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旗兵、绿营、练军属于朝廷常备军,旗兵总兵力共约13万人,又分为“禁旗”和“驻防八旗”两种。凡入“禁旗”者皆是满族子弟,主要负责拱卫京师;“驻防八旗”则是汉军八旗、蒙古八旗、满州八旗都有,分驻各省及重要城镇。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0)
绿营则是当初满清入关时收编的汉兵发展而来的,后来招募的也都是普通汉族子弟。因为所用的旗子颜色是绿的,所以称为绿营。绿营编制以营为单位,设管带一人,每营500人。绿营原本是清朝主要的国防力量,但在太平天国战争后被全面淘汰,现在只剩下不到10万人。 

  至于练军,它是由绿营发展而来,又与绿营不同,所以清廷只能让各地官府招募“勇营”以对抗太平军,却没想到却发挥了出人意料的奇效,湘、楚、淮三军就是“勇营”的典范。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以后,清廷对一些绿营开始进行改造,以湘军将领和湘军营制对绿营加以编练。具体做法是从直隶绿营中抽调精壮加以训练,操演完毕仍回原地驻防。因为这些军队既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勇营,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绿营,故定其名为“练军”。他们战斗力比绿营稍强,但在编练过程屡次受清廷的干预,成效甚微,腐败习气如故。他们约有15万人左右,集中在东北和京畿附近。  

  方怀觉得讽刺的是,这近四十万常备“兵”竟然不是主要的作战力量。历次战事,包括这次中法之战,主要战力反而是低人一等的“勇”。 

  湘军、淮军、楚军这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都是“勇营”,他们表现优异,取得了与绿营相同的的地位,成为清廷对内镇压对外御悔的唯一武力。 

  不过这一部分武力有个特点,就是掌握在汉族官员手中,这使得清廷极为不放心,到太平天国战事结束后,其大部分被裁撤,像当年足足有四十万精锐的湘军现在已不足十万人。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勇营”都像湘军那样,淮军和楚军由于李鸿章、左宗棠的关系保存了下来,淮军现在有七万大军,楚军也有六万人马。他们分别驻防各地,取代趋于瓦解又恢复无用的绿营。而他们的地位和拿的军饷这时候其实已经和绿营一样,因此楚军和淮军这样升级的“勇营”不再称为“勇营”,而改称“防军”。 

  在“勇”以下就是大清军队最低层的“侗,他们大约有20万人左右。在中法之战中出过力的桂军、滇军就属于“团侗的阶层,不过在后世的记录中,这些代表大清军队最低层的团练武装似乎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八旗子弟兵要强悍得多。

  第九十章 兵制改革(下)

  
  新编的大清陆军共三十六个师,其中旗兵变为十个师,除了驻守京畿的两个禁卫师,其余分别是正红、正黄、正白、正蓝、镶红、镶黄、镶蓝、镶白各一师; 

  再然后是,湘军七个师,淮军五个师,楚军四个师,以及装备了缴获的法国武器的滇军桂军四个师。 

  这三十个师,加上原来的六镇新军,就构成了新编的大清陆军。绿营、练军和大部分的团练转为地方保安部队或开到边疆去进行军屯。新编的大清陆军的只留下了52万人,方怀倒想像后世那样一个国家动辄几百万的军队,但这无疑是痴人说梦。历史上到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的常备军都还只有25万,以中国的工业水平甚至连这52万新军三分之一的弹药消耗都制造不出来。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么多军队已经是中国能承受的现代军队的极限。 
 。。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1)
后世对这次军事改革的评价是“其效不彰,其例可援”。在这次改革中,有大量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已经基本丧失战斗力的八旗兵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像义务兵役制等问题也没有解决,但他毕竟开了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先河,其中的一些章程,如:士兵年龄必须在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之间,身高必须在五尺(大约米)以上,有抽烟、赌博、嫖娼等恶劣作风问题的官兵一律淘汰以及将士兵的资料严格的登记造册等等,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是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次改革中,方怀他们甚至仿效西方制定了一部《大清步兵操典》。 

