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葛亮大传-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赴宴。”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当曹魏大军到辽东之后,公孙渊遣其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数万屯于辽河畔,在军营外围挖出二十多里长的堑壕。见曹兵到,卑衍立即迎战。司马懿派将军胡遵将卑衍击退,然后采用釜底抽薪的战术,突破敌人的堑壕,先挥军向东南挺进。绕过敌人的防线后,突然转弯指向东北,直扑公孙渊老巢襄平。卑衍等将领担心襄平失守,连夜缩回襄平,与公孙渊合势固守。经过近两个月的围城攻坚,司马懿便攻破襄平,杀死公孙渊,平定了辽东。
  这两件事表明:司马懿料敌如神,用兵如神。
  诸葛亮这次北伐,遇到了更强硬的对手。
  司马懿到达祁山之前,诸葛亮已经率大军将祁山守军围困起来,同时,派将领王平另守南围。司马懿一到长安,即令大将费曜、戴陵率精兵四千守护上邽,其余人马全部随他西救祁山。大将张郃建议不要全部出动,最好分出一部分兵力驻守雍县(今陕西凤翔南)、郿县,以掩护大军侧后方。
  对于张郃的建议,司马懿甚不以为然。他认为诸葛亮善于用兵,不可轻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大错。他给张郃讲了汉初淮南王黥布攻破楚三军的故事:那是汉高祖十一年(前196)的事,韩信、彭越相继被刘邦诛杀后,黥布据地造反。他发兵进攻汉朝的荆楚之地,楚军为御黥布,将兵力一分为三,打算互相配合、救援。有人劝楚将说:“黥布善于用兵,民素畏之。如今我们将兵力分散为三处,黥布如果打败我一处,那两处就会散走,怎能相救?”楚将不听。后黥布击破楚一军,其余两军果然散走。讲完这个故事,司马懿对张郃说:“我们想一想分兵之后,前军能否对付得了蜀军?如果能,则将军之计可行;如果不能而将军队分为前后,这就会走楚之三军为黥布所破的老路。”张郃对司马懿的用兵之道是佩服的,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

巨星陨落五丈原(2)
司马懿率领大军奔祁山杀来。
  然而,一向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这次却失算了。
  ……
  

退兵风波(1)
当死神一步步向诸葛亮逼近之时,诸葛亮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蜀国军队的存亡。
  如果健康情况允许,诸葛亮是无论如何也不打算退兵的。他已经让士兵们在渭南屯田,作好了持久战的准备。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军的主帅,诸葛亮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失去主帅的军心会产生极大的惶恐动荡,而用军心不稳的军队去打仗是兵家的大忌。
  作为军中的主要将领,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的战略战术与诸葛亮一直存在分歧。他每次随同诸葛亮出兵时,总是要求诸葛亮给他兵马万人,他会像韩信当年东征那样,配合诸葛亮拿下关中。对魏延的要求,诸葛亮常制而不许,为此,“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如果诸葛亮去世,魏延可能会自以为申志展才之时已到,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丞相府长史杨仪能制止得了魏延吗?魏延最不服的人就是杨仪,让杨仪制止魏延简直如同火上浇油。
  军司马费祎能制止得了魏延吗?费祎雅性谦素,服人以礼不以威。每当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时,费祎也只能“入其坐间,谏喻分别”。显然,在诸葛亮身后,一旦魏延坚持自己主张,费祎也不能进行强有力的制止。
  姜维能制止得了魏延吗?且不说他入蜀时间不长,资格不如魏延,就说这职务吧,一个是征西将军,一个是征西大将军,仅差一个“大”字,级别却差多了。
  谁都管不了魏延,蜀军的前途不外有两个:一个是由着魏延拿着蜀汉与曹魏抗衡的最后本钱去孤注一掷;一个是众人四分五裂,各行其是。无论哪种前途,都是对蜀汉军队的毁灭。
  诸葛亮以生命的最后精力,做出了保存蜀汉军队的明智选择:撤军。但诸葛亮却没有料到,在他去世后,蜀军在撤军过程中却出现了一场轩然大波。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蜀军撤军的过程是这样的:
  诸葛亮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召集在自己身边,部署撤军的行动。此次撤军,诸葛亮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命,就让杨仪、费祎等率军撤退,姜维断后。
  诸葛亮去世,蜀军严守秘密,不公开诸葛亮的死讯,而是遵照诸葛亮的布置立刻撤军。杨仪派费祎去见魏延,试探他对撤军的态度。
  果然,魏延听见蜀军欲撤的消息,勃然大怒,说:“丞相虽亡,还有我在。丞相府中的亲近官属便可护送丞相灵柩还葬,我仍可留下率大军攻贼,怎能因一人之死而废天下大事呢?况且我魏延是何人,怎能让杨仪调遣,替他断后!”
