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电力强国-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逸夫有一种特别不好的感觉……

    不多时,厂长们陆陆续续归来,身上满是烟味,坐得也不似之前那么笔直,各聊各的,优哉游哉。

    “那么,开始吧。”贾天芸咳了一声,继续贯彻了自己不怯场,不管是否无知,必须无畏的个人风格,“材料也发到大家手上了,自查方案中计划重点关注58个检查点,少数电厂设计上会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这部分工作有异议或不解的话,请现在提出。”

    大家这才各自拿起手上的材料,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了起来,也没人有发言的想法。

    一分钟后,贾天芸继续说道:“好的,没人发言就是没意见了。根据我们的既定程序,各电厂按照方案认真自查,反馈报告需在7天内提上来,供我局与设计院安排工程方案。”

    诸位厂长听闻此言,皆是呆呆抬头,而后互相张望。

    逗你娘呢,老子火车往返就三天了好么?

    之前哪次搞类似的事情,工作期限不是几个月半年的,7天?疯了吧?(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299 挺身而出() 
其实就连张逸夫也觉得七天太夸张,除非每个电厂都有自己这号不要命干活儿的人,不然七天太强人所难了。从学习这个自查方案,到给各车间下达指令,然后查,最后统筹起一份报告反馈回来,七天太紧了,完全脱离现阶段机关国企的干事效率。

    面对这些不可理喻的眼神,又是呆呆过了半分钟,而后贾天芸道:“好的,那自查部分说完了,下面是设计院部分……”

    “等等……”终于有一位厂长憋不住了,“贾处长,我没听错吧?七天?”

    “有问题么?”

    “……”厂长狰狞着五官道,“七天……太紧了……”

    “我们工作安排本来就很紧啊。”贾天芸风轻云淡说道。

    她对一切的理解都是概念上的,没有真正到电厂去过,当然无法想像实际工作情况。在她心里七天已经很多了,不就是东看西看记下来的事儿么?她殊不知大多数检查都是无法用肉眼就直接判断的,需要用各种仪器仪表测量,一些关键点的检查甚至要等待特殊的时机,借来关键的设备。

    理所当然的,这所谓的七天,“7”这个数字,张逸夫肯定是第一次听到,他又是只有哭的份儿了。

    诸位厂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还是一位年老一些的支支吾吾,从侧面说道:“就这么说吧……据我所知,当年丰州电厂达标的时候,从自查到方案落实,经历了整整三个月,我想冀北也至少有一个月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望向了现任冀北厂长徐长治。

    徐长治知道个卵,于是他又望向了段有为。

    “大概21天。”段有为最终点了点头。随后又看了眼张逸夫,他本想说那个过程是张逸夫亲自做的,可想过之后。还是决定不要卖他了,自己背吧。

    “达标检查的项目上百。又分布于各个机组、车间,时间当然长一些。”贾天芸拿起材料道,“这次的节能自查主要是针对锅炉的,一切要点已经指明,两者怎么能相提并论?”

    贾天芸又贯彻了另外一个个人风格,我可以不懂,但不可以输。

    厂长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可怕的工期要求肯定是无法接受的,但面对如此的贾天芸,一时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反驳,由谁来反驳。

    这种时候,一个混蛋发挥了他的应有作用。

    李传贵这个人,张逸夫已经几乎将他忘记了,在当时来冀北调研的团队中,这位厂长与姚新宇欧炜合而为一,形成了坚固的铁三角,最终一同落水。想不到今天竟然还有蹦跶的空间。

    这位厂长把头埋得很深,扯着嗓子道:“张处长做过这方面的工作,你说说该用多久吧。”

    他显然是想把自己藏住。让别人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句话,但他太有特点了,藏不住的。不过他的另一个目的确实实现了,其余人也突然发现了同样想把自己藏住的张逸夫,贾姥姥不懂,你他娘的肯定得懂啊!

    “是啊,张处长你给评评理。”

    “张处长刚刚在冀北主持过节能工作。”

    “你觉得自查要多久?”

