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曾建议在边境无事时将军队移到内地,但没有得到答复。现在,包拯请求:“罢除河北的屯兵,将他们分别安置在黄河以南的兖、郓、齐、濮、曹、济各州,即使边境告急,也无需担心来不及调遣。如果说边境的守兵不能一下子减少,那么就请求朝廷训练义勇,减少干粮,每年的花费,比不上屯兵一个月的费用,一州的财赋就很充足了。”没有得到答复。

    移任瀛州知州,各州用公家的钱进行贸易,每年累计亏损十多万,包拯上奏全部罢除。因为儿子去世,包拯请求在方便的州郡任职,做扬州知州,又移任庐州,升为刑部郎中。因为保荐官员有失而获罪,被降为兵部员外郎、池州知州。

    官复原职,移任江宁府知府,朝廷召任权知开封府,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收敛,听说过包拯的人都很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黄河水清了,儿童妇女也知道他的大名,喊他为“包待制”。京城称他说:“关节不到,有阎王爷包老。”以前的制度规定,凡是告状不得直接到官署庭下。包拯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升任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上奏说:“太子空缺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很担忧,陛下长时间犹豫不决,这是为什么?”仁宗说:“你想让谁立为太子呢?”包拯说:“微臣我没什么才能而担任朝廷官职,之所以请求皇上预立太子,是为国家长远着想。陛下问我想让谁做太子,这是怀疑我啊。我已年届七十,又没有儿子,并不是谋求好处的人。”皇帝高兴地说:“我会慢慢考虑这件事的。”包拯请求裁减内廷侍臣的人数,减损和节约浩大的开支,责成各路行政机构尽职尽业,御史府可以自行推荐属官,减少每年的休假日期,这些事情都得到了实行。

    张方平任三司使,因购买豪民的财产而获罪、包拯上奏弹劾,罢免了张的官职;但宋祁取代张方平,包拯又加以指责;宋祁被罢免后,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权兼三司使。欧阳修说道:“包拯真是左传中所说的‘牵牛踩了别人的地而地的主人把牛抢夺过来’,这种惩罚已经过重了,又贪恋三司使的肥缺,不也太过分了吗!”包拯因此呆在家里回避,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他在三司任职时,凡是各库的供上物品,以前都向外地的州郡摊派,老百姓负担很重、深受困扰。包拯特地设置榷场进行公平买卖,百姓得以免遭困扰。官吏负欠公家钱帛的多被拘禁,一有机会就逃走,又把他的妻儿抓起来,包拯都给放了。升给事中,担任三司使。几天后,被任命为枢密副使。随即又升为礼部侍郎,包拯推辞不受。很快因病去世,享年64岁。朝廷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肃”。

    包拯性格严厉正直,对官吏苛刻之风十分厌恶,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嫉恶如仇,但没有不以忠厚宽恕之道推行政务的,不随意附和别人,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平时没有私人的书信往来,亲旧故友的消息都断绝了。虽然官位很高,但吃饭穿衣和日常用品都跟做平民时一样。他曾说:“后世子孙做官,有犯贪污之罪的,不得踏进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当初,包拯有一个儿子,名叫“镱”,娶崔氏为妻,担任潭州通判时死了。崔氏为亡夫守节,不再改嫁。包拯曾经把她的陪嫁女送走,在娘家生孩子,崔氏暗中慰问她的母亲,让她好好照顾那个陪嫁女。包镱死后,崔氏把陪嫁女的儿子带回家,取名叫“包纟廷”。包拯有奏议15卷。

    “梅妻鹤子”的林逋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少丧父,学习勤奋,不搞章句之学。性情恬淡,喜尚古风,不求功名利禄,家境贫困,衣食不足,却表现得十分安然。早年,在江、淮之间漫游,很久以后,才回到杭州,在西湖边的孤山上搭了一间茅屋,20年中足迹不到城市。真宗听到他的名声、赏赐给他粮食和布匹,命令地方长官逢年过节的时候去慰问他。薛映、李及在杭州,每次去林逋的茅庐,总是要清淡终日才离去。他曾经在庐舍旁边替自己造了一个坟墓,临死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的句意:“来日如果像求取司马相如的遗稿,那样值得高兴的是我不像相如那样留下封禅书。”死后,州里把林逋的情况报告了朝廷,仁宗为他感叹和哀悼,给林逋赐了一个“和靖先生”的谥号,同时还赠送了粮食和布匹,帮助办理丧事。

    林逋善写行书,喜欢作诗,他的文词清澈峭拔,多奇文。写好以后,又总是随手把它们抛掉。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把它们誊录下来,传到后世去呢?”林逋说:“我正隐迹山林,尚且不领意用诗赢得一时的名声,何况是后世呢!”然而那些爱管闲事的人们常常把它们偷偷地记下来。喜诗,尤善写梅,佳作也并不多。