  费祎听了魏延一席话,心中暗暗佩服诸葛亮预料的准确。他刚要对魏延劝解几句,只听魏延又说:“杨仪为丞相府官员,让他回去。君为军中司马,当留下与我一起杀贼。你我二人联名发个文书,将此事布告诸将。”
  费祎一听,心中暗暗叫苦:这不是要把我硬留下,和他一起违抗丞相遗令吗?想到这里,他灵机一动,骗魏延说:“将军留我,我无异议。只不过我得回去说服杨长史。杨长史是个文吏,不懂军事,我告诉他后,他一定不会违背将军之命。”费祎这番话,魏延听着还算舒服,便放他回去了。
  费祎走后不久,魏延又觉得不对劲。他觉得费祎此次前来,目的是劝自己与之一起退兵,怎会这么快就改变态度,帮助自己说服杨仪!他急忙派人去追,但已经来不及了。魏延又派人打探杨仪的动静,得知他已经布置诸军拔营而归了。
  魏延听说后大怒,杨仪竟敢丢下自己率大军径自撤回,分明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使魏延生气的是,杨仪已在众军中广为散布说,魏延不愿撤军,欲率大军北降曹魏。当时魏延的前锋部队离诸葛亮大营仅十里,离褒斜谷北口很近,魏延便抢先退入斜谷南归,边走边烧毁栈道。
  魏延这个举动,主观上或许是为了阻止蜀军后退,或许是为了难为杨仪,争取自己的主动地位,但在客观上却几乎帮了曹魏的大忙。当杨仪等人整军而还时,司马懿也得到了蜀军撤退的消息,他亲自率兵来追蜀军。多亏诸葛亮事先布置了姜维断后。足智多谋的姜维见司马懿追来,让军队反旗鸣鼓,作出一副要反击的架式。司马懿不知诸葛亮已死,又想起张郃的话:归军勿追。他急忙下令停止追击,全军返回。于是,杨仪结阵而去,从容退进斜谷。事后百姓知道了这件事,都传着一句谚语:“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听到这个谚语后,自我解嘲说:“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也多亏司马懿不便料死,否则,蜀军撤时,后有追兵不舍,前有断道阻拦,那真是太危险了。
  

退兵风波(2)
魏延抢先退到斜谷南口,一面布置军队阻击杨仪,一面派人去成都向后主上表,说杨仪率兵反叛。
  杨仪一面伐树修道,昼夜兼行,一面也派出信使从小路回成都,向后主告急,说魏延举兵叛变。
  魏延、杨仪,各自指责对方,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闹不清谁是真叛,便问侍中董允和留府长史蒋琬。董允、蒋琬都保杨仪而疑魏延,刘禅下令让蒋琬率宿卫宫省的诸营士兵北上救难。
  蒋琬还没到,在南谷口杨、魏二人却已经打起来了。
  魏延向杨仪军发动进攻,杨仪命大将王平率军抵御。王平面对魏延怒斥道:“丞相亡故,身尚未寒,你们怎么就干出这种事?”魏延理亏,语塞无话。魏延兵众见此,知道曲在魏延,纷纷离他而去。魏延众叛亲离,只带其子与数人向汉中逃去。杨仪派将军马岱紧追不舍,终于将他追杀。魏延的首级被送到杨仪面前,杨仪将其人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着,恶狠狠地说:“奴才,你还能作恶吗?”