    当人群迷茫的时候,最怕的就是起哄,尤其是李传贵这种混蛋型的起哄。属于引导大家把包袱都推向一个人,这样大家都轻省了。管你张逸夫死活。

    段有为在一旁无奈摇头,果然保是保不住的。张逸夫这个目标太大了。

    “逸夫,你说吧,实事求是。”贾天芸自然也是信任张逸夫的,她也清楚自己在资历上终究少了一些,张逸夫是实际做过的,他说出来,别人自然无法再反驳。

    张逸夫这次算是理解透了,他就算藏到树底下,天上也会掉下来一堆锅砸他的。贾姥姥需要他来贯彻工作,被贯彻的人不敢跟贾姥姥提意见,也只能寄希望于张逸夫这个明白人。

    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呢,我只是一介草民而已,你们要求太多了。

    正当张逸夫思索如何圆润的时候,台下一人发话了。

    老段终究是老段,功名身外物,他声音不大,但每个人都能听到:“也别难为张处长了,当时冀北的节能工作是我主持的,满打满算,从自查到出台方案,不过8天而已,这次有现成的方案,应该更快一些,但考虑到有些电厂测试设备和人力资源上的不足,10天应该够了。”

    贾天芸闻言眉头一皱,哪来的倚老卖老的家伙,跟我们家逸夫抢话头?

    但发威之前她先是侧头冲张逸夫小声道:“逸夫,这谁啊?”

    张逸夫见风使舵,来吧,必须吹,绘声绘色道:“段有为,冀北电厂总工,我国多家大型火力电厂的总设计师,属国之元老,学界大儒,部长见了都要客气三分。”

    客气你娘,真客气就不用把他贬到冀北了。

    “哦……是功臣啊……”贾天芸却深信不疑,老段身上确实有那种老牌学者的气质,跟她印象里的那几位完全想同。多年家中形成的管教以及老贾不止一次教育他,要尊重搞学术的,尊重建国功臣,他们同一般人不一样。

    想到此,贾天芸倒也不好驳了老段的面子。

    于是她开始观察其他人的反应。

    那些厂长,多半也是不悦的,七天有些夸张,十天可以接受,但还是太紧了。可段有为确实是资历最老的,也是最德高望重的,他都这么说了,也只有将就。

    贾天芸这才朗然道:“段总分析得很透彻,没异义的话,就按段总的意思来了,十天内反馈。”

    大家也终于没话说了,只得强行点头应了。

    张逸夫微微松了一口气,也远远冲老段点了点头。

    老段则无奈一笑,这才头一次见贾天芸,就已经闹成这样了,真不知道张逸夫这段日子是怎么过的。

    这次所谓的节能工作,无非就是三个阶段,电厂自查;设计、制定工程方案;施工。

    自查由各个电厂完成,已经说定了,下面该说设计了。

    这会儿,华北设计院的几位已经哆嗦起来。

    您老别让我们七天就把所有电厂的改造工程图都拿出来,我们爆了肝清洁大妈都上场也完不成啊……

    关于设计,贾天芸也是真不懂,顺手拿起了材料与张逸夫提前写好的会议提纲找了找,这才说道:“改造图纸与方案设计,由我们节能办与设计院共同完成,后续还会牵扯到各电厂的省煤器改造,工期现阶段还难以确定,根据电厂反馈再做商讨。”

    开会的时候,最让大家放松的一句话便是“再议”,因此大多数会议都是没有结果的。听到“再议”,设计院的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再议好,再议好,最好再再再再再议。

    随后紧张的,该是电建公司的人了。

    贾天芸又扫了眼张逸夫写的会议提纲,上面对施工方面的描述也是不确定因素太多,具体容后再议,要电建公司时刻做好准备。张逸夫这么写也是应该的,问题多少还没确定,省煤器改造安装难度工期也没确定,这方面的工期是不可能确定的。

    这她就不高兴了,什么事都再议,那我干嘛来了?