    林逋曾客游临江(今江西清江),当时李谘刚刚中进士,还没有人知道他,林逋对人说:“此公是宰相的材料啊!”等到林逋去世,李谘恰巧被罢斥相位而出为州官,李谘为林逋穿了白衣服,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守了七天丧,然后才为林逋下葬,他又把林逋的遗诗刻在石碑上放入墓中。

    林逋没有娶妻,没有儿子。喜植梅,喜养鹤,号称“梅妻鹤子”。教育哥哥的儿子林宥,登上了进士甲科。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他的突出贡献就在于他所编撰的资治通鉴,这既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中一部巨著,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杰作。

    司马光年轻时就对史学书籍感兴趣,二十岁,他一举考中了进士甲科。正当他在仕途上刚刚起步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按照当时的礼教,他必须辞去官职回家服丧。于是,司马光和哥哥一起回到了故乡。在服丧的几年时间里,他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评论古人的文章,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他在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认真的总结评论时,也在探求历代统治者在统治方法上的利弊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为资治通鉴的编著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179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17)() 
司马光不但善于阅读史书,他还悉心钻研历史,勤于思考。他在读书过程中发现自春秋之后的一些史书卷数太多,一个人就是用一生的经历也难以读完并说出其大致情况,由此,社会上的读书人就出现了弃难读易的不良倾向,势必导致许多繁难的典籍要失传的严重后果。鉴于此,司马光便产生了想编一本简明扼要的通史,便于人们用较短的时间就能掌握历史发展梗概的念头。有一次,他对刘恕说:“予欲托始于周威烈王韩、魏、赵为诸侯,下迄五代,因丘明编年之体,仿荀悦简要之文,成一家书。”可见,这时的司马光对于著书立说已经是深思熟虑、成竹在胸了。于是,在嘉年间司马光开始修历年图一书,并于治平元年修成,进呈给当时在位的英宗皇帝。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它实际上就是资治通鉴的基本雏型。之后,司马光又用了两年时间编撰了通志,深得皇帝的赞赏。英宗皇帝也是一个非常爱好学习历史的人,他下诏命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可以接续通志并同意设立书局,由司马光自己选择地方、选择人员。这实际上又为资治通鉴的修成提供了一定的保证。书局成立后,地址设在了崇文院,司马光精心挑选了几位史学方面的英才,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三人先后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他们依据各自的专长实行分兵把口,草拟初稿,最后由司马光定夺成篇。这样,既保证了资治通鉴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也保证了它在政治方面的观点一致性。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编纂之前,制定了一个共同遵循的编修方法和原则,那就是先作丛目,然后修长编,最后由司马光勒定成书。这曾被人们形象地概括为司马光修书三部曲。

    公元1067年,英宗病死。即位的宋神宗也是一个爱好历史的人,他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也和英宗一样极力支持司马光修书。他即位不久,便将此书赐名为资治通鉴,他主要是根据书中的内容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亲自写了一篇序文,在第一次读此书时赐给了司马光,让他等书全部完成之时再写入书中。此时的司马光,依旧在朝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由于公务繁忙,没有充足的修书时间,所以修书的进度并不快,五年的时间修成七十卷,却还没到全书的四分之一。

    司马光像公元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对此是极力反对的,他在给王安石连写三封书信进行劝说无效后,大失所望,清楚地意识自己不能在朝廷继续安身了,便请求离开京城。皇帝应允后,他先去了西安任职,于公元1071年,他又辞去职务来到洛阳,当了一个闲官,决心著书立说了。而实际上,他在洛阳隐居时恰好给他提供了编书的条件,没有了官场的喧烦,有的只是充足的时间、安静的环境和各方面的优裕条件。司马光到洛阳的第二年,便把书局搬迁过来设在了崇德寺,随之而来的只有范祖禹一人。刘恕、刘攽都在书局之外进行编修。公元1073年,司马光为了修书时有个更好的环境,在洛阳尊贤坊北侧买了二十亩地,建成了“独乐园”。园中设有读书堂、弄水轩、钓鱼庵等景致,是个依山傍水、鸟语花香、清静优雅的小园林。在这里,司马光在从事艰苦、紧张的修书劳动之余可以自己调节一下,但更多的时候,他还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进行写作。他常常是早起晚睡,废寝忘食,对待删削工作谨慎细致、精益求精。相传,司马光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不得贪睡,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为“警枕”。当他把头枕在圆木上,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警枕”就会翻滚,司马光马上就醒了,并且绝不再睡,继续拿起笔编纂这庞大的著作。朝朝如此,夜夜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对于一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又是何等的艰辛啊!