  方怀立下规矩,改编后的番号是活动的,军饷也是按等级发,番号一到十的师排在第一等,现在只有6支部队,乃是由“护国六镇”改编而来的六个主力师,他们代表第一流的王牌主力师。采用的是“三三”大编制,一个师有三个旅,一个旅有三个团,全师人数超过2万人。只要番号排在后面的师战斗力能超过“护国六镇”,就可以取代他们的番号,即便只是赶上“护国六镇”的战斗力,也可以得到前十的番号。 

  在方怀看来,军人就应该有不服输的劲头,为此他特地空出了四个番号。 

  但方怀这么做,不但激励番号排在后面的部队,同样也刺激了排在前面的“护国六镇”。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二次世界大战中,帝国陆军拥有了几百个主力野战师,但前十的番号依然只有六个师。方怀恐怕没有想到他今日之举,为这个国家培养了六支多么恐怖的部队。 

  除了一到十的番号,第十一到第二十的番号也是不固定的,他们虽然定位上不如前面的部队,但也代表甲等的主力野战师。基本上采用的是“四四”大编制,即一个师下属两个旅,一个旅下属两个团,加上师属警卫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一个师在一万三千人左右。不过然而现在看来,这十个师中,除了其中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四个师因为是来自滇军和桂军,装备了缴获的法国武器,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外。其它的六个师全是八旗旗营改编过来,完全是一副烂摊子。 

  如此别别扭扭,好像新媳妇嫁人一样把军制改了也实在是无奈之举。方怀自然知道礼亲王世铎他们死抱着那些不能打仗的军队有什么用。在他们手里,军队就像个生钱的机器,吃空额、走私鸦片、倒卖枪炮、贩卖人口几乎无恶不作。不过现在要解散旗兵,方怀还真拿不出这笔遣散费。现在三十六个师中,除了滇军桂军改编而来的装备了缴获的法国武器,其它的师就只有原来是新军六镇的六个师装备了新式枪炮。 

  所以方怀忍了下来,他的做法是不与落后势力作正面冲突,而是去培养先进势力,让先进势力逐步壮大,让先进的势力去击倒落后的势力。这种做法几乎贯彻于方怀的一生中,包含了他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2)
不过方怀也没有对那十个八旗师放任自流,毕竟那也是中国国防力量的一部分。方怀对中国的事情很清楚,那就是在“法治”的同时还需要“人治”。 

  “你知道朕找你来有什么事吗?”方怀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荣禄道。 

  荣禄低着头,眼神疑惑地道:“臣不知。” 

  方怀此时一甩手道:“那朕就来告诉你们,朕要你去任第十三师师长你敢不敢?”第十三师是除拱卫京师的禁卫十一师和禁卫十二师外满族八旗子弟最集中的地方,禁卫十一师和禁卫十二师是由原京师十二营改编的,而第十三师则是驻守在奉天的旗营改编而来,奉天是清入关之前的都城,就是现在也是清朝的陪都,所以第十三师的旗兵多是满族人。 

  不过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十三师的旗兵大都是正红旗,以致十三师被称为“正红旗”,而正红旗的旗主就是礼亲王世铎。荣禄是方怀必须从顽固派那边拉出来的人,不能为我所用也必须除掉,他的活动能量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方怀就是要他交上十二师这份“投名状”。 

  “臣遵旨。”荣禄脸色没变,但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鹜,不过他很快低下头掩饰了起来,就连方怀也没有看见。 

  方怀嘴角划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微笑:“看来你这几个月闭门思过还是有些成效的嘛,那你就去吧。” 荣禄领旨退下。

  第九十一章 正红旗

  
  在中国的东北有一片被山岭环绕的的平原——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又大体上可分为三部分: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之间的一块,主要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所以称为三江平原;南部的一块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称为辽河平原;中间的一块,是东北平原的核心部分,主要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称为松嫩平原。 

  光绪朝的时候,松嫩平原的北部和整个三江平原,还是一片长满野草的大荒原,东北绝大部分的居民都分布在松嫩平原南部和辽河平原上,其中奉天省占据了大部分,而这个时候东北的经济能够在全国数的上城市也只有奉天。 