    “整个节能工程,我们计划要在8月前完成,留给电建这边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大家要紧密联系,团结在一起,共同赶工完成计划。”

    马上就要五月了,也就是说……还有四个月……

    从电厂反馈到出设计图纸、出施工图纸,怕就是要两个月,留给电建给所有电厂施工的时间,最多也就剩下两个月。

    电建能干活的也就几十号人,比红旗村目前工队的规模大不了多少。

    电建的人一听这个,尿都要出来了,老总磕磕巴巴道:“贾处长,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电建的情况,我们的建设工人只有52名……这个改造技术要求比较高,任务比较重,我们需要逐个电厂进行改造……”

    “我明白,分成几组么,同期开工。”贾天芸若无其事道,“另外电厂能干活儿的工人也会配合,相信问题不大。”

    不大你妹,让冀北电厂的人动起来都那么费劲了,这还是有达标利益刺激的情况下,那些其它电厂的人就那么老老实实干这些活儿了?

    张逸夫已经没精力圆场了。

    他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贾天芸这样了。

    作为一个孩子,她会本能地效仿自己的父亲。想必从她记事以来,老贾对于工作上的吩咐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风格——我要你做什么什么,我要你多久做成,做不成别来见我。

    于是她想当然的认为,工作就是这样的,自己负责制定方向、目标和时间就好了。

    但贾老爷是混了几十年才混上来的,熟悉情况与基层,他自然有这么吩咐的底气与理解,可姥姥你又知道什么……

    电建的人眼看就要尿了,求助性地望向了张逸夫——大哥救我。

    段有为那边咳了一声,也知张逸夫难,眼见又要发言。(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请牢记本站域名

300 回光返照() 
张逸夫怎么好意思让老段帮自己顶两次?真把贾姥姥惹急了可不好玩,该是自己的锅,还是自己来吧。

    “津隅电建的施工能力,我也考察过。”张逸夫沉声道,“最理想的情况,可以赶在九月前完工,但具体实施中难免会有一些小问题,小难点,哪个地方一耽误了,这个工期就不好保证了。”

    张逸夫随即冲贾天芸道:“贾处长说的对,我们肯定是要赶在8月完成任务,但压力都给津隅电建怕是容易忙中出错,不能为求效率,忽略安全。我看这样,现在开始联系,在开工的时候,我们争取多联合几家电建单位,共同做这个项目,大家各有专精,任务平均分配,合理竞争,争取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贾天芸肯定是个心急沉不住气的主儿,之所以这么玩儿命要求工期,必须是急于求成的,而张逸夫此时提出的想法,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没有与她的初衷产生矛盾,而且又快又好又安全这种话肯定是让人呢心里受用的。

    “对对对!!!”电建的人赶紧连连点头,“几个电建单位一起做,我们也好跟外单位交流,良性竞争一下!!”

    他想的肯定不是竞争,是分一部分活儿出去,减少自己的压力。

    “嗯,逸夫这个想法不错。”贾天芸也抿着嘴连连点头,心道身边有个张逸夫是好,随时弥补自己想得不周到的地方,一堆人一起扑上去做不就完事儿了!那么她作为一个领导,就这么采纳意见就显得没水平了,她立即说道,“要我看。设计的时候也可能按照这个想法走么,多联系几家设计单位一同做图做方案,也竞争一下。又快又好。”

    真不傻,举一反三玩的溜了。

    设计院的人也高兴呐。连连赞叹贾处长英明。

    设计院和电建的人可跟电厂的人不一样,他们是真的想往上爬的,仕途中人,相比于电厂许多准备在老家退休的土皇帝来说,无疑更“畏惧”贾姥姥一些。

    贾天芸的风格继续,要说的点都说到了,扯皮的人都闭嘴了,她也挎包起身道:“那么具体的工作。由张处长来主持商讨,我还有个会,辛苦大家了。”

    贾天芸一走,油条们也立刻放松下来,不少人第一时间就掏出了香烟。

    这帮人也真是,少抽一根会死么?