    当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何况司马光年事已高。身体的疲劳及眼力昏花常迫使他去到园中休息,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活动一下乏累的身体,但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耽误太多的时间。只有一年春天,洛阳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有朋友接连几日邀他去游春赏花。一天游罢回到园中,他的老仆人非常惋惜地说:“您一走就是十几天,不曾看过一行书,可惜您浪费了资治通鉴书影时间啊!”一句话,使司马光感到很惭愧,他发誓再也不出门了。以后,只要有人一邀请他,他便把仆人的话告诉人家,并婉转地谢绝了。司马光就是这样靠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刻苦著书,和他的助手们一起毫不吝惜地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凭着强烈的事业心,顶着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终于在公元1084年的十一月修完了资治通鉴的全书。这时,司马光已是六十六岁的高龄了。他已经累得到了“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的地步了,为了这部书,他已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就是从书局成立之日算起,还历时十九年,从隐居洛阳算起,他还艰苦地奋斗修书十五载。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可见,司马光已经为这部浩大的史书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资治通鉴这部编年体巨著,一共是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它网罗了众家之长,包括正史、别史、杂史等三百多种,取材的广泛性是任何一部史学著作无法比拟的;它记载的历史最长,文字多达三百多万字,不但记述了政治史,还涉及了经济、文化、天文、历法、地理等诸多内容,史料记载详实,叙事准确、客观、完备而简明;文字朴实、生动,寓意明显深刻。梁启超说:通鉴的“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

    资治通鉴自修成之后,不断受到学者们的推崇、重视和赞誉,不愧为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颗明珠。

    理学的兴起

    理学,也有的人称为道学,有的称之新儒学(new…fuism)。

    宋初有三位先生是理学的先驱。他们是:胡瑗(安定先生)、孙复(泰山先生)、石介(徂徕先生)。宋初三先生的那些论述,初步提出或涉及一些理学的范畴。胡瑗字翼之,他的思想从现存的资料看,论及性与情,“安定说中庸,始于情性。”孙复字明复,号富春,宣扬道统论等,他的春秋尊王发微等著作,强调名分等级的神圣性。宋元学案说:安定、泰山“开伊洛之先”。石介字守道,号徂徕,师事泰山。他突出宣扬道统,采用了“道”“气”的概念解说世界等。

    宋初三先生又都是教育家,这对于理学的发展很重要。胡瑗在教育上影响更大,他总结在苏州、湖州的教学经验,称之为“苏湖教学法”。在他门下,“学徒数千,日月刮为文章,皆传经义,必以理胜;信其师说,敦尚行实,后为大学,四方归之。”后来大理学家如程颐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其中又有一批门下通过科举进入宋代的统治机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政治、学校、教育联结在一起,推波助澜,理学思潮发展很快。

    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是理学勃起阶段,所谓“庆历之际,学统四起”。这一阶段前后,提倡理学的有:齐、鲁有孙复、石介。以夹辅泰山(孙复)的有士建中、刘颜。在宋有戚同文,欧阳修。关中有侯可、申颜,后来关学形成与他们有关系。浙西的有吴师仁。浙东地区在永嘉有王开祖、丁昌期;在鄞,有杨、杜五子,即杨适、杜醇、王致、楼郁、王说。在闽的有所谓古灵四先生,即陈襄、周希孟、郑穆、陈烈。在蜀有宇文之邵。

    宋代理学进一步发展形成重要的流派,北宋五子主要的代表人物。北宋五子是:周敦颐(濂溪)、张载(横渠)、邵雍(康节)、程颢(明道)、程颐(伊川)。他们代表的理学流派是:一、周敦颐的濂学。其主要著作是太极图说、通书。他以“无极而太极”说,建立宇宙万物形成的体系。又仿“太极”而建立“人极”;“太极”派生出的阳气,“诚”是其体现。诚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他吸收佛、道的学说建立较为完整的宇宙观。由周敦颐开始,出现所谓“圣学大昌”的局面。二、张载为代表的关学。他的主要著作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及文集、张子语录等。他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气一元论,认为“太虚即气”,以气为体建立气化流行的理论,西铭中提出“民吾胞与,物吾与也”,后来程颐发挥这一说法,认为这是“一一分殊”的思想的表达。三、邵雍的象数学。著作有皇极经世、渔樵对问、伊川击壤集等。他认为宇宙本原为太极,太极动静以及刚柔交互作用生万物,万物变化依先天象数展开。他依象数把宇宙运动过程区分为元、会、运、世。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一世三十年。人类历史至帝尧至极盛时期,由尧至宋经历皇、帝、王、霸四个阶段。历史运动的这个过程中呈现倒退趋向。四、程颢、程颐的洛学。二程的思想有分歧,但主要方面相同,因此二程并提作为洛学的创始人。程颢的主要著作是识仁篇、定性书等。程颐的主要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人集、经说等。明人将二程著作合编为二程全书。

    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理一而分殊。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论其所主是为心,实则只是一个道理。封建纲常伦理道德以及名分等级都是天理的体现。维系纲常是治理社会的根本。程颐以“气”有清、浊,说明人有贤、愚的分别,为学的方法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格物穷理,达到豁然贯通,而直接体悟天理。读诗、书考古今,察人伦都是格物致知的途径。程颢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程颢对后来陆九渊心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朱熹的朱学和程颐的思想有直接的联系。

    北宋五子外有苏轼为首的蜀学。

    濂、洛、关学等学术体系形成,标志理学的确立。濂学自周敦颐后已无传人,关学再传而断。程学由于谢良佐、杨时、游酢、尹等门人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