  这就是被称为“南谷口火拼”的历史事件。
  ……
  

杰出的军事理论家(1)
诸葛亮是军事家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然而事实上,它又成为人们讨论的问题。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道:“然亮(指诸葛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说:“(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陈寿评曰。
  还有人说:“诸葛亮始出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人反应之,若亮速进,则三郡非中国(指曹魏)之有也,而亮徐行不进;既而官兵上陇,三郡复,亮无尺寸之功,失此机,何也?”
  还有人说得更不客气:说诸葛亮“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开帝王之基,而使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魏司马懿才用兵众,未易可轻,量敌而进,兵家所慎;若丞相心有以策之,则未凡坦然之勋,若无策以裁之,则非明哲之谓,海内归向之意也”。
  以上三种说法,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怀疑甚至否定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说法。
  对诸葛亮军事才能持肯定态度的说法比否定的要早、要多。
  诸葛亮逝世后,蜀军安然退回汉中。司马懿来到诸葛亮驻军的处所,见到他的营垒布置,称赞说:“天下奇才也!”司马懿是敌方统帅,曾对他的部众说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然而当他巡视诸葛亮的营地后却一改常态,其原因就是由于看到诸葛亮治军的规矩法度皆己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西晋之后,称赞和肯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者代不乏人。
  南朝萧梁末期,陆法和为梁元帝征蜀,走到白帝城,对众人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
  唐太宗曾和名将李靖多次讨论军事,后来将讨论集成《李卫公问对》一书。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君臣对诸葛亮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是相当重视的。君臣二人所讨论的内容,包括指挥战争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的军事家约有十七人,如果按提及次数多少排列,大致情况如下:
  孙武:二十一问。
  诸葛亮:十三问。
  姜太公:九问。
  曹操:六问
  司马穰苴:五问。
  李:四问。
  管仲:三问。
  吴起:三问。
  韩信:三问。
  一流军事家唐太宗、李靖对诸葛亮军事理论的重视,不仅表现在所讨论的次数上,也表现在谈话的内容上。
  唐太宗说:“统兵节制之法真是太深奥了。得其法正则昌,失其法则亡。你为我把历代善于统兵节制的将领及方法都图写出来,我当择其精微者,垂于后世。”
  李靖说:“臣以前所献上的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运用其中一二而获得成功的也很多。只不过懂得军事的史官很少,不能把他们的业绩实录下来。陛下既已下诏,我当奉旨纂述以闻。”
  宋人陈亮也说:“唐朝的李靖,是讲兵法讲得很好的人。我曾经读过《问对》一书,那里面讲诸葛亮兵法之妙,细微全面。然而对司马懿却只字不提。李靖是个懂兵法的人,他这样做固然是有其道理的。”
  当然,仅仅从历代人肯定还是否定的人多少来判断诸葛亮是否是军事家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甚至不能作为说服力很强的根据。
  中国古代许多可称为军事家的人,或以军事理论和军事著作著称,如孙武;或以善于将兵,战功显赫著称,如韩信;或二者兼而有之,如孙膑。
  诸葛亮不是以战功显赫著称的。
  在《三国志》和其他现存的史籍中,对诸葛亮军事斗争的记载,没有曹操官渡之战那样生动的描述,没有周瑜赤壁之战那样详细的记载,没有吕蒙偷袭荆州那样曲折的情节,没有陆逊夷陵之战那样精彩的叙述,没有司马懿讨孟达、征辽东那样的有声有色。
  这是因为,诸葛亮亲自统兵打仗的时间比上述诸人要短得多。
  

杰出的军事理论家(2)
……
  

八阵奇思
