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上下五千年-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正月二十四日行抵长安西郊漕上,房玄龄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长安县令李乾前往迎接。二十五日入长安。玄奘于二月初一在洛阳谒见唐太宗。太宗广询在外情状,并力劝玄奘还俗辅政,玄奘固辞乃止。玄奘请求敕许在嵩岳少林守从事佛经翻译,太宗不许入山,乃令在长安弘福寺禅院译经,一切由宰相房玄龄安排。三月初一,玄奘返回长安,入居弘福寺,筹备译场,五月准备就绪,即开始译经。

    玄奘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开始,整整19年一直全神贯注地坚持译经。他每天早晨都规定好进度,白天没有译完,夜里一定补上。在19年中,平均每年译经70卷,而最后4年,提高到年译170卷之多。在他逝世的前一年冬,完成了我国佛教经典中卷帙最大的大般若经,600卷。在19年中,玄奘共译经论74部,1365卷。

    玄奘的另一伟大贡献是著大唐西域记12卷,10余万字。这是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弟子辩机执笔,但其内容则是玄奘在17年游行中有意识随时采访搜集而来的。这本书对于中亚印度各国的山川、气候、物产、人情、风俗以及古迹传说等,做了忠实的记录。大唐西域记不仅是古典的游记,而且是一部记述中亚印度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所以英、法、德、日等国,都出版了这部书的译本。

    玄奘晚年体弱多病,上表高宗请准在距京师较近的玉华寺译经。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初五夜半,玄奘在玉华寺与世长辞,终年65岁。玄奘逝世的消息传至长安,文武百官以及僧俗人等莫不悲悼。高宗为之罢朝数日。三月十五日高宗下敕:“玄奘法师葬日宜听京城僧尼造幢盖送至墓所。”玄奘遗柩还京,“安置慈恩寺(原弘福寺)翻经堂内,京城道俗奔赴哭泣者数百千”。四月十四日,遵照玄奘遗嘱,葬于浐水之滨白鹿原。总章二年(公元669年)高宗下敕:徙葬玄奘于樊川北原,营建塔宇。

    北宗神秀

    僧人神秀,姓李,汴州尉氏(今在河南)人。小时候读遍了经史,隋朝末年出家当了和尚。后来遇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僧人弘忍,以在一地讲禅为事业,于是赞叹佩服地说:“这真是我的老师啊。”便前去侍奉弘忍,专门干些打柴提水的杂事,以求取他的佛道。

    这之前,在后魏末年,有僧人达摩,本是天竺王的儿子,为了护卫国家而出家,进入南海,得到禅宗的妙法,说是从释迦传来的,有衣钵为证,世世代代相传授。达摩带着衣钵航海而来,到了梁,拜访武帝,武帝问他有作为的事,达摩不高兴。又去魏,隐居在嵩山少林寺,中毒而死去。那一年,魏的使者宋云从葱岭回来,看到这件事,门徒挖开坟墓,只有衣服、鞋子而已。达摩传法给慧可,慧可曾经砍断他的左臂,来求取佛法;慧可传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

第128章 隋唐(16)() 
弘忍姓周,黄梅人,当初,弘忍与道信都住在东山寺,所以称他们的佛法为东山法门。神秀既把弘忍当成老师,弘忍很看得起他。对他说:“我教导的人多了,至于理解透彻聪明的人,没有超过你的。”弘忍在咸亨五年死,神秀于是去荆州,住在当阳山。武则天听说他的名声,把他追请回都城,抬着上殿,亲自加以跪拜的礼遇,命令当阳山建度门寺来表彰他的品德。当时,五公贵族及京都庶士,闻风而来,遥望伏拜,日以万计。及中宗即位,对他更加尊崇。中书舍人张说曾经向他请教佛道,以弟子的礼节对待他,回来后对别人说:“师傅身高八尺,眉阔耳秀,威望品德很高,是统治天下的材料啊。”

    当初,神秀的同学僧人慧能,是新州人,与神秀品行和学业差不多。弘忍死后,慧能住在韶州广果寺。韶州山中,以前很多虎豹,一下全部离开后,远近的人都惊奇赞叹,全都听从他的。神秀曾经上奏武则天,请让慧能来京城。慧能坚决辞绝。神秀又自己写信重新邀请他,慧能对来的人说:“我形象丑陋,北方的人看到我,怕他们不崇敬我们的佛法。另外我的老师也认为我与南方有缘,这也是不可违背的。”最终没有度过大庾岭就死了。天下的人继承他的佛道,把神秀称为北宗,慧能称为南宗。

