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博客世界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要我们自己没有放弃坚持到底的努力,就可以成为人生赛场上的强者。每当我遇到困难险阻,每当我陷入低迷困窘,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场比赛,就会从中获得继续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成为了一名球迷(嘿嘿,不要笑我,小伙伴们当时就是这么称呼我的),我开始喜欢上了德国队。
那个时候的德国队,虽然一直被人们看做机械呆板的球队,一直被人们视作凭借整体与其他球队进行抗衡的球队,但是,球队中其实并不缺乏明星。
1986年的世界杯上,德国队在鲁梅尼格的带领下,毫无悬念地再次在半决赛中战胜了法国队(奇怪,我竟然没有对这一场比赛留下任何印象);决赛中,他们又曾经成功地追平了两球的差距!只是星光闪耀的马拉多纳利用一粒绝妙的传球让阿根廷队笑到了最后。
1990年,德国队又迎来了“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他和马特乌斯、布雷默一起组成了德国的“三驾马车”。他们制服了风头正劲的荷兰“三剑客”。他们在意大利举起了鲁梅尼格曾两次触摸到、却始终没能举起的大力神杯。
1996年,拖着一条伤腿的克林斯曼作为德国队的队长,带队在仅有两名替补队员(其中之一是准备作为前锋上场的卡恩)的情况下捧起了欧洲杯。但是,替补上场、打进世界足球史上第一粒“金球” 因而一战成名的比埃尔霍夫那时已经28岁。德国队从那个时候起,已经陷入了严重的人才断档。
虽然德国队在2002年又一次杀入了世界杯的决赛,但他们毫无悬念地败给了巴西。
2004年,德国队被“德国二队”捷克击败,没能在欧洲杯决赛阶段的小组赛中获得出线资格。而击败他们的捷克队,又在决赛中被德国人雷哈格尔执教的希腊队击败。
从那个时候起,顽强的比赛精神已经不再是德国队的专利,德国队中已经不再有克林斯曼那样的世界巨星,顽强的比赛精神已经不再可能挽回他们的颓势,看德国队的比赛开始让人提心吊胆——如果你还是他们的拥趸的话,当他们比分落后时,人们不再有信心认为他们还能够挽回败局。
这一回,虽然克林斯曼拿起了德国队的教鞭,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国队的问题不是教练能够解决的,因为他们严重地缺乏优秀球员!
所以,我不再看好德国队——即便他们握有主场优势。
您想想:德国队战胜那些一流强队的比赛已经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网友评论
威震风
我也喜欢德国队,现在还喜欢,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马特乌斯年代的德国队。德国队球风朴实无华,但战术比较僵化:3…5…2阵型不变,边后卫下底传中找高中锋。但是,对手明知道这点也防不住,因为德国队员用体能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90分钟不停地跑,教练不喊停他们可以一直跑到天亮,让你防过初一,防不住十五。而且德国队韧性十足的传统一直没有丢失,德国队历史上上演了多少次反败为胜的好戏啊!他们很少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德国队习惯于慢热,是淘汰赛型的球队。至今德国队已经7进世界杯决赛了,3冠4亚,惟一比他们强的是巴西,5冠2亚。但巴西的人才有多少啊!就像中国的乒乓队员一样,人才辈出,别人很难赶上。2002年世界杯决赛的时候,如果巴拉克能上场的话,我认为德国绝对能夺冠,因为巴拉克就是他们惟一可靠的得分点,没有他这个得分点,光靠防守是赢不了比赛的。德国队的衰退的确是因为人才凋零的原因,想想德国只有30万平方公里领土,5400万人口。虽然德国队不再犀利,但还是坚韧的,虽然很难夺冠,但球队作风绝不会让人失望。
德国队,我曾经的最爱(2)
最爱德国
德国队争气,不管怎样,永远都支持你!