  “这不是荣禄兄弟吗?咱们新任的师长就是你?”十二师19旅旅长和英看到荣禄满脸笑容道。 

  荣禄此时笑眯眯地点点头。 

  和英看着荣禄道:“早知道是荣禄兄弟,我他妈的就不忙活了,这些天全营折腾得鸡飞狗跳。庆郡王他老人家可好啊?”和英是满洲镶蓝旗出身,他的外婆是庆郡王奕劻的奶妈子。 

  “几位王爷身子都安康,来的时候还要我给你带好。”荣禄依旧满面和气地道。 

  和英这时往自己的虎皮大椅上一躺,懒洋洋地道:“荣禄兄弟,你来了我这就尽管放心,吃的、玩的、拿的少不了去,要是下面哪个敢甩脸子给你看,你告诉我,我去扒了他的皮。”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3)
荣禄呵呵笑了笑道:“那就多仰仗和英兄弟了,只是这十二师还一位旅长呢?” 

  “你是说佟林那小子吧,他不知道你今天来,现在估计还在醉香楼的窑姐怀里躺着呢?”和英说着话,一个穿着上校军服的人狼狈跑了进来,连上下的扣子都扣错了两颗。 

  荣禄嘴角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看着跑进来的人。和英这时站了起来,道:“小林子,这是荣禄兄弟,都是自家人。” 

  佟林这才松了口气,连忙把衣服扣好,给荣禄见礼。 

  “免了,都是不出八门的兄弟,我们还是先到下面去看看,我来了也总要混个脸熟吧。”荣禄依旧笑面佛的样子。 

  “那是,那是。”佟林连连点头,而和英则微微一皱眉,不过还是跟着走了出去。 

  三人带上亲兵侍从,在营区绕了一圈,最后绕到仓库附近。就听见里面不时传来吆喝声和笑声,间或还有女子的声音,和英、佟林脸上都露出尴尬的神色。 

  荣禄满脸微笑地走了进去,只见里面火盆烤着,几个军官正在那里打麻将,旁边还坐着几个穿着士兵衣服的“雏”。 

  看到大门被推开,荣禄、和英、佟林几个人走了进来,几个军官不由愣住了。待反应过来,几个人连忙推开怀里的几个姑娘,站了起来。“两位旅座怎么来了?” 

  佟林这时连忙上前道:“这是新来的师座。” 

  几个军官听了刚要上前见礼,荣禄突然把脸沉了下来,道:“此地乃存放弹药的仓库重地,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几人相视一眼,一个长得矮胖的站出来,笑道:“今日是标下的寿日,所以找几个兄弟在这里随便聚聚,不想惊扰到大人。” 

  “随便聚聚?”荣禄的眼光冷冷扫向几人道:“你们不知道新军的章程吗?聚众赌博、无事饮酒、营中嫖妓,哪一条都是死罪。” 

  那矮胖的军官微微一愣,旋即冷笑道:“师座未免小题大做了吧,打打麻将、喝点小酒、找几个姑娘作陪哪一营哪一军没这回事啊,您至于吗?” 

  然而还没等他话音落地,一道耀眼的光华闪过,那矮胖军官的头飞了起来,鲜血从颈中喷出,溅了荣禄一身。此时荣禄握着从腰间抽出来的刀,血从刀尖上滴落地下,而他整个人身上也是血迹斑斑,显得格外狰狞。 

  仓库中所有人都吓傻了,只有荣禄若无其事将刀还鞘,然后从袖子中扯出一块白手绢,擦了擦脸。“把这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我拖下去砍了。” 

  身后几个吓得身体有点僵硬的士兵连忙跑上前把几个面无人色的军官拿下。几个军官这才反应过来,放声大喊道:“我们是黄带子(注1),你不能杀我们啊,你不能杀我们碍…” 

  荣禄眼角都没有动一下,转过头看向和英与佟林道:“我刚才在营里还看见不少年纪大了的,过两天让他们都各自回家去吧,我也知道这几年例钱少了,旗里人难过,私下里我会给他们笔银子。没办法,这都是皇上逼的啊,咱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要尽量少让人抓住把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4)
和英与佟林此时连忙点头,荣禄拍了拍两人肩膀,笑道:“吃这碗饭就要有端这碗饭的本事,今后好好练兵,这些人马迟早有用得到的时候。” 