    神秀在神龙二年去世。士大夫和老百姓都来送葬。有诏书赐给他谥号叫大通禅师。又在相王旧址上建报恩寺,岐王李范、张说以及居士卢鸿一都为他撰写了碑文。神秀死后,弟子普寂、义福,都被当时人所推重。

    普寂姓冯,蒲州河东人。年纪轻时广泛寻求高僧,来学习经律。当时神秀在荆州玉泉寺,普寂便前去拜师,共六年。神秀感到他不一般,把他的道全部教授给他。久视年中,武则天召神秀到东都,神秀趁机推荐普寂,于是剃度当了僧人。等到神秀死后,天下喜爱佛教的人都以他为师。中宗听说他年纪很大,专门下令让普寂代替神秀当佛法界的领袖。开元十三年,命普寂在都城居住。一时王公贵族和士大夫老百姓,都争相拜望谒见。普寂严肃不爱说话,来的人很难看到他和悦的脸色。远近的人都特别为这而敬重他。开元二十七年,逝于都城兴唐寺,时年89岁。当时都城中曾经拜谒过他的士大夫和百姓,都用弟子身份吊唁。皇帝下制书赐他为大照禅师。等到安葬的时候,河南尹裴宽和他的妻子都穿麻戴孝排列在门徒的行列之中,满城的士大夫和老百姓都哭着送行,大街小巷都空了。

    义福姓姜,潞州铜人。原先住在蓝田化感寺,居于一丈大小的房间内,共二十多年,没有出过门。后来居住在京城慈恩寺。开元十一年,跟皇上去到东都,途经蒲、虢二州,刺史和宫吏、士大夫、老百姓,都带着幡花迎接,所经过的路途都拥挤塞满了。他在开元二十年去世,有命令赐他为大智禅师。葬在伊阙的北面,送葬的有几万人。中书侍郎严挺之为他撰写了碑文。

    神秀是禅门的杰出人物,虽然有佛禅的行为,又得到帝王的看重,却没有聚集徒弟开堂传授佛法。到了弟子普寂,才开始在都城传授佛教,达二十多年之久,人们都很敬仰他。

    “将军三箭定天山”

    薛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年时家庭贫贱,以种田为业。他准备改葬已去世的父母,妻子柳氏说:“有超群才能的人,关键是要遇到好的机会才能发展。现在天子亲自出征辽东,选求猛将,这是难得的时机,君何不图求功名使自已显赫?然后富贵还乡,再葬也不晚。”薛仁贵就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募,随唐军出征高丽。到了安地,刚好郎将刘君被贼军所包围,薛仁贵飞速去救他,斩了贼军将领,把他首级系在马鞍上,贼军都畏服了,由此出名。唐王朝军队进攻安市城(今辽宁营口东北),高丽莫离支派将领高延寿等率领20万士兵抵抗,倚山扎营,太宗命各将分别攻击他。薛仁贵自恃勇猛,想立奇功,就穿了白色衣服以显得突出,提了戟,腰挂两张弓,大呼飞驰而出,所向披靡;军队借势追击,贼军奔散溃败。天子望见,派使者立即赶去询问:“先锋中穿白衣服的人是谁?”回答说:“薛仁贵。”天子召见,很感叹咤异,赐给他黄金绢帛,奴婢马匹等不少东西,授官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都尉,令他长值班北门。回军后,天子对他说:“朕的旧将都已年老,想提拔勇猛的人在外统兵,没有一个象你那样的,朕不高兴得到辽东,而高兴得到你这位勇将。”升为右领军中郎将。

    高宗到万年宫,突然山洪暴发,夜晚水很快冲到玄武门,宿卫战士都已散走,薛仁贵说:“当天子危急的时候,怎么可以怕死?”于是登门大声呼喊,以叫醒宫内的人,天子急忙出来登上高处。不一会儿水已进入天子睡处,天子说:“有赖于卿我才免于一死,我现在才开始知道有忠臣。”把御马赐给了他。。

    苏定方讨伐突厥沙钵罗可汗贺鲁,薛仁贵上疏说:“臣听说师出无名,事情肯定不成功;证明了他们是盗贼,敌人才可心服。现今泥熟不事奉贺鲁,被他打败,贺鲁像对奴隶那样捆绑其妻子儿女,王师如果有从贺鲁部落转而得到他们家口的,应该都还给他们,并加以优厚赏赐,使百姓知道贺鲁的暴虐而陛下的至高德行。”皇帝采纳这意见,就遣还他们的家属,泥熟请求随军作战,以死效忠。