80年代后最佳阵容之阿根廷篇(1)
◆文/悉尼球探(著名足球评论家)
//blog。sina。/u/4768b5570100033r
精彩放送
由于电视转播的原因,中国球迷观看国际足球比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赶上老马的成长和辉煌。中国的阿迷最多,只因为马拉多纳。嘴硬的阿迷会说喜欢阿根廷队是国为它有种流氓艺术家的气质,或者说匪气。
20世纪80年代是个分水岭。第一,中国电视转播国际足球的热度是从1982年世界杯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六七十年代的球星,中国球迷多是看记录片,只有顶礼膜拜没有深刻认识。第二,1982年世界杯的比赛节奏跟现在相差不大,对得起观众了,不信请去找1978年世界杯阿根廷对荷兰的决赛录像看看,你会有闲心去找找场上哪个是阿里汉。我的最佳阵容时间跨度就定在了1980年之后,这样在公平性上至少能先说服自己。
举例来说,虽然是关公战秦琼,但在同一位置上瓦德尔和贝克汉姆还是可以比较,若把阿兰波尔甚至更老的老头和小贝拿到一起比就有些故弄玄虚了。这个1980年后最佳阵容系列,不想拿老古董来卖弄,只是纯粹图过瘾,对自己心中最好的球员表达敬意。我选的是最好的球员,哪怕他没有参加过世界杯,如果仅凭历届世界杯决赛周的表现,诸如小罗、亨利、鲁尼都无法入选,这样的缩水最佳阵容含金量就低了。
最后强调一点,任何最佳阵容哪怕是官方评选,都有人为倾向性。一点也不用避讳,完全的客观公正根本不存在,我只选我心中的最佳甚至是偏好,每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最佳。
八家足球帝国主义,80年代后的历史最佳阵容,按英文字母顺序吧,阿根廷打头。
80年代后阿根廷历史最佳阵容:3…3…2…2
守门员:哥耶切亚
80年代后占据阿根廷主力门将位置最久、影响力最大的是蓬皮多,但1990年世界杯上戏剧性的发展造就了哥耶切亚。那一个月时间如果马拉多纳是神,哥耶切亚至少是半仙。在小组赛首场被喀麦隆爆冷之后,阿根廷第二场比赛对前苏联,不到10分钟蓬皮多就受伤离场,哥耶切亚得以横空出世。有人说1990年世界杯阿根廷是连滚带爬进了决赛,事实是哥耶切亚的确连滚带爬救出很多球,特别是点球。1/4决赛对南斯拉夫,半决赛对意大利,两场点球大战中哥耶切亚不可战胜,作用绝不小于马拉多纳。
1990世界杯上的阿根廷,几乎是老马和小哥两个人的球队,即使是蓬皮多80年代的高峰期,比起1990年哥耶切亚坚冰般的表现仍有所不如。
三后卫:布朗、帕萨雷拉、鲁杰里
布朗是1986年世界杯冠军队主力中卫,和布鲁查加、鲁杰里为同一代阿根廷球员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可以像如今的阿亚拉那样打拖后,而且也能凶狠盯人,并凭借高大的身材在定位球时头球得分。1986年世界杯决赛对德国,正是他接布鲁查加的右路任意球头球率先破门。
帕萨雷拉是阿根廷最具个性魅力、助攻能力最强的中后卫,多年来就这么一个阿根廷国脚敢不尿马拉多纳,霸气不输球王。身高不到米的帕萨雷拉,防守和进攻时经常能争顶到球,这有点像如今国米的科尔多巴,而帕萨雷拉的组织反击能力和定位球专家的功夫就远非科尔多巴之流能比了。1978年世界杯,25岁的帕萨雷拉是那支冠军队的队长和点球主罚手,1982年阿根廷队整体表现不佳,但帕萨雷拉是发挥最稳定的一个,并在第二阶段对意大利时罚进一个精妙的直接任意球。作为一名中后卫,帕萨雷拉的进球纪录绝对富有传奇色彩。他总共为河床队打进99个球,80年代转会到意甲后,帕萨雷拉在1985…1986赛季为佛罗伦萨打进11个球,创下意甲中后卫进球纪录。
鲁杰里是1986年和1990年世界杯阿根廷主力中卫。1990年时,鲁杰里俨然是球队防线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与帕萨雷拉、布朗相比,鲁杰里算纯防守型,属于牛皮糖一般缠人的狠角色,铲断凶猛、盯人紧。1990年世界杯的阿根廷队,除了老马和哥耶切亚,鲁杰里指挥后防也功不可没,他就像是脑缠头巾的敢死队员,头巾上书“死守!顶住!”。从类型上说,帕萨雷拉若和鲁杰里同场合作,一攻一守堪称绝配。