据古书记载,今重庆奉节西南七里的江滩上,有一堆堆排列得整齐有序的石头。这些石堆共六十四个,八堆一行,并列八行。每堆石头高五丈,广十围,都是用小石堆砌而成。每堆石头之间相距九尺,纵横相等。每至盛夏,江水暴涨,水与岸齐,涛声若雷,十围大树、百丈枯枝、斗大巨石,无不被洪流冲走,及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唯这六十四堆巨石却依然故我。
  无独有偶。陕西汉中定军山附近、四川新都北弥牟镇附近,都有这样的棋布整齐、排列有序的石堆。
  这就是诸葛亮当年操演八阵时留下的遗迹。
  在冷兵器作战的时代,阵图是军事家们不懈研究的内容,排兵布阵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战术手段。
  阵图、战阵之法在诸葛亮前早已有之,八阵之法也不例外。
  据说,春秋时孙武就有“八阵”之法。他的八阵中有“苹车之阵”。“苹车”即“屏车”,是用来“对敌自蔽隐之车”。在孙子之后,大军事家孙膑著《孙膑兵法》,内有《八阵》篇。汉承秦制,每年十月讲武都试,皇帝亲至长水南门,“会五营士为八阵进退”。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曾用“八阵”之法大破匈奴北单于。至东汉末,曹操统治的北方对八阵之法仍是“士民素习”。
  诸葛亮的八阵之法,与以前的八阵有很大不同。
  首先是作战方法与春秋战国时有很大不同。春秋战国时以车战为主,而诸葛亮所生活的汉末三国早已变成了以步兵、骑兵作战为主了。在孙武时,屏车阵只是八阵之一,到诸葛亮时,八阵则全部由蔽隐之车进行万般变化。
  其次是八阵的内容与前代有很大不同。诸葛亮的八阵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诸葛亮为人行事,一向谨慎,但是,当他完成八阵图的研究时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从诸葛亮的兴奋、自信中,可见他的八阵改革对蜀国的军事进步具有多么大的意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推演,有研究的意思;作,有创新的意思。晋太傅掾李兴也说:“推子八阵,不在孙、吴。”孙即孙武,吴即吴起。孙、吴用来泛指春秋战国时的兵法,可见诸葛亮的八阵图确实有春秋战国时所未具备的新内容。
  再次是诸葛亮八阵的历史地位乃是前代八阵所不能比拟的。“它吸取前人八阵的优点,是八阵的集大成者,达到中国冷兵器时代集团方阵的一个高峰”。“孔明八阵制度之妙,于斯为极。后世凡言阵法者必宗之”,“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斯于阵也几矣”。
  最后,诸葛亮八阵的历史影响是前代八阵所不能企及的。
  从隋唐至明清,一千多年来,人们对诸葛亮八阵图的研究一直不断,这正表明了它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隋朝名将韩擒虎对诸葛亮的八阵图有较深的研究,史载他“深明其法”。后来,他把八阵图法传给了外甥,即唐初名将李靖。
  唐将李靖在唐初多次与唐太宗一起讨论军事,后来,集成《李卫公问对》一书。书中记载了他们对诸葛亮八阵图的探讨。
  唐太宗问:“朕与李论兵,多同卿说,但不究出处尔。卿所制六花阵法,出何术乎?”
  李靖回答:“臣所本诸葛亮八阵法也。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唐太宗又问:“内圆外方,何谓也?”
  李靖说:“方生于正,圆生于奇。方所以矩其步,圆所以缀其旋。是以步数定于地,行缀应于天。步定缀齐,则变化不乱。八阵为六,武侯之旧法焉。”
  从上面对话中,可知李靖六花阵与诸葛亮八阵的关系。
  ……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木牛流马
汉末三国时期的战争,有很多战役的结果是与粮食紧密相关的。
  有了粮食,人们就有了把战争支持下去的底气。
  董卓迁都长安,在长安以西的郿县建筑坞壁,高与长安城相等,在里面囤积了够吃三十年的粮谷。董卓信心十足地说,事成可雄踞天下,事不成可守郿坞过一辈子。公孙瓒与袁绍争战,不利,“乃走还易京固守。为围堑十重,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有了这些工事和粮食,公孙瓒也有了底气。他说:“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蓄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一旦没了粮食,人们马上就丧失了把战争支持下去的力量。
  袁绍、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派淳于琼将兵万人以车运谷,在袁绍大营北四十里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