    显庆三年,诏命薛仁贵作为程名振的副职用武力经营辽东,在贵端城打败高丽军,斩首3000级。次年,与梁建方、契何力与高丽大将温沙多门遭遇,在横山大战,薛仁贵单身骑马驰入阵中,向敌人射箭,都应弦而倒。在石城又发生战斗,敌人中有个善于射箭的人,射杀官军十多人,薛仁贵大怒,单骑突入阵中击贼,贼军弓矢都被打得不能发挥作用,于是活捉了他。不久与辛文陵一起在黑山大败契丹,俘获他们的王阿卜固献送到东都洛阳。拜官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诏命薛仁贵作为郑仁泰的副职担任铁勒道行军总管。将要出发,在内殿设宴,天子说:“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可以射穿铠甲上七层金属叶片,卿试着用五层甲片来射看看。”薛仁贵一射就穿透了,天子大惊,拿出更加坚固的铠甲赐给他。当时九姓铁勒的部落联盟共有十多万人,他们派出骁勇的骑兵几十人来挑战,薛仁贵发三矢,连杀三人,于是铁勒震动害怕,都来投降。薛仁贵怕有后患,把他们都坑杀了。转而讨伐沙漠北部地区的剩余部众,擒获伪叶护兄弟三人归来。军中有歌谣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九姓从此衰落。

    银制马具装饰铁勒中有思结、多览葛等部,先保天山,等郑仁泰的大军到达后,因惧怕而投降,郑仁泰没有接受,虏掠他们的家属以赏给军队将士,贼军相率逃去。有侦察骑兵来报告:“贼虏军用物质和牲畜满山遍野,可以去夺取。”郑仁泰挑选14000名骑兵卸掉铠甲飞驰而去,穿过大沙漠,到仙萼河,不见贼虏,粮食吃完,只好回军,由于饥饿,出现人吃人,等到入塞内,剩下的士兵只有二十分之一。薛仁贵也取所降部落中人为妾,并多受贿赂,被有关官吏弹劾上奏,因有功劳而得到原谅。

    乾封年间初期,高丽泉男生要求依附唐朝,朝廷派将军庞同善、高前往慰问接纳,但他的弟弟泉男建率领国内的人抗拒内附,朝廷派薛仁贵率军队援助护送庞同善。到了新城(今辽宁新城),夜晚被敌军袭击,薛仁贵击败他们,斩敌数百人。庞同善进驻金山,败北的敌军不敢向前,泉男生乘胜前进,薛仁贵攻击敌军把他们分割成为二部分,敌军随即溃败,斩敌兵五千,攻下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于是与泉男生军会合。高宗亲写诏书慰劳勉励。薛仁贵依仗士气,领兵2000进攻扶余城,其他将领以兵少作为理由来劝阻,薛仁贵说:“兵在于运用得好,不在于人多。”他身先士卒,碰到贼军就打败他们,杀万余人,攻下了扶余城,接着沿着海扩张地盘,与李责力军会合。扶余投降后,其他四十个城也相继来降,威震辽海地区。朝廷下诏命薛仁贵率兵两万名与刘仁轨镇守平壤,拜官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检校安东都护,移治所到新城。薛仁贵抚慰存活孤寡老人,检查制止盗贼,根据才能任命官职,褒奖推崇有气节讲义气的人,高丽士大夫和民众都高兴得忘记了国家的灭亡。

    描金石刻武士俑咸亨元年,吐蕃入侵,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出兵攻击他们,以支援吐谷浑。郭待封曾任鄯城镇守,与薛仁贵地位相等,这时,耻于在他的领导下,因而常常违背指挥调度。起初,军队驻屯在大非川(今青海湖南岸一带),将要进军去乌海,薛仁贵说:“乌海地势险要而且湿热易病,我们进入死亡地带,可说是危险的道路,然而快速则有成功可能,迟缓则要失败。现今大非岭很宽平,可设置二座营垒,把军用物资都放在里面,留一万人守卫它,我用加倍的速度对不整齐的贼军发起突然袭击,就能消灭他们了。”于是轻装,到河口,遇贼军,打败了他们,多所杀戮和掠夺,获得牛羊以万计数。进军到乌海城,以等待后面部队的支援。郭待封起初不服从,率领有军用物资的部队跟在薛仁贵军后前进,吐蕃20万军队围剿追击,唐军粮草都用光了,郭待封驻守。薛仁贵退兵到大非川。吐蕃增加兵力共40万来进攻,唐军大败。薛仁贵与吐蕃将领论钦陵约定讲和,才得回军,而吐谷浑终于亡于吐蕃。薛仁贵叹道:“今年是庚午年,岁星运行到降娄范围,位居西方,太岁所在,是为凶方,故不应有事于西方,邓艾死于蜀的原因也在于此,我知道必然会失败。”高宗有诏书下来,原谅他免去死罪,但除去在官的名字,成为平民。