阿根廷现役中卫我一个不选。阿亚拉作为有控球感觉的拖后中卫,组织进攻能力不如帕萨雷拉,防守上也不够凶狠,要知道比他更矮小的帕萨雷拉的凶狠也是球霸级的。盯人型的萨默埃尔虽然高大强壮,但尚未经大赛检验,稳定程度也一般,不足以顶掉布朗,更不能重现鲁杰里当年拼命三郎般的死硬气质。
防守中场:萨内蒂、雷东多、巴蒂斯图塔
无论右路还是左路,萨内蒂是阿根廷历史上最好的边后卫,细腻的盘球技术比同时代巴西的卡福强得多。得益于控球在脚的能力,他也能胜任边前卫的角色,属于中后场万金油。正因为能左能右能前能后,萨内蒂在边卫位置上的招牌似乎不如卡福响,但任何一支球队都更需要萨内蒂这种厚积薄发型的多面手,不论三后卫还是四后卫系统,在边路都会有萨内蒂的位置。一招鲜的卡福如今已成了巴西队的软肋,多面手萨内蒂仍将是阿根廷争战德国世界杯的中后场轻骑。
雷东多是后腰经典级人物,优雅和潇洒的球路在同一位置上找不到复制品。像英格兰巴蒂那种没有15米以上传球的后腰,你觉得他很笨,雷东多也只有短传和过渡,你却只有崇拜,因为小雷玩球永远如行云流水。很多人甚至忽略了雷东多也是米以上的壮汉,身体对抗其实从来都不吃亏,因为太艺术,所以大家只把他当做球场上的轻柔舞者。
。 想看书来
80年代后最佳阵容之阿根廷篇(2)
后腰这个中后场枢纽的概念,实际上从80年代初期才逐渐流行起来。巴西的法尔考、意大利的塔尔德利和阿根廷的巴蒂斯图塔,都算是带动潮流的第一代后腰。巴蒂斯图塔是1986年世界杯冠军队的主力后腰,位置感很好,身材高大、侵略性强,在球队中起着重要的战术作用。1990年世界杯时的巴蒂斯图塔状态已经过了高峰期。巴蒂斯图塔身高和雷东多相若,球风更加硬朗和直接,防守上稍胜,但出脚速度和控球上则差一些。
进攻中场:马拉多纳、布鲁查加
老马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足球运动员,不用解释理由。由于电视转播的原因,中国球迷看国际足球从80年代才开始,正赶上老马的成长和辉煌。中国的阿迷最多,只因为马拉多纳。嘴硬的阿迷会说喜欢阿根廷队是因为它有种流氓艺术家的气质,或者说匪气。
布鲁查加代表阿根廷足球的一个流派或者说类型,即边路突击手。自他之后的卡尼吉亚、洛佩斯等人都属此类,不同的是布鲁查加有着比后两者更细腻的控球技术,所以他不仅能踢边锋也能踢中场。1986年世界杯,布鲁查加是阿根廷队除马拉多纳之外另一个能够穿花绕树、盘活中前场的人。最后决赛对德国,也是布鲁查加接老马直塞球突击得手,攻入制胜一球。作为边锋,布鲁查加不是阿根廷最快最狠的,但是技术最细腻的一个。
前锋:卡尼吉亚、巴蒂斯图塔
选卡尼吉亚就冲“风之子”三字。卡尼是阿根廷足球史上最快的边锋,在急速奔跑中变相过人是其招牌。他在1990年世界杯上对巴西队的致命一刺令很多人难忘。卡尼就是锋线上的飞刀,只有向前,从不回头。
在巴蒂斯图塔和巴尔达诺之间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前者。巴蒂的射手形象太深入人心,是阿根廷足球后马拉多纳时代的一个标记。与巴西不同,阿根廷足球盛产兼具欧式风格的中锋,从肯佩斯到巴尔达诺到巴蒂到克雷斯波,都属此类。状态都在高峰期的话,巴蒂和卡尼吉亚是中央正规军配地方游击队的完美组合。
网友评论
京油子
同意。看过1986年世界杯决赛的录像,三中卫的补防意识和铲抢技术非现在的几个人所能相比 ;中场没有选择西梅奥内可能是因为球探太不喜欢他的作假风格了,其实按硬朗程度和互补性来说,我觉得他是上选 ;前锋这俩人没得说,如果卡尼吉亚1998年的时候状态好一点,冠军就是阿根廷的了。
Shihuaide
经典!和俺想的基本一致,只有在后卫方面,由于我对布朗不太熟悉,所以俺想萨穆埃尔也算一个。
米蒂
讲得太好了,很感染人。我也是阿根廷的球迷,我喜欢巴蒂斯图塔,不仅是他的球感和球技,还喜欢他的性格。
roway007
没什么意见。建议用梅西换掉萨内蒂,如果萨内蒂真是楼主说的这么完美,国米也不会成为现在这样了。梅西犀利的突破代表着阿根廷真正的未来。
渔夫
回想过去,放眼未来,真地为阿根廷的未来感到担心,可能成为接班人的好球员真地太少,只有梅西、冈萨雷斯、马斯切拉诺等人,其他位置上都大不如前了,哎!期待有更耀眼的新星出现。
