的汤米*夏洛克中士先是骂了一句、又狠狠的吐掉了嘴里的口香糖,这时候他已经觉得有点精神麻木。
正在这时候,机内传来一阵刺耳的喇叭鸣响、舱内指示灯变成绿色,机降突击的时候到了!
减速悬停在主城区一栋大楼对侧的“黑鹰”,粗壮的滑降绳索被抛向空中,背着圣诞树般的m16步枪、m249机枪和一具具导弹发射器。身形臃肿的突击师大兵们一个个鱼贯而下,军士长在机舱门边高声呼喊着挥舞手臂:
“摸ve、摸ve!go…doe…cover!”(快、快!落地后注意掩蔽!)
耳边传来连绵不绝的枪炮声,随着直升机旋翼的气流,地面上的尘土和席卷而起的杂物四处飞扬,一个个突击师大兵踉跄着踏上了格鲁吉亚的土地、松开手上的滑降绳索快步小跑着四下散开。
跳下地面后立即展开队形,据枪在建筑街角四散开,大兵们依托一切可以作为掩体的东西和远处射来的子弹捉迷藏,抬头只见到被浓烟与火光遮蔽的天空,几乎就是不见天日的景象让不少老兵一时间有些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
和五年前的巴士拉机降相比,现在四周的火力显然要更加猛烈!
正如美军士兵们所预料的那样。和一众组织散漫、装备训练落后的伊拉克国防军完全不同,遭受突袭的驻库塔伊西机动部队、也就是苏联第九集团军第46摩步师一部很快行动起来。在经过最初的反机降作战之后,四面八方穿插到主城区的一组组地面部队马上占据了有利地形、开始着手清剿城区的敌军,与机降在库塔伊西市内的美军突击先锋激烈交火。
突然间遭遇机降攻击,库塔伊西城内的守军本身并不算多,但是经过几个月来的战斗动员和人员疏散,这座格鲁吉亚境内的重要城市已经完成了半军事化,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苏联正规军和武装民兵着实不少,枪声和爆炸声很快就在街道和建筑四周响成了一片。
身处枪弹横飞、浓烟尘土阻挡视线的城区道路一侧,突击队指挥官迈克尔*理查德少校倚靠在一栋砖石结构的低矮建筑旁,他展开纸质地图瞄了几眼、与指挥终端互相印证,确认了突击队机降地点正确,然后就命令通讯兵呼叫各小队立即发起攻击,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突袭破坏库塔伊西城内的通信、广播电视和电力传输设施:
“让‘骷髅’小队立即穿插到高地通信站、破坏他们的统一联络!‘夏延人’小队负责伏击守军,在‘西格玛’区域占据建筑展开——见鬼,他们这时候在哪儿?”
“头儿,‘夏延人’小队已全员阵亡了,汤米刚刚报告上来!”
“——什么!”
听到“全员阵亡”的坏消息,少校眉头紧皱的开口大骂起来,这时候一枚似乎是迫击炮弹之类的玩意在街道对侧落地炸开,纷纷扬扬的一大蓬碎石和尘屑四处飞溅;感觉到大地在剧烈颤抖,理查德带着几分畏惧向建筑内缩了缩,“活见鬼,那就让‘狼爪’小队顶上去,让他们赶紧行动、决不能让俄国人的坦克上街乱窜!现在就给我呼叫空中支援,我们需要最猛烈的火力覆盖!”
“明白,头儿!”
听到少校的嘶吼,通讯兵立刻拍一拍身旁大兵的肩膀、吼叫着传达了少校的命令,让他穿过烟尘遮蔽的狭窄道路、把命令传达给街区另一侧的突击队员们。
按照理查德的意思,接下来他正准备呼叫空中的直升机,却被少校敲了敲头盔:
“唐尼,无线电信标呢?——你这个蠢货,还不赶紧把这玩意找出来,是想让我们和该死的俄国佬一起炸上天吗!”
“哦——是、是!长官!”
被理查德说的一阵脊背发凉,想到那些盘旋在空中的“阿帕奇”直升机,地狱火导弹和火箭巢不分青红皂白一通狂轰滥炸的恐怖景象,通讯兵脑袋一激灵、他赶紧抖抖索索的掏出敌我识别信标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六五九章 十七号出击()
吼叫着确认了敌我识别问题,少校才算是暂时松了一口气。
眼见士兵们正四下散开,牢牢把守附近的几个道路隘口和制高点,营部的家伙们也建立起了还算稳固的前沿指挥站,理查德少校命令各小队注意保持联络、尽快摸清城区内的敌军动向,然后就坐下来喘一口气、喝上两口水抹了抹嘴。
片刻之后,通过卫星加密频道呼叫后方的指挥中心,他用略带沙哑的声音报告:
“502团1营机降突击顺利、目前正在巩固城区阵地;机降点已肃清,请求在黄昏之前运送第二批增援部队!”
后续部队的增援是否及时,对502团的作战成败可以说至关重要。
作为美军快速反应的中坚力量之一,第101空中突击师编成的直升机数量当然远超一般陆军师,但是仍然不能保证全师兵力的一次性空中投放,而必须通过若干次的往返机降,才能在作战区域积累起相当于一个作战旅的突击兵力。
对于理查德少校来讲,率领部下们在库塔伊西这座苏联集团军指挥部驻地的城市里大打出手,他很清楚手下的轻装突击队并不能和俄国人的坦克、重炮正面对抗,现在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破坏敌军通信指挥和后勤供应系统,在城区速战速决、制造混乱,然后凭借占据的一大片复杂地形固守待援,待主力部队从巴统向北长驱直入时再进行一场内外夹攻的突击战斗。
做完这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