  (这个星期冲点击榜没什么希望了,现在还在十五名徘徊,下个星期首页强推,希望大家帮忙把点击、投票顶上去,半生谢谢大家了。) 

  注1:皇家子弟,也叫“皇族”,号称“天潢贵胄”。清朝的皇族,是从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塔世克辈份开始算起,然后按嫡旁亲疏,分做“宗室”和“觉罗”两大类。凡属塔世克本支,即努尔哈赤及嫡亲兄弟以下子孙,统统归入“宗室”;再就是塔世克叔伯兄弟支系的,都叫“觉罗”。按照清朝政府的规定,宗室腰系黄带子,觉罗身系红带子,用以显示身份的特殊。故此宗室也俗称黄带子,觉罗呼红带子。不过比较起来,觉罗的血缘要远一些。所以尽管他们的地位比一般民众仍显优越,也高于“从龙入关”、同样受到优待的八旗兵弁及家口,但比起嫡裔宗室,还是相差了一大截,更确切地说,清代皇族也就是指属于宗室的那部分人。

  第九十二章 镶蓝旗

  
  山东禹城,陆军第二十四师驻地。 

  二十四师也是由旗营改来的一个师,有“镶蓝旗”之称,只不过二十四师的士兵多数是汉军八旗出身,所以番号没有排入前二十。 

  副师长王铭恩此时带着两个旅长和一大帮卫兵在火车站的出站口转来转去,肩膀上四颗银星的大校肩章和他那一脸的肥肉怎么看怎么不搭调。 

  火车已经到站了,但左右找不到朝廷派来的新任师长丁汝昌。据说这位师长出身淮军,后又担任水师的提督,曾经出使过西洋。王铭恩对自己那点底子明白的很,少时斗鸡遛狗,没学什么本事,全靠了祖上的荫庇,才迁了登州总兵,兵制改了之后又蒙庄亲王提点才坐上了二十四师副市长兼代理师长的宝座。要说帮着上下弄银子,他还没什么问题,但要打仗练兵,自己那点本事早晚把命丢了。 

  王铭恩正想着什么时候向朝廷辞官,结果朝廷派了新师长来了。所以王铭恩对接替他的丁汝昌是一点嫉恨都没有,反而有点大旱逢甘霖的感觉。 

  王铭恩等了许久都不见丁汝昌,便随手拉住一个从火车站里面出来的“农民”道:“老头,你有没有看到丁军门?”在他想来丁汝昌这么一个大官在火车上,应该整个火车的人都知道了。 

  那农民打扮的“老头”扛着一个硕大的藤箱,把前面的视线都给遮住了,听到王铭恩的话,他微微一愣,转过头来看向王铭恩。 

  不过王铭恩没等他说话,便越过他,向他身后走去。两个身穿崭新军服的尉官提着行礼走了出来,是王铭恩派去接丁汝昌的两个军官。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205)
王铭恩快步走上去道:“丁大人呢?” 

  两个尉官连忙指着前面的中年人道:“丁大人在那里。” 

  这时前面那个农民打扮的“老头”已经放下肩膀上的藤箱,走了过来:“在下就是丁汝昌。” 

  王铭恩一见,脸上不由有些尴尬,忙双手抱拳施礼道:“铭恩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人恕罪。”说着连忙向丁汝昌引见身后的两位旅长。 

  丁汝昌此时一身土布褂子,里面是灰色的棉袄,看上去倒真像个农民。其实丁汝昌不过四十多岁,只是多年战阵,后又在海上饱经风雨,使得他看起来比一般人苍老许多。丁汝昌抱拳道:“汝昌初到此地,还靠诸位多多关照了。” 

  “岂敢,岂敢。”众人连忙还礼。 

  王铭恩这时一瞪那两个尉官道:“你们两个怎么让丁大人自己抗箱子?” 

  丁汝昌笑着道:“莫怪他们两个,自己抗就不用叫脚夫了。本来我想自己来就行了,所以特地没传军服,以免在火车上注目。没想到你还派了他们来接我,正好省了脚夫钱。” 

  王铭恩连忙让身后的士兵接过丁汝昌的箱子,没想到那士兵双手一沉,差点没提得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