刹车踏板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上,他太另类,就是里克尔梅,他是现代足球的真正外星人,他踢球的动作看似慢,实则是绵里藏针,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常常给对手以致命一击。也正是这种风格,与现代足球的功利性质格格不入,是另类的美。
我就是我
也许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阿根廷的足球为什么那么的让人动心,他们行云流水的配合 ;优雅潇洒,漂亮干净的过人如一群美丽的天使在舞蹈,让人如痴如醉。我爱阿根廷,我爱巴蒂,我爱足球。
一般般
如果是评选帅哥阵容的话,我同意风之子入选,但我们好像只关注他的速度和头发多一点,进球和贡献就少一点了。我同意里克尔梅的入选。让老马去踢前锋,里克尔梅居中。
江残月
既然是雷东多,那么我选西蒙尼和他搭档。巴蒂斯l图塔和雷东多搭档,中场拦截会有些问题。
反罗纳尔多,就是反天才(1)
精彩放送
罗纳尔多是什么兵器?他是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但你别嫌他不灵的时候,灵起来就是举世第一武功!
反罗纳尔多,就是反天才
◆文/李承鹏(著名足球记者)
//blog。sina。/u/46e7ba41010002bj
现在是北京时间2006年2月25日早晨7:05分,这不是因为我起得很早,而是还没睡,我还没睡的原因是三个小时前我无意浏览网上新闻时看到“劳尔指责罗尼自私”,本来想睡的我想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心发作,想对那些“反罗纳尔多”的人们发作,正文如下: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天才?也许那些“反罗纳尔多”的人们可以允许我用更直白的方式进行第二种表达: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罗纳尔多?
是的,我是在保罗纳尔多,因此下面我的问题是:是用劳尔的标准吗?是用亨利的标准吗?是用德罗巴的标准吗?或者是用李毅的标准?
在我看来,劳尔是优秀的前锋,是皇家公司最忠诚的员工,但他不是天才,因为天才是用来改写命运的,但劳尔从来没有改定西班牙足球作为欧洲“一流半”的命运,他忧郁的眼神一直目送着西班牙国家队更加忧郁的命运,对近年西班牙从未进过前八无能为力。
在我看来,亨利是比劳尔更加优秀的前锋,是可以打遍欧洲的优秀前锋,但他仍然不是天才,他只是擅长为俱乐部频频进球的利器,近两届世界杯和两届欧洲杯,这样一个具备天才前锋一切素质的前锋,却没有担当起为法国扭转乾坤的任务,尸骨未寒的2004年欧洲杯还是已显老迈的齐达内最后一击从英格兰人脚下挽救了法国,而本届世界杯还得巴巴地仰仗齐秃回归才前往德国。这很无聊。
当然不是德罗巴,更不是李毅,除非你疯了。
所以当“反罗纳尔多”的人们用欣喜若狂的眼神渴盼亨利的驾临时,当劳尔用一个嫡系员工的口吻指责罗纳尔多“自私”时,我只能说以下两句话:一、请看看阿森纳在英超落后第一名25分的命运吧,而亨利射手榜上虽列第二但比范尼却差了4球(同类比较:皇马差7分,罗尼差5球);二、劳尔本赛季只进了5个球,一个不自私的员工绝对不应该自私地只为公司做这么微薄的贡献啊,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做派,佞臣啊。
用一个凡人的标准来要求一个天才是不公平的,或者根本就是愚蠢的,你不可以让罗纳尔多像德罗巴一样每一场都死扛硬拼,你不可以要求罗纳尔多像劳尔一样在舆论上做个乖乖猫,或许我换个例子会让“反罗纳尔多”的人们更加明白:你不能要求米开朗基罗像一石匠那样天天抡大锤玩命干,如果那样世界上就不会有“大卫”雕像;你也不能要求梵高像个油漆工一样纯朴听话,否则向日葵只会被我们当成瓜子妈妈的胎盘而不是惊世骇俗的艺术作品。
承认罗尼现在低迷的状态和空洞的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