    凭张逸夫自己,现阶段肯定是压不住他们的,这都是常年养成的习惯。罢了,这段时间还要靠他们干活,贾天芸已经玩的那么狠了。自己只能柔一些,否则逼急了他们,玩的比谁都花。

    所谓的具体工作安排。无非提一提检查中的要点,聊一聊程序、分工之类的,大概要点如下——常务行政方面的事情由秦玥负责,技术流程方面的琐事找文天明沟通,俩人都解决不了的再找张逸夫,千万不要去找贾天芸,不过就算找你们也是找不到的。

    十二点出头已经说了个大概,毕竟这是开工前的吆喝,也没那么多可说的。而这帮电厂大佬们聚集一堂,吃一顿总是难免的。这个午宴也是由办公室安排的。跟节能办没什么大关系,贾天芸何许人也。对这种饭局自然不会赏脸,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先前消失的一干领导在午宴的时候又冒了出来,巴干带头与诸位厂长把酒言欢,袁铁志眼见贾天芸不在,也重整旗鼓在此充起了大王。

    一通胡喝,确保团结,这也算是面对基层的政治精神了,就连牛大猛也参与其中,与诸位厂长觥筹交错。

    张逸夫跟人干杯也不少,但着实觉得没劲,虚伪之极,饮之无味,当然像他这样连应付都觉得累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段有为。

    在张逸夫眼里,老段算半个师长,更算半个大哥,最关键的时候总是他出面罩的自己,而且给了自己充分的业务空间,虽然他老人家无欲无求,但张逸夫总还是想着投桃报李。

    功名权贵,段有为肯定在很早之前就不想了,现在再在这方面帮老段也是一件扯淡的事,不仅老段自己觉得累赘,之前整他的人也会不爽。

    那么作为一位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中举足轻重,且就要被忘怀的人物,怎样的回馈会让他无憾退休呢?

    “段总,有件事已经基本确定了,我提前给您透露一下?”张逸夫伺机凑到了段有为旁边,这是一个安静的角落。

    “哦?跟我商量?”段有为乐了,“逸夫,我明年三月退休,有事要帮忙,要讨论,咱们好说,其它的,我真没本事帮你拿主意了。”

    “不不段总,这件事还真的是要你帮忙。”张逸夫笑道,“节能电厂试点的事情,您听说过么?”

    “试点?”段有为琢磨了半天,依然什么都没想到,这本是个大新闻,不过是非公开的,都是通过八卦途径在传播,没了张逸夫以后,段有为也基本断绝了八卦来源。

    “那我简单介绍一下吧,这个也是贾天芸提出来的,要改建出一个供电煤耗在330克上下的火电厂。”

    “……”段有为一愣,只道是自己老了,耳朵不好用,连忙竖起耳朵凑近了些,“你再说一次,多少?”

    “330。”

    “……”老段确定自己不会听错第二次后,抬头纹瞬间挤了出来,“330啊……咱们冀北做了那么多工作,可也只是压下了400……”

    稍微琢磨一下,老段便得出了一个最靠谱的结论:“是不是你说不动她,要我帮忙谈谈?这个好说,咱们找出一些全国的数据,都摆上来,用事实说明这件事难如登天……”

    “不不,我放弃说服她了,决定做这件事。”

    “……”段有为这一下又是愣了好久,半天后才答道。“进口?”

    “进口。”张逸夫点了点头。

    “日?德?”

    “日。”

    “何时?”

    “今年。”

    “上面可知?”

    “已点头。”

    几句问答之后,段有为也算摸清了来龙去脉,只饮了口酒叹气道:“造啊……”

    这个“造”。自然说的是造钱。

    “是的,不仅要造。而且是由冀北来造。”张逸夫正色道。

    “冀北?”段有为刚要喝口酒缓一缓,一口酒又险些喷了出来,“拿冀北做试点?”

    “不错,贾天芸和巴局都点头了。”张逸夫沉声道,“冀北本身就是现在全华北唯一的达标电厂,外加主要机组确实偏老旧了,借机翻新,而且我对冀北的情况也了解。又有您坐镇。”

    “这……”段有为呆呆问道,“徐厂长知道么?”

    “还没说。”

    段有为沉思片刻后答道:“这事,要被同行骂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真的做成了,在华丽宣传下知之的人们,肯定会觉得自豪万分,你看,我们又与国际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