    不久,高丽剩余的部众反叛,薛仁贵又被起用为鸡林道总管。再次因事被贬到象州(今在广西),碰到大赦才回来。高宗想起他的功劳,召见他说:“过去在万年宫,没有你,我就要成为鱼了。前些日子消灭九姓,破高丽,你的功劳居多。有人说从前在乌海城下你放纵敌人不出去,以致作战失利,这是朕所以怨恨和怀疑你的原因。现今辽西不安宁,瓜州、沙州道路断绝不通,卿怎么能够高枕无忧而不为朕指挥作战呢?”于是拜官瓜州刺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率兵在云州出击突厥族的元珍。突厥人问:“唐将军是谁?”答曰:“薛仁贵。”突厥人说:“我听说将军已流放到象州死了,哪里还能再生?”薛仁贵脱下头盔让他们看,突厥人相视失色,下马四面围着下拜,然后稍稍地逃离而去。薛仁贵乘机进攻,大败他们,斩首万级,获得人口三万,牛马也相当此数。

    高宗永淳二年,薛仁贵去世,年龄70岁。赠官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给以车,护送棺材回家乡。

    遣唐使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以犬上三田耜为首的第一批遣唐使,于舒明四年(632年)循北线返回日本,唐使高表仁随船同行去日本。

    孝德天皇于白雉四年(653年)组织遣唐使团,以吉士长丹为大使,吉士驹为副使。使团中还有入唐学生、学问僧以及船员、工匠、射手等121人,同乘一条船赴唐。同行的还有以高田根磨为大使的120人的遣唐使团,他们所乘之船在海上遇难,未能到达中国。吉士长丹等,于第二年返回日本。继第一批两个使团之后,孝德天皇紧接着于白雉五年又任命高向玄理为押使团,河边麻吕为大使,药师惠日为副使,组成遣唐使团,分乘两只大船赴唐,使团第二年返回日本。

    齐明天皇时派遣过一次遣唐使,齐明五年(659年)出发,坂合部石布,津守吉祥分任大使、副使,分乘两船赴唐,其中一艘漂流失散遇难,另一艘沿北线到达,两年后返回日本。

    天智天皇时期曾三次遣使来唐,但都不是正式的遣唐使团,其目的都是为了礼送唐朝使节回国。

    日本文武天皇时期及至孝谦天皇时期,正值唐王朝中宗、睿宗、玄宗极盛之时。日本为了学习、借鉴中国的文化、典章制度,随即扩大遣唐使团的规模,组织也更严密有序,一般在押使或执节使下设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使团人员中包括知乘船事、造舶都匠、译语、主神、医师、阴阳师、画师、史生、射生、船匠、挟抄等等,并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学问僧同行。

    文武天皇于大宝元年(701年)正式组建遣唐使团,任命粟田真人为执节使,天皇为其举行仪式授节刀,颁布诏书。又任命了大使、副使、判官等。大宝二年使团从日本筑紫出发,循南线来唐,随行有学问僧道慈等。庆云地年(704年)执节使返回日本,大使、副使因故数年后才返回日本。道慈在中国求法十七年,回日后成为日本三论宗第三代祖师。他按照唐长安西明寺的规模,在日本平城京修建了大安寺。

第129章 隋唐(17)() 
元正天皇于灵龟二年(716年)组建起庞大的遣唐使团,任命多治比县守为押使,颁授节刀。另任命大使、副使、大小判官、大小灵事等,一行557人之多,分乘四条大船,于养老元年(717年)从日本难波出发,沿南线来唐,使节于第二年返回日本。同行的学生吉备真备在长安学习经史达18年之久,返日时带去唐礼一百三十卷,大衍历经一卷,还有测影铁尺、铜律管、射甲箭等。他与同行来唐的大和长冈在日本共同制定律令,并使我国僧一行创立的新历,于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七年(768年)在日本实行。随使团来唐的学问僧玄昉,在唐研习法相宗18年,返日时带走经论五千余卷,他后来成为日本法相宗第四代祖师。

    圣武天皇于天